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开展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40
1
作者 章晓华 庄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2期68-71,91,共5页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衍生于1953年Gibbon首先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1971年Hill使用EC—MO成功治疗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Bartlett于1972年成功使用ECMO技术为一例心脏手术后小儿...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衍生于1953年Gibbon首先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的体外循环技术。1971年Hill使用EC—MO成功治疗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Bartlett于1972年成功使用ECMO技术为一例心脏手术后小儿提供了心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体外生命支持 技术
下载PDF
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心脏CT成像中应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2
作者 蒋骏 黄美萍 +5 位作者 雷益 梁长虹 庄建 李景雷 刘辉 罗纯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心脏MSCT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控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猪10只,每头猪均进行常规剂量(A组)及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电流[分别降低30%(B组)、50%(C组)、70%(D组)]的256层前瞻性... 目的:探讨全模型迭代重建(IMR)技术在心脏MSCT成像中降低辐射剂量及控制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实验猪10只,每头猪均进行常规剂量(A组)及在此基础上降低管电流[分别降低30%(B组)、50%(C组)、70%(D组)]的256层前瞻性心电门控心脏MSCT扫描,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高级混合迭代重建(iDose4)和IMR重建,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的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分别对总体图像质量和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3种重建方法处理后所得结果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种重建方法处理的客观指标的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比较3种重建方法处理的主观指标的差异。结果 A、B、C、D组采用IMR技术所得图像噪声分别为(15.1±6.1)、(18.8±5.5)、(22.1±4.8)、(33.0±4.0)HU,较FBP和iDose4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2.77、90.71、96.59、95.51,P值均〈0.01)。A、B、C、D组IMR技术所得图像CNR分别为42.0±11.1、37.2±10.4、31.4±8.7、23.7±7.0,总体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5.0、(4.8±0.4)、(4.6±0.5)、(4.5±0.5)分,均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65、53.55、76.60、57.36,H值分别为20.96、15.63、18.66、23.56;P值均〈0.01)。A、B、C、D组IMR技术所得近段冠状动脉可诊断率分别为100%(40/40)、100%(40/40)、100%(40/40)、92%(37/40),A、B组较FBP和iDose4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D组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05、45.72, P值均〈0.01);远段冠状动脉IMR技术可诊断率分别为100%(50/50)、98%(49/50)、90%(45/50)、78%(39/50),均较FBP和iDose4显著提高(χ2值分别为7.39、16.75、34.62、81.33,P值均〈0.05)。结论应用IMR较iDose4可更显著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原文传递
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体外膜肺氧合应用现状的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27
3
作者 闫钢风 蔡小狄 +26 位作者 周成斌 洪小杨 王莹 张晨美 杨子浩 张育才 崔云 崔彦芹 成怡冰 钱素云 张鹏飞 靳有鹏 朱晓东 高宏 李自普 卢秀兰 缪红军 张秋月 李玉梅 杨卫国 刘纯义 李博 李英 柏振江 楚建平 王旭 陆国平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9-932,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体外膜肺氧合(ECM0)临床应用的现状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横断面调查方法描述中国大陆地区开展ECMO治疗的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情况;分析接受ECMO治疗患儿的疾病种类及... 目的了解中国大陆地区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体外膜肺氧合(ECM0)临床应用的现状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横断面调查方法描述中国大陆地区开展ECMO治疗的儿童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PICU应用ECMO情况;分析接受ECMO治疗患儿的疾病种类及治疗效果。结果截至2017年12月31日,国内开展儿童ECMO技术的医院共23家,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1家;专科儿童医院16家,综合性医院7家。共有ECMO设备37台。共518例患儿接受ECMO治疗,成功撤离ECMO病例323例(62.4%),存活出院病例262例(50.6%)。非新生儿组375例,成功撤离ECMO 233例(62.1%),存活出院186例(49.6%)。新生儿组143例,成功撤离ECMO者90例(62.9%),存活出院76例(53.1%)。518例患儿中,静脉。动脉(VA)模式501例(96.7%),静脉一静脉(VV)模式14例(2.7%),VV转VA 3例(0.6%)。体外心肺复苏(ECPR)患儿共69例,新生儿组20例(29.0%),非新生儿组49例(71.0%);均因心脏疾病接受ECPR。新生儿组中呼吸系统疾病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多(26/61),其次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2/61)和胎粪吸入综合征(11/61)。存活率最高的疾病为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0/12)和胎粪吸入综合征(9/11)。新生儿循环系统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最多(54/82),存活率最高的是脓毒症休克(2/3)。非新生儿组中,呼吸系统疾病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多(42/93),存活率较高的为塑形支气管炎(4/4)、病毒性肺炎(13/16)。循环系统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最多(124/282);存活率最高的是暴发性心肌炎(54/77)。结论ECMO技术在中国大陆地区PICU内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患儿中迅速发展,对抢救儿科危重症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儿科 问卷调查 体外膜氧合作用
原文传递
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和盐酸椒苯酮胺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4
作者 杨向阳 李若冰 万华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2-35,共4页
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单用或与地高辛合用对心力衰竭都有一定疗效,口服没有静脉给药疗效明显;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新型钙增敏剂左西孟旦对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较好;单用或与地高辛合用对心力衰竭都有一定疗效,口服没有静脉给药疗效明显;用于心脏手术患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对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心肌也有保护作用。钙增敏剂盐酸椒苯酮胺也有心肌保护作用,已经完成127例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有良好的耐受性,但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确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左西孟旦及盐酸椒苯酮胺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增敏剂 强心药 心肌保护 左西孟旦 椒苯酮胺 临床试验
下载PDF
iDose重建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蒋骏 黄美萍 +6 位作者 梁长虹 庄建 杨林 李景雷 刘其顺 刘辉 曹希明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6-309,共4页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在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进行以体重为基础的常规x射线剂量(A组)及降低X射线剂量(B组:降低30... 目的探讨迭代重建技术(iDose)在先天性心脏病低剂量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8例临床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或者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进行以体重为基础的常规x射线剂量(A组)及降低X射线剂量(B组:降低30%;C组:降低50%;D组:降低70%)前瞻性心电触发轴扫模式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所有数据均分别采用滤波反投影(FBP)、iDose2级、iDose4级、iDose6级重建,测量升主动脉根部及肺动脉主干噪声,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对4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B、C、D4组内iDose6级重建组图像噪声最低,FBP重建组图像噪声最高,且iDose6级重建组与其余3个重建组图像噪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iDose6级重建后D组病例的主观评分均在3分或以上,D组用iDose6级处理后的图像主观评分与A组用FBP处理后的相当。D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为(0.65±0.43)mSv。结论应用iDose迭代重建技术可降低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其中用iDose6级处理在同等条件下效果最好。在先天性心脏病CT成像中,用iDose6级重建可以降低70%的辐射剂量进行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迭代重建技术 低剂量
原文传递
花旗松素对过氧化氢诱导H9C2细胞焦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叶艳琼 王晓莉 +4 位作者 蔡骞 庄建 谭小华 何微 赵明一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67-1374,共8页
目的:探讨花旗松素(taxifolin)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氧化损伤后焦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taxifolin+H_2O_2处理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JC-1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目的:探讨花旗松素(taxifolin)对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氧化损伤后焦亡的影响及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9C2细胞分为对照组、H_2O_2处理组和taxifolin+H_2O_2处理组。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JC-1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mito-tracker green)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1,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细胞中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白介素-1a(interleukin-1a,IL-1a)、白介素-1b(interleukin-1b,IL-1b)、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凋亡相关微粒样蛋白(apoptosis-associated apeck-like protein,ASC)、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样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受体家族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募集域蛋白质4(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family 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4,NLRC4)的m 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形态明显改变,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形态较H_2O_2处理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线粒体ROS合成明显增多(均P<0.05);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线粒体膜电位较H_2O_2处理组升高、线粒体ROS合成较H_2O_2处理组减少(均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H_2O_2处理组的细胞内caspase-1的蛋白表达以及IL-18,IL-1a,IL-1b,AIM2,ASC,NLRP3和NLRC4的m RNA表达显著上调(均P<0.05),taxifolin+H_2O_2处理组的caspase-1蛋白表达以及IL-18,IL-1a,IL-1b,AIM2,ASC,NLRP3和NLRC4的m RNA表达较H_2O_2处理组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Taxifolin可能通过抑制经典焦亡途径中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素 细胞焦亡 氧化应激 炎性小体 心肌细胞
下载PDF
微创成形技术治疗心脏手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焕雷 柯英杰 +8 位作者 杨亮 颜倩 何标川 周勘 陈泽锐 郭惠明 卢聪 刘菁 黄劲松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02-907,共6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心脏手术后远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明确瓣叶补片扩大在三尖瓣成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心脏术后远期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微创成形手术的85...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心脏手术后远期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中期疗效,明确瓣叶补片扩大在三尖瓣成形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因心脏术后远期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接受微创成形手术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2例,女性63例,年龄(53.6±12.4)岁(范围:15-75岁).三尖瓣手术与前次手术的间隔时间为(16.0±7.3)年(范围:0.2-35.0年).右心房和右心室内径分别为(77.3±17.2)mm和(61.0±8.4)mm.三尖瓣反流为重度或极重度,三尖瓣反流面积为(19.0±10.3)cm^2.采用右侧胸壁打孔和全胸腔镜技术,行心脏不停跳下三尖瓣成形.三尖瓣成形技术包括瓣叶补片扩大、瓣环植入、人工腱索重建、乳头肌松解、双孔法等.记录术后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输血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及超声心动图.通过微信、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随访.结果65例患者顺利完成三尖瓣成形,20例患者因三尖瓣人工瓣膜衰败及三尖瓣成形失败改行三尖瓣置换.住院期间死亡5例(5.9%),1例患者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其余7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并全部获得随访.术后住院时间为7.0(5.5)d[M(QR)],机械通气时间为18.0(16.2)h,ICU停留时间为68.0(75.5)h.41.1%(35/85)的患者未输注任何血制品.出院复查超声心动图,三尖瓣反流重度4例,中度9例,无或轻度67例,残余三尖瓣反流面积为(2.8±3.5)cm2(范围:0-19.1 cm^2).术后随访1-38个月,随访期间死亡2例,1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瓣周漏,另1例死于顽固性右心功能不全.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植入永久性起搏器1例,因人工瓣膜感染和机械瓣梗阻再次入院行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再次置换各1例,无再次三尖瓣手术患者.结论全胸腔镜微创技术治疗心脏术后重度三尖瓣关闭不全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瓣叶补片扩大技术可使之前无法修复的病变获得理想的成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闭锁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胸腔镜检查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早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麦明杰 陈星权 +3 位作者 郑少忆 吴若彬 郭惠明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2-1074,共3页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 目的总结对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45例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schemic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IMR)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24例,瓣膜置换术21例。男35例,女10例;年龄3274岁[平均(58.46±12.51)岁]。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术后二尖瓣反流面积与术前比较明显下降[(11.80±2.45)cm2和(2.83±0.98)cm2,t=22.80,P=0.00],术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57.61±10.06)mm和(51.84±8.98)mm,t=2.85,P=0.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无明显差异(52.7%±15.4%和53.2%±13.2%,t=0.16,P=0.87)。结论治疗冠心病合并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对二尖瓣病变进行必要的外科手术矫正,早期可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国产HeartCon第三代磁液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治疗5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晓程 王春生 +8 位作者 周新民 杨斌 陈良万 安琪 谷天祥 徐志云 黄劲松 孔祥荣 邵永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278,共6页
目的通过报道11个医疗中心完成的50例临床试验结果,分析和评价中国制造的HeartCon型植入式第三代磁液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试验系依前瞻性、多中心和单组目标值法设计的多中... 目的通过报道11个医疗中心完成的50例临床试验结果,分析和评价中国制造的HeartCon型植入式第三代磁液悬浮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用于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ESH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试验系依前瞻性、多中心和单组目标值法设计的多中心临床试验。50例ESHF受试者竞争入组,在11个中心接受HeartCon辅助治疗。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生存率。受试者在植入HeartCon后90天内出现过渡到心脏移植或心功能恢复停止辅助、使用HeartCon辅助满90天情况之一被认为生存,目标生存率为60%。其他观察指标包括植入成功率、病死率、泵失功或因失败需更换或紧急心脏移植。结果50例均成功接受LVAD植入手术,其中46例带泵满90天,1例过渡到心脏移植,3例发生泵血栓(其中2例接受血泵置换术继续带泵生存满90天,另1例接受紧急心脏移植)。无脱落受试者。植入HeartCon后满90天的生存率为100%。用全集分析和符合方案集分析的带泵生存率分别为96.00%和95.92%,均高于目标值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是中国最大宗样本量的应用国产第三代LVAD治疗ESHF患者的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表明HeartCon是一种安全有效的LV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心力衰竭 多中心临床试验 左心室辅助装置 国产
原文传递
电视辅助胸腔镜钳闭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被引量:8
10
作者 谢斌 张镜芳 +1 位作者 庄健 Devi Shetty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46-448,共3页
目的 总结电视辅助胸腔镜钳闭未闭动脉导管的经验。 方法 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对 13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进行了手术。在全麻和单侧肺通气的情况下 ,在左侧第 3肋间脊柱肩胛骨旁做 2cm的切口 ,用以导入器械。在左侧第 4肋间腋中线做... 目的 总结电视辅助胸腔镜钳闭未闭动脉导管的经验。 方法 用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对 130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进行了手术。在全麻和单侧肺通气的情况下 ,在左侧第 3肋间脊柱肩胛骨旁做 2cm的切口 ,用以导入器械。在左侧第 4肋间腋中线做相似的切口以导入镜头。在左侧第3肋间胸骨旁 2cm和左侧第 4肋间胸骨旁 1cm各做 1孔 ,用以放入长而钝的神经钩暴露术野。通过器械窗导入持Ethicon 1cm钛夹的持夹器钳闭未闭的动脉导管。整个手术过程在电视荧屏上观看 ,食管B超和床边B超监测术中和术后的效果。 结果 本组患儿 ,平均年龄 (2 8± 1 2 )岁 ,平均体重(7 9± 4 5 )kg,平均肺动脉压 (35± 7)mmHg。合并心内畸形包括 :房间隔缺损 2例 ,室间隔缺损 3例。平均动脉导管直径 (6 8± 3 1)mm。手术平均时间 (30± 19)min。术后残余分流 4例 ,开胸结扎残余分流导管 3例 ,喉返神经麻痹 3例 ,5例转为开胸结扎。本组无手术死亡病例 ,无术后出血、手术输血、乳糜胸患儿。 结论 电视辅助胸腔镜钳闭未闭的动脉导管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一种较好方法 ,具有安全、快速、费用少、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检查 动脉导管未闭 心脏外科手术 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原文传递
婴幼儿心脏术后肺部物理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彭慕莲 《南方护理学报》 2004年第5期19-20,共2页
笔者报道1103例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护理。重点介绍肺部物理治疗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肺部物理治疗是利用体位引流,通过拍背、振荡、吸引等操作,彻底清除积聚在肺部的分泌物,减少并发症。治疗中只要掌握好适应时机,注意观察,可收到... 笔者报道1103例婴幼儿心脏术后呼吸道护理。重点介绍肺部物理治疗的应用方法和护理措施。肺部物理治疗是利用体位引流,通过拍背、振荡、吸引等操作,彻底清除积聚在肺部的分泌物,减少并发症。治疗中只要掌握好适应时机,注意观察,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物理治疗 婴幼儿 心脏手术
下载PDF
2023年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血管选择专家共识》解读
12
作者 陈绪军 张建 +2 位作者 李伟栋 廉波 郭惠明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与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最近颁布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血管选择专家共识》,对旁路血管的选择提出建议。左胸廓内动脉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旁路血管选择的“金标准”。桡动脉较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通畅率... 欧洲心胸外科协会与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最近颁布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旁路血管选择专家共识》,对旁路血管的选择提出建议。左胸廓内动脉仍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旁路血管选择的“金标准”。桡动脉较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低、远期通畅率高,建议开放手术获取,术后第1年需使用血管扩张药。尚无证据证实右胸廓内动脉远期通畅率高于大隐静脉。双胸廓内动脉有更好的远期生存率,但高风险患者可能发生胸骨不愈合。胸廓内动脉旁路骨骼化优势尚不明确。大隐静脉内镜获取较开放手术获取可减少切口并发症但中远期通畅率偏低,非接触获取较开放手术获取通畅率高,但中远期临床获益不明且增加切口并发症。胃网膜右动脉临床应用有限,建议骨骼化且用于低竞争血流的靶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移植物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辅助诊断和指导室间隔缺损手术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志勇 杭飞 +5 位作者 靳立军 黄美萍 高强 钱天宝 张颖 叶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三维心脏模型对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基于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脏CT影像数据,采用Mimics 17.0图形分割软件,以阈值法进行心肌分割,以动态区域生长法进行血池分割获得数字化三维... 目的探讨运用3D打印技术构建三维心脏模型对结构性心脏病诊断及治疗的可行性与临床价值。方法基于1例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心脏CT影像数据,采用Mimics 17.0图形分割软件,以阈值法进行心肌分割,以动态区域生长法进行血池分割获得数字化三维心脏模型;采用PolyJet材料,以Objet500Connex3聚合物喷射成型3D打印机打印软质的实体心脏模型,并对心脏模型进行评估。结果 3D模型可清晰显示心脏内部解剖结构、空间关系以及室间隔缺损的三维形态。在打印出的实体心脏模型上测量室间隔缺损的轴位长度为4.85mm,与3D数字模型和CT图像中测量结果(轴位长度分别为4.86mm和4.84mm,矢状位长度分别为6.66mm和6.65mm)基本一致。结论将3D打印技术用于结构性心脏病有助于诊断和制定适当的手术方案;通过规范化的图像处理技术获取精确的心脏模型,使个性化精准诊疗结构性心脏病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打印 三维 分割
下载PDF
初次手术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欧艳秋 丁以群 +5 位作者 刘小清 麦劲壮 温树生 岑坚正 陈寄梅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77-581,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中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26例行外科矫治术的心上型、心下型和混合型TAPVC患儿(婴)入选,其中sutureless手术方式组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中应用sutureless技术治疗婴幼儿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C)的早、中期效果.方法 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126例行外科矫治术的心上型、心下型和混合型TAPVC患儿(婴)入选,其中sutureless手术方式组54例,传统手术方式组72例,收集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随访至2013年4月.结果 Sutureless技术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均低于传统手术组(分别为Z=1 296.000、P=0.001和Z=1 181.500、P=0.000).Sutureless技术组和传统手术组相比,院内死亡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对11.1%,x2 =1.414,P=0.234),术后总死亡比例低(5.6%对23.6%,x2=7.533,P=0.006),术后肺静脉梗阻发生率低(1.9%对16.7%,x2=7.319,P=0.007).校正术前肺静脉狭窄、混合型、新生儿以及体质量等因素后,术后死亡与传统手术方式(HR =4.53,95%置信区间1.31~ 15.72,P=0.017)和术后肺静脉梗阻的发生(HR=10.42,95%置信区间1.32~ 82.02,P=0.026)显著相关.结论 对于心上型、心下型及昆合型TAPVC患儿,初次矫治手术采用sutureless技术可以明显缩短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降低术后死亡比例和肺静脉梗阻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Sutureless技术
原文传递
波生坦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对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虞华 厉忠 +1 位作者 逵臧鑫 曾祥君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3期26-30,共5页
目的探究波生坦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性)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究波生坦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对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性)伴肺动脉高压患儿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2月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观察组予以波生坦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动脉血流动力学水平、心脏功能水平、肺功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44/45),高于对照组的82.22%(3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观察组治疗后肺血管阻力、平均肺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指数、心排血量、每搏输出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先心病伴肺动脉高压患儿中,使用波生坦联合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心脏功能与肺功能恢复正常,且不良反应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波生坦 雾化吸入硝普钠 肺动脉血流动力学 心脏功能 肺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TritonX-100法制备牛颈静脉脱细胞血管支架 被引量:6
16
作者 陆军 张镜方 +1 位作者 陈欣欣 黄薇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7-350,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经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可能性。【方法】获取10条新鲜带瓣牛颈静脉,随机分为两组,新鲜对照组(n=5)和脱细胞实验组(n=5),脱细胞组血管使用2.5mL/LTritonX-10... 【目的】研究经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可能性。【方法】获取10条新鲜带瓣牛颈静脉,随机分为两组,新鲜对照组(n=5)和脱细胞实验组(n=5),脱细胞组血管使用2.5mL/LTritonX-100等进行脱细胞处理48h,病理切片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壁和瓣膜自身细胞的脱除情况和细胞外基质变化情况;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血管组织强度变化;体外人内皮种子细胞种植以了解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脱细胞处理后,管壁和瓣膜的自身细胞完全脱除而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无明显改变;与新鲜牛颈静脉相比,脱细胞血管的拉伸强度[(16.5±2.61)MPavs(15.5±3.1)MPa;P>0.05]和最大持线力[(7.9±0.9)Nvs(7.0±1.1)N;P>0.05]无明显改变,在100mmHg液压下脱细胞血管无异常扩张;内皮种子细胞在脱细胞血管支架上生长黏附良好。【结论】TritonX-100法对新鲜牛颈静脉进行脱细胞处理效果良好,脱细胞牛颈静脉可作为细胞种植的血管支架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颈静脉 脱细胞支架 组织工程 细胞种植
下载PDF
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天博 黄焕雷 +4 位作者 陈升恺 黄彬龙 马陈声 朱天翔 蓝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3-297,共5页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下MVR+TVP的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病...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MVR)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接受胸腔镜下MVR+TVP的患者10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病变,且合并中度及以上的三尖瓣反流(TR),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行MVR+TVP。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手术前后的左心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舒张末径(RVEDD)、右心房内径(RA)、肺动脉压力。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病情是否复发,分成复发组(n=20)、非复发组(n=8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病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8.54±20.0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40.66±13.58)min,体外循环时间为(215.65±20.67) min,呼吸机辅助时间为(22.06±1.39) 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为(220.74±10.93)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76±1.05) d。102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69%。患者术后1周的左心室前后径、RVEDD、RA、肺动脉压力分别为(43.69±4.87) mm、(61.35±5.19)%、(29.52±3.69) mm、(31.25±5.40) mm、(25.98±4.27) mmHg,术后6个月的分别为(44.13±4.91) mm、(60.87±4.73)%、(30.04±4.10) mm、(31.69±5.37) mm、(25.13±6.48) mmHg,均低于术前[(50.87±6.35) mm、(61.47±4.92)%、(36.94±4.51) mm、(42.19±6.72) mm、(48.52±7.84)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术前重度TR、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力增高是患者胸腔镜下MVR+TVP术后病情复发的危险因素,人工瓣环成形术是预防病情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胸腔镜下MVR+TVP能改善中-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合并中度及以上TR患者的心功能与肺动脉压力,未引起严重并发症,安全性高,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 危险因素 腹腔镜 二尖瓣置换术 三尖瓣成形术 肺动脉压力
下载PDF
微小化体外循环对低体重小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雷迪斯 章晓华 +4 位作者 周成斌 陈星 肖灯科 彭勤宝 庄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7年第1期9-12,17,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微小化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157例体重≤10 kg患儿ECC手术。传统组(C组,n=73例)采取传统ECC系统;微小化组(M组,n=84例)采用微小化ECC系统,记录围...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ECC)微小化对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输血量及院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3月至10月157例体重≤10 kg患儿ECC手术。传统组(C组,n=73例)采取传统ECC系统;微小化组(M组,n=84例)采用微小化ECC系统,记录围术期血气指标、围术期输血量、术后24 h胸液量、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停留时间。结果两组均无死亡。M组平均每例术中及术后红细胞用量均显著少于C组;M组中有51例实施了无输血ECC,17例住院期间零输血。两组24 h胸液量无显著性差异。M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显著低于C组。结论对体重≤10 kg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患儿使用微小化ECC系统,能显著减少ECC中及围术期输血量,甚至可达到围术期零输血,并对患儿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化体外循环 婴幼儿 输血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建成 梁忠诚 李欣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805-806,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9例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AD、LVEF)和心功能NYHA分级,并统计...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9例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检测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个月的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AD、LVEF)和心功能NYHA分级,并统计患者治疗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6个月,患者的平均LVEDD、LVESD、LAD、LVEF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降低,NYH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的患者占比逐渐升高,NYHA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患者占比逐渐降低,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9例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72.15%(57/79),死亡率为3.80%(3/79)。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术后早期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大左心室心脏瓣膜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支持下儿童心脏移植分析
20
作者 赵喆 周成斌 +7 位作者 刘爱红 林中林 陈官映 王哲 李迈 吴敏 黄劲松 洪小杨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0-774,共5页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行心脏移植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于ECMO支持下行心脏移植的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所... 目的总结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行心脏移植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于ECMO支持下行心脏移植的1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所患疾病以及ECMO支持前乳酸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管活性药物指数(VIS)、术前ECMO支持时间及左心减压等信息。收集全部患儿心脏移植手术相关信息(包括供心冷缺血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免疫抑制剂)、术后重复使用ECMO情况、术后ECMO时间以及患儿是否成功脱离ECMO、是否存活出院等,左心减压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12例患儿年龄1.1~15.8岁,体重8~63 kg,10例患儿原发病为扩张型心肌病,1例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SCN5A基因新发杂合突变致重叠综合征并发致死性心律失常,ECMO支持前患儿乳酸0.6~>15.0 mmol/L,LVEF 7%~43%,VIS 3~108分。4例患儿接受经胸小切口左心减压,减压后脉压较减压前有明显提升[(17.8±2.1)比(9.8±1.5)mmHg,1 mmHg=0.133 kPa,t=11.31,P=0.001],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8±4.4)%比(24.9±4.9)%,t=1.75,P=0.178]。术后共有7例患儿再次接受ECMO辅助,其中3例患儿成功脱离ECMO并存活出院。12例接受移植患儿中10例成功脱离ECMO,8例患儿存活转出重症监护病房。结论行ECMO支持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左心加压能显著改善脉压,最终需接受心脏移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体外膜氧合作用 儿童 心脏移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