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梯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和存在的两个问题 被引量:3
1
作者 郑炯 卜四清 +2 位作者 罗志群 石立光 万健如 《中国电梯》 2012年第11期8-12,15,共6页
探讨了电梯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安全性、节能、节省建筑面积、环保;重点介绍了几项当前处于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储能型电梯、双PWM变换技术、变速电梯、双轿厢技术、目的选层群控技术;讨论了当前电梯技术存在的两个问题:永磁同步电... 探讨了电梯技术的几个发展方向:安全性、节能、节省建筑面积、环保;重点介绍了几项当前处于领先水平的新技术:储能型电梯、双PWM变换技术、变速电梯、双轿厢技术、目的选层群控技术;讨论了当前电梯技术存在的两个问题:永磁同步电梯问题、电磁兼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技术发展方向节能环保双 轿厢电磁兼容
原文传递
多基础不均匀沉降球罐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红利 李伟军 李志海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期40-44,共5页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多个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在役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了应力计算,并对球罐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和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多基础不均匀沉降球罐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球罐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 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多个基础不均匀沉降的在役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了应力计算,并对球罐的应力进行了分析和评定,根据计算结果得到了多基础不均匀沉降球罐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对球罐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对球壳应力影响较小,但对支柱的应力影响较大;由于多个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各支柱上产生了大小不同的附加应力,各支柱应力分布很不均匀,部分支柱应力超标;附加应力的大小与支柱基础的沉降差有关;加载时,各支柱上的载荷和应力重新分配,外载产生的应力和自重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叠加后,原来承受拉应力的支柱上应力减小,原来承受压应力的支柱上应力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罐 多基础不均匀沉降 支柱 应力
下载PDF
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支柱倾斜球罐应力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红利 李伟军 +1 位作者 李志海 邓飞中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3年第3期41-45,共5页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支柱倾斜的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了应力计算,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对球罐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支柱倾斜后,球壳应力变化不大,但在支柱上产生了较大的附加应力... 采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对一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及支柱倾斜的液化石油气球罐进行了应力计算,分析了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倾斜对球罐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和支柱倾斜后,球壳应力变化不大,但在支柱上产生了较大的附加应力,附加应力的大小主要由基础不均匀沉降差决定,而倾斜产生的附加应力较小。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差对支柱的应力影响很大,是影响球罐安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罐 基础不均匀沉降 支柱倾斜 应力 有限元法 分析
下载PDF
真空排水管网压力损失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段金明 周敬宣 黄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28-31,共4页
基于真空排水管路输送模拟实验和气液两相流分相模型,建立了真空排水管网摩擦压力损失计算模型。此模型计算结果比传统计算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大收集半径问题,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真空排污管道系统理论上最大... 基于真空排水管路输送模拟实验和气液两相流分相模型,建立了真空排水管网摩擦压力损失计算模型。此模型计算结果比传统计算模型更接近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最大收集半径问题,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真空排污管道系统理论上最大服务半径可达2800-4500m。在实际工程中管道因爬坡增加提升损失,收集半径会相应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排水系统 摩擦压力损失 模拟实验 分相流模型 最大收集半径
下载PDF
基础不均匀沉降球罐的应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红利 李伟军 段志宏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13年第5期4-7,共4页
针对某液化石油气球罐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通过对其支柱与球壳连接接头部位的应力测试,分析了该连接接头处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充装量和压力对接头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连接接头处,最大应力出现在连接接头的下端。随着液位的... 针对某液化石油气球罐出现基础不均匀沉降的问题,通过对其支柱与球壳连接接头部位的应力测试,分析了该连接接头处的应力分布规律以及充装量和压力对接头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连接接头处,最大应力出现在连接接头的下端。随着液位的增加,支柱侧的应力增大,而球壳侧的应力变化不大;随着压力的增大,球壳侧应力线性增加,而支柱应力受压力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罐 应力测试 基础不均匀沉降 支柱倾斜
下载PDF
我的电梯之缘
6
作者 何若泉 《中国电梯》 2009年第16期41-42,共2页
在历史长河里,30年可能只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电梯行业,中国从发展到壮大的30年,却是一个里程碑。作为一个与它相伴十几载,见证它崛起和成长的行业者,我感触良多,收获很大,愿与各位同行人一同分享。
关键词 电梯行业
原文传递
划痕法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 被引量:42
7
作者 瞿全炎 邱万奇 +1 位作者 曾德长 刘正义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用划痕实验探索了综合表征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在瑞士CSM仪器的微划痕测试仪(Micro-Scratch Tester,MST划痕仪)对真空多弧离子镀设备制备的WC-Co/TiN膜基结合力进行划痕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MST划痕仪所测的声发射数据、摩擦力数据... 用划痕实验探索了综合表征膜基结合力的方法。在瑞士CSM仪器的微划痕测试仪(Micro-Scratch Tester,MST划痕仪)对真空多弧离子镀设备制备的WC-Co/TiN膜基结合力进行划痕实验,系统地介绍了如何利用MST划痕仪所测的声发射数据、摩擦力数据及光学、电子扫描划痕形貌来综合评定膜基结合力,并用WS-92划痕仪对评定结果进行验证。评定结果表明,单一的声发射图谱或摩擦力曲线不能准确判定膜基结合力的表征值临界载荷,声发射图谱、摩擦力曲线与划痕形貌综合评定临界载荷结果才可信。WS-92划痕仪测量的结果验证了MST划痕仪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试验 结合力 综合评定 WC—Co/TiN
下载PDF
煤热解动力学的单一反应模型和分布活化能模型比较 被引量:43
8
作者 杨景标 张彦文 蔡宁生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5,358,共6页
利用程序升温热重技术研究了宝日希勒褐煤和包头烟煤热解的失重过程,比较分析了单一反应模型和DAEM对其动力学分析的适应性。单一反应模型仅需一条失重曲线就可以获得动力学参数,但一般需要对失重曲线进行分段处理,且只能得到某一温度... 利用程序升温热重技术研究了宝日希勒褐煤和包头烟煤热解的失重过程,比较分析了单一反应模型和DAEM对其动力学分析的适应性。单一反应模型仅需一条失重曲线就可以获得动力学参数,但一般需要对失重曲线进行分段处理,且只能得到某一温度范围内活化能的平均值。Miura积分法可以在DAEM的应用中不需事先假设活化能分布的形式和频率因子为定值,由至少3条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失重曲线直接得到煤热解的活化能分布和频率因子的值。Miura积分法的结果表明,宝日希勒褐煤和包头烟煤热解的活化能随着失重率的升高而增大,活化能分布于250~400kJ/mol的区间。频率因子先随活化能的升高而增大,而当活化能大于300kJ/mol时,频率因子趋于水平。DAEM能描述非等温热解自低温到高温的全过程,对煤种和升温速率变化有宽广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动力学 分布活化能模型(DAEM)
下载PDF
特种设备安全绩效与安全监管能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冯杰 罗云 +4 位作者 曾珠 崔钢 黄强华 冷浩 罗伟坚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0-176,共7页
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于组织能力理论,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家调查等方法,对特种设备安全绩效和安全监管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初步确定27项监管能力指标和4项安全绩效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法,选择安全绩效指标中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作... 为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基于组织能力理论,通过文献计量和专家调查等方法,对特种设备安全绩效和安全监管能力的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初步确定27项监管能力指标和4项安全绩效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法,选择安全绩效指标中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作为基准指标,计算该指标与监管能力和安全绩效各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在总体趋势上,基准指标与监管能力指标呈现负相关,与安全绩效指标呈现正相关。计算结果表明:可从增加监管资源投入,提高人员素质,严格监管执行过程等方面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安全绩效 组织能力 安全监管能力 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相关系数
下载PDF
锅炉高温受热面蒸汽侧氧化皮的形成及剥落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0
作者 杨景标 郑炯 +2 位作者 李树学 李越胜 邱燕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4-50,共7页
综合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锅炉耐热钢管蒸汽侧氧化皮的微观形貌、氧化皮的层结构和成分组成。锅炉耐热钢蒸汽侧所生成的氧化皮有双层和3层结构,双层和3层结构的氧化皮的剥落位置发生在不同的亚层。对锅炉管内壁氧化皮剥落部位进行氧化皮生... 综合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锅炉耐热钢管蒸汽侧氧化皮的微观形貌、氧化皮的层结构和成分组成。锅炉耐热钢蒸汽侧所生成的氧化皮有双层和3层结构,双层和3层结构的氧化皮的剥落位置发生在不同的亚层。对锅炉管内壁氧化皮剥落部位进行氧化皮生长的跟踪研究,可以得到氧化皮进一步生长的规律。氧化皮各层氧化物与基体金属间由于线性热膨胀系数差异所产生的热应力是导致氧化皮产生开裂和剥落的最根本原因,防治氧化皮大面积剥落的措施主要是抑制氧化皮生长速率和减少热应力的大幅度变化。由于实验室的试验条件难以模拟实际锅炉的蒸汽参数和应力变化,开发实验条件接近实际锅炉的蒸汽氧化试验是研究新型耐热钢内壁氧化皮生长及剥落机理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管 蒸汽氧化 氧化皮形成 氧化皮剥落
下载PDF
影响电梯舒适度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7
11
作者 朱春明 罗志群 《机电工程技术》 2012年第8期211-214,共4页
从视觉、振动、噪声、超重、失重等方面对电梯舒适度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影响它们的内在因素,包括电梯装潢、导轨、曳引机、曳引钢丝绳、电梯的运行速度控制等,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舒适度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电梯 舒适度 振动 噪声 加速度
下载PDF
特种设备社会风险及可接受准则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段欣 罗云 +6 位作者 曾珠 何毅 黄强华 丁克勤 罗伟坚 卜四清 王晓桥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2-106,共5页
以风险分析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高危领域社会风险的研究方法,基于我国特种设备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构建了各类特种设备的社会风险F-N曲线。结果表明,特种设备死亡事故主要为单次死亡3人以下的一般事故,其中承压类设备较机电类设备拥... 以风险分析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高危领域社会风险的研究方法,基于我国特种设备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构建了各类特种设备的社会风险F-N曲线。结果表明,特种设备死亡事故主要为单次死亡3人以下的一般事故,其中承压类设备较机电类设备拥有更低的事故频率和更严重的事故后果,各类设备社会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客运索道、起重机械、大型游乐设施、锅炉、场(厂)内专用车辆、电梯、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和气瓶。最后,根据我国"十二五"特种设备安全战略规划目标的要求并结合ALARP(As Low As Reasonable Principle)原则,初步提出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各类特种设备的社会风险可接受准则(F-N曲线规律),将特种设备的社会风险水平限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特种设备 社会风险 可接受准则
下载PDF
自动扶梯的逆转事故与防逆转保护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春明 《机电工程技术》 2012年第1期100-103,共4页
针对自动扶梯"逆转"现象,介绍了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分析了导致自动扶梯运行中发生逆转的风险源,总结和归纳了GB 16899-1997提出的关于防逆转方面的要求和防护措施;分析并提出了工作制动器、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附加... 针对自动扶梯"逆转"现象,介绍了自动扶梯的工作原理与分类,分析了导致自动扶梯运行中发生逆转的风险源,总结和归纳了GB 16899-1997提出的关于防逆转方面的要求和防护措施;分析并提出了工作制动器、非操纵逆转保护装置、附加制动器的实现方式及可靠性验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扶梯 逆转 GB 16899-1997 防逆转保护
下载PDF
TOFD检测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9
14
作者 孔立峰 李树学 +1 位作者 罗光华 杨景标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9年第3期168-171,共4页
简述了TOFD技术的发展以及该技术与常规超声波检测的区别,给出了TOFD检测的一般工艺流程,并结合实际操作,说明了该技术的重要用途。对TOFD技术对缺陷精确定量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列举了部分典型缺陷的图像,对该技术的前景做出了肯定。
关键词 TOFD技术 衍射 工艺 数据分析
下载PDF
电梯安全钳型式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国华 李刚 +3 位作者 王新华 刘英杰 郑剑文 王新华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电梯安全钳的动作效能,以电梯型式试验为基础,模拟电梯因断绳、严重超载等原因导致轿厢坠落这一典型危害事故下安全钳动作,根据实验结果对安全钳失效及合格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轿厢坠落减速度变化曲线、安全钳楔块磨损... 为了提高电梯安全钳的动作效能,以电梯型式试验为基础,模拟电梯因断绳、严重超载等原因导致轿厢坠落这一典型危害事故下安全钳动作,根据实验结果对安全钳失效及合格情况分别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轿厢坠落减速度变化曲线、安全钳楔块磨损程度分析、楔块成分及硬度测试分析等综合比较,分析安全钳失效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安全钳制动效果与楔块的性能不可分,楔块性能主要从其耐磨性能、材质及硬度等方面考量。研究结果对电梯安全钳设计制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有利于电梯安全钳安装和使用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 安全钳 楔块 失效
下载PDF
低温绝热气瓶漏放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树军 谭粤 +1 位作者 杨树斌 汪荣顺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7-451,共5页
以低温绝热气瓶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气瓶漏放气及残余气体分析实验台,开展了室温和低温下容器漏放气和残气分析的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得出:室温下,气瓶真空夹层内残余气体中H2的含量约为70%,可以利用复合材料扩散... 以低温绝热气瓶为研究对象,设计并搭建气瓶漏放气及残余气体分析实验台,开展了室温和低温下容器漏放气和残气分析的实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得出:室温下,气瓶真空夹层内残余气体中H2的含量约为70%,可以利用复合材料扩散放气模型预测低温绝热气瓶的漏放气;低温下,气瓶真空夹层内残余气体中H2的平均含量达到81%,可以利用金属材料扩散放气模型预测低温绝热气瓶的漏放气。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推动真空维持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高真空多层绝热低温容器产品的寿命、降低成本和确保产品的可靠性,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绝热气瓶 漏放气 残余气体 放气模型
下载PDF
镁合金微弧氧化膜陶瓷层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引慧 李文芳 +1 位作者 张启礼 杜军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用微弧氧化法可在AZ91D镁合金基体上获得黄色的氧化膜陶瓷层.在以Na2SiO3为主盐,以KMnO4为着色盐的电解体系中对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着色,生成的黄色氧化膜陶瓷层表面光滑、致密且绝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氧化膜层内锰元素含量增加... 用微弧氧化法可在AZ91D镁合金基体上获得黄色的氧化膜陶瓷层.在以Na2SiO3为主盐,以KMnO4为着色盐的电解体系中对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着色,生成的黄色氧化膜陶瓷层表面光滑、致密且绝缘;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氧化膜层内锰元素含量增加,氧化膜层的颜色加深;经过微弧氧化处理的样品有很高的硬度以及优越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着色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瞿全炎 郑炯 《无损探伤》 2006年第2期10-14,共5页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的理论基础、硬件与软件。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疲劳检测、实验室压力容器疲劳检测、在用压力容器现场检测。指出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测... 介绍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的理论基础、硬件与软件。综述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验中的应用状况,包括压力容器用金属材料疲劳检测、实验室压力容器疲劳检测、在用压力容器现场检测。指出了红外热成像无损检测在压力容器检测中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损检测 红外热成像 压力容器检验
原文传递
承压类特种设备系统性风险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杨景标 郑炯 +1 位作者 李绪丰 罗伟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8期41-46,共6页
传统的风险评估或基于风险的检验主要针对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而失效后果未考虑失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同一类型的设备在网络知情人数不同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场合发生失效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存在差异。本文引入... 传统的风险评估或基于风险的检验主要针对设备的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后果,而失效后果未考虑失效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力。同一类型的设备在网络知情人数不同或人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的场合发生失效后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存在差异。本文引入失效事件对社会的影响力修正因素即影响力强度,影响力强度既反映事故等级,又反映网民对事故的关注程度。在传统的风险概念的基础上,由影响力强度对失效后果进行修正后形成系统性风险模型。当事故等级较高,或当一个事故的关注度高,网络知情人数初值增大,影响力强度增大,系统性风险也随之增大。所建立的系统性风险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同一类设备失效后在不同场合的社会影响力不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风险 承压特种设备 影响力 网络知情人数 强度
下载PDF
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崔文 罗云 +5 位作者 曾珠 黄强华 刘晓东 王泉生 李树学 陈志浩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62,4,共5页
基于风险预警预控理论,依据SMART原则,设计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根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建立了起重机机械断裂事故、游乐设施机械断裂事故、客运索道突停事故、电梯溜车事故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伤人事故5种... 基于风险预警预控理论,依据SMART原则,设计了机电类特种设备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根据风险评价分级原理,建立了起重机机械断裂事故、游乐设施机械断裂事故、客运索道突停事故、电梯溜车事故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伤人事故5种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模型,提出基于科学与高效原则的风险预警预控"匹配"原理,实例验证了风险分级预警预控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机电类特种设备使用过程典型事故风险分级预警和预控提供科学的理论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类特种设备 典型事故 风险分级 预警预控 风险预控 “匹配”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