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中低流量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周成斌 张镜方 +3 位作者 肖营凯 章晓华 肖学钧 祁周措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低流量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体质量18~22kg的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肺灌注组(n=5)。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肺灌注组用氧合血30mL/(kg.min)灌注肺动脉。分别于转流前,停体外循环即刻,转流...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低流量肺动脉灌注对肺功能影响的作用机理。方法体质量18~22kg的杂种犬1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5)和肺灌注组(n=5)。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肺灌注组用氧合血30mL/(kg.min)灌注肺动脉。分别于转流前,停体外循环即刻,转流后1h,转流后2h采集数据,计算氧合指数、肺动态顺应性。检测肺静脉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结果转流后肺灌注组犬的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肺静脉血MDA和SO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灌注组MDA含量低于对照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肺灌注组肺静脉血ICAM-1、P选择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流量持续肺动脉灌注通过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粘附分子的激活来降低体外循环中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损伤 黏附分子
下载PDF
40岁以上成人法乐氏四联症的外科矫治 被引量:1
2
作者 简旭华 黄劲松 +4 位作者 庄建 吴若彬 肖学钧 郑少忆 吴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08-1811,共4页
目的 40岁以上法乐氏四联症(TOF)多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手术风险大,本文通过总结20例40岁以上TOF外科根治手术,探讨该类患者外科治疗相关经验。方法 1985年11月-2008年7月收治41岁以上成年TOF病人20例,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龄41-53岁... 目的 40岁以上法乐氏四联症(TOF)多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手术风险大,本文通过总结20例40岁以上TOF外科根治手术,探讨该类患者外科治疗相关经验。方法 1985年11月-2008年7月收治41岁以上成年TOF病人20例,男性9人,女性11人,年龄41-53岁,平均年龄(46.3±3.5)岁。术前明显紫绀16人,咯血3例。心功能≥Ⅲ级12例。5例术前血尿,2例为重度血尿,4例轻中度蛋白尿。3例存在术前心律失常,6例右心室明显扩大。合并症有感染性心内膜炎、脑脓肿、脑栓塞、肾功能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等。手术主要从解剖上或生理上矫治病变。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因分别为心室颤动和心力衰竭,死亡率10%。19病例均经右室切口疏通右室流出道(RVOT)行TOF根治,1例行Fontan。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42.9±36.3)min,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89.9±25.1)min。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72.0±17.5)h。术后重度低心排5例,感染性休克及继发性肾功能衰竭各1例。2例术后胸内出血。B超右心室流出道平均血流速度明显下降:由(4.29±1.36)m/s下降为(2.13±0.83)m/s(P<0.01);四腔心右心室长径手术前、后分别为(57.1±6.7)mm和(55.1±7.0)mm(P=0.65)。结论 40岁以上成人TOF多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合理的手术前、后心功能衰竭及合并症的处理、充分的术中心肌保护、彻底的心内畸形的矫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成人 外科治疗
下载PDF
应用Cabrol手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根部病变(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于长江 杨珏 +1 位作者 李欣 范瑞新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45-250,共6页
目的 Cabrol手术由Cabrol C教授于1981年首创,但至今关于该术式用于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对我中心近7年来应用Cabrol术式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47例急性A型主动脉... 目的 Cabrol手术由Cabrol C教授于1981年首创,但至今关于该术式用于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报道并不多。本研究对我中心近7年来应用Cabrol术式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根部病变的病例进行总结。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2月,共有47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在我中心接受Cabrol手术治疗。所有病例术前均经心脏彩超及主动脉增强CT检查确诊。对其根部病变应用Cabrol技术处理,弓部病变采用半弓置换或全弓置换。对所有病例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共纳入47例患者,其中6例为单纯Cabrol手术,13例为Cabrol+右半弓置换,28例为Cabrol+孙氏手术。总的30 d死亡率为10.6%(5/47)。住院期间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25.5%(12/47),有12.8%(6/47)的病人需要接受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位住院时间为25.5 d(15~128 d),随访时间6~36月。结论 Cabrol手术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根部处理安全有效,术中部分技术细节需要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BROL手术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根部
下载PDF
主动脉球囊反搏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护理 被引量:28
4
作者 林琼瑜 杨满青 +1 位作者 谢建华 姚秀丽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23-24,共2页
对150例心脏疾病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一次反搏成功127例(84.7%),发生并发症67例(44.7%),其中下肢缺血10例,出血9例,气囊破裂2例,血小板减少45例,感染1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患者身高选择合适的导管,适当抗凝,... 对150例心脏疾病患者进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一次反搏成功127例(84.7%),发生并发症67例(44.7%),其中下肢缺血10例,出血9例,气囊破裂2例,血小板减少45例,感染1例。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根据患者身高选择合适的导管,适当抗凝,加强对术肢和生命体征观察,积极预防感染,是防治并发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热射病致器官损伤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长富 董文鹏 +3 位作者 杨博 杨永超 刘莹 王晓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272-2275,共4页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不断研究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及对各系统的损伤情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热射病致各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及目前针对热射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和... 热射病即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严重影响生命健康。国内外学者通过动物实验不断研究热射病的发病机制及对各系统的损伤情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热射病致各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及目前针对热射病的临床治疗措施,希望能够为其他研究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热功能 器官损伤 重症中暑 中枢神经系统 临床医生 动物实验 临床治疗措施 发病机制 炎症反应 损伤性疾病
下载PDF
二尖瓣成形术6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卢聪 朱平 +7 位作者 吴若彬 庄建 肖学钧 郑少忆 范瑞新 郭惠明 刘菁 黄劲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58,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 目的分析、总结631例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患者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14岁以上二尖瓣成形术631例,其中男362例,女269例,平均年龄为(41.86±14.59)岁。病因:先天性二尖瓣关闭不全306例(48.49%),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23例(19.49%),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82例(12.99%),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41例(6.50%),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34例(5.39%),升主动脉瘤24例(3.79%),左房粘液瘤18例(2.86%),白塞氏病2例(0.32%),缩窄性心包炎1例(0.17%)。手术在体外循环中低温下施行,采用瓣叶裂隙修补、瓣叶部分切除缝合、腱索折叠或转移成形、人工腱索成形、交界成形、双孔法成形、人工瓣环成形等方法,术中以注水试验和经食道及胸内心表超声检查,术后超声检测成形效果。结果术后早期因成形失败改行二尖瓣置换3例;术后早期死亡16例,死亡率2.53%,死亡原因为:重度低心排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13例,心脏骤停、恶性心律失常2例,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者出院。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应选择合适的患者,根据二尖瓣病变不同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成形方法,有时还需要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才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返流 二尖瓣成形
下载PDF
血浆乳酸水平与成人心脏手术预后关系 被引量:15
7
作者 章晓华 熊卫萍 庄建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6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血浆乳酸水平与成人心脏直视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776例成人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48 h内血浆乳酸水平变化,对血浆乳酸水平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住院死亡22例,死亡...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血浆乳酸水平与成人心脏直视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5月776例成人心脏手术术中及术后48 h内血浆乳酸水平变化,对血浆乳酸水平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1)住院死亡22例,死亡组血浆乳酸水平自"停机前"至"IUC 36 h"的各观察时点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 <0.01);(2)与非体外循环手术相比,体外循环手术在术毕至ICU 15 h之间各观察时点血浆乳酸水平均显著上升(P <0.05);(3)体外循环和升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开放前"至"ICU 15 h"各观察时点,与血浆乳酸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 <0.05),深低温停循环组中停循环时间与术后血浆乳酸水平无正相关关系;(4)"开放前"至"ICU 6 h"及ICU 21 h至"ICU 30 h",血浆乳酸水平与手术时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 <0.05);(5)术中及术后各观察时点血浆乳酸水平与对应时点血糖水平之间均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均<0.001);(6)血浆乳酸水平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在"开放前"至"ICU 6 h"各观察时点呈显著性正相关(P <0.01);(7)在"开放前"至"ICU 3 h"各观察时点,血浆乳酸水平与术后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 <0.01);(8)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开放前"至"ICU 6 h"期间的血浆乳酸水平显著高于术后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P <0.05)。(9)术前、术日、术后第1天、第2天,血浆乳酸水平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均<0.001)。结论心脏术毕至ICU 33 h各时点血浆乳酸水平均为成人心脏外科手术院内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是评估心脏手术预后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乳酸水平 预后 成人心脏手术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黄红连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10-510,512,共2页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心脏介入治疗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出血及血肿[8%(8/100)vs.15%(15/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心脏介入治疗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积极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介入治疗后出血及血肿[8%(8/100)vs.15%(15/100),P<0.05)],尿潴留[4%(4/100)vs.10%(10/100),P<0.05)],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2/100)vs.5%(5/100),P<0.05)]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积极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心脏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34例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卢聪 朱平 +4 位作者 张镜方 吴若彬 肖学钧 郑少忆 刘菁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 再手术治疗 瓣膜置换术后 换瓣手术治疗 再次换瓣 有效方法 手术处理 并发症 病死率 患者
原文传递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欣欣 卢聪 +4 位作者 庄建 吴若彬 陈寄梅 岑坚正 朱平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外科治疗10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病人,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3d^40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目的总结先天性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7月至2005年10月,外科治疗10例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病人,其中男5例,女5例;年龄13d^40岁。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单纯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者3例,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6例,同时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左心室心尖部室壁瘤1例。行异常冠状动脉结扎4例,在体外循环下行肺动脉内隧道成形术3例,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开口植入术3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5例,室壁瘤切除1例。结果早期死亡1例。随访1个月~11年。1例因严重二尖瓣关闭不全而于第1次术后16个月再行二尖瓣置换术,余者无心肌缺血或梗死、残余分流和晚期死亡,心功能恢复到I级。结论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血管形态学改变,应尽早确诊、尽快手术治疗,适当的手术方法是取得良好外科手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缺损 冠状血管畸形 肺动脉 心脏外科手术 诊断
原文传递
产前诊断与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救治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潘微 张智伟 +5 位作者 庞程程 陈寄梅 周成斌 庄建 何少茹 韩凤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2期7079-7081,共3页
目的介绍一体化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对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影响。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38例产前诊断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被保留并于出生后得到内、外科治疗,随访6个月至8年。孕妇年龄(25.4±2.2)岁(21~43岁),产前... 目的介绍一体化模式的流程并探讨其对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诊治的影响。方法 2004年8月至2012年3月38例产前诊断的重症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被保留并于出生后得到内、外科治疗,随访6个月至8年。孕妇年龄(25.4±2.2)岁(21~43岁),产前诊断时的孕周为(26.6±2.6)周(22~40周)。结果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诊断与产前诊断符合率为98%。13例动脉导管依赖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新生儿期静脉滴注前列腺素E,38例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在新生儿期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治疗时间为出生后(14±2.1)d(1~27d)。其中外科手术29例,均为Ⅰ期手术,介入治疗9例。38例接受治疗的患儿存活35例,占92%(35/38),死亡3例,占8%(3/38)。存活患儿中29例心脏结构恢复正常,占76.4%(29/35),6例心脏瓣膜存在轻微改变,占23.3%(6/35)。结论产前诊断、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为重症先天性心脏病争取了诊断、治疗时间,有利于选择最佳治疗方式、降低术前、术后死亡率、改善疗效,是新生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救治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产前诊断 胎儿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粘附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周成斌 张镜芳 +3 位作者 章晓华 庄建 祁周措 姚丽明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10头雄性犬利用油酸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n=5)和ECMO组(n=5),观察肺损伤4 h.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建立ECM...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急性肺损伤犬血浆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10头雄性犬利用油酸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MV组,n=5)和ECMO组(n=5),观察肺损伤4 h.经皮穿刺右颈内静脉和右股静脉建立ECMO转流,灌注流量35~40 ml/(kg·min).记录肺损伤形成时、肺损伤2h、肺损伤4 h动脉血气值、肺动态顺应性的变化,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P选择素.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血气值总体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肺损伤2 h、4 h两组肺动态顺应性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4,P=0.042),ECMO组低于MV组.ECMO组在肺损伤2h、4h血浆ICAM-1和P-选择素显著增高(P<0.05),两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AM-1的F=8.716,P=0.018;P-Selection的F=20.373,P=0.002).结论 经皮穿刺静脉-静脉ECMO有效促进急性肺损伤犬的血液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但增加血浆粘附分子水平,影响肺动态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体外膜肺氧合 粘附分子
下载PDF
三尖瓣下移畸形外科治疗121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平 庄建 +5 位作者 张镜芳 吴若彬 陈欣欣 卢聪 陈寄梅 岑坚正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88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其中114例行房化心室折叠术,同期47例行单纯三尖瓣成形术,12例行三尖瓣成形加上腔静脉与右肺... 目的总结分析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1988年1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121例三尖瓣下移畸形的患者,其中114例行房化心室折叠术,同期47例行单纯三尖瓣成形术,12例行三尖瓣成形加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双向分流(双向Glenn)术,31例行三尖瓣置换术,房缺修补术54例,卵圆孔未闭修补术15例,室缺修补术7例,可调试房间隔造口术8例,左心房血栓清除2例,二尖瓣成形5例,肺动脉瓣狭窄矫治4例,预激旁路切断术6例。结果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亡率为2.56%,死亡原因:1例为低心排综合征;1例为Ⅲ°房室传导阻滞,缺氧性脑病并心脏骤停;1例为呼吸衰竭并严重心律失常。其余118例病人康复出院,心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等检查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价值,三尖瓣下移畸形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只要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和心脏进行性扩大及严重心律失常者均应尽早手术。手术方法有房化右室折叠,在此基础上,可选择:单纯三尖瓣成形术、三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加双向Glenn术、可调试房间隔造口术、Fantan术等,手术治疗的关键是恢复三尖瓣的位置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尖瓣下移畸形 三尖瓣成形术 三尖瓣置换术 双向GLENN术
下载PDF
胎羊心脏转流对胎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成斌 张镜芳 +3 位作者 庄建 温树生 刘彦英 章晓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胎羊心脏转流对不停跳下胎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孕120~140 d 母羊8只,共孕9只胎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胎羊体外循环组(CPB 组,n=5)。对照组胎羊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CPB 组建立胎羊心脏转流模型,转流30 min。分别于转流前... 目的探讨胎羊心脏转流对不停跳下胎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孕120~140 d 母羊8只,共孕9只胎羊,随机分为对照组(n=4)和胎羊体外循环组(CPB 组,n=5)。对照组胎羊开胸,不建立体外循环。CPB 组建立胎羊心脏转流模型,转流30 min。分别于转流前、转流30 min、转流结束后1 h、2 h测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动脉血气值。观察血肌钙蛋白(TnI)含量的变化,B 超检测左、右心室 Tei 指数和脐动脉搏动指数(PI),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两组胎羊平均动脉压、心率无显著变化。CPB 组胎羊脱离体外循环后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血氧分压无显著变化。对照组胎羊血气值无明显变化。CPB 组胎羊左右心室 Tei 指数、脐动脉 H、血 TnI 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CPB 组胎羊心肌细胞糖原明显减少。结论胎羊心脏转流对胎羊心功能造成损害,心功能不良与胎盘功能不良存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室功能 胎盘功能 胎羊
原文传递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的疗效与术式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庄建 张镜芳 +2 位作者 陈欣欣 陈寄梅 岑坚正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外科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术式进行评价。方法1998年2月至2006年6月,对5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儿采用 TCPC 予以纠治,15例采用心内隧道术式、29例采用心外管道术式、7例采用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吻... 目的探讨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的外科治疗效果并对相关术式进行评价。方法1998年2月至2006年6月,对51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病儿采用 TCPC 予以纠治,15例采用心内隧道术式、29例采用心外管道术式、7例采用主肺动脉与下腔静脉直接吻合术式。结果手术死亡4例(7.8%)。此外,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12.8%)、心律失常14例(29.8%)。80.1%术后24 h 内撤离呼吸机。术后48.9%留置胸引流管超过7 d。随访1个月至8年,9例(19.1%)术后6个月后仍需长期或间断服用强心、利尿剂,7例(14.7%)有房性心律失常。结论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可取得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应用主肺动脉下腔静脉直接吻合术式,在部分病例中可望成为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FONTAN手术
原文传递
牛心包补片在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若彬 罗征祥 +5 位作者 张镜方 肖学钧 蔡增欣 郑少忆 麦明杰 詹秋鹏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92-494,共3页
作者于1982年以来施行432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对其中219例应用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者进行随访。最长随访时间12年3个月,未发现牛心包自身退行性变而引起的室壁瘤样改变,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作者... 作者于1982年以来施行432例法乐四联症矫治术,对其中219例应用戊二醛处理的牛心包补片扩大右室流出道者进行随访。最长随访时间12年3个月,未发现牛心包自身退行性变而引起的室壁瘤样改变,说明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作者认为牛心包补片是扩大右室流出道的优良材料,它具有很好的张力强度、缝合满意、不漏血、来源容易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氏四联症 牛心包补片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全程超滤在重症风心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智超 梁杰贤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1285-1286,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全程超滤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作用。方法25例肾功能不全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体外循环中全程使用常规超滤,以中度血液稀释,术中使用TerumoH14...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中全程超滤对重症风湿性心脏病伴肾功能不全患者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作用。方法25例肾功能不全的重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经气管插管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在体外循环中全程使用常规超滤,以中度血液稀释,术中使用TerumoH14超滤器,本组从体外循环开始至体外循环结束始终保持超滤,使体外循环结束时Hct>30%,胶体渗透压>2.08kPa(16mmHg)。超滤流量控制在200~400ml/min。结果术中血尿素氮(BUN)下降到(8.63±5.88)mmol/L与术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术后BUN为(10.67±3.89)mmol/L,与术前比有显著下降(P<0.05)。患者出院时肌酐(Cr)为(108.19±43.27)μmol/L,与术前比有显著下降(P<0.05)。20例患者心脏直视手术体外循环下转流时间大于180min,5例患者转流时间大于300min,25例患者术中超滤量均大于2000ml。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伴肾功能不全行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中全程超滤可降低BUN,除去体内过多的水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超滤
下载PDF
20mL小儿罗叶泵的动物存活实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焕雷 祁周措 +5 位作者 姚丽明 吴岳恒 成安衡 陆平兰 武长礼 肖学钧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20 mL小儿罗叶泵行动物存活实验,明确其对血细胞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山羊6只,体重(18±3.3)kg。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以左室心尖及降主动脉的插管方式建立左心辅助循环。止血关胸,清... 目的采用自行研制的20 mL小儿罗叶泵行动物存活实验,明确其对血细胞和重要器官的影响,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山羊6只,体重(18±3.3)kg。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以左室心尖及降主动脉的插管方式建立左心辅助循环。止血关胸,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动物置于专用饲养笼内。辅助期间持续静脉给予肝素抗凝,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在180~250 s。经颈动、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和血压。在辅助前,辅助后1 h、3h、6 h、10 h、16 h、24 h及存活期间每24 h监测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辅助前及存活期间每24 h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实验结束时取动物心、肝、肾、肺观察病理变化。结果开胸后插管时发生顽固性室颤死亡1只,其余5只成功进行存活实验,平均存活时间(79.8±60)h。其中因栓塞死亡1只,胸腔出血、肺部感染死亡1只,肝素连接管脱落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只,反复气胸、ACT过高致脏器出血1只。1只山羊在存活至预定的7 d时,再次麻醉插管,开胸撤离辅助装置,关胸后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动物存活。辅助过程中肝素抗凝剂量25~35u/(kg.h),所维持的ACT具足够的抗凝效果。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肝肾功能在辅助前后无明显变化。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由辅助前的(2.227±1.321)mg/dL升高到辅助72h的(8.873±2.510)mg/dL,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正常生理值范围内。除第1例因抗凝不足产生肾栓塞外,其余4例心、肝、肾、肺的病理检查均无栓塞。结论 20mL小儿罗叶泵血液相容性好,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具备用于临床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心室辅助装置 罗叶泵 动物 存活实验
下载PDF
体外循环控制氧分压与紫绀型心脏病的心肌保护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萍 张镜芳 +3 位作者 章晓华 庄建 陈欣欣 陈寄梅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控制动脉氧分压(PaO2 )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3岁以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 <0 85、行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病儿4 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试验组(G1)以接近病儿术前水平的低氧分...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控制动脉氧分压(PaO2 )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心肌保护的影响。方法 3岁以下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 ) <0 85、行根治术的法洛四联症病儿4 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 0例:试验组(G1)以接近病儿术前水平的低氧分压启动CPB并控制血流复温前的PaO2 ≤130mmHg(1mmHg =0 133kPa) ,血流复温时使PaO2 逐渐升至35 0~5 0 0mmHg;对照组(G2 )始终保持CPB中PaO2 在35 0~5 0 0mmHg。CPB前、主动脉开放(CCR)后取右心房组织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CPB前、CPB 10min、CCR后10min、术后4h、2 4h抽取外周血检测心肌酶CK MB、LDH活性及心肌钙蛋白(cTnI)浓度观察心肌组织自由基代谢和心肌生化改变;利用心脏B超测量术前及术后4~6d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左心室短轴缩短速率(SF)观察左室功能;术后观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结果 (1)自由基代谢:CPB前两组心肌组织SOD活性、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R后,G1SOD活性显著高于G2 ,MDA含量显著低于G2。(2 )心肌生化改变:CPB前两组CK MB、LDH及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CR后10min、术后4hCK MB、LDH活性及cTnI的浓度G1显著低于G2 ,术后2 4hcTnI的浓度G1也显著低于G2。(3)左室功能:两组间EF和SF术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氧分压 紫绀型心脏病 心肌保护 多巴胺 心肺转流术 血气监测
原文传递
库存红细胞清洗在新生儿及小婴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萍 柯俊 +3 位作者 李刚 周成斌 章晓华 庄建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目的对比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接受洗涤及未洗涤的库存红细胞(PRBC)对血清钾离子浓度(K^+)及乳酸浓度(LAC)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行CPB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及小婴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术前血乳酸大于3.0m... 目的对比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接受洗涤及未洗涤的库存红细胞(PRBC)对血清钾离子浓度(K^+)及乳酸浓度(LAC)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行CPB心脏手术的新生儿及小婴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术前血乳酸大于3.0mmol/L的病婴。对照组(15例)接受未洗涤的PRBC进行CPB预充及术中添加,试验组(15例)接受用血液回收机(Medtronic Autolog)洗涤过的PRBC。在CPB前、CPB 3、15min、CPB复温、停止CPB前、术毕、术后4、24h比较血K^+及LAC浓度。结果洗涤PRBC显著降低供血中K^+浓度[从(19.3±0.9)mmol/L降至(1.1±0.3)mmol/L,P〈0.001]及LAC浓度[从〉15mmol/L降至(7.8±1.2)mmol/L,P〈0.001]。对照组预充液的K^+及LAC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K^+(9.0±0.5)mmol/L对(2.6±0.1)mmol/L,P〈0.001;LAC浓度(9.5±0.5)mmol/L对(4.7±1.1)mmol/L,P〈0.001]。CPB3min、CPB复温时对照组血清K^+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CPB 3min(5.6±0.9)mmol/L对(3.5±0.4)mmol/L,P〈0.01;CPB复温时(4.8±0.7)mmol/L对(3.7±0.6)mmol/L,P〈0.01];其余时点对照组K^+浓度高于试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B 3、15min、CPB复温、停止CPB前、术毕、术后4h对照组LAC浓度高于试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洗涤PRBC降低血清钾及乳酸负荷,可预防CPB中高血钾。在新生儿及小婴儿复杂先心病CPB手术中应考虑应用清洗PR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红细胞输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