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的演进历程、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思霓 王彩萍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4,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历经构建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三大历史阶段。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以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主线,分析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过...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有企业在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历经构建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体系、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三大历史阶段。文章从政治经济学视角,以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为主线,分析国有企业提升产业链韧性过程中的功能定位与实践内容,总结渐进变革和跨越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坚持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与国家使命相协同,坚持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国有企业改革为产业链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立足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要在将提升产业链韧性融入国有企业改革体系;增强核心功能,夯实产业链基础能力;发挥产业链链长功能,形成产业链良好生态;推动数字化战略变革,强化产业链互联;引领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链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继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业链韧性 国家使命 功能定位 历史逻辑
原文传递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演变——基于农时的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奕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43,共21页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生产者一贯注重结合农时安排生产就业。在农业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乡村劳动力争取实现更充分就业的条件和方式不断发生演变。以农时为视角,可贯通性地考察和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演变:传统... 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中国生产者一贯注重结合农时安排生产就业。在农业国工业化的过程中,乡村劳动力争取实现更充分就业的条件和方式不断发生演变。以农时为视角,可贯通性地考察和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乡村劳动力的就业演变:传统乡村劳动力通过在大田农闲期从事家庭小工商业以争取实现更充分就业;近代外来工业产品输入所造成的冲击导致部分乡村劳动力无法有效利用农闲期从事家庭手工业生产,其被迫进城寻找就业机会;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乡村劳动力被严格限制在大田生产中,无法有效利用农闲期从事非农生产;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地区非农就业机会扩大,大量乡村劳动力主动进城就业、减少大田农闲期和农忙期的农业劳动时间投入,部分乡村劳动力则扩大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未来,随着乡村人口的代际更替,从事稳定非农就业将是大多数乡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时 乡村劳动力 工业化 就业
下载PDF
党内适用全过程民主的依据、目标及路径
3
作者 张浩 周红梅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 2023年第4期10-20,共11页
全过程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方向。全过程民主同样适用于党内,这一适用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制度依据和实践依据。从党内适用全过程民主的目标定位来看,主要有制度目标、治... 全过程民主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人民民主的根本方向。全过程民主同样适用于党内,这一适用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制度依据和实践依据。从党内适用全过程民主的目标定位来看,主要有制度目标、治理目标和效能目标三方面。其中,在制度目标上是要构建可检验的“系统性民主”,在治理目标上是要实现汇众智的“活力型民主”,在效能目标上是要成为可借鉴的“动力型民主”。从党内适用全过程民主的路径来看,可从主体能动、实践推动、制度保障和技术赋能四方面着手,着力增强党内民主的发展活力,深入探索党内民主的实现形式,积极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全面扩展党内民主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民主 人民民主 全过程民主 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双重属性及其实践向度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浩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0-111,156,共13页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包括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其中,政治属性是党的根本属性,其实质是党的阶级性,核心是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这一属性要求党在执政实践中坚持阶级立场、巩固阶级基础、坚守远大理想、执行政治路线和突...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属性包括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其中,政治属性是党的根本属性,其实质是党的阶级性,核心是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这一属性要求党在执政实践中坚持阶级立场、巩固阶级基础、坚守远大理想、执行政治路线和突出政治功能。社会属性也是党的重要属性,其实质是党的人民性,核心是为社会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一属性要求党在执政实践中站稳人民立场、扩大群众基础、树立共同理想、走好群众路线和发挥服务功能。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社会属性从属于政治属性,政治属性寓于社会属性之中,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在执政实践中实现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必须坚持阶级立场与人民立场、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远大理想与共同理想、政治路线与群众路线、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这五对关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政治属性 社会属性 实践向度
原文传递
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双重建构逻辑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浩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4-124,共11页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又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构逻辑来看,党为人民并依靠人民执政,执政的理论依据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取得执政地位的主要方式是暴力革命,优化执政方式的关键在于明确执政职能,做到科...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又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构逻辑来看,党为人民并依靠人民执政,执政的理论依据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取得执政地位的主要方式是暴力革命,优化执政方式的关键在于明确执政职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从马克思主义革命党的建构逻辑来看,党在执政后仍需要革命的时代依据在于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大时代,能够革命的根本原因在于无产阶级政党所具有的彻底革命性,革命方式包括社会革命和党的自我革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双重建构逻辑是内在统一的,革命是执政的前提和基础,执政是革命的目标和保障。两者统一于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党肩负的伟大使命、党领导的伟大斗争和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马克思主义革命党 执政 革命
原文传递
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6
作者 张浩 《理论导报》 2021年第7期8-10,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不懈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道路 现代化事业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 生态文明 不懈探索 精神文明
原文传递
超越田间生产的农业产业链条与中国农业分工发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奕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81,共12页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农业家庭经营的重要理由是将农业田间生产过程交由家庭完成更有效率,但当下农业田间生产中的多主体分工并不罕见。本文基于分工的经济学经典定义即“环节分工”分析指出,如果单看农业田间生产过程,深化分工并不会显著... 改革开放初期恢复农业家庭经营的重要理由是将农业田间生产过程交由家庭完成更有效率,但当下农业田间生产中的多主体分工并不罕见。本文基于分工的经济学经典定义即“环节分工”分析指出,如果单看农业田间生产过程,深化分工并不会显著提高产出效率,强制分工还可能抑制劳动产出效率;如果超越田间生产过程,从其与前、后端延伸环节的联系来看,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分工深化客观存在也有利于提高产出效率。现实中随着承包户越来越多参与非农就业并退出各个田间生产环节,田间生产过程的分工趋于深化,同时,在市场化环境下弱势农户很难进入门槛较高的农业分工环节。未来中国农业深化分工既应着眼于提升产出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也不能忽视为弱势农户创造更充分的参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与分工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农业家庭经营 生产环节 农业产业链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分配正义、空间重构与均衡性发展--共同富裕“中国方案”的空间尺度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伟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3期24-35,178,共13页
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表达载体,空间分配正义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空间权益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供给不均等、空间权益不平等等突出问题。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政策靶... 空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表达载体,空间分配正义是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配置中空间权益的具体体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面临着空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空间供给不均等、空间权益不平等等突出问题。共同富裕已经成为未来十年中国整体的政策靶向,随着一揽子中央政策和国家战略的稳步实施,共同富裕“中国方案”已经基本落地并初见成效。有别于西方国家片面的福利制度,“中国方案”的实质是空间权益的分配调整,核心是通过空间尺度的资源调控与正义修复来践行分配正义,借助市场调节、政府再分配、资本约制等手段,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推动效率和公平实现新的动态平衡,增强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包容性。同时,在全球空间内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借鉴蓝本,并促进了全球空间治理的包容性发展与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正义 均衡性发展 空间重构 橄榄型社会 差别富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