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与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岑志敏 张庆平 +2 位作者 周卫为 黄荔 植玉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8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改变及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视神经损害的意义,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POAG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ET-1水平,同时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检测眼动脉...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改变及眼血流动力学变化对视神经损害的意义,及二者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0例POAG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血浆ET-1水平,同时用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检测眼动脉(OA),睫状后短动脉(SPCA)及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各组间的均数差异比较用t检验,并将POAG组患者血浆ET-1水平分别与各项CDI血流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POAG组的血浆ET-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OAG组OA的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其PSV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POAG组SPC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OAG组CRA的PSV、ED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I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OAG组ET-1水平与OA及SPCA的EDV呈负相关(P<0.01);与OA及SPCA的RI呈正相关(P<0.01);与SPCA及CRA的PSV呈负相关(P<0.05);与OA的PSV、CRA的EDV、RI无相关性(P>0.05)。正常对照组ET-1水平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OAG患者视神经损害与眼血流速降低及血浆ET-1水平升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内皮素-1 眼血流动力学 彩色多普勒成像
下载PDF
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宇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3649-3650,共2页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8例(3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1眼),对照组18例(18眼),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樟柳碱2ml颞浅动脉旁注射,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视力... 目的:探讨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38例(39眼)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21眼),对照组18例(18眼),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樟柳碱2ml颞浅动脉旁注射,1次/d,14 d为1个疗程。对视力、视野、眼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8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樟柳碱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对照眼底荧光造影在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宇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5期3277-3278,共2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诊治和疗效观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36眼)的CSC患者进行OCT及FFA检查。结果:28例(36眼)经FFA确诊的CSC患者渗漏点45个,其中6眼(13个渗漏...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在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CSC)诊治和疗效观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28例(36眼)的CSC患者进行OCT及FFA检查。结果:28例(36眼)经FFA确诊的CSC患者渗漏点45个,其中6眼(13个渗漏点)在OCT图像上显示为神经上皮浆液脱离,2眼(2个渗漏点)为色素上皮脱离,20眼(35个渗漏点)表现为神经上皮层伴色素上皮层脱离。结论:利用OCT并FFA检查不但能定量、定性检查CSC患者,还能准确定位渗漏点,两者互为补充,准确有效指导激光治疗和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岑志敏 钟丘 +5 位作者 王青 吴宇平 毕苏欣 苏定旺 刘浇艺 刘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翼状胬肉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3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B组20例2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翼状胬肉患者泪液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翼状胬肉患者50例50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3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B组20例20眼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mo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I试验、角结膜荧光素染色(CFS)、泪液羊齿状物试验(TFT),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价胬肉及胬肉切除术后泪液功能变化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1moBUT缩短、CFS增多、OSDI变高、泪液羊齿结晶形成较差,和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术后1moSchirmerI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两组术后3moBUT,SchirmerI,CFS,OSDI,TFT和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后1moB组BUT较A组长,CFS较A组少,OSDI较A组高,泪液羊齿结晶形成较A组良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术后1mo两组SchirmerI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术后3mo两组BUT,SchirmerI,CFS,OSDI,TFT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早期对泪膜功能有影响,术后3mo泪膜功能恢复至术前水平。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早期对泪膜功能的影响小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泪膜 胬肉切除术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分阶段手术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194-196,共3页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分阶段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82例(82眼)为联合手术组,先施行小梁切除术后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38例(3... 目的:比较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分阶段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82例(82眼)为联合手术组,先施行小梁切除术后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38例(38眼)为分阶段手术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眼压、手术并发症和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等。结果:两组术后均随访3mo以上。视力:≥0.5联合手术组56眼(68.3%),分阶段手术组30眼(78.9%);≥1.0联合手术组26眼(31.7%),分阶段手术组6眼(15.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452和3.364,P>0.05)。眼压:两组术后随访平均眼压分别为(11.08±4.68)mmHg和(11.57±3.25)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587,P>0.05)。手术并发症:联合手术组多于且重于分阶段手术组,但均经常规治疗后恢复正常。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联合手术组平均为(20.06±18.03)%,分阶段手术组为(15.07±15.2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996,P>0.05)。结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分阶段手术均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青光眼 联合手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术在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联合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黄玉敏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12期24-27,共4页
目的 探讨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45例(151眼),其中85例(91眼)行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目的 探讨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45例(151眼),其中85例(91眼)行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60例(60眼)行经典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变化、眼压、滤过泡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术后1个月视力<0.1、0.4~ 0.5、>0.5眼数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0.3眼数比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眼压为(29.6±4.1) mmHg(1 mmHg=0.133kPa),术后12个月眼压为(13.1±4.9) mmHg,降低幅度为(16.6±5.0) mmHg;对照组术前眼压为(30.4±6.3)mmHg,术后12个月眼压为(18.9±3.0) mmHg,降低幅度为(10.4±4.0) mmHg,两组术后眼压及眼压降低幅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性滤过泡(Ⅰ型和Ⅱ型)77眼(84.6%,77/91),对照组为51眼(85.0%,51/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观察组8眼发生一过性低眼压,对照组5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深巩膜床切除的改良小梁切除联合手术治疗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较常规方法能更好地降低眼内压,未增加术中风险和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闭角型 白内障 小梁切除术 深巩膜床切除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钟丘 朱白蕾 《江西医药》 CAS 2006年第12期953-95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方法将101例(101只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分别滴用碘必殊、百力特或迪非滴眼液1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滴用糖皮质激素对眼压的影响。方法将101例(101只眼)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3组,分别滴用碘必殊、百力特或迪非滴眼液1个月,观察视力、眼内反应、眼压和前房角变化。结果3组患者术后1个月视力恢复满意,眼内反应轻,眼压无增高,3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3组手术后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分别F=3.401,3.721和2.826,均P<0.05),3组内随滴用眼药水时间延长,眼压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F=0.133,1.386和0.582,均P>0.05)。前房角手术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后1个月内,滴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和安全的,与滴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一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眼压 糖皮质激索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与囊外摘除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74-376,378,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82例(82只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患青光眼白内障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超乳三联术组)的患者82例(82只眼)和行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囊外三联术组)的患者52例(54只眼),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两组术后1周和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眼压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两组间术后视力和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眼压≥21 mmHg者,超乳三联术组2只眼,囊外三联术组4只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超乳三联术组明显低于囊外三联术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可安全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且效果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晶体 人工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被引量:3
9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江西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258-260,共3页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4月~2004年9月收住我院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闭角型、原发性开角型或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 目的观察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4月~2004年9月收住我院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闭角型、原发性开角型或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2例(82只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记录手术前、后的视力和眼压,记录手术并发症和滤过泡情况。术后随访至少3个月。结果术后1周和3个月眼压分别为(10.51±5.13)和(11.12±5.13)mmHg,与术前眼压(35.66±13.52)mmHg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1周与3个月眼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周及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术后1周与3个月视力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82只眼均有扁平弥散型滤过泡,但术后3个月滤过泡均缺如,仅2只眼眼压≥21mmHg。结论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安全、便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吸除术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体 眼压
下载PDF
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随...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视力〈0.1患者3例,0.1-0.2患者2例,≥0.3患者40例,其中视力在0.5以上患者28例,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眼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都不需要使用降眼压药物,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其中轻度色素沉着3例,占6.67%,前房少量积血患者3例,占6.67%,经过对症处理后3-4d症状完全吸收。所有患者没有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眼内压,提高患者视力,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手术 开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疗效
下载PDF
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浇艺 钟丘 刘水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9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广东省中山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泪小管炎48例(48眼)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24眼)。对照组:以尖刀自泪小点后2 mm处平行于睑缘... 目的观察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7月—2017年7月在广东省中山爱尔眼科医院确诊为泪小管炎48例(48眼)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4例(24眼)。对照组:以尖刀自泪小点后2 mm处平行于睑缘皮肤切开泪小管,并用刮勺刮除干净管腔内硫磺样颗粒,注入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以10-0丝线切口间断对位缝合。观察组:以尖刀自泪小点后2 mm处平行于睑缘皮肤切开泪小管,并用刮勺刮除干净管腔内硫磺样颗粒,自上下泪小点置入泪道引流管,经鼻泪管引出,结扎泪道引流管留置下鼻道。注入适量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以10-0丝线切口间断对位缝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引流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管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泪小管切开 泪道引流管置入术
原文传递
裂隙灯显微镜下电解倒睫6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水 吴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裂隙灯显微镜下电解倒睫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1例(72眼)倒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电解,分别于电解后第1、2、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并计算治愈率。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中61例(72眼)一次治疗后42例(51眼)未再有倒睫生长,19例(21眼... 目的观察裂隙灯显微镜下电解倒睫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1例(72眼)倒睫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电解,分别于电解后第1、2、3个月观察复发情况,并计算治愈率。结果本组患者随访3个月中61例(72眼)一次治疗后42例(51眼)未再有倒睫生长,19例(21眼)再次长出倒睫,但倒睫数目较初诊时均有所减少,一次性治愈率为70.8%。经再次电解治疗后,随访3个月中仍有9例(11眼)有倒睫生长,其中2例(2眼)患者不愿意再接受电解治疗,予以镊子拔除,另7例(9眼)经继续电解治疗后未见倒睫复发。结论裂隙灯显微镜下电解倒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且成功率较高,值得在基层门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睫 电解 裂隙灯显微镜
下载PDF
复合式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岑志敏 钟丘 +2 位作者 苏定旺 刘水 刘浇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710-711,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方法:青光眼56例(71眼)分为2组。复合式手术组(A组)29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27例(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 目的:对比分析复合式与常规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方法:青光眼56例(71眼)分为2组。复合式手术组(A组)29例(36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照组(B组)27例(35眼)行常规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14%(5眼),B组为37%(13眼),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较传统的小梁切除术能较迅速恢复和维持术后前房深度,有效减少术后浅前房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浅前房
下载PDF
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视网膜光凝术后睫状体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浇艺 钟丘 +2 位作者 岑志敏 吴宇平 徐君豪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7期166-167,共2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术前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是否能改善术后睫状体脱离以及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24例(40眼)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轻度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随机分为组1与组2,各20眼。组1术前7 d行TA 20... 目的观察视网膜光凝术前球后注射曲安奈德(TA)是否能改善术后睫状体脱离以及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24例(40眼)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和轻度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随机分为组1与组2,各20眼。组1术前7 d行TA 20 mg球后注射加视网膜光凝术,组2单行视网膜光凝术。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和定量分析视网膜光凝术后第2、7天睫状体脱离的程度并监测眼压。结果视网膜光凝术前及术后2、7、14 d两组患者眼压的变化基本趋势一致,两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UBM检查发现,组1中16眼发生了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80%,组2中18眼发生睫状体脱离,发生率为90%,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中,组1睫状体脱离的程度要明显小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水肿有所消退,组1中仅有2眼仍有脱离,组2中有8眼脱离,睫状体脱离的程度有所缓解,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中,组1睫状体脱离的程度仍明显小于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光凝术前球后注射TA并不会明显升高眼压且会明显加快视网膜光凝术后睫状体脱离的消退;视网膜光凝术后UBM检查是监测高危患者睫状体脱离程度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光凝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曲安奈德 睫状体
下载PDF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钟丘 朱白蕾 +2 位作者 毕苏欣 谭石锋 苏定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 angleglauco ma ,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例 ( 2 3眼 )POAG患者施行NPTS。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Nonperforatingtrabecularsurgery ,NPT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rimaryopen angleglauco ma ,POAG)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例 ( 2 3眼 )POAG患者施行NPTS。术后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形态、手术并发症等 ,并做前房角镜检查。术后随访 6~ 12个月 ,平均 7 8个月。结果 :NPTS术后视力 95 6%维持不变或提高 ,眼压由术前平均 3 7 62± 10 67mmHg降至术后半年平均 14 12± 6 0 0mmHg ,差异有显著性 (t =11 972 ,P <0 0 0 1)。最近一次随访眼压≤ 2 1mmHg者 2 0眼 ( 86 0 % ) ,其中 16眼形成弥散性滤过泡。术中微穿孔 5眼、虹膜嵌顿 3眼 ,术后前房少量积血 4眼 ,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前房角镜检查 ,术区小梁膜菲薄隐见透明间腔 19眼 ,4眼小梁膜菲薄区不明显。结论 :NPTS能有效降低眼压 ,手术并发症少且轻微 ,术后视力稳定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治疗 开角型青光眼 临床研究 疗效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体会
16
作者 钟丘 朱白蕾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2年第S1期236-237,共2页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晶体 人工 并发症
全文增补中
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泪河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宇平 岑志敏 刘水 《医疗装备》 2022年第9期94-96,共3页
目的探究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泪河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至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 目的探究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治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泪河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至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8周,两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试验组增加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理想,对于患者的泪河高度及泪膜破裂时间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症 M22优化强脉冲光疗法 治疗效果 泪河高度 泪膜破裂时间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白蕾 钟丘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虹膜血管造影用于缺血性眼底病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宇平 岑志敏 +2 位作者 钟丘 苏定旺 刘浇艺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4期2162-2163,共2页
目的观察虹膜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中的图像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CRVO)患者100例,其中A组为缺血性CRVO患者52例,B组为非缺血性CRVO患者48例,选择同期100例健康眼为C组,进行裂隙... 目的观察虹膜血管造影在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中的图像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CRVO)患者100例,其中A组为缺血性CRVO患者52例,B组为非缺血性CRVO患者48例,选择同期100例健康眼为C组,进行裂隙灯与虹膜血管造影检查。结果C组与B组虹膜血管造影为不显影,呈色素遮蔽荧光。A组部分病例显影:10~20S瞳孔缘或虹膜表面出现荧光,随着时间的延长,导致血管形态被渗漏荧光遮挡,边界不清,结论虹膜血管造影可以发现裂隙灯难以显示的轻微虹膜病变,有利于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早期发现新生血管,积极避免致盲眼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膜血管造影 眼底病 缺血性 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荧光
下载PDF
急性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检查形态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宇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0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15例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OCT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神经及色素上皮层的形态特征。结果经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 目的探讨急性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对215例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行OCT检查,主要观察患者的神经及色素上皮层的形态特征。结果经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检查可清晰显示患者的神经和色素上皮层的脱离状态,其中单纯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182例,占总例数的84.65%;单纯色素上皮层脱离8例,占总例数的3.72%;神经上皮层合并有色素上皮层脱离的有25例,占总例数的11.63%。结论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OCT检查常见的OCT表现为单纯的神经上皮层脱离和神经上皮层合并色素上皮层脱离的形态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OCT检查 形态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