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中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梁鹏 《当代医学》 2020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就诊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并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数将患者随机分为奇数组...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本院就诊的5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并按照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数将患者随机分为奇数组(n=26,选择全身麻醉)和偶数组(n=26,选择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前后的生命指标以及麻醉相关指标。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后,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发生明显变化,且偶数组数据优于奇数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偶数组各项麻醉相关指标与奇数组相比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患侧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麻醉中的优势更明显,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与硬膜外麻醉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腹部手术的镇痛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陈辉 刘庆仁 +1 位作者 黄俊杰 王伟棋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0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切口局限于一侧的开放式上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腹横肌平面组)和B组(硬膜外组),每组20例。A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B... 目的探讨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应用于小儿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切口局限于一侧的开放式上腹部手术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A组(腹横肌平面组)和B组(硬膜外组),每组20例。A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B组患儿采用硬膜外麻醉阻滞。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长及操作时长;术后2、6、12、24、36、48 h静息与活动时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FLACC)评分;48 h冲击镇痛次数、局麻药总量、辅助镇痛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操作时长(14.0±3.4)min长于B组的(9.8±1.8)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6、12、24、36、48 h静息与活动时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48 h冲击镇痛次数、辅助镇痛药例数均多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局麻药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尿潴留、神经损伤、穿刺部位血肿、脏器损伤、局麻药中毒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下肢阻滞发生率0低于B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肋缘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开放式小儿上腹部手术的镇痛安全、有效,有助于优化术后疼痛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连续硬膜外镇痛 小儿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陈辉 杨俊华 +1 位作者 黄俊杰 李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阻滞)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Ⅱ型胸神经阻滞(PecsⅡ阻滞)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行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PecsⅡ阻滞,对比组给予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后10、20 min的阻滞效果及术中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麻醉10、20 min后0分占比分别为73.3%(22/30)、90.0%(27/3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40.0%(12/30)、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麻醉满意率90.0%(27/30)高于对比组的53.3%(1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气胸、穿刺部位血肿、神经损伤、局部麻醉药物中毒等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联合PecsⅡ阻滞应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安全可靠,麻醉效果更显著,可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Ⅱ型胸神经阻滞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儿童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梁鹏 刘庆仁 蒋倩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155-158,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儿童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年龄3~7岁,拟行膝以下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高位组和低位组,每组各35例。应用超声探头扫描,获得坐骨神经和隐神经影像,在其周围注入相应剂量的局麻...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儿童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年龄3~7岁,拟行膝以下手术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高位组和低位组,每组各35例。应用超声探头扫描,获得坐骨神经和隐神经影像,在其周围注入相应剂量的局麻药,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对阻滞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位组较低位组麻醉起效时间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维持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组麻醉满意率为88.57%,低位组的麻醉满意度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位组和低位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8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不同入路儿童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作用完善,副作用少,可安全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儿童 坐骨神经阻滞 隐神经阻滞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庆仁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90-92,15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小儿腹股沟区域日间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以0.25%罗哌卡因1m L...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改良TAP阻滞在小儿日间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月小儿腹股沟区域日间手术(包括腹股沟斜疝和鞘膜积液)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1组以0.25%罗哌卡因1m L/kg行骶管神经阻滞,对照2组以0.25%罗哌卡因0.75m L/kg行骶管神经阻滞,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TAP阻滞。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2组需要增加吸入七氟醚浓度例数则较对照1组和观察组均多(P<0.05)。两对照组患儿下肢麻木的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1组患儿下肢麻木的发生率高于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患儿在T3心率,呼吸及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1组和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罗哌卡因用量少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对照2组患儿罗哌卡因用量少于对照1组(P<0.05)。观察组患儿离院时间比两对照组患儿均更早(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TAP阻滞麻醉效果确切,且可有效减少局麻药用量,因其无骶管阻滞相关并发症,术后患儿恢复快,尤其适用于小儿疝气类日间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TAP阻滞 小儿 日间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