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掌背动脉的逆行掌骨关节面复合组织瓣修复手部骨关节缺损 被引量:12
1
作者 左中男 陈逊文 +2 位作者 元启鸿 杨志锋 何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在手各掌骨间隙背侧,走行有4条掌背动脉,在各掌骨头之间,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相连,构成掌骨掌背动脉的血管吻合网,并有二条小静脉伴行,与腕背侧血管网吻合向腕掌关节和掌骨供血。以掌背动脉为轴心,... 在手各掌骨间隙背侧,走行有4条掌背动脉,在各掌骨头之间,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相连,构成掌骨掌背动脉的血管吻合网,并有二条小静脉伴行,与腕背侧血管网吻合向腕掌关节和掌骨供血。以掌背动脉为轴心,设计逆行掌骨关节面修复手部关节缺损8例,获得成功。用带伸腱掌骨块和皮肤的复合组织皮瓣,一次修复骨关节缺损合并肌腱和皮肤缺损,方法简单,就地取材,不损伤手部主要的血管和神经,可一次修复多个关节,配合外固定支架,术后立即功能锻炼,保证了骨关节可靠固定和术后早期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缺损 掌背动脉 关节 移植 组织瓣
原文传递
针刺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外伤性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龚琴 刘莱莉 +3 位作者 罗富荣 廖荣宗 高俊青 陈浩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09-612,共4页
目的 研究探讨针刺复合神经阻滞治疗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的疗效. 方法 80例上肢PL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基本治疗组(A组)、针刺+基本治疗组(B组)、神经阻滞+基本治疗组(C组)、神... 目的 研究探讨针刺复合神经阻滞治疗上肢截肢术后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PLP)的疗效. 方法 80例上肢PL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0例):基本治疗组(A组)、针刺+基本治疗组(B组)、神经阻滞+基本治疗组(C组)、神经阻滞+针刺+基本治疗组(D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y,SF-36)和综合疗效评估,并分别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 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及SF-36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S评分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与A组(52±6)比较,B组(42±8)、C组(42±8)、D组(32±6)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精神评分(58±9),身体评分(36±5)]比较,B组[(精神评分(67±9),身体评分(43±4)]、C组[(精神评分(66±6),身体评分(43±5)]、D组[(精神评分(77±10),身体评分(50±6)]治疗后SF-36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C组比较,D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SF-36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5周后,与A组(70%)比较,B组(85%)、C组(85%)、D组(100%)的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B组、C组、D组疗效优于A组,D组疗效优于B组和C组. 结论 采用基本药物和心理治疗联合交感神经阻滞治疗、针刺治疗的中西结合治疗方案能明显提高上肢截肢术后的PLP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幻肢痛 针刺 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
原文传递
活动性并指固定治疗手部掌指关节缺损 被引量:3
3
作者 左中男 陈逊文 +2 位作者 高俊青 何斌 黄智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报道利用伤指邻近的正常手指作为生理性外固定支架与伤指并指固定,应用带血供的掌骨近端骨块修复2~5掌指关节缺损的效果。方法以掌背动脉为轴心,设计逆行掌骨近端关节面修复掌指关节缺损,用1或2枚克氏针将伤指与相邻正常手... 目的报道利用伤指邻近的正常手指作为生理性外固定支架与伤指并指固定,应用带血供的掌骨近端骨块修复2~5掌指关节缺损的效果。方法以掌背动脉为轴心,设计逆行掌骨近端关节面修复掌指关节缺损,用1或2枚克氏针将伤指与相邻正常手指横行贯穿固定,保持各关节的自由活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7周左右拆除克氏针。结果治疗2~5掌指关节缺损11例获得成功,修复后的掌指关节对位对线好,关节间隙存在,术后1~3个月关节活动接近正常,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方法在修复2~5掌指关节缺损中具有简化手术,就地取材,损伤小,骨折固定可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缩短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 掌指关节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固定术
原文传递
用带掌背神经的腕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再造手指 被引量:2
4
作者 左中男 钟广玲 +3 位作者 刘效仿 元启鸿 杨志峰 何斌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在手各掌骨间隙背侧,走行有4条掌背动脉,在各掌骨头之间,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相连,构成血管吻合网,并有2条小静脉和1条掌背神经伴行,并发出数条分支,通过网状血管向腕掌背恻皮瓣供血。自1993... 在手各掌骨间隙背侧,走行有4条掌背动脉,在各掌骨头之间,均发出一条恒定的吻合支,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相连,构成血管吻合网,并有2条小静脉和1条掌背神经伴行,并发出数条分支,通过网状血管向腕掌背恻皮瓣供血。自1993年12月以来,设计由2条相邻掌背动脉供血,带掌背神经的腕掌背恻逆行岛状皮瓣,应用废弃的手指骨肌腱支架或游离髂骨移植,再造手指14例,其中3例是手指脱套伤,获得成功,切取皮瓣最大面积达9cm×8cm,术后手的外形和功能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再造 掌背动脉 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带神经的组合皮瓣再造多指 被引量:2
5
作者 左中男 陈逊文 +1 位作者 高俊青 黄志强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用带神经的组合皮瓣对2~5指缺损进行多指再造。方法:用带掌背神经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与带神经的前臂或小腿内侧皮瓣组合,利用废弃指的骨肌腱支架或游离髂骨移植,对7例掌揩关节以远多指缺损的患者行多指再造术,二期行... 目的:探讨用带神经的组合皮瓣对2~5指缺损进行多指再造。方法:用带掌背神经的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与带神经的前臂或小腿内侧皮瓣组合,利用废弃指的骨肌腱支架或游离髂骨移植,对7例掌揩关节以远多指缺损的患者行多指再造术,二期行分指术、肌腱松解术。结果:再造手指全部成活,感觉在术后6周左右开始恢复。掌指关节活动范围0-75度;指间关节活动范围10-50度,患者可完成对指、持物功能。手指长度和外形满意。结论:应用该方法再造的手指,有功能长度,外形满意,有感觉,具有一定的功能活动。尤其适用于不愿损伤足趾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再造 带神经组织皮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