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分期鼻咽癌IMRT解剖体积变化对剂量分布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胡学锋 刘桂超 +5 位作者 林力 黄泽黎 黄国森 邹育超 梁少波 苏建淳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鼻咽癌IMRT解剖体积变化及其对剂量分布影响,客观评价重新修改IMRT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将24例初诊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分为早中期组(12例)和局部晚期组(12例)。在放疗至第5周时重新进行CT扫描...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的鼻咽癌IMRT解剖体积变化及其对剂量分布影响,客观评价重新修改IMRT计划的必要性。方法将24例初诊鼻咽癌放化疗患者根据鼻咽癌2008分期分为早中期组(12例)和局部晚期组(12例)。在放疗至第5周时重新进行CT扫描,重新勾画靶区和OAR,并计算原计划在新CT上的剂量分布结果。分析靶区和OAR解剖体积变化及剂量分布变化,并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与放疗前比较,早中期组放疗中颈部阳性淋巴结靶体积( GTVnd )缩小相近( P=0.059),鼻咽大体肿瘤体积( GTVnx )、高危临床靶体积( CTV1)和腮腺体积均明显缩小(P=0.001、0.012、0.002、0.000);局部晚期组放疗中GTVnx、GTVnd、CTV1和腮腺体积均较前明显缩小(P=0.000、0.000、0.003、0.003、0.000)。两组腮腺剂量放疗中均较放疗前升高(P=0.044、0.026、0.033、0.026和P=0.024、0.016、0.030、0.015),局部晚期组还观察到GTVnd剂量升高(P=0.029、0.049)。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推荐在放疗第5周重新CT扫描并重新制定IMRT计划,以保证靶区剂量和保障腮腺安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 体积变化 剂量变化
原文传递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刘桂超 胡学锋 +4 位作者 黄国森 吕志倩 邹育超 苏建淳 闵燕飞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32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术后行调强放疗,试验组行术后调强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32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术后行调强放疗,试验组行术后调强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胺化疗(75mg·m-2·d-1),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3.3%(11/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3.5%(4/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两组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疗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残留病灶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调强适形放疗 替莫唑胺
下载PDF
TPF、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桂超 胡学锋 +3 位作者 黄国森 吕志倩 苏建淳 闵燕飞 《肿瘤药学》 CAS 2013年第3期204-207,212,共5页
目的观察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初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PF方案诱导化疗,31例)和对照组(PF方案诱导化疗,32例),诱导化疗2周期后均行同期放化疗... 目的观察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63例初诊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PF方案诱导化疗,31例)和对照组(PF方案诱导化疗,32例),诱导化疗2周期后均行同期放化疗,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9),而试验组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0)。结论 TPF方案与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相当,其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诱导化疗 放射疗法 多西紫杉醇 顺铂 氟尿嘧啶
下载PDF
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RapidArc)与常规调强放疗的剂量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桂超 胡学锋 滕建建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3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RapidArc)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初诊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应用Varian的Eclip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每例患者均设计RapidArc和常规IMRT两种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治... 目的:比较研究鼻咽癌容积弧形调强放疗(RapidArc)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15例初诊的鼻咽癌患者纳入研究,应用Varian的Eclipe治疗计划系统进行计划设计,每例患者均设计RapidArc和常规IMRT两种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参数、加速器跳数、治疗时间。结果:两种计划的各靶区剂量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均匀指数均相似,但适形指数方面RapidArc优于常规IMRT。两种计划的危及器官剂量学比较无差异。与常规IMRT相比较,Ra pidArc的总机器跳数减少了57.8%,RapidArc的治疗时间缩短80.1%。结论:RapidArc与常规IMRT的剂最分布相似,危及器官受量相似,但靶区适形度方面RapidArc优于常规IMRT。RapidArc最大优势在于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总机器跳数,提高了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容积弧形调强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