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3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克慎 傅深省 秦红萍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3年第8期735-736,共2页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 37例 ,疗程 6周。疗效评估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 37例 ,疗程 6周。疗效评估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 ,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时间为治疗前及治疗后 1~ 6周。结果 痊愈 5 4 % (2 0 / 37) ,显效 30 % (11/ 2 7) ,进步13% (5 / 37) ,无效 3% (1/ 37) ,BPRS总分、PANSS总分及各分量表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不良反应主要为治疗初期轻度镇静、体重增加。结论 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药 ,能有效改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硫平 治疗 精神分裂症 临床观察 疗效 安全性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原文传递
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甘郁文 潘兴华 +7 位作者 冯文锐 邓育 胡伟志 郑荣华 潘瑞媚 郑宇婷 黄惠莉 王莉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5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及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包括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家属未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和慢性组患者家属则给予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和慢性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SCL-90评分)、遵医嘱行为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慢性组患者的疗效(BPRS得分和ITAQ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实施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让患者家属了解更多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和遵医嘱行为,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家属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疗效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钟古华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口服给药治疗...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间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喹硫平口服给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口服给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含量以及总胆固醇含量比较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甘油三酯含量治疗后4周和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结果有所上升但是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甘油三酯含量为(0.99±0.22)mmol/L,治疗后8周为(1.09±0.27)mmol/L,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的(0.89±0.17)mmol/L(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周内的糖代谢没有明显影响,对脂代谢有一定影响,患者用药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均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 脂代谢 影响
原文传递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傅深省 吴少钗 +3 位作者 许律琴 程平 王天龙 郭文勇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21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3例)与氟西汀组(32例),分别用度洛西汀60mg/日与氟西汀20mg/d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以不... 目的观察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5例首次发病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3例)与氟西汀组(32例),分别用度洛西汀60mg/日与氟西汀20mg/d治疗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临床疗效,以不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监测评价安全性。于基线时、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各量表。结果共收集完成6周治疗的病例62例,其中度洛西汀组32例、氟西汀组30例。度洛西汀痊愈率50%、有效率84.4%,氟西汀组痊愈率50%、有效率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第2周末开始,两组间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度洛西汀组焦虑/躯体化因子分下降较氟西汀组明显。度洛西汀的不良反应与氟西汀相似,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口干、头痛头昏、疲乏。结论度洛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安全、有效,与氟西汀相似,尤其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躯体症状效果明显,优于氟西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度洛西汀 氟西汀 首发抑郁症 疗效 安全性 对照研究
下载PDF
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文春光 李福球 郑小泳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2期41-43,共3页
目的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63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研... 目的对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研究对象63例作为对照组,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在观察组中出现的频率最高的症状为认知功能。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较高的TAS-I、TAS-II、TAS-III及TAS总分、BDI总分(P<0.05),在CERQ-C适应性策略中具有较高的接受、重新关注计划因子得分及较低的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因子得分(P<0.05),较高的灾难化及不适应性策略总分得分(P<0.05)。躯体形式障碍的影响因素有TAS-II因子、非专科诊疗次数、治疗不良反应及不适应性策略。结论应该对躯体形式障碍的影响因素提高重视,使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治疗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利培酮与氨磺必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善兵 娄元菊 宋西俊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其中接受利培酮治疗44例...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应用利培酮与氨磺必利治疗对感觉门控P50的影响及治疗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8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其中接受利培酮治疗44例为A组,接受氨磺必利治疗44例为B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P50测量指标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便秘、焦虑发生率明显较B组高(P〈0.05),B组震颤、静坐不能发生率明显较A组高(P〈0.05)。结论:利培酮与氨磺必利两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有一定改善作用,具有相似治疗效果,但两种药物不良反应差异较大,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感觉门控P50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家长教育培训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朱锦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0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家长教育培训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96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96例患儿分成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8),2组均常规给予盐酸哌甲酯片口服3个月,观... 目的分析家长教育培训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96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随机表法将96例患儿分成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8),2组均常规给予盐酸哌甲酯片口服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进行家长教育培训3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7d的疗效情况,治疗前后的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及治疗前后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χ^2=4.800,P=0.028);观察组治疗后Conners父母问卷评分的各项因子中除身心问题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项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家长对于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掌握"意识到孩子多动属于疾病"等各项知识点的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家长教育培训应用于ADHD患儿的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治疗效果较好,还可优化家属对于患儿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长教育培训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下载PDF
社区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甘郁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中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情况,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所辖范围内社区中23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免费用药状况、服药后效果和社会功能情况,分析实行免费服药后的效果。结果精神病患者对... 目的调查了解社区中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情况,为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所辖范围内社区中23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随访,记录其免费用药状况、服药后效果和社会功能情况,分析实行免费服药后的效果。结果精神病患者对药物通过各镇街卫生院或康复站进行发放这种方式的依从性较好,服药率高达94.1%,患者病情缓解明显,病情稳定与好转者达76.3%,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也明显提高。结论免费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社区精神病患者症状,对维持社区和谐起到重要作用,政府应提高社区精神病患者免费治疗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费服药 精神疾病 社区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甘郁文 潘兴华 +1 位作者 郑宇婷 潘瑞媚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7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70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其基...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70例,根据抽签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医疗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复发情况以及生活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生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酒精致精神障碍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可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酒精致精神障碍 治疗依从性 复发
下载PDF
药师药学服务对精神科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与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淑清 阮淑芳 曾荷花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1期144-146,共3页
目的 观察住院药师药学服务对精神科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带药出院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住院诊疗,对照组采用常规... 目的 观察住院药师药学服务对精神科出院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带药出院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住院诊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带药指导,观察组采用住院药师出院带药用药指导药学服务。2组出院后7 d进行电话回访,比较2组依从性、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和总满意度为96.67%、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46.67%(P均<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χ^(2)=8.076,P=0.004)。结论 住院药师出院带药用药指导药学服务用于精神科出院患者中,能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高用药依从性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有助于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出院带药 住院药师 用药指导 依从性 满意度
下载PDF
社区防治综合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振超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33期164-165,共2页
目的临床实验研究分析社区防治综合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2011年4年中患有精神分裂症并治愈出院的患者60例,其中,女29例,男31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43.7岁。60例患者均为首发性精神分裂症,将其按照1:... 目的临床实验研究分析社区防治综合措施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07~2011年4年中患有精神分裂症并治愈出院的患者60例,其中,女29例,男31例,年龄为25~55岁,平均43.7岁。60例患者均为首发性精神分裂症,将其按照1:1的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进行社区防治综合治疗,分别于患者出院后的半年与1年时对其进行复发患者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半年之后,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16.7%,治疗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7%。两组患者出院1年之后,对照组患者复发9例,复发率为30.0%,治疗组患者复发2例,复发率为6.7%。对照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社区综合防治措施可以巩固患者于医院时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稳定患者病情,是提高患者心理、生理以及社会健康水平的有效措施,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综合措施干预 认知功能 影响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建忠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5期518-520,共3页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予以阿立哌唑及舒必利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及阴性量表(PAN 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舒必利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予以阿立哌唑及舒必利治疗8周,采用阳性症状及阴性量表(PAN SS)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阿立哌唑和舒必利显效率分别为76.9%和74.4%,二者疗效相当,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阿立哌唑46.2%,舒必利6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舒必利 慢性精神分裂症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使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陈善兵 李芳 娄元菊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采取哌罗匹隆...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片与舒必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43例。A组采取哌罗匹隆片治疗,B组使用舒必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阴性症状量表(SA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4、8和12周末SAN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60%,明显较B组46.51%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必利与哌罗匹隆片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精神分裂症均有良好疗效,但是哌罗匹隆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性症状 舒必利 哌罗匹隆片
下载PDF
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玉婵 陈锦燕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4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比较...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社会功能缺陷情况与复发等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6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15.79%)低于对照组(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家庭护理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与满意度得到提高,其社会功能改善,且复发率降低,应积极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护理 康复 精神分裂症 满意度 复发
下载PDF
应急处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易焕文 蒋令朋 张振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应急处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为今后应急处置这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在社区应急处置的283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进行危险... 目的探讨应急处置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为今后应急处置这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在社区应急处置的283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进行危险行为分级,采用自制调查表对应急处置的患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在应急处置患者的构成比方面,3级最高,占34.63%;5级最低,占5.30%。在年龄结构方面,两组均以15-54岁占多数;在婚姻状况方面,两组的入院构成比均以未婚者为最高,分别占50.00%和51.02%;在家庭收入方面,两组的入院构成比均以低收入者为最高,分别占58.09%和55.78%;在文化程度方面,两组的构成比均以初中及以下者为多,分别占66.91%和70.75%;在病程方面,两组病程≤5年者远多于〉5年者。两组所患疾病以精神分裂症为多,症状以行为障碍为主。两组的入院次数、服药方式和自知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了解应急处置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对有效执行应急处置、减少危险行为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处置 重性精神疾病 人口学特征 临床特征
下载PDF
miR-26b、miR-30e在老年性痴呆症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昌权 凌侬喜 +3 位作者 林小珍 谢建春 唐京雄 吴锦华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9年第10期925-930,共6页
目的研究miR-26b、miR-30e在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00例... 目的研究miR-26b、miR-30e在老年性痴呆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研究,其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100例为AD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100例为MCI组,另选取100例同期在本院的健康体检者为N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血清中miR-26b、miR30e的表达水平,比较三组之间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NP)含量;Pearson相关分析AD患者血清miR-26b、miR-30e与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对于NC组,AD组、MCI组血清中Hcy、LDL-C含量显著升高,ANP含量显著降低(P<0.05);AD组、MCI组血清中miR-26b表达水平分别为0.51(0.15,0.86)、0.79(0.21,1.14)显著低于NC组[1.06(0.42,1.32)](P<0.05),AD组血清中miR-26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MCI组(P<0.05);AD组、MCI组血清中miR30e表达水平分别为1.27(0.53,1.72)、1.02(0.35,1.65),明显高于NC组[0.86(0.43,1.32)](P<0.05),AD组血清中miR-30e表达水平明显高于MCI组(P<0.05)。miR-26b相对表达水平与ANP值呈正相关(r=0.626,P<0.05),与LDL-C、Hcy值呈负相关(r=-0.517、-0.523,P<0.05);miR-30e表达水平与LDL-C、Hcy值呈正相关(r=0.536、0.644,P<0.05),与ANP值、miR-26b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32、-0.56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cy、LDL-C、miR-26b、miR-30e是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NP是AD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AD患者血清中miR-26b表达显著下调,miR-30e表达水平显著上调,miR-26b、miR-30e二者均与A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iRNA-26b miRNA-30e 血清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对患者复发率及诊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唐京雄 梁昌权 区柏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7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对患者复发率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病耻感对患者复发率及依从性的影响分析。方法前瞻性分析江门市新会区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于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共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病耻感差异,比较两组患者的反复发作率和过程中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的歧视、疏远、社交躲避、病耻感抵触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反复发作率为5.71%,而观察组患者为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9、P=0.040);且对照组患者的反复发作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中,应该对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宣传教育,端正对疾病的认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消极心态,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病耻感 复发率 服药依从性
下载PDF
电子巡更系统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柳香 叶锦聘 梁连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巡更系统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精神科病房中未使用电子巡更系统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6年1—12月使用电子巡更系统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情绪波动(SAS,SDS)评分、意外事件... 目的探讨电子巡更系统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精神科病房中未使用电子巡更系统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将2016年1—12月使用电子巡更系统的90例患者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情绪波动(SAS,SDS)评分、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实施前(P <0. 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实施前(P <0. 05),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 <0. 05)。结论电子巡更系统用于精神科病房中,可降低患者的情绪波动及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巡更系统 精神科病房 情绪波动 意外事件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曼氏裂头蚴感染致精神障碍1例
19
作者 娄元菊 宋西俊 程新雷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3年第1期68-68,共1页
1病例患者男,25岁,外国人。于2010年11月29日因左眼不适2d至某医院就诊,手术于左眼结膜下取出一长约30—40mm活虫体,确诊为“曼氏裂头蚴”。2011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少语,多次要求同事带自己去警察局,1月4日无故晕倒,约10... 1病例患者男,25岁,外国人。于2010年11月29日因左眼不适2d至某医院就诊,手术于左眼结膜下取出一长约30—40mm活虫体,确诊为“曼氏裂头蚴”。2011年1月初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少语,多次要求同事带自己去警察局,1月4日无故晕倒,约10min后自行醒来,当时无抽搐、双眼上翻、大小便失禁等,醒后未诉不适。1月6日早其朋友发现患者乱语,自言自语,用其母语重复话语,经朋友翻译称是骂人的脏话,并有冲动伤人、欲跳楼等行为,朋友当时求助110,民警到场后怀疑其有精神异常,协助送至我院。既往史:有昏迷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曼氏裂头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