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精准招募策略的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及采供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庆欢 吕艺通 +2 位作者 陈宝葵 莫巧频 刘曼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24期147-151,共5页
目的了解基于精准招募策略下顺德区中心血站(以下简称“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及采供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精准招募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620名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5446人次... 目的了解基于精准招募策略下顺德区中心血站(以下简称“本站”)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特征及采供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精准招募的长效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的620名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5446人次单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资料,以及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量、供应总量作为观察组;2017年1月~2019年12月的461名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和4663人次单采血小板捐献的献血者资料,以及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量、供应总量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宣传招募方式进行招募,观察组在传统宣传招募方式的基础上引入精准招募策略进行招募。比较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特征(包括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性别),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特征(包括职业、年龄、性别),单采血小板采集、供应情况(包括单采血小板采集总量、血小板供应总量、血小板采供比)。结果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文化程度、职业、年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人次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增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职业、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单采血小板采集总量为8542.6 U、血小板供应总量为8598.5 U,均大于对照组的7226.3 U、7222.3 U;观察组的血小板采供比为99.35%,低于对照组的100.06%。结论基于精准招募策略的单采血小板采供情况更有助于满足顺德地区临床医院日益增长的单采血小板需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各种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均影响其血小板捐献行为。应当结合顺德地区的献血人群特征和血小板需求趋势,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单采血小板精准招募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招募 单采血小板 献血者 人群特征
下载PDF
冷沉淀制备过程中两种FFP融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叶汉泉 莫巧频 +2 位作者 欧阳转弟 陈建军 罗娇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A01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分别采用预先放置4°C冰箱过夜再水浴和直接水浴后在融化和冷沉淀制备上的差异。方法选取200mL新鲜血浆20袋,每袋分装成2袋100mL,分别使用预先放置4°C冰箱过夜再水浴(A组)与从一30°C冰箱...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分别采用预先放置4°C冰箱过夜再水浴和直接水浴后在融化和冷沉淀制备上的差异。方法选取200mL新鲜血浆20袋,每袋分装成2袋100mL,分别使用预先放置4°C冰箱过夜再水浴(A组)与从一30°C冰箱取出直接水浴(B组)的方法融化并制备冷沉淀,评价两种方法的FFP水浴融化时间、冷沉淀凝血因子1(F1)活性回收率和总合格率.结果A组FFP水浴融化时间为(38.55±1.50)min,冷沉淀F1活性回收率为(62.96±11.20)%,质量控制达标率为95.5%(19/20);B组FFP水浴融化时间为(60.30±1.63)min,冷沉淀F1活性回收率为(68.8±7.18)%,质量控制达标率为100%(20/20hA组FFP水浴融化时间明显少于B组((=43.9293,P<0.001),所制备的冷沉淀F1活性回收率无明显差异U=l.9649,P>0.05),达标率均达到质量控制标准(>75%h结论采用预先放置冰箱过夜再水浴的融化方法较直接水浴能显著减少水浴融化时间,有利于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FP 融化方法 冷沉淀 制备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何敏静 林敏诗 +3 位作者 叶志煜 李茉 万金魁 潘桂香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将2014年2月~2015年6月中心血站献血者480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献血者4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舒适状况、疼痛...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将2014年2月~2015年6月中心血站献血者480例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献血者4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献血者舒适状况、疼痛程度、献血反应、护理满意度及再次献血意愿。结果观察组献血者舒适状况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献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再次献血意愿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偿献血工作中采用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献血者舒适感,降低献血者献血反应及疼痛感,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及再次献血意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献血意愿
下载PDF
献血间隔时间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梁韶刚 何敏静 +1 位作者 黄燕珊 王平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分析献血间隔时间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3 280例,其中Trima血小板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 778例,MCS+采集512例。献血者每次献血之前做血常规检查(献血间隔时间为14 d),隔14 d后捐献抽... 目的分析献血间隔时间对血小板采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佛山市顺德区中心血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3 280例,其中Trima血小板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 778例,MCS+采集512例。献血者每次献血之前做血常规检查(献血间隔时间为14 d),隔14 d后捐献抽标本检查血常规,观察并记录3 280例献血者血小板献血后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结果每隔14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30 d后,机体血小板计数与献血前基本一致(P>0.05)。结论以血小板计数分析献血者的献血周期,献血周期保持在合适的间隔周期并不会影响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间隔时间 血小板 血常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