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反搏对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塑的影响
1
作者 梁健球 张耿新 +1 位作者 简勋 陈细芬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2期34-35,38,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对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和一年分别测量心胸比率和左心室各项参数,对所...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的作用和机理。方法:对50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体外反搏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在治疗前、治疗后半年和一年分别测量心胸比率和左心室各项参数,对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对比,反搏组半年后心胸比率和左心室各项参数有显著下降(P<0.05),一年后部分参数差异更加显著(P<0.01);而对照组则在一年后才有显著差异(P<0.05);反搏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胸比率和左室各项参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部分参数一年后差异更加显著(P<0.01)。结论:体外反搏较一般常规治疗能更早更明显地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左室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体外反搏 左室重塑 心肌缺血 机械治疗 其安全性 左室重构 相关作用 冠心病 无创性 心绞痛 心功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2
2
作者 张新梅 胡允兆 +1 位作者 陈样新 王景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0-26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926例患者中149例(16.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9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926例患者中149例(16.1%)死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因素为:年龄(OR=1.073)、糖尿病(OR=3.813)、陈旧性心肌梗死(OR=7.314)、心率(OR=1.024)、收缩压(OR=0.98)、左心室射血分数(OR=0.857)、肌酸激酶同工酶(OR=1.003)、肌酐(OR=1.006)、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OR=2.814)、血管病变数(OR=2.974)、Killip分级(OR=3.381)、再灌注治疗(OR=0.404)。结论高龄、糖尿病史、陈旧性心肌梗死史、心率增快、收缩压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肌酐升高、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及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Killip分级高、未行再灌注治疗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住院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黄丽敏 李榕生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内(间隔<2周)接受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5.29%(29/... 目的 探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10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内(间隔<2周)接受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5.29%(29/34),特异性82.09%(55/67),预测准确性83.17%(84/101)。运动时间、运动耐量(最大METs)、ST段改变持续时间、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组差异明显(P<0.05,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与单支冠状动脉病变组对比亦有显著差异(P<0.01)。双支以上冠状动脉病变组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结论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是目前诊断冠心病较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通过多项指标综合判断结果可以初步椎测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林海英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3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结果实验组临床... 目的探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7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39)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结果实验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护理结合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导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康复,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栩聪 刘华春 +1 位作者 谭广毅 骆建文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 目的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左西孟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功能评分、心率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出院后1、3个月随访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预后良好,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冻干rhBNP联合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和呼吸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左西孟旦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27例护理体会 被引量:32
6
作者 朱刚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用于治疗左心室泵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 2 7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7例中 1例鞘管渗血 ,1例术侧下肢动脉闭塞 ,无 1例发生术口感染及IABP工作异常观察不及时而影响治疗。结... 目的 :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用于治疗左心室泵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 2 7例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 7例中 1例鞘管渗血 ,1例术侧下肢动脉闭塞 ,无 1例发生术口感染及IABP工作异常观察不及时而影响治疗。结论 :IABP术后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手段 ,而提高护士理论技术水平 ,将被动护理变主动护理 ,更有利于配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主动脉内气囊泵 护理 反搏术 IABP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勇 陈富荣 黄景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2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降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46例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7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非诺贝特,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降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5.89%,对照组为78.08%(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及HDL-C水平的变化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但观察组的TG、LDL-C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C、TG、LDL-C的达标率分别为58.90%、45.21%、50.68%,3项达标率为36.9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70%(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可充分发挥药物互补、协同作用,有利于全面调节血脂异常,提高血脂水平的达标率,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非诺贝特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变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梅颜 胡大一 +3 位作者 严俊儒 刘文红 刘如辉 司成交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5-816,共2页
关键词 血浆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患者 临床意义 冠心病(CHD) 纤维蛋白原水平 正常对照组 多因素分析 凝血因素 造影结果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9
作者 熊卿圆 曾赤佳 +1 位作者 岑锦明 杨希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9期78-82,共5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与CH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CHD患者90例及健康体检者64例。所有... 目的本研究观察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探讨其与CHD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的CHD患者90例及健康体检者64例。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标本以检测血浆Lp-PLA2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血糖(Glu)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对照组与CHD各亚组间的血浆Lp-PLA2水平,并分析其与各项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CHD各亚组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组Lp-PLA2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MI组血浆Lp-PLA2水平高于UA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HD组血浆Lp-PLA2水平仅与hs-CRP呈正相关(r=0.493,P<0.05),与TCH、TG、Apo-A1、Apo-B、HDL-c、LDL-c、Lp(a)及Glu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1CHD患者的血浆Lp-PLA2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群;2在CHD各亚组中,血浆Lp-PLA2水平存在差异;3血浆Lp-PLA2可能协同hs-CRP共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血脂和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健民 杨希立 +1 位作者 马明远 李榕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62-36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吸烟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82例住院患者分为 3组 ,依据冠脉造影 (CAG)结果分为A组 (正常组 ,CAG未见冠脉病变 ,n =92 ) ,B组 (冠心病组 ,CAG证实有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 5 0 % ,n =92 ) ,C组 (... 目的 :探讨血脂代谢紊乱、吸烟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 2 82例住院患者分为 3组 ,依据冠脉造影 (CAG)结果分为A组 (正常组 ,CAG未见冠脉病变 ,n =92 ) ,B组 (冠心病组 ,CAG证实有一支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 5 0 % ,n =92 ) ,C组 (急性心肌梗塞组 ,依据WHO诊断标准确诊 ,n =98,其中 44例经CAG检查 )。除外糖尿病、心肌病、瓣膜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结果 :(1)血脂分析中B组的胆固醇 (TC)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和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TC/HDL C) ,LDL C/HDL C较A组高 (P <0 0 5或P <0 0 1) ;B组的apoA I/apoB较A组减少 (P <0 0 1) ;甘油三酯 (TG) ,apoA I,apoB ,HDL C ,TG/HDL C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C组TG ,TG/HDL C和apoA I,apoA I/apoB较A组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C组apoB较A组高 (P <0 0 5 )。C组TG ,apoA I,TG/HDL C较B组低 (P <0 0 1)。 (2 )吸烟组的TC/HDL C ,LDL C/HDL C比值较非吸烟组高 ,apoA I/apoB比值较低 ,吸烟组内冠脉正常者和冠心病者无此差异。结论 :(1)TC ,LDL C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正相关 ,而TC/HDL C ,LDL C/HDL C比值的升高和apoA I/apoB比值的降低是冠心病更好的预测因素。 (2 )吸烟与TC/HDL C ,LDL C/HDL C升高及apo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脂 吸烟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其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梁茜 杨希立 梅百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16-3218,共3页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他汀类和冠脉介入术等治疗冠心病,磺脲类药物或二甲...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8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肠溶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他汀类和冠脉介入术等治疗冠心病,磺脲类药物或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在此基础上,吡格列酮组(48例)接受吡格列酮(15mg/d),对照组(50例)不接受吡格列酮。随访12个月,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并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吡格列酮治疗12个月后PAI-1和P-选择素均有显著性下降[(7.9±1.4vs4.2±0.5)ng/mL,(16.6±6.8vs12.4±3.6)ng/mL],吡格列酮组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两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2.0%和10.4%,靶血管重建发生率为22.0%和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有效降低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P-选择素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心病 吡格列酮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P-选择素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李洁 杨希立 +3 位作者 郭晋爱 荆忱 许兆延 付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的思路。方法随机选取117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与骨质疏松的相互关系,并为临床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开拓新的思路。方法随机选取117例心内科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根据骨密度检查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的冠心病发病率的差异,进一步比较两组间的冠脉粥样硬化情况,分析骨密度各个测定部位在冠心病预测中的意义及骨质疏松在冠心病发病中所占的比重。结果 (1)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前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后者(P<0.05)。(2)男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两组间的冠心病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女性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间冠脉的Gensini分级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分别通过比较女性0支、1支、2支病变情况间及Gensini分级中轻、重度病变间的各个部位骨密度值,发现股骨近端的骨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通过将骨质疏松与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相比较,发现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243、1.799、4.107、5.181。结论男性患者冠心病与骨质疏松无明显相关性;在女性骨质疏松组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骨质疏松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占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原文传递
射频消融治疗45例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温旭涛 谭海斌 +2 位作者 杨希立 许兆延 黄欢愉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639-1642,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疗效,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对30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发作史分为A组(45例,有房颤发作史),B组(255例,无房颤发作史);A组消融后...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安全性、疗效,以及预激综合征患者发生阵发性房颤的机制。方法对30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术前有无房颤发作史分为A组(45例,有房颤发作史),B组(255例,无房颤发作史);A组消融后根据有无再发房颤分为PAF组(有房颤再发)和NPAF组(无房颤再发)。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EPS),测定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的前传和逆传不应期;结合腔内电图寻找房室旁路最佳消融靶点,采用温度控制方式射频消融治疗;通过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旁路消融术24h后,P波时限最大、最小值及计算P波离散度。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98.0%,复发率为1.0%,并发症发生率为1.0%。A组的多旁路较B组多(P=0.008 3)。消融前,A组的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前传和逆传有效不应期较B组短(P=0.039 9);消融后,A组的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B组长(P<0.01);术后PAF组和NPAF组比较中,PAF组的心房不应期较短,P波最大时限、P波离散度较长。结论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旁道有效不应期缩短和心房本身各向异性传导增大在预激综合征患者房颤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年龄、冠心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血压、糖尿病、左房内径、心悸病史等是预测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P波离散度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昭仑 肖长华 +2 位作者 杨希立 李键民 胡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3期102-102,105,共2页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 目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术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2 4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常治疗下 ,其中 16例予IABP治疗。结果 :16例接受IABP治疗后 ,14例 (87.5 % )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 ,休克纠正 ;而对照组则只有 2例 (2 5 % )得以改善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ABP术是治疗AMI并心源性休克的有效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下载PDF
冠脉的狭窄程度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谭海斌 杨希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的冠脉狭窄程度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 32例冠脉直径狭窄率≥ 5 0 %而 <90 %的病人 ,48例狭窄率≥ 90 %的病人及 41名健康人 2 4h白天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结果 ...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的冠脉狭窄程度对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 (HRV)的影响。方法 :观察经冠脉造影证实的 32例冠脉直径狭窄率≥ 5 0 %而 <90 %的病人 ,48例狭窄率≥ 90 %的病人及 41名健康人 2 4h白天及夜间段心率变异长程时域。结果 :冠心病患者HRV中的指标SDNN、SDANN均低于健康对照组 (P <0 .0 5 ) ,狭窄程度不同的 2组冠心病患者之间的HR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冠心病患者的HRV降低 ;HRV的降低和冠脉的狭窄程度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心率变异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疗效及耐受性的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严俊儒 辜和平 +3 位作者 张耿新 史旭波 许俊堂 安彬 《中国医刊》 CAS 2003年第8期35-37,共3页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 (TMZ)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6 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2例 )和曲美他嗪组 (36例 ) ,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 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 /或钙拮抗剂 ,曲... 目的 评价曲美他嗪 (TMZ)治疗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6 8例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 (32例 )和曲美他嗪组 (36例 ) ,常规治疗组常规应用阿司匹林、β 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 /或钙拮抗剂 ,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 2 0mg每日 3次 ,共治疗 8周 ,对常规治疗组和曲美他嗪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和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曲美他嗪应用 8周后 ,和常规治疗组相比曲美他嗪组 :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5 8% (P <0 .0 1) ,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 5 6 % (P <0 .0 1) ,心绞痛程度明显改善 (P <0 .0 1)。②运动持续时间延长 19% (P <0 .0 1) ,运动总做功增加 2 4 % (P <0 .0 1) ,运动至ST段下移 1mm的时间延长 2 5 % (P <0 .0 1) ,运动至ST段压低的最大幅度减少 19% (P <0 .0 1) ,而静息和运动高峰时的心率、收缩压和率压积 (心率×收缩压 )均没有明显变化 (P <0 .0 5 )。③其中心悸 2例 ,便秘 2例 ,均无需停药。结论 ①在传统心绞痛治疗的基础上联用曲美他嗪 ,可以使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减轻 ,运动耐量增加 ,缺血阈改善 ,且耐受性良好。②曲美他嗪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曲美他嗪 治疗 疗效 耐受性 平板运动试验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PTCA支架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3
17
作者 黄抗美 陈纳新 +3 位作者 张耿新 邓敏 黎燕兴 陈毓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PTCA支架术后 早期康复护理
下载PDF
地高辛与美托洛尔或地尔硫合用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汪顺银 黄德嘉 +3 位作者 曹孙明 张耿新 李勇 温国华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3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 对比地高辛联用美托洛尔和联用地尔硫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伴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CHF伴慢性AF 81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42例 )和地尔硫组 (39例 ) ,两组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 目的 对比地高辛联用美托洛尔和联用地尔硫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伴慢性心房颤动(AF)患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预后。方法 选择CHF伴慢性AF 81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42例 )和地尔硫组 (39例 ) ,两组均常规使用地高辛、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抗凝剂 ,美托洛尔组加用美托洛尔 (12 5~ 5 0 0mg/d)而地尔硫组加用地尔硫 (45~ 90mg/d) ,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并随访 2年期间因心脑血管事件的再住院率、病死率。结果 治疗 1个月后 ,两组均能显著降低静息心室率和运动前后即刻心室率差值 (HD) (P <0 0 1)及增加 6min步行距离 (S)和每搏量 (SV) (P <0 0 5 )并且显著改善心功能 (NYHA分级 ,P <0 0 1) ,且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随访 2年 ,美托洛尔组和地尔硫组相比 ,因心力衰竭再住院率较低 (5 2 38%对 76 92 % ,P <0 0 2 5 ) ,病死率亦较低(38 10 %对 6 1 5 4 % ,P <0 0 5 )。地尔硫组存活的病例、NYHA分级、S、S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容积 (LVEDV)及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与美托洛尔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在常规使用利尿剂、ACEI、抗凝剂治疗的基础上 ,地高辛联用美托洛尔其短期疗效与联用地尔硫相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高辛 美托洛尔 地尔硫ZHUO 联合用药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房颤动 并发症
原文传递
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邓枢丽 杨希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14-615,共2页
目的 评价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 ,计算校正QT离散度 (QTcd)。将患者分为 3组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Ⅰ组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Ⅱ组 )、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 目的 评价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测量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 (QTd) ,计算校正QT离散度 (QTcd)。将患者分为 3组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Ⅰ组 )、潜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 (Ⅱ组 )、无室性心律失常组 (Ⅲ组 )。比较QTd、QTcd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结果 QTd、QTcd在Ⅰ组、Ⅱ组、Ⅲ组分别为 (80 9± 1 5 8)ms与 (92 5± 1 8 4)ms;(59 6± 6 7)ms与 (69 3± 1 9 2 )ms;(49 9± 6 8)ms与(56 1± 1 6 4)ms。 3组间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0 1 )。QTcd值的增大与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依从关系 (P <0 0 1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值越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AMI 合并症 心电图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赖玉琼 杨希立 +2 位作者 胡晖 杨光 李鸣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8-29,32,共3页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及其不同毒力菌株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 (IBT)检测了 6 1例ACS患者及 5 7例对照者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HP -IgG)、抗体亚型及血脂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HP -IgG阳性率...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及其不同毒力菌株感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印迹法 (IBT)检测了 6 1例ACS患者及 5 7例对照者的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HP -IgG)、抗体亚型及血脂水平。结果 :ACS组血清HP -IgG阳性率为 86 .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 8.4 % (OR :1.87,95 %CI∶1.0 7~ 3.2 8,χ2 =5 .85 ,P =0 .0 16 ) ;对HP -IgG阳性者的分型显示 :含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CagA)的强毒力Ⅰ型菌株与不含CagA的低毒力Ⅱ型菌株在ACS组与对照组间显著差异 (P <0 .0 5 )。HP -IgG阳性组血清TCH ,TC ,HDL及LDL与阴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P感染与ACS发病显著相关 ,但强毒力的Ⅰ型菌株感染并未增加ACS发病的危险性。HP致ACS并非通过血脂改变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 相关性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