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邝朝锋 欧少阳 邹春山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7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儿(年龄30天~12个月)按家属自愿原则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进行毛细支气管炎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儿(年龄30天~12个月)按家属自愿原则分为雾化组和对照组,给对照组进行毛细支气管炎的综合治疗,雾化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雾化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0.01);疗效对比中,雾化组的治愈率95%,对照组76%,雾化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 布地奈德混悬液 毛细支气管炎
下载PDF
164例病毒性脑炎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2
作者 卓亮辉 许静华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7期890-891,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病毒性脑炎的高热、惊厥、昏迷三大症状以及常见并发症 ,认真观察病情 ,制定落实护理措施 ,及时降温、镇惊 ,促进清醒。结果  16 4例中处于极期 97例 ,占 5 9 1% ,其中死亡 9例 ,占 10 ...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的综合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病毒性脑炎的高热、惊厥、昏迷三大症状以及常见并发症 ,认真观察病情 ,制定落实护理措施 ,及时降温、镇惊 ,促进清醒。结果  16 4例中处于极期 97例 ,占 5 9 1% ,其中死亡 9例 ,占 10 %。结论 通过医护合作 ,制定实施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 ,可降低病毒性脑炎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护理措施 高热 脱水剂 惊厥
原文传递
外踝上皮瓣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郑宁 肖代坤 苏国礼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良好的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外踝上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内踝及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随访6~33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皮下脂肪少,一期手术即可完... 目的:探讨一种良好的修复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外踝上皮瓣治疗小腿下段、内踝及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结果:随访6~33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血运可靠,切取简单安全,皮下脂肪少,一期手术即可完成,不损伤小腿的主要血管,可有效地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外踝上皮瓣 修复 下肢 软组织缺损
原文传递
热性惊厥初发时体温和年龄与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欧少阳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体温高低、开始发热到抽搐的时间及年龄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以热性惊厥起病的192例患儿,根据初次发作时体温的高低将患儿分为3组:体温〉40.0℃组,-40.0℃组,≤38....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体温高低、开始发热到抽搐的时间及年龄与热性惊厥复发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6月收住我院以热性惊厥起病的192例患儿,根据初次发作时体温的高低将患儿分为3组:体温〉40.0℃组,-40.0℃组,≤38.5℃组;根据开始发热到抽搐的时间分为3组:惊厥发作前发热持续时间≤6h组,-24h组,〉24h组;根据年龄分为4组:≤6个月组,-18个月组,~3岁组,〉3岁组。比较各组患儿热性惊厥的复发率及随访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至6周岁,失访22例,随访率为88.5%(170/192)。随访的170热性惊厥患儿中,体温〉40.0℃组、-40.0℃组、≤38.5℃组热性惊厥的复发率分别为32.6%(15/46)、51.1%(46/90)和79.4%(27/34),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7.18,P〈0.05)。惊厥发作前发热持续时间≤6h组、-24h组、〉24h组复发率分别为70.7%(29/41)、51.6%(49/95)和29.4%(10/34),3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71,P〈0.05)。不同初次发作年龄组间热性惊厥的复发率比较[84.6%(22/26)vs 63.4%(45/71)vs 39.5%(15/38)vs 17.1%(6/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4.17,P〈0.05)。结论热性惊厥初次发作时年龄越小、体温越低及惊厥发作前发热持续时间越短,热性惊厥复发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复发 体温 年龄 儿童
原文传递
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邝朝锋 欧少阳 邹春山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重症肺炎患儿按家属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两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X线胸片显示吸收... 目的探讨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重症肺炎患儿按家属自愿原则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两组,两组均进行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免疫球蛋白。比较两组的症状消失时间、X线胸片显示吸收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X线胸片示炎症吸收好转及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人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肺炎 小儿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 被引量:4
6
作者 杨赞礼 黄武斌 郑宁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年第7期1806-1807,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对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6.7个月。切口一期愈合,患者出院时间5~18d,平均8.6d。术后骨折...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的经验。方法:从2004年6月~2007年12月,对4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6.7个月。切口一期愈合,患者出院时间5~18d,平均8.6d。术后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无死亡和感染病例。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良好的围手术期治疗能够保证老年患者顺利进行手术、降低并发症及致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糖尿病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钟少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4期71-72,共2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2a(PEG-IFN-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4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予PEG-IFN-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22例)给予普通干扰素(IFN-1b运...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干扰素-2a(PEG-IFN-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44例CHB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予PEG-IFN-2a180μ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48周。对照组(22例)给予普通干扰素(IFN-1b运德素)500万U,皮下注射,隔日1次,疗程48周,治疗24、48周分别检测各项指标作比较。结果①ALT复常率在各时间段(治疗24周、治疗48周)治疗组(86.3%、90.9%)均分别高于对照组(63.6%、68.1%)(P<0.05);两组HBV-DNA阳转率在治疗期间(治疗24周、治疗48周)治疗组(77.2%、81.8%)高于对照组(59.0%、59.0%),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HBeAg阴转率在各时间段治疗组(45.4%、59.1%)均分别高于对照组(18.2%、22.7%)(P<0.05);HBeAg/抗Hbe血清转化率在各时间段治疗组(31.8%、50.0%)也均分别显着高于对照组(9.1%、18.2%)(P<0.05)。③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优于普通干扰素,具有较良好的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率,每周1次给药方式,可使患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 Α-2A
下载PDF
干扰素α1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少龙 黄秀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61-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1b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FNα1b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肝功能... 目的探讨干扰素(IFN)α1b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IFNα1b联合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在治疗结束后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肝功能改善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但患者均能耐受。结论IFNα1b在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肝方面,对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方面具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Α1B HBEAG阳性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学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8例毒蜂蛰伤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9
作者 卓亮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08年第8期59-60,共2页
总结8例毒蜂蛰伤患者的急救护理,包括小心处理毒刺、迅速中和毒液、对局部给予针对性处理、密切观察全身情况、注重损害脏器的保护和支持治疗。认为医护密切配合,才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 毒蜂蛰伤 蜂毒 护理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倪敏英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464-3465,共2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酸锌 轮状病毒肠炎 治疗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4
11
作者 蔡祥城 林雪娟 《当代医学》 2014年第5期148-149,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将他们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都进行常规抗炎、平喘及氧疗,观察组... 目的观察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来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100例,将他们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全部患者都进行常规抗炎、平喘及氧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20~40mg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记录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显效32例(64%),有效13例(26%),无效5例(10%)。对照组显效21例(42%),有效15倒(50%),无效14劂(28%);两组总有效率差异(p〈0.05)。结论盐酸氨澳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在疗效上较“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有优势,并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雾化吸入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下载PDF
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完全栓塞率和预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泽鑫 蔡洁波 黄广俊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4期240-242,246,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完全栓塞率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分成早晚期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的栓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栓塞情况、预后的... 目的分析不同介入手术治疗时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完全栓塞率及其预后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00例,将入组患者分成早晚期治疗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内的栓塞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栓塞情况、预后的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及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1)早期治疗组中,44例患者为完全栓塞,5例患者是大部分栓塞,1例患者是部分栓塞,完全栓塞率为88%;晚期治疗组中,25例患者为完全栓塞,13例患者是大部分栓塞,12例患者是部分栓塞,完全栓塞率为50%;(2)早期治疗组中,有2例为脑梗死,2例为下肢静脉血栓,3例为脑积水,2例为破裂再出血,5例为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8%;晚期治疗组中,有8例为脑梗死,6例为下肢静脉血栓,5例为脑积水,3例为破裂再出血,10例为脑血管痉挛,并发症的发生率是64%;(3)早期治疗组的GCS评分为(13.2±1.8)分,Barthel指数为(82.8±7.8),晚期治疗组的GCS评分为(13.9±2.0)分,Barthel指数为(70.5±5.5)。结论早期的介入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完全栓塞的程度较高,且预后较为明显,为颅内动脉瘤预后治疗首选的治疗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介入手术 治疗时机 颅内动脉瘤 完全栓塞率 预后效果
下载PDF
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少霓 林楚生 +1 位作者 张焕 罗世炜 《临床医学工程》 2016年第11期1505-1506,共2页
目的研究血糖水平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糖控制良好(43例),B组为血糖控制不良(42例)。分析和... 目的研究血糖水平控制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5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按血糖控制情况分为两组:A组为血糖控制良好(43例),B组为血糖控制不良(42例)。分析和比较两组的血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最低收缩压、最低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所下降,但A组下降幅度较大,趋于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9%、4.7%,显著低于B组的47.6%、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控制 高血压糖尿病 脑出血 并发症
下载PDF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泽鑫 蔡洁波 黄广俊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6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开颅手术组)和观察组(3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观察并比... 目的探讨并分析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0例,开颅手术组)和观察组(3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生活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预后,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积极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临床效果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围术期循证支持对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育微 罗世炜 +1 位作者 黄少曼 郑丹兵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4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对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支持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40... 目的探讨对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循证支持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采用抛硬币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例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均接受机械取栓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循证支持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的SAS、SDS评分均在正常标准值内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取栓术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配合围术期循证支持护理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负性情绪,同时该护理方案对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术 循证护理 神经功能 负性情绪
下载PDF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璇 刘少霓 陈浩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参与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原则将参与研究患者分为研究组(n=60)与对照组(n=60),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阿加曲班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血清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血清指标水平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加曲班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血清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加曲班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切除与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蔡跃豪 彭晖 +4 位作者 陈秋宏 黄广俊 洪映标 方耿娜 蔡洁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20期3169-3172,共4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外科手术切除与血管内介入栓塞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5例AVM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 目的探讨低级别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外科手术切除与血管内介入栓塞2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揭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5例AVM患者资料,全部患者均行CT血管成像(CT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明确AVM诊断,其Spetzler-Martin分级均为Ⅲ级及Ⅲ级以下。根据治疗手段分为开颅组(23例)和介入组(32例),开颅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35.57±19.09)岁;介入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36.68±16.47)岁。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Spetzler-Martin分级、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对比两者术后残留率、术后并发症(偏瘫、失语)、住院天数、术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的差异。结果开颅组患者术中能够较为完整地切除畸形病灶,残留率为13.04%(3/23),明显小于介入组40.62%(13/32),住院日为(24.47±16.03)d,大于介入组(16.03±10.4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组术后并发偏盲、肢体瘫痪、癫痫的发生率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组与介入组在术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级别AVM治疗中,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开颅手术与介入治疗2种治疗手段的远期治疗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静脉畸形 介入 微创 栓塞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抵抗素的相关研究
18
作者 刘少霓 林楚生 卢晓航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16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清抵抗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女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接诊的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已绝经。比较两组的血清抵抗素、空腹胰岛素、血压、血糖...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与血清抵抗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40例女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接诊的40例女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已绝经。比较两组的血清抵抗素、空腹胰岛素、血压、血糖、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抵抗素、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性、空腹血糖(FB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中,血清抵抗素与SBP、DBP、胰岛素、FBG、LDL-C、hs-CRP成正相关(P<0.05),与胰岛素敏感性、HDL-C成负相关(P<0.05);将抵抗素作为因变量,其余指标作为自变量,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显示,血清抵抗素和LDL-C、hs-CRP成正相关(P<0.05),与胰岛素敏感性、HDL-C成负相关(P<0.05)。结论在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抵抗素水平呈明显升高表达,升高原因可能与体内炎症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绝经 女性 血清抵抗素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酶灌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95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少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14期47-47,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已经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酶实验组和常规对照组。在常规组胸腔穿刺抽液的基础上,对照组再加入胸腔闭式引流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胸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已经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尿酶实验组和常规对照组。在常规组胸腔穿刺抽液的基础上,对照组再加入胸腔闭式引流和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方法。结果:实验组胸水排出量显著增大,壁层胸膜厚度显著减少,并发症也明显下降。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胸腔内注入尿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一项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更可行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尿酶灌注 结核性胸膜炎
下载PDF
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及诊治体会 被引量:3
20
作者 方楚锟 马越群 魏少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23期3516-3517,共2页
目的研究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方法和心得。方法择取2014年3—9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4例,并且对所有患儿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以抗感染及保证电解质平衡为主。结果在为期7天的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儿均... 目的研究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鉴别方法和心得。方法择取2014年3—9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84例,并且对所有患儿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以抗感染及保证电解质平衡为主。结果在为期7天的抗感染治疗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现象。结论幼儿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高发人群,但是由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和阑尾炎的症状相似,有时甚至会同时存在,所以需要进行仔细鉴别治疗,从而减少误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阑尾炎与肠系膜淋巴结炎 临床鉴别诊断 研究和体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