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海域8种金线鱼肌肉的脂肪酸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1 位作者 崔燎 罗辉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5,共8页
从广东湛江市场收集到南海海域渔获的金线鱼科8种鱼(红金线鱼、日本金线鱼、黄梢金线鱼、红衫鱼、多毛锥齿鲷、单带眶棘鲈、黑带眶棘鲈和伏氏眶棘鲈),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水分和粗脂肪,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肌肉中的19种... 从广东湛江市场收集到南海海域渔获的金线鱼科8种鱼(红金线鱼、日本金线鱼、黄梢金线鱼、红衫鱼、多毛锥齿鲷、单带眶棘鲈、黑带眶棘鲈和伏氏眶棘鲈),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组织中的水分和粗脂肪,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肌肉中的19种脂肪酸组分,分析和比较了其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含量,结果显示,8种金线鱼的鱼体含水量65.32%~73.46%,粗脂肪占干重2.19%~2.92%,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4.61%~46.7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2%~23.9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8.66%~55.51%;8种金线鱼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中,ω-6系和ω-3系脂肪酸分别占6.62%~14.22%和19.38%~43.71%,比值为2.1~4.1,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红衫鱼和黄梢金线鱼的EPA+DHA含量分别为39.27%和33.51%,具有较高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鱼科 金线鱼 脂肪酸成分 气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6种鳀科鱼脂肪酸组成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1 位作者 崔燎 罗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56-562,共7页
【目的】比较6种鳀科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鳀科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印度小公鱼、康氏侧带小公鱼、雷氏鲚、太的黄鲫、杜氏棱鳀和汉氏棱鳀6种鳀科鱼,采用0... 【目的】比较6种鳀科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鳀科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印度小公鱼、康氏侧带小公鱼、雷氏鲚、太的黄鲫、杜氏棱鳀和汉氏棱鳀6种鳀科鱼,采用0.5%硫酸—甲醇溶液甲酯化鱼肌肉组织的脂肪酸,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再通过IBM SPSS Statistics 20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6种鳀科鱼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35.02%~48.53%,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3.62%~44.7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17.31%~44.73%,EPA+DHA达13.09%~37.28%;主要组分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18:2(6)与EPA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0.800~0.899,下同),EPA与DHA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0~1.000,下同),C18:1(9)与C18:2(6)呈显著负相关,与EPA和DHA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6种鳀科鱼分为3组,第一组为印度小公鱼和康氏侧带小公鱼,第二组为杜氏棱鳀、汉氏棱鳀和雷氏鲚,第三组为太的黄鲫。【结论】6种鳀科鱼均含有较高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印度小公鱼和康氏侧带小公鱼的EPA+DHA含量在35.00%以上,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气相色谱 鳀科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临床药学专业体内药物分析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秀季 梅俊 +1 位作者 张立坚 蔡春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6期432-434,共3页
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点,对体内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探索。通过明确专业需求,做好知识铺垫,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设相关实验课,引入研究前沿与热点,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促进... 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点,对体内药物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探索。通过明确专业需求,做好知识铺垫,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开设相关实验课,引入研究前沿与热点,完善课程考核方式等教学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对课程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 临床药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对分课堂”在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兰美 佘戟 +1 位作者 李小凤 陈锦灿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13期168-169,共2页
对分课堂的中心思想是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的框架,难点,重点部分,其余部分交给学生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课,本文作者结合医用基础化学实验的特点,从高等院... 对分课堂的中心思想是由教师讲授课堂内容的框架,难点,重点部分,其余部分交给学生进行交互式讨论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善课堂的教学质量。医用基础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验课,本文作者结合医用基础化学实验的特点,从高等院校医用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对分课堂在该课程中的实施方案,并总结了实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分课堂 医用基础化学实验 教学方法
下载PDF
湛江等鞭金藻培养基和培养模式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詹静婷 黄永梅 +2 位作者 雷金丽 罗辉 江黎明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48-1255,共8页
湛江等鞭金藻是中国的经济藻类,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大规模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潜力的藻种。为了找到适合湛江等鞭金藻扩大培养的条件,本研究针对培养基中的氮源及其浓度、氮磷比设计一个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L_(25)(5~6),找到... 湛江等鞭金藻是中国的经济藻类,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大规模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潜力的藻种。为了找到适合湛江等鞭金藻扩大培养的条件,本研究针对培养基中的氮源及其浓度、氮磷比设计一个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实验L_(25)(5~6),找到最适氮源及其浓度为尿素75 mg/L,最适氮磷比为15:1。另外设计光照强度不同的3组实验,以探讨最适光照强度,实验结果表明湛江等鞭金藻在光照强度为4 028 Lx时有较大的生长速率。通过结合半连续培养模式和分批补料培养模式的优点,自主设计半连续分批补料培养模式,结果表明此培养模式在促进湛江等鞭金藻生长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光生物反应器的培养结果说明优化条件适用于湛江等鞭金藻的扩大培养,希望能对湛江等鞭金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一个有利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江等鞭金藻 正交实验 培养模式 光照强度
原文传递
紫球藻多糖免疫调节作用初步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雷金丽 黄永梅 +3 位作者 谢文熙 詹静婷 张海涛 罗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74-179,共6页
探究紫球藻多糖对体外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阳性对照,格里斯试剂(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噻唑蓝(3-... 探究紫球藻多糖对体外免疫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紫球藻多糖刺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作为阳性对照,格里斯试剂(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释放量,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测定紫球藻多糖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中性红法检测细胞的吞噬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分泌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紫球藻多糖能够促进NO的释放,增强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刺激TNF-α与IL-6的释放。紫球藻多糖浓度在12.5μg/mL~400μg/mL的范围内,对细胞无毒性。试验结果初步证明:紫球藻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这将为进一步开发应用紫球藻多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球藻 多糖 巨噬细胞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广东湛江海域10种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1 位作者 崔燎 罗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56-60,63,共6页
目的测定湛江海域种野生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10将鱼肌肉组织用0.5%硫酸-甲醇溶液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0种虾虎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02%~54.04%,但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 目的测定湛江海域种野生虾虎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 10将鱼肌肉组织用0.5%硫酸-甲醇溶液处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10种虾虎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02%~54.04%,但单不饱和与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差异较大。结论纹鳃阿胡虾虎鱼、双须叉舌虾虎鱼、犬牙细棘虾虎鱼、丝鳍锄突虾虎鱼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40%,具有较高的脂肪酸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虎鱼科 脂肪酸 气相色谱 湛江海域
下载PDF
广东湛江海域6种小型野生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5 位作者 崔燎 罗辉 朱鹤宸 吴雨玮 宗臣 潘迪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11-515,共5页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近海常见的小型野生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6种小型野生鱼(弯线双边鱼、康氏侧带小公鱼、叶鲱、下银汉鱼、箭天竺鲷、黄斑鲾)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近海常见的小型野生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6种小型野生鱼(弯线双边鱼、康氏侧带小公鱼、叶鲱、下银汉鱼、箭天竺鲷、黄斑鲾)肌肉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6种鱼肌肉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4.40%~45.30%、8.34%~18.52%、38.86%~44.91%。聚类分析显示6种鱼分成4组,其中第一组康氏侧带小公鱼和叶鲱脂肪酸组成最相似,第三组下银汉鱼和褐斑长鳍天竺鲷脂肪酸组成较相似,而第二组弯线双边鱼、第四组黄斑鲾脂肪酸组成差异较大。结论 6种小型野生鱼肌肉中均有较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EPA+DHA含量达30.24%~33.23%,提示具有较高的营养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野生鱼 脂肪酸 气相色谱 湛江海域
下载PDF
四年制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探索 被引量:5
9
作者 梅俊 王秀季 王冠海 《基础医学教育》 2019年第4期286-289,共4页
分析了四年制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将学生按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果;组建医用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课外自学。通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医用化学课... 分析了四年制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将学生按成绩分班、分层次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措施,提高教学效果;组建医用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引导学生课外自学。通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医用化学课程探索的新思考,促进学生对课程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化学 教学改革 护理专业
下载PDF
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与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2 位作者 钟宇 崔燎 罗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29-1136,共8页
【目的】比较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鲳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0.5%硫酸-甲醇处理各种鲳鱼肌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 【目的】比较9种野生鲳鱼肌肉脂肪酸的含量,并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鲳鱼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0.5%硫酸-甲醇处理各种鲳鱼肌肉,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其脂肪酸组分,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9种野生鲳鱼肌肉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4.52%~48.29%,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35%~35.91%,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8.45%~37.26%,其中C16∶0含量稳定且最高;相关性分析显示,∑MUFA与∑PUFA呈负相关,∑SFA与∑MUFA、∑PUFA相关性小;主要脂肪酸C20∶4(6)(AA)和C22∶6(3)(DHA)分别与ω-6和ω-3呈极显著正相关,而EPA与其他脂肪酸的相关性小。聚类分析可将9种鲳鱼分成3个组群,其中中国鲳、珍鲳和银鲳等3种鲳属鱼种的脂肪酸组成含量相似。【结论】9种鲳鱼的EPA+DH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或医用价值;鲳鱼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为其脂肪酸代谢和鱼类分类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鲳鱼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8种颌针鱼肌肉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2 位作者 钟宇 崔燎 罗辉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65,70,共7页
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斑鱵、南洋鱵、杜氏下鱵、缘下鱵、瓜氏下鱵、叉尾鹤鱵、尖嘴圆尾鹤鱵、尾斑圆尾鹤鱵8种颌针鱼,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与粗脂肪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8种颌针鱼肌肉含水量66.7%~... 在秋冬季收集来源于湛江海域的斑鱵、南洋鱵、杜氏下鱵、缘下鱵、瓜氏下鱵、叉尾鹤鱵、尖嘴圆尾鹤鱵、尾斑圆尾鹤鱵8种颌针鱼,测定了其肌肉中的水分与粗脂肪含量,并通过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脂肪酸组分。结果显示,8种颌针鱼肌肉含水量66.7%~73.2%,粗脂肪占干重2.04%~2.78%,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32.10%~42.97%,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11.99%~35.5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为29.37%~43.92%。8种颌针鱼的n-3系脂肪酸(21.19%~38.98%)和n-6系脂肪酸(5.44%~18.24%)均有较高含量,其中瓜氏下鱵H.quoyi和叉尾鹤鱵T.acus EPA+DHA+DPA含量分别为35.55%和33.31%,有较高脂肪酸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杜氏下鱵和叉尾鹤鱵有较高的DPA含量,达8.43%和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针鱼 鱵科 颌针鱼科 脂肪酸 气相色谱
下载PDF
湛江沿海海洋微藻及其多糖、脂类和蛋白藻株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永梅 杨晓红 +3 位作者 兰柳波 詹静婷 罗辉 江黎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80-1090,共11页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培养海洋微藻,筛选其中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采用形态学观察、18S r DNA序列比较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分离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培养海洋微藻,筛选其中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采用形态学观察、18S r DNA序列比较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法,对分离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分离、培养、鉴定并储藏了189株海洋微藻,归属于65个种,分布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定鞭藻门(Hapt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9纲、25目、30个科、38个属;其中多糖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分布于25个种,20个属;脂类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分布于32个种,15个属;蛋白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分布于28个种,18个属。结果表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可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和蛋白质藻株的物种多样性丰富,在新型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功能食品和饲料及其添加剂的发掘等方面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硇洲岛 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 海洋微藻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多样性
下载PDF
斑纹光躄鱼5种组织中脂肪酸成分
13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2 位作者 钟宇 崔燎 罗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分析斑纹光躄鱼胸肌、鳍肌、胃、皮肤及骨骼中脂肪酸组成。方法先用5%硫酸-甲醇溶液将5种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 5种组织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2.03%~47.68%、13.63%~20.37%... 目的分析斑纹光躄鱼胸肌、鳍肌、胃、皮肤及骨骼中脂肪酸组成。方法先用5%硫酸-甲醇溶液将5种组织中脂肪酸甲酯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 5种组织中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42.03%~47.68%、13.63%~20.37%、29.53%~41.29%。胸肌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骨组织中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雌鱼胸肌、鳍肌、骨骼中脂肪酸组成与雄鱼相似,雌鱼皮肤中DHA和EPA含量明显高于雄鱼。结论斑纹光躄鱼的胸肌组织较易吸收多不饱和脂肪酸,骨组织较易吸收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雌性斑纹光躄鱼皮肤中积蓄EPA和DHA高于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纹光躄鱼 脂肪酸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广东湛江海域4种䱨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海旗 刘江琴 +1 位作者 崔燎 罗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614-616,共3页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4种?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4种?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12%~44.89%、23.76%~35... 目的测定广东湛江海域4种?科鱼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方法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中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甲酯含量。结果 4种?科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9.12%~44.89%、23.76%~35.95%、20.27%~35.23%。结论湛江海域4种?科鱼肌肉中均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䱨科鱼类 脂肪酸 湛江海域
下载PDF
海洋微藻活性物质在结肠直肠癌化学预防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永梅 江黎明 罗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679-3684,共6页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化学预防是指使用药物、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等来降低癌症的发生或复发的风险。海洋微藻是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光合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以及适应性强等... 结肠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化学预防是指使用药物、维生素或营养补充剂等来降低癌症的发生或复发的风险。海洋微藻是单细胞或简单的多细胞光合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以及适应性强等特点,并能产生许多宝贵的天然活性化合物,包括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多糖和蛋白质等。大量的研究表明,海洋微藻产生的类胡萝卜素、脂肪酸、多糖和蛋白质等天然活性物质,对结肠癌有化学预防作用。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海洋微藻活性物质对结肠直肠癌预防作用的研究,并展望了海洋微藻活性物质在结肠直肠癌化学预防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藻 结肠直肠癌 化学预防
原文传递
外泌体在乳腺癌中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斌 梁爱玲 刘勇军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8年第2期174-177,共4页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不断趋于年轻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全球乳腺癌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不断趋于年轻化,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增长速度。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鉴于此,早发现、早诊断与早治疗成为了预防和治疗乳腺癌的关键。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经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生物靶向治疗以及多种辅助治疗为一体的传统治疗方式。化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但是随着药物治疗的不断进行,肿瘤细胞耐药性是肿瘤治疗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肿瘤细胞耐药性复杂多样,基因的突变、抗凋亡机制的产生、肿瘤细胞微环境的改变均可诱发肿瘤细胞产生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机制 乳腺癌 女性恶性肿瘤 外泌体 内分泌治疗 疾病预防控制 细胞耐药性 癌发病率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R_033474对C3H10T1/2间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17
作者 潘亚琼 戴忠 +1 位作者 左长清 汪宗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6-772,共7页
背景:最近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可调控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关于长链非编码RNA NR_033474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在C3H10T1/2间质干细胞中过表达NR_033474,观察NR_033474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 背景:最近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可调控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但关于长链非编码RNA NR_033474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调控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在C3H10T1/2间质干细胞中过表达NR_033474,观察NR_033474对C3H10T1/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进一步分析NR_033474影响间质干细胞C3H10T1/2增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在C3H10T1/2细胞中过表达NR_033474,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效率,以转染空载体慢病毒的C3H10T1/2细胞为对照,利用细胞计数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过表达NR_033474后C3H10T1/2细胞的生长变化;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改变;通过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过表达NR_033474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53、Cyclin B1、CDK1、Cyclin D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感染NR_033474慢病毒后的C3H10T1/2间质干细胞NR_033474表达上调约100倍(P<0.01);(2)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R_033474后的C3H10T1/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3)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R_033474后的C3H10T1/2间质干细胞阻滞于G2/M期;(4)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NR_033474后的C3H10T1/2间质干细胞Cyclin B1和CDK1蛋白表达下调,P53、Cyclin D1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5)结果表明,NR_033474可能通过下调Cyclin B1及CDK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C3H10T1/2间质干细胞的增殖生长能力,使细胞阻滞于G_2/M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流式细胞术 组织工程 干细胞 分化 长链非编码RNA 慢病毒感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单链退火修复及其在疾病治疗和基因编辑中的作用
18
作者 黄溥婉 李莉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3-1040,共8页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对细胞生存是致命的。细胞内经典非同源末端连接(classical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C-NHEJ)和选择性非同源末端连接(alternativ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A-NHEJ)、重组修复(homology-d... DNA双链断裂(double strand breaks,DSBs)对细胞生存是致命的。细胞内经典非同源末端连接(classical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C-NHEJ)和选择性非同源末端连接(alternative 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A-NHEJ)、重组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单链退火修复(single-strand annealing,SSA)等通路可竞争性修复DNA双链断裂损伤。其中,SSA途径不使用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仅依赖于重复序列彼此退火配对,并涉及遗传信息的丢失,是容易出错的修复过程,具有诱变性。相比其他修复途径,在细胞周期S和G_2期中,末端切除暴露出更长的同源重复序列(>20 bp),有利于细胞选择SSA途径进行修复。在一些SSA活性升高的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缺陷癌症中,癌症细胞可利用SSA途径获得耐药性,也预示着疾病风险的提高。因此,靶向SSA途径的抑制剂具有抑制癌症进展,以及逆转肿瘤细胞对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抑制剂耐药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治疗策略,可能成为特定同源重组缺陷癌症风险评估的有力工具。检测SSA活性将有助于更好区分癌症的发生和进展。同时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于SSA途径的荧光报告基因方法,用于检测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9)系统中引导RNA(gRNA)的特异性和裂解活性被证明是有效、可靠的策略,同时结合CRISPR-Cas9靶向和SSA诱导的DNA编辑,可以特定模式表达多个gRNA并实现多种细胞类型特异性操作和组合遗传靶向。尽管对SSA途径的研究与基于SSA途径的技术应用已取得不错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双链断裂 单链退火 基因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