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友病性假肿瘤一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灼南 司建荣 姜兆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血友病性假肿瘤 膝关节肿胀 活动受限 关节肿痛 右膝关节 左膝关节 CT检查 股骨下段 游走性 肘关节
下载PDF
钝性肝脾肾损伤的CT平扫与增强扫描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雅丽 司建荣 姜兆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肝脾肾钝性损伤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钝性肝脾肾损伤,并经手术和临床观察证实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患者84例。结果:平扫确定的损伤:肝12例,脾25例,肾5例;平扫可疑损伤:肝22例,脾15例,肾5例... 目的:比较CT平扫与增强扫描对肝脾肾钝性损伤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钝性肝脾肾损伤,并经手术和临床观察证实的CT平扫和增强扫描的患者84例。结果:平扫确定的损伤:肝12例,脾25例,肾5例;平扫可疑损伤:肝22例,脾15例,肾5例。增强确定的损伤:肝32例,脾40例,肾12例(全肾梗塞1例,局限性梗塞3例);对比剂外溢(活动性出血)3例;无可疑损伤。平扫无异常而增强确定有损伤:肝10例,脾5例,肾2例。增强显示的损伤灶比平扫范围明显大、病灶多、界限清楚。结论:CT增强扫描显示肝脾肾损伤明显优于平扫,延时扫描有助于发现活动性出血,应常规增强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HRCT与鼻内镜对鼻窦炎鼻息肉相关异常诊断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司建荣 韦明壮 +1 位作者 张雅丽 姜兆侯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对照鼻窦炎鼻息肉的冠状位HRCT表现与FESS术中内镜所见,比较两种方法对鼻腔内间隙、窦口等异常的精确诊断能力。方法详细记录102例(202侧)鼻窦炎鼻息肉冠状位HRCT表现与FESS手术中所见。结果①对鼻腔内间隙和上颌窦口狭窄的检出,CT... 目的对照鼻窦炎鼻息肉的冠状位HRCT表现与FESS术中内镜所见,比较两种方法对鼻腔内间隙、窦口等异常的精确诊断能力。方法详细记录102例(202侧)鼻窦炎鼻息肉冠状位HRCT表现与FESS手术中所见。结果①对鼻腔内间隙和上颌窦口狭窄的检出,CT优于内镜;对前筛口、后筛口和蝶窦口的显示,内镜优于CT。②中鼻道息肉和鼻中隔偏曲的诊断率,内镜高于CT。③上颌窦内异常,如黏稠脓液、黏膜增厚、息肉、黏膜囊肿等,CT表现有一定特点。结论冠状位HRCT和内镜对鼻窦炎鼻息肉相关异常的精确诊断各有优势,应该互相补充、印证,不可以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诊断 鼻息肉/诊断 鼻内镜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永存枕窦和永存镰状窦的MR诊断 被引量:1
4
作者 司建荣 田锦林 +2 位作者 肖越勇 张雅丽 姜兆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600-1603,共4页
目的探讨永存枕窦(persistent occipital sinus,POS)和永存镰状窦(persistent falcine sinus,PF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100名正常成人冠状位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颅内MR静脉成像资料,统计观察POS和PFS的MRI表现及其发生率。结果 ... 目的探讨永存枕窦(persistent occipital sinus,POS)和永存镰状窦(persistent falcine sinus,PFS)的MRI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100名正常成人冠状位二维时间飞跃法(2D-TOF)颅内MR静脉成像资料,统计观察POS和PFS的MRI表现及其发生率。结果 POS是连接窦汇区与乙状窦远端或颈内静脉起始端的硬脑膜内血管,行径、数量、管径和形态变化较大,发生率为5%;PFS是连接上矢状窦后份与大脑大静脉或下矢状窦后端的大脑镰内血管,仅1支,行径相对恒定,管径和形态有差异,发生率为4%。结论 POS和PFS是常见的静脉变异,是某些病理情况下重要的静脉引流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存枕窦 永存镰状窦 磁共振血管成像 变异
原文传递
儿童病毒性脑炎脑钙化二例
5
作者 司建荣 朱德银 +3 位作者 张雅丽 景莉萍 宋国余 姜兆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1-282,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钙化 惊厥 脑脊液检查 轻度 入院 顺产 透明
下载PDF
侧脑室粘合的CT表现
6
作者 司建荣 张雅丽 姜兆侯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43-845,共3页
目的 探讨侧脑室粘合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正常人颅脑CT片 10 0 0例 ,将额角变窄变形和 /或透明间隔移位者列为侧脑室粘合。结果 正常人中侧脑室粘合发生率为 11.9% ,无性别差异 ,右侧发生率是左侧的 2 .4倍 ;可分为单侧... 目的 探讨侧脑室粘合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正常人颅脑CT片 10 0 0例 ,将额角变窄变形和 /或透明间隔移位者列为侧脑室粘合。结果 正常人中侧脑室粘合发生率为 11.9% ,无性别差异 ,右侧发生率是左侧的 2 .4倍 ;可分为单侧型 (99.16 % )和双侧型 (0 .84 % ) ,单侧型又可分为 :前角变窄 +透明间隔移位型(4 6 .2 % )、前角融合型 (38.6 5 % )、前角粘合型 (11.76 % )、透明间隔腔型 (2 .5 % ) 4型。结论 侧脑室粘合是正常变异 ,突出的特点是透明间隔移位必然伴有同侧额角的变窄变形 ,并且透明间隔始终呈直线走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 CT表现 单侧 正常人 发生率 移位 透明 粘合
下载PDF
正常人冠状位2D-TOF法MR颅内静脉成像 被引量:9
7
作者 司建荣 田锦林 +1 位作者 肖越勇 张雅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50-1553,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的正常表现和伪影。方法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正常人100例,用工作站的交互式血管成像(IVI)界面,分别在自动生成的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 MIP)图上和原始及重建矢、冠、轴位(S+3P Re)图上,对预定... 目的观察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的正常表现和伪影。方法冠状位2D-TOF法颅内静脉成像正常人100例,用工作站的交互式血管成像(IVI)界面,分别在自动生成的三维最大密度投影(3D MIP)图上和原始及重建矢、冠、轴位(S+3P Re)图上,对预定的静脉的显示质量进行分级比较,并注意图像伪影特点和静脉变异。结果在3D MIP和S+3P Re图上,上矢状窦、直窦、大脑大静脉、透明隔静脉、丘纹静脉、大脑内静脉、基底静脉、横窦、乙状窦、枕窦和小脑幕窦100%显示,显示质量高。在S+3P Re图上,Labbe静脉、岩上窦和岩下窦的显示质量优于3D MIP图,两者显示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低信号和流动间隙伪影有形态和部位特点。静脉变异常见,如窦汇的不同吻合形式、横窦发育不全、上矢状窦短小、永存镰状窦、永存枕窦、窦内间隔等。结论大多数颅内静脉用冠状位2D-TOF法可良好显示,容易造成误诊的伪影有特点、易辨认,静脉变异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变异 伪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