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劳伦斯的言行没有“侵犯”尹默君
- 1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4期11-11,共1页
-
文摘
潘灵的短篇新作《被遗忘的戌者》(《小说选刊》2023年第11期)中,写到了主人公尹默君在剑桥留学时的一段经历:他选了地图学教授劳伦斯的课,听了他流传甚广的开学第一课讲的中华民国政府交通部错用有损中国主权的地图的故事,感受到了周边不怀好意的笑声,他请求发言却又被劳伦斯置之不顾,甚至被劳伦斯指责为“很不绅士”,“现在,我想做一个战士!”尹默君说:“劳伦斯教授,你的言行侵犯了我”——小说这样写道。
-
关键词
开学第一课
《小说选刊》
地图学
劳伦斯
言行
侵犯
被遗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重复了
- 2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3期42-42,共1页
-
文摘
杨虎在《愚不可及》(《中华读书报》2023年9月20日)一文中,回忆杨琥先生编纂《李大钊年谱》,说“杨老师用‘竭泽而渔’‘勤笔抄录’‘好学深思’‘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笨功夫,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很感人,可语言表达有值得商榷之处。问题出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作者形容困难,先用了“一个又一个”,后面又来一个“重重”。要知道,“又”,副词,表示重复或继续,“一个又一个”,极言之多;“重重”,一层又一层,形容很多。用在一起,重复了!
-
关键词
《中华读书报》
李大钊
好学深思
语言表达
常人
重复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芳心”怎么“冲满”?
- 3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7期83-83,共1页
-
文摘
天水的小小说《佛掌王》(《小说月刊》2024年第1期)中,描写主人公迟清特别喜欢的姐妹花佛掌王被主人砍掉了一棵时的心情,这样写道:“迟清当时体会到黛玉葬花的凄悲,那一刻,杞人忧天一词也突然冲满芳心。”“芳心”怎么“冲满”?词典上,就查不到“冲满”一词,网络查找,能查到“冲满”,但语例全是文言。我们可以因此得出结论,“冲满”这词,古代有,现在没了。正确的用法应用“充满”。“充”“冲”同音,“充满”,义项有(1)填满,布满;(2)充分具有——语例中“冲满(充满)芳心”,所取即布满之意,该用“充满”为好。
-
关键词
黛玉葬花
小说月刊
小小说
佛掌
网络查找
文言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退去”?“褪去”
- 4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5期16-16,共1页
-
文摘
侯俊丹的文章《欲娇龙,还是玉娇龙——谈李安电影〈卧虎藏龙〉》(《读书》2023年第12期),分析玉娇龙与李慕白关系:“退去蒙面,第一次以真容显现在李慕白面前的玉娇龙,会心莞尔,即使她始终不肯放下骄傲的自尊,嘴皮子耍耍硬气,称其为‘手下败将’,却心知肚明,这就是自己一直苦苦寻觅、意欲跟随的人。”“退去蒙面”?蒙面怎么能“退去”?显然不对。
-
关键词
卧虎藏龙
李安电影
《读书》
玉娇龙
耍耍
李慕白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笑颜逐开”?没这个词
- 5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1期74-74,共1页
-
文摘
魏咏柏的小小说《小黄》(《小说月刊》2023年第10期)中,有这样的情节:消防员陈军在路上看到一条无主的小狗,跟指导员说想带它回营,“指导员瞅一眼陈军怀里的小狗,大手一挥说:‘带回去可以,你来养。’陈军笑颜逐开,抱着小狗连蹦带跳地爬上消防车。”问题是,“笑颜逐开”?没这个词啊。不信,检索辞书或网络词典,均检索不到。
-
关键词
小说月刊
小小说
消防员
检索
消防车
指导员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用于个人,不能用“富庶”
- 6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10期69-69,共1页
-
文摘
刘东平、王凡合写的《斯蒂芬·欧伦斯:一直“为人民服务”》(《名人传记》2024年第4期),文中提到了斯蒂芬·欧伦斯的外祖父,“美国庇护了欧伦斯外祖父一家,而二战又给了美国迅速跃居世界第一强国的机遇,以欧伦斯外祖父的经营头脑,借势再度富庶起来亦可谓顺理成章”。文章这样写道。
-
关键词
合写
为人民服务
斯蒂芬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样用“雨后春笋”,褒贬失当了
- 7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4年第6期68-68,共1页
-
文摘
杨满沧的散文《南宋一位乡村少年的两次人生逆袭》(《海外文摘·文学》2024年第1期)中,介绍南宋文学家王十朋刚直的为人,引用了《宋史》的材料,说他“非议朝政:‘今权虽归于陛下,政复出自多门,虽一桧死而百桧生。’(《宋史·王十朋传》)目前的朝堂上,真是一个秦桧死了,另一百个秦桧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
关键词
王十朋
《宋史》
乡村少年
南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此处的“借口”用错了
- 8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11期42-42,共1页
-
文摘
2023年3月30日的《南方周末》,刊发了记者王瑭琳,实习生郑彩琳、杨浣澜采写的《伊拉克战争20年:伤痕、谎言与混乱的未来》。文章写到伊拉克老百姓的觉悟过程:“此后美军开始通缉萨达姆时期的高层人物。民众下班后也不敢在街上逗留,并逐渐开始怀疑美国的入侵借口是否属实。”此处的“借口”,应该是用错了。“借口”,在此处用的当是其以(某事)为理由(非真正的理由)的义项,也因此,就不存在属实不属实的怀疑。显然,正确的用词该就是“理由”——因为现状,伊拉克老百姓有怀疑,如果怀疑成立,“理由”也就成了“借口”,作者也因此就错误地直接用了“借口”。
-
关键词
《南方周末》
萨达姆
伊拉克战争
怀疑
实习生
老百姓
借口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这个结果,不该用“以致”一词领起
- 9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7期52-52,共1页
-
文摘
作家李洱在《建法先生》(《散文选刊.上半月》2022年第11期)一文中回忆林建法先生,提到林先生喜欢的批评家伊格尔顿的一个观点:“伊格尔顿说,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如果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倾注进去的,并非与生俱来。这个话题有点沉重了,以致伊格尔顿发出自嘲:提出这个问题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喜剧演员。”
-
关键词
林建法
喜剧演员
伊格尔顿
散文选刊
批评家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防线”不能“放下”
- 10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2期41-41,共1页
-
文摘
人和人会有脾气合不合的问题,词语也会有能否搭配的问题;不同脾性的人强行扭合到一起会产生矛盾,不能搭配的词语错配到一起会生成语病——我们称之为搭配不当。这不,这句话就是:“一场痛哭后,她彻底放下了防线,把那段受辱的历史和盘托出。她想要伸冤、报仇。”(姜博文、胡世鑫《寻找慰安妇三十年》,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句中搭配不当的是“防线”和“放下”:因为,“防线”不能“放下”。
-
关键词
搭配不当
《南方周末》
慰安妇
防线
放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插翅难飞”不能这么用
- 11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9期93-93,共1页
-
文摘
许仙的小小说《女飞贼》(《小说月刊》2022年第11期),写鼓城的县太爷家接到女飞贼用飞箭传来的要上门盗窃的传书后防备森严的境况,这样写道:“鼓城突然增加巡街次数和人数,团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将县老爷的府邸围个水泄不通,连只麻雀都插翅难飞……”此处“插翅难飞”不能这么用。“插翅难飞”又写做“插翅难逃”,虽是一个成语,意思却很容易理解:插上翅膀也飞不了,形容被围或受困而难以逃脱。但这里面有个隐性的前提,那就是其形容的对象应该是原本是没有翅膀的——一般指人。如“百度百科”所举4个例句,无一例外。
-
关键词
小说月刊
小小说
插上翅膀
容易理解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到底该是“持续(运抵)”还是“陆续(运抵)”?
- 12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3期74-74,共1页
-
文摘
这篇文章早就读过:那就是“百度APP”2021年11月21日推出的一篇原刊于BWC中文网的财经类文章《美国财政部:中国打破大幅减持美债的状态,699吨黄金持续运抵中国》。文章说的是中国减持美债,增加黄金储备的事,这中间,一件引人关注的大事就是有699吨黄金运抵中国,而对这同一件事,标题用的是“持续”(运抵);而该文的结尾段,却表述为“以上这些数据表明,自2021年初以来,至少699吨黄金已经陆续运抵中国市场”,用的是“陆续”(运抵)——那到底该是“持续”还是“陆续”呢?
-
关键词
黄金储备
减持
美债
财经类
数据表
持续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鲁迅们这不叫“云游”
- 13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3年第6期43-43,共1页
-
文摘
萧振鸣在其《鲁迅酒事考》(《随笔》2022年第6期)一文中,写到鲁迅日记所记的1912年8月22日的一次宴饮后的情景:“‘晚钱稻孙来,同季市饮于广和居,每人出资一元。归时月色甚美,骡游于街’。几个好友在夏夜美丽的夜色中,骑着骡在街上云游,好不惬意。”逍遥则逍遥矣,但鲁迅们的这个不叫“云游”。
-
关键词
鲁迅日记
《随笔》
钱稻孙
云游
逍遥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要“消灭”的是“贫穷”而不是“贫瘠”
- 14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1年第11期96-96,共1页
-
文摘
《南方周末》2021年5月27日的“专栏”中,刊载有何立伟的《迷路》,文章开首写到了他的一段经历:“1975年,在湘西沅陵乡下搞工作队,也就是从省城下到穷困山区,勒手勒脚,发动农业学大寨,意在消灭贫瘠。”我觉得,句子的表述有一处问题:“工作队”下到穷苦山区,要“消灭”的是“贫穷”而不是“贫瘠”。
-
关键词
何立伟
农业学大寨
《南方周末》
贫穷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振聋发聩”该改为“震耳欲聋”
- 15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7期31-31,共1页
-
文摘
《海外文摘》2022年第2期,转载了原刊于《温州文艺》的卢浩的《三次解放洞头岛》,让我们又回到了解放前后的峥嵘岁月,回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白玉微瑕的是其中表现第三次解放洞头岛战斗中我军炮击效果的一句话、一个词:话就是“我军的炮击在继续,奔雷般的轰鸣振聋发聩……”,词就是其中的成语“振聋发聩”。
-
关键词
白玉微瑕
第三次解放
《海外文摘》
解放前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概”“慨”不同
- 16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6期69-69,共1页
-
文摘
2021年12月15日的《中华读书报》“书评周刊·文学”栏目登载有杨小洲为王平先生的《倒脱靴故事》写的书评《〈倒脱靴故事〉:过去的时光》,文中如此写自己读这本书的感受:“我早年到长沙生活二十余年,并未听说这条小巷的大名,到得王平陆续写出倒脱靴故事,才获得一番感概,去联想长沙过去的时光。”这话没错。只是,“感概”不同“感慨”,“概”自不同于“慨”。
-
关键词
书评
《中华读书报》
倒脱靴
长沙
故事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既是“白眼”,又怎么能“咽”?
- 17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1期43-43,共1页
-
文摘
在李利君的小小说《绿灯》(《百花园•小小说世界》2021年第3期)中,作为正准备求人的小生意人的主人公有这样一句感慨的话:“我们不是那种作奸犯科的人,甚至常会忍受一些常人难以咽得下去的白眼、蔑视。”这感慨很是真诚,但也有一个问题:既是“白眼”,又怎么能“咽”呢?
-
关键词
小小说
感慨
忍受
咽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浩淼的天地”?错
- 18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5期46-46,共1页
-
文摘
石厉先生在其《关塞极天唯鸟道——古代西北边塞诗词的视野》(《中华读书报》2021年11月10日)一文中,解读李陵的诗歌,这么说道:“这可能让很多人对边塞诗歌既有的期望落空。在那样一个广袤浩荡的天地间,有的人在语言的世界里,将自己等同于浩淼的天地,豪迈到不知始终与所以,有的人却被压缩在只剩下自己,陷入无限的迷惘和忧郁。前者更像我们期待中的西北边塞诗。
-
关键词
边塞诗歌
边塞诗词
《中华读书报》
天地
豪迈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二位先生的“胸怀”也太宽广了
- 19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3期77-77,共1页
-
文摘
笔者在姚锡佩先生的《友鸾与绀弩“不分彼此”一重提〈水浒传•前言〉》(《随笔》2021年第5期)一文中,读到其赞扬张友鸾、聂绀弩二位先生的一小段文字“他(指张友鸾)和绀弩一样,不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而且都有着坦荡开朗,倜傥不拘,潇洒自如,学养深厚,幽默风趣,妙语如珠的胸怀……”不禁感慨:二位先生的“胸怀”也太宽广了--文段里面提到的,有些,哪里是“胸怀”啦?从引文结构看,“胸怀”是中心词,“坦荡开朗”“倜傥不拘”“潇洒自如”“学养深厚”“幽默风趣”“妙语如珠”是修饰语,因此,这些修饰语,都该属于“胸怀”的范畴才对。
-
关键词
水浒传
幽默风趣
《随笔》
张友鸾
潇洒自如
聂绀弩
修饰语
学养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一度”+“时期”,语义有重复
- 20
-
-
作者
汤青武
-
机构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高中部
-
出处
《语文月刊》
2022年第9期61-61,共1页
-
文摘
丁帆先生在其《我的前辈同事钱林森先生》一文(《中华读书报》2022年3月9日)中,写自己与钱林森先生的交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钱林森先生)进入老年后,有一度时期他的电话不断,没有一个小时停不下来。”——看来,两人的交往确实频密且亲切,只是,句中出现的“一度时期”的表达,犯有语义重复的毛病。“一度”,有一个义项即一阵。
-
关键词
《中华读书报》
钱林森
时期
-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