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钟小兰
廖国仪
杨慧敏
张宁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院儿科
广东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中国小儿血液》
CAS
2003年第2期80-82,87,共4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 ,以便指导临床合理输血。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997年 1月~ 2 0 0 1年 1 2月小儿血液病经输血治疗的临床资料。对成分输血率、输血适当性及输血效果、输血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 5年来小儿血液病成分输血率为 95 31 % ;输血适当性为 85 78%。全血输注有效率为 6 7 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 6 5% ;红细胞输注总有效率为 89 8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 98% ;血小板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 72 4 1 %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有效率为 36 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 85% ;粒细胞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2 5 0 0 % ,不良反应发生率达 1 0 0 0 0 % ;血浆输注治疗恶性血液病有效率为 37 50 % ,治疗血友病有效率为 79 6 6 %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 6 0 %。结论 :成分输血 (除外粒细胞输注 )的输注效果好 ,不良反应少 ,并能节约血源。严格掌握成分输血的输注指征 ,可更好的提高成分输血效果 ,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
关键词
小儿
血液病
成分输血
临床分析
-
分类号
R725.5
[医药卫生—儿科]
-
-
题名91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4
- 2
-
-
作者
包忠宪
颜永萍
冼雄辉
-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科
-
出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296-1297,共2页
-
文摘
目的 了解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91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其中1~3 岁342例,4~6岁247例.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4种特异性IgM抗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结果 腺病毒检测阳性率41.6%,4~6 岁为高发年龄组,与1~3 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腺病毒感染病例临床表现以不同程度发热,肺部出现细湿啰音,X线胸片显示小斑片影,临床经过良好,较少出现低氧血症及喘息.结论 腺病毒是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主要致病原,主要发生在学龄前儿童.
-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致病原
腺病毒
流行病学
-
分类号
R563.1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