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邓君可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0期2595-2596,共2页
目的了解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结合特需病房的特点,引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全人护理文化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内容包括:Hotel式的护理服务模式,个体化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安全管理等。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 目的了解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实施效果。方法结合特需病房的特点,引入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将全人护理文化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内容包括:Hotel式的护理服务模式,个体化服务模式,人文关怀的安全管理等。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患者住院率为90%;护理专业继续教育率为100%,本科学历达到25%,大专学历或在读率达到100%。结论护理服务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既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又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服务文化 特需病房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诊断早期异位妊娠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陈志妍 彭巍炜 黄伟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990-993,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停经4~6周的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三维超声检查、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断层超声显像检查,分析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 目的:探讨早期异位妊娠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联合断层超声显像技术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停经4~6周的130例疑似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部三维超声检查、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断层超声显像检查,分析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的声像图。以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作为确诊标准,计算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并比较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对不同类型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断层超声显像、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均高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P<0.05),而断层超声显像与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腹部超声、阴道三维超声、断层超声显像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及临床随访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14、0.723、0.748。断层超声显像、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妊娠、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腹部超声(P<0.05),而断层超声显像与阴道三维超声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采用断层超声显像、阴道三维超声均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临床上可采取断层超声显像与阴道三维超声联合诊断,以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异位/诊断 超声检查/方法 @阴道三维超声 @断层超声显像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变化的检测 被引量:23
3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2 位作者 黄佩清 卢文琼 曹进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盆底变化。方法对62例FPFD患者(≥60岁25例、30~40岁37例)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脱垂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变化。结果在Valsalva动作...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的盆底变化。方法对62例FPFD患者(≥60岁25例、30~40岁37例)进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脱垂情况,静息、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变化。结果在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子宫脱垂和直肠膨出发生率、尿道转移角度、膀胱膨出距离及子宫脱垂距离明显高于30~40岁组(P<0.01或0.05)。在静息和Valsalva动作时,≥60岁组的肛提肌裂孔前后经、左右径、面积及周长均明显大于30~40岁组(P<0.01或0.05)。结论≥60岁FPFD患者的盆底病变程度明显大于30~40岁者。经会阴超声检查是评价FPFD严重程度的简单、客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盆腔脱垂
下载PDF
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子文 周桥灵 +2 位作者 洪美娟 刘剑 王汉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2221-2223,2227,共4页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拟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C组患者术前10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拟行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患者80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40例。C组患者术前10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芬太尼2μg/kg,并在2%利多卡因表麻下入镜。B组患者镜检前给予布托啡诺15μg/kg,右美托咪啶(Dex)0.6μg/kg,待Dex负荷量给予后靶控输注盐酸瑞芬太尼,达到靶浓度后开始入镜。分别记录给药前(T_0)、入镜前(T_1)、通过喉腔时(T_2)、通过隆突时(T_3)及镜检结束时(T_4)、镜检结束后5min(T_5)、10 min(T_6)及15 min(T7)患者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并在T_0及T_5、T_6及T_7进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B组患者MBP在T_2和T_3时降低,在T_2时HR降低,在T_3时SpO_2升高,镜检时间和利多卡因用量减少。镜检医师满意度评分和患者舒适度评分B组高于C组。两组患者OAA/S评分在T_5镜检结束时,B组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托啡诺超前镇痛复合右美托咪啶可以安全有效用于老年人超声支气管镜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支气管镜 布托啡诺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下载PDF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评价慢性肾脏病分期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凤 张蔚蓝 +2 位作者 陈统清 李惠施 黄伟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9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各分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研究80例CKD患者,根据CKD分期分为1、2、3、4~5期4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 探讨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在评价慢性肾脏病(CKD)各分期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的应用价值及其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研究80例CKD患者,根据CKD分期分为1、2、3、4~5期4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双肾超声造影检查,选择肾皮质区域建立时间强度曲线(TIC),获得血流灌注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绝对增强强度(△I)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组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差异,并分析超声造影参数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造影显示对照组AUC明显高于CKD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CKD分期增高,双肾AUC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双肾AT、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肾AI与肌酐、尿酸呈负相关(P<0.05);双肾AUC与肌酐、尿酸、尿素氮呈负相关(P<0.05);双肾AUC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其余超声造影灌注参数与临床指标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对CKD各分期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定量参数分析,能准确、敏感、有效地评价CKD患者的肾脏功能.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还能反映不同分期CKD肾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为临床早期诊治CKD提供可靠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慢性肾脏病 时间强度曲线 曲线下面积
下载PDF
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6
作者 曹韵清 肖汀 +2 位作者 黄伟俊 温影红 张秀丽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SUI患者60例为SUI组,正常女性7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应用受试者工... 目的探讨应用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SUI患者60例为SUI组,正常女性7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最大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情况,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分析尿道内口深度及宽度在SUI中的诊断价值。结果SUI组有91.7%患者在最大Valsalva动作时尿道内口开放呈漏斗型,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尿道内口漏斗深度和宽度测量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分析示:诊断SUI的尿道内口漏斗深度、宽度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2.3mm,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3、0.871,灵敏度分别为76.7%、81.7%,特异度分别为97.1%、81.4%。结论应用盆底实时三维超声检测尿道内口漏斗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实时三维超声 尿道内口漏斗 压力性尿失禁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1 位作者 温影红 曹进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965-2966,共2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于产后6—8周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有无器官脱垂并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等参...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观察100例初产妇行选择性剖宫产后的盆底变化。方法对100例选择性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于产后6—8周行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观察Valsalva动作时前、中、后盆腔有无器官脱垂并测量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等参数,观察静息、缩肛动作、Valsalva动作时肛提肌裂孔的变化并测量其面积。再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将病例分为有脱垂、无脱垂两组,对两组结果的影像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受检病例中有盆腔器官脱垂34例,无盆腔器官脱垂66例,有脱垂组初产妇在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下移距离、尿道转移角度均大于无脱垂组(P〈0.05),有脱垂组在静息、缩肛动作及Valsalva动作时其肛提肌裂孔的面积均大于无脱垂组(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不能完全避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轻度的盆腔器官脱垂,是产后筛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一项客观而简单且值得推广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选择性剖宫产 初产妇 盆腔器官脱垂 肛提肌裂孔
下载PDF
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诊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3
8
作者 曹韵清 黄伟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及DSA检查,以及对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超声与DSA在诊断... 目的比较血管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颈部动脉超声及DSA检查,以及对诊断颈部血管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对硬化斑块检出率的差异。结果超声与DS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上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尤其是对重度狭窄及闭塞动脉的诊断(经Kappa检验,K值分别为0.82和0.88);超声检查对硬化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SA,尤其是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结论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检查方面,超声检查与DSA检查已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在斑块的检测方面,超声检查明显优于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超声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瀚勋 卢敏艳 +2 位作者 舒琦 方洁莹 邱懿德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HCC患者和23例肝FNH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对2组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细胞癌(HCC)和肝局灶性结节增生(FNH)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月1日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3例HCC患者和23例肝FNH患者,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对2组患者的超声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CC组造影剂到达时间为(3.8±1.9)s,明显长于肝FNH组的(2.3±1.4)s;达峰时间为(21.8±11.9)s,显著短于肝FNH组的(35.3±14.8)s;峰值强度为(28.8±3.1)d B,显著高于肝FNH组的(22.3±7.9)d B,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患者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91.3%(21/23)、87.0%(20/23)和95.7%(22/23),肝FHN组患者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为87.0%(20/23)、91.3%(21/23)和91.3%(21/23),2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HCC和肝FNH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细胞癌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分析细节护理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康复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马秋娟 陈书人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7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细节护... 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本院接收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组。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细节护理。将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结节体积、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消融后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应用在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热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有助于并发症的减少,促进患者康复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超声 细节护理 经皮穿刺 热消融 康复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卢敏艳 《江西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525-1526,1531,共3页
目的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入院后所有病人均已完善下肢动脉造影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其中,将CT下肢动脉造影... 目的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下肢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入院后所有病人均已完善下肢动脉造影和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检查。其中,将CT下肢动脉造影检查作为确诊标准,以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股动脉、胫前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检出结果作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下肢动脉造影检查相比较,在股动脉、胫前动脉以及足背动脉的斑块、狭窄以及闭塞的检出结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有较高的临床意义,价格低廉,可操作性强,可在早期增加对病变的检出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血肿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凤 黄伟俊 +1 位作者 张蔚蓝 陈杰林 《江西医药》 CAS 201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多种不同因素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的影响,以减少术后血肿的产生。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155例,术后2d进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记录患者能否配... 目的探讨多种不同因素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的影响,以减少术后血肿的产生。方法收集于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患者155例,术后2d进行超声检查是否有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发生,记录患者能否配合操作、肾脏深度、肾脏大小、肾下极厚度、肾下极皮质厚度、穿刺针数、穿刺用时等,研究以上多种不同因素对肾穿刺活检术后血肿发生的影响。结果根据穿刺术后是否出现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将患者分为有血肿组和无血肿组,两组对比有血肿组肾脏深度小于无血肿组[(26.5±7.2)mm对(29.5±8.5)mm],33例患者不能配合操作,比能配合操作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血肿(87.9%对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01)。穿刺针数、穿刺用时、肾脏大小、肾下极厚度、肾下极皮质厚度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活检术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方法,不同的因素会影响穿刺术后肾周及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肾穿刺术后血肿的发生与患者肾脏深度及能否配合操作有关,穿刺术前训练患者呼吸配合操作、术后腹带或沙袋加压可以减少血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肾穿刺 血肿 因素
下载PDF
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随访 被引量:10
13
作者 蒋威 胡晖 +2 位作者 王飞 莫展 黄葆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随访观察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的PMVSD患儿52例,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超声下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 目的随访观察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4年12月该院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的PMVSD患儿52例,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超声下行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治疗,术后即刻行左心室、升主动脉造影,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效果。术后1d、1、3、6、12及24个月及以后每隔1年定期复查,评价短期及中远期疗效,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分流和返流情况,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情况。同时行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结果①48例患儿治疗成功,4例未能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92.31%。②对48例患儿进行了临床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3.6个月(12-48个月)。其中,4例患者术后1d存在微量或少量残余分流,即刻残余分流率8.33%,术后残余分流量逐渐减少,术后1个月2例分流完全消失,2例仍存在微量或少量分流,残余分流率4.17%。6例患儿出现传导阻滞,其中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1例患儿出现交界性室性异搏心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4.58%。术后24个月新出现微量或少量返流2例,无封堵器脱落、血栓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或猝死等。③患儿术后12和24个月的心脏大小均较术后1 d增大(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而术后12个月、24个月、术后1 d与术前的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成功率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中远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封堵器 介入 随访
下载PDF
不典型乳腺癌52例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泳愉 徐庆华 +4 位作者 谭咏韶 崔伟珍 谢守松 黄伟俊 方慧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69-1570,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52例经手术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52例不典型乳腺癌中,36例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其中5例后方回声轻度衰减,18例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RI值0.55-0.70。不... 目的探讨超声表现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52例经手术证实的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52例不典型乳腺癌中,36例超声检查发现乳腺实性结节,其中5例后方回声轻度衰减,18例结节内可见血流信号,RI值0.55-0.70。不典型乳腺癌的超声图像主要包括:低回声结节,边缘较模糊,微小钙化灶等,4例结节内可见点状强回声。7例呈囊性结构。9例局部乳腺结构紊乱,未发现明显结节。结论超声检查对不典型乳腺癌容易漏诊或误诊,对可疑病例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及时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图像 不典型
下载PDF
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巧红 叶佩仪 陈国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948-949,共2页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回顾 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及护理。结果 病例 1经过 13周的精心治疗、护理 ,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 ,再连续服用复方磺胺甲基...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PCP)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 回顾 2例SLE合并PCP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及护理。结果 病例 1经过 13周的精心治疗、护理 ,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表现好转 ,再连续服用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片 (SMZco) 4周停用 ;病例 2经治疗 2周出现药物的副作用而停用SMZco两周 ,4天后患者病情恶化 ,多脏器衰竭死亡。结论 必须警惕SLE患者出现快速进行性低氧血症及Ⅰ型呼吸衰竭时PCP发生的可能性 ,SLE并发PCP死亡率高 ,临床上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监测、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护理 并发症 治疗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素群 熊会林 +1 位作者 杨月彩 陈向红 《皮肤病与性病》 2017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NRS评分、PSQ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24%,比对照组79.38%高(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有效缓解神经疼痛,改善睡眠质量,且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带状疱疹 神经痛 满意度
下载PDF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价值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瀚勋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10期1240-1241,共2页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比病理检查、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在126例患... 目的分析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中超声诊断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126例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可疑恶性结节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比病理检查、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在126例患者中,穿刺活检共检出135个甲状腺可疑病灶,经超声诊断结果显示71个为恶性肿瘤,64个为良性病灶;经病理诊断结果显示,74个为恶性病灶,61个为良性病灶,即术前超声检查中,该病的超声诊断敏感度为74.3%,误诊率为26.2%,病灶超声表现中,含有砂砾样强回声钙化/微钙化的病灶的恶性比例相对较高。结论在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中,超声检查结果可为鉴别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弥漫性轴索损伤 甲状腺肿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伟珍 苏树英 +1 位作者 许卓明 蔡云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2688-269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结果除1例由于胆囊壁过厚、直接穿刺引流术无法突破囊壁、改为经典穿刺引流术外...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98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于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结果除1例由于胆囊壁过厚、直接穿刺引流术无法突破囊壁、改为经典穿刺引流术外,其余患者均行直接穿刺引流术成功置管,一次成功率达98.98%;其中65例术后12h内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囊直接穿刺引流术可迅速缓解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引起的严重症状,明显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充分发挥了超声微创技术创伤少、安全准确等优势,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 穿刺引流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袁少枝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跌到例数及跌倒损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跌倒发生率为9.09%(5例),跌倒损伤率为5.45%(3例),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为52.73%(29例),跌倒损伤率为45.45%(25例),两组跌倒发生率及跌倒损伤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确保了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 住院患者 跌倒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介入封堵术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肌损伤心肌收缩功能及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蒋威 黄葆莹 +1 位作者 王飞 胡晖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为儿科常见心脏疾病,调查显示,小儿CHD发病率高达4.2‰~6.0‰[1],我国每年新出生CHD患儿数量达15万,且以女性居多。外科手术是治疗CHD的常用方案,其适用证广,且疗效确切,但外科治疗通常需...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为儿科常见心脏疾病,调查显示,小儿CHD发病率高达4.2‰~6.0‰[1],我国每年新出生CHD患儿数量达15万,且以女性居多。外科手术是治疗CHD的常用方案,其适用证广,且疗效确切,但外科治疗通常需开胸、切开心脏或体外循环,对患儿机体创伤较大,且并发症发生风险大[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封堵术 心肌收缩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 炎症状态 常用方案 外科手术 CONGENITAL 输送长鞘 机体创伤 封堵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