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彭丽贞 邓铭锋 陈静芬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5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案,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5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案,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配合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采用护士配合后,实验组阻滞的操作时间[(46.67±8.90)min]、镇痛效果(3.64±0.7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成功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6.42%)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1%)明显低于对照组(1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配合参与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较好,可明显提高麻醉成功率及优良率,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配合 超声引导神经阻滞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邓铭锋 车志新 +4 位作者 何松蓬 徐德敏 何丽兴 廖荣宗 刘德成 《重庆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连续收肌管阻滞组(A组),连续股神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对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连续收肌管阻滞组(A组),连续股神经阻滞组(F组)和连续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组(I组),每组40例。记录3组患者术后6h(T1)、12h(T2)、24h(T3)、48h(T4)和72h(T5)的静息和运动状态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股四头肌肌力与膝关节活动度,舒适度评分,补救镇痛患者比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采集术前1h,术后1、6、24、48h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T1~T4时间点,A组及F组静息和运动状态NRS评分均低于I组(P<0.05);T1~T5时间点,A组股四头肌肌力及膝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F组,且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I组与F组(P<0.05);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IL-6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同一时点I组高于A组和F组(P<0.05),术后24h及48h血清IL-10水平均明显上升,A组高于F组和I组(P<0.05)。I组应用术后镇痛药加药患者比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高于A组及F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收肌管阻滞不影响术后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且能有效平衡机体致炎-抗炎反应,可安全应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连续收肌管阻滞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镇痛 炎性反应
下载PDF
不同穿刺点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对最小有效剂量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育先 史桐雨 +1 位作者 廖荣宗 邓铭锋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3596-3598,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不同穿刺点下行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对最小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80例肛门会阴部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A组穿刺点为L_(3-4)间隙、B组穿刺点为L_(4-5)间隙、C组穿刺点为L_5S_1间隙,A、B、C三组分... 目的 探讨在不同穿刺点下行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对最小有效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80例肛门会阴部手术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成3组,每组60例,A组穿刺点为L_(3-4)间隙、B组穿刺点为L_(4-5)间隙、C组穿刺点为L_5S_1间隙,A、B、C三组分别按序贯试验法给药,按设定的剂量梯度及方案给药,并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针刺法测试感觉阻滞平面(鞍区痛觉消失时间),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下肢运动神经阻滞出现和恢复时间以及注药后5 min的改良Bromage评分;采用序贯法计算布比卡因鞍麻的半数有效量(ED50)(95%可信区间)。结果 3组所有围麻醉期有效病例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且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在鞍区痛觉消失、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注药5 min后的改良Bromage评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恢复时间均早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尿潴留情况明显少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布比卡因鞍麻的序贯试验结果得出不同穿刺点L_(3-4)、L_(4-5)、L_5S_1的鞍麻最小有效剂量分别为6、4.5、3 mg。结论 在不同穿刺点行轻比重布比卡因鞍麻应用于肛门会阴部手术,最佳的穿刺点为L_5S_1,在该穿刺点行鞍麻使用的药物量最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大大提高麻醉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穿刺点 轻比重 鞍麻 最小有效剂量 肛肠手术
下载PDF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卢结妍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麻醉苏醒护理,观察组予以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麻醉苏... 目的 探讨保温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全麻手术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予以麻醉苏醒护理,观察组予以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麻醉苏醒期应激状态水平、苏醒期相关指标及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麻醉苏醒期心率、血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拔管时间及完全苏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苏醒期躁动评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应用于全身麻醉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苏醒期应激状态水平,促进患者麻醉后苏醒,且减少苏醒期躁动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苏醒护理 保温护理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下载PDF
探讨布托啡诺对上肢骨科手术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被引量:6
5
作者 车志新 何丽兴 +2 位作者 何文峰 邓铭锋 徐康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1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上肢骨科手术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80例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要用布托啡诺进行超前镇痛肌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对上肢骨科手术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80例行上肢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要用布托啡诺进行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4、8、12、24h的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24例,良15例,差1例,麻醉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麻醉效果优18例,良16例,差6例,麻醉优良率为85.00%;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肢骨科手术患者超前镇痛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前采用布托啡诺可提高麻醉效果,缓解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且安全性高,可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上肢骨科手术 超前镇痛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0.25%左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小儿肌间沟入路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邓铭锋 车志新 +3 位作者 何松蓬 徐德敏 何丽兴 廖荣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比较0.25%左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小儿肌间沟入路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80例桡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儿,在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或肌间沟入路注射0.25%左布比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最小有效剂量、阻滞... 目的比较0.25%左布比卡因用于超声引导小儿肌间沟入路和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80例桡骨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患儿,在超声引导下经锁骨上或肌间沟入路注射0.25%左布比卡因进行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最小有效剂量、阻滞起效和维持时间、阻滞程度、追加氯胺酮例数及阻滞并发症。结果与肌间沟组比较,锁骨上组最小有效剂量较小,起效时间较短,维持时间更长,追加氯胺酮例数较少(P<0.01或0.05)。两组的阻滞程度和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入路注射0.25%左布比卡因行臂丛阻滞效果优于肌间沟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布比卡因 臂丛神经阻滞
下载PDF
ESPB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育先 何松蓬 何丽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9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1例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46例予以竖脊肌... 目的:探讨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1例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予以椎旁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46例予以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治疗,两组均行抗病毒、营养神经和口服镇痛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数字评分(V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SRS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SPB在治疗老年(胸部)带状疱疹性神经疼痛患者中的效果确切,可更好地减轻疼痛和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