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0
1
作者 王建成 杨俊华 +2 位作者 陆咏梅 邢镝 李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旨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均不给予术前用药,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 目的旨在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6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均不给予术前用药,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选取麻醉前(T0)、麻醉完成后即刻(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T3)、麻醉结束(T4)5个时间点作为观察对象,比较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肌松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T0时,HR、MAP、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时,观察组与对照组HR、MAP、CVP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与T0相比较下降幅度较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时HR、MAP、CVP无明显变化,和观察组同时间点相比,对照组T 2时HR、MAP、CVP水平明显升高;至T3时手术结束及T 4时患者清醒后,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所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小而接近麻醉前T0水平,对照组升高幅度大且明显高于T0水平,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肌松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静评分、手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下肢深静脉栓塞、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比较,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且对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降低应激反应,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围手术期 麻醉 硬膜外 麻醉 脊椎 应激 生理学 老年人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志勇 欧阳惠芳 劳进娟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6期201-202,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因食道异物梗阻需要取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M组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P组为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手术中在注药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Ⅰ~Ⅱ级因食道异物梗阻需要取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M组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P组为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手术中在注药前(T0)、注药后2分钟(T1)、食道镜置入食道时(T2)、取异物时(T3)、术毕退出食道镜时(T4)、苏醒时(T5)六个时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以及麻醉镇痛效果、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患者不良反应等。结果:M组较P组循环波动少、呼吸抑制少、镇痛效果满意、苏醒时间快,丙泊酚用量少。患者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可以安全用于老年人食道异物取出且麻醉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老年 食管异物 食管镜
下载PDF
0.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范志勇 欧阳惠芳 +1 位作者 曾亮亮 王瑞姣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18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单纯布比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需急诊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BF组和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点均L2~3。BF组蛛网膜下腔注... 目的:探讨0.5%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和单纯布比卡因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ASAⅠ~Ⅱ级需急诊行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BF组和B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穿刺点均L2~3。BF组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1.0ml和0.005%芬太尼0.5ml混合液1.5ml,B组为蛛网膜下腔注射0.5%布比卡因1.5ml。观察两组麻醉效果;血压、心率变化情况;新生儿阿氏评分;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都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新生儿1分钟,5分钟阿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上意义(P>0.05);低血压发生率,麻黄碱使用次数和用量明显低于B组(P<0.05);BF组发生恶心、呕吐、胸闷、寒战发生率低于B组(P<0.05或P<0.01);BF组术后下肢肌力恢复到Bromage评分0分时间短于B组(P<0.05);但BF组发生皮肤瘙痒率高于B组(P<0.01)。结论:0.5%布比卡因1.0ml复合0.005%芬太尼0.5ml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芬太尼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急诊剖宫产
下载PDF
长托宁联合依托咪酯、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孙承毅 王华 卢波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芬太尼与长托宁合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平素体健的18 ~40岁女性2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静注芬太尼+依托咪酯.B组先静推长托宁,20 min后再静推芬太尼+依托咪酯.术...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芬太尼与长托宁合用于无痛人流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平素体健的18 ~40岁女性2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各100例.A组静注芬太尼+依托咪酯.B组先静推长托宁,20 min后再静推芬太尼+依托咪酯.术中分别观察记录2组呼吸抑制程度、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肌阵挛发生率,唾液分泌量、宫颈松驰程度和清醒时间.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用药后肌阵挛明显减少,口腔分泌量少,宫颈较松驰,手术时间短,清醒时间快.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托宁与依托咪酯、芬太尼合用于无痛人流,提高手术麻醉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依托咪酯 肌阵挛 宫颈松弛 无痛人流
下载PDF
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体会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8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23例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病人(出血量>3 000mL)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2例因严重失血术中无法止血死亡,抢救存活21例,... 目的探讨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对23例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病人(出血量>3 000mL)的急救与麻醉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急救与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2例因严重失血术中无法止血死亡,抢救存活21例,成功率91.3%。结论 对非颅脑损伤型严重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诊急救、选择气管插管全麻、快速液体复苏、快速止血输血、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颅脑损伤 严重失血性休克 急诊 麻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用于婴幼儿上肢手术的效果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仕红 王华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上肢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将40例行上肢手术的婴幼儿分为2组,各20例。A组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B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围手术... 目的探讨婴幼儿上肢手术应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将40例行上肢手术的婴幼儿分为2组,各20例。A组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B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记录围手术期患儿的HR、MAP、ETCO_2、SpO_2及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 A组呼吸、循环功能较B组稳定,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B组,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B组,患者苏醒较B组快而平稳,恢复期精神症状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应用于婴幼儿上肢手术,镇痛完善,手术期间呼吸循环更平稳,术后苏醒快,且不良反应及舒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气管插管全麻 上肢手术 婴幼儿
下载PDF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曾亮亮 游润林 +2 位作者 范志勇 黄佰万 李伯兴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1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方法:选择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曲马多镇痛),观察两...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方法:选择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组)和对照组(C组,肌肉注射曲马多镇痛),观察两组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病人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和产后严重并发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PCEA组术后48小时镇痛效果满意,血压控制理想,心率平稳,血氧饱和度升高,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EA组术后48小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出血量和C组比较,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重度子痫前期病人剖宫产术后采用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术后严重并发症和产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自控镇痛 重度子痫前期
下载PDF
硬膜外小剂量氯胺酮和芬太尼超前镇痛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解生 程家茂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小剂量麻醉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术前30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g。A组(27例,氯胺酮组)续加氯胺酮30mg;B组(25例,芬太尼组)续加芬... 目的探讨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小剂量麻醉超前镇痛效果。方法选择78例ASAⅠ~Ⅱ级择期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3组,术前30min均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1.0g。A组(27例,氯胺酮组)续加氯胺酮30mg;B组(25例,芬太尼组)续加芬太尼30μg;C组(26例,对照组)0.9%生理盐水0.5mL。5min后注入2%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1∶20万)8~10mL。观察3组患者超前镇痛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镇痛评分的比较。结果 3组超前镇痛作用的比较结果显示,与C组比较,A、B两组在术后疼痛及局麻药间隔时间上较其长(P<0.05或P<0.01),在局麻药用量上较其少(P<0.05),且A组较B组在术后止痛时间上要长(P<0.05);在术后镇痛评分的比较上,与B、C组比较,A组在1~3分(轻度疼痛)所占比例较其大(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术后并发症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氯胺酮与芬太尼硬膜外小剂量超前镇痛均能明显抑制术中牵拉痛,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且氯胺酮比芬太尼的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芬太尼 超前镇痛 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下载PDF
静脉自控镇痛法用于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仕红 王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10期28-29,共2页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法在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ASAⅠ~Ⅱ级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2组均能达到有效镇痛... 目的研究静脉自控镇痛法在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ASAⅠ~Ⅱ级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2组均能达到有效镇痛,但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在妇科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安全有效,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自控镇痛法 妇科患者 腹部手术 镇痛
下载PDF
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的麻醉处理
10
作者 文学锦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4年第6期722-723,共2页
目的 探讨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时安全有效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结果 心肌炎病人均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下完成剖宫产术 ,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CSEA可安全应用于心肌炎病人... 目的 探讨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时安全有效的麻醉处理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资料。结果 心肌炎病人均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下完成剖宫产术 ,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CSEA可安全应用于心肌炎病人剖宫产术 ,但要注意麻醉平面的调节 ,加强循环方面的监测和管理 ,防止心衰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剖宫产 腰麻 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 妊娠合并症
原文传递
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病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的可行性 被引量:58
11
作者 陈国振 陈传义 +4 位作者 张志辉 李刚 何柱良 陈杰 龚琰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评价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病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CSA)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42例,年龄60-93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单侧CSA组(U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CEA)组(C组),U组患侧在上,选L2,3或L3,4间隙,蛛网膜... 目的评价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病人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连续腰麻(CSA)的可行性。方法择期行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病人42例,年龄60-93岁,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单侧CSA组(U组)和连续硬膜外阻滞(CEA)组(C组),U组患侧在上,选L2,3或L3,4间隙,蛛网膜下腔穿刺置入Spinocath导管,注入0.375%布比卡因轻比重液0.5-1.0ml,然后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C组选择同样腰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试验量3ml,然后追加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8-10ml,术中根据阻滞平面追加上述局麻药。观察两组麻醉前(T0,基础值)和给予首剂量麻醉药后1min(T1)、3min(T2)、5min(T3)、10min(T4)、15min(T5)、30min(T6)、1h(T7)、2h(T8)、术毕(T9)及术后15min(T10)循环、呼吸功能的变化,比较两组感觉阻滞平面、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及术后3d心动过缓、低血压、寒战、恶心、呕吐、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U组MAP在T2-10降低,SpO2在L3-9升高,C组MAP在T5-10降低(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MAP在T5升高,SpO2在T1-10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或0.01),术中心动过缓的发生率及术后头痛、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患侧感觉阻滞平面降低,改良Bromage评分升高(P<0.05)。结论单侧CSA较CEA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完善,血液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用于股骨头置换术老年病人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病人 连续腰麻 单侧 SPINOCATH导管 神经系统并发症 2%利多卡因 连续硬膜外阻滞 蛛网膜下腔穿刺 硬膜外穿刺置管 布比卡因混合液 阻滞平面 运动神经阻滞 心动过缓 SpO2 血液动力学 发生率 MAP 轻比重液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七氟烷浅全身麻酔用于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远彬 刘盼盼 +1 位作者 文丽君 徐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0-134,共5页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七氟烷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手术的患者4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 目的 评估超声引导股神经阻滞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七氟烷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骨折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手术的患者40例美国标准协会(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均采用喉罩全身麻醉A组于术前行超声引导(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阻滞,C组不阻滞。两组均行PCIA,术毕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3分给予舒芬太尼2.5μg/次),比较术中及两组PACU的舒芬太尼用量及术后24h内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中的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麻醉前(T_1)、手术切皮时(T_2)、骨膜剥离时(T_3)、术毕(T_4)、取出喉罩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患者术后4、8及1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躁动情况和胃肠蠕动恢复时间。结果T_2、T_3、T_4及T_5各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明显平稳;术后4、8及12 h的静息和运动状态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镇痛效果好;两组患者的拔除喉罩的时间、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及胃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苏醒质量好;术中、PACU及术后24h舒芬太尼的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舒芬太尼用量低于C组。结论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股外侧皮神经阻滞复合喉罩七氟烷保留自主呼吸浅全麻适用于老年患者行股骨粗隆骨折手术,可减少围术期及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的用量,对患者循环呼吸影响小,增强术后镇痛效果,舒适度高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神经 股外侧皮神经 股骨粗隆骨折 喉罩 自主呼吸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33
13
作者 黄文锋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进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泵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复合静脉注射0.8 mg/kg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患者泵注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后静脉注射2 mg/kg丙泊酚麻醉;观察2组患者在入室时(T0)、麻醉诱导后(T1)、进入声门时(T2)、到达隆突时(T3)、检查完成时(T4)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丙泊酚总用量、镜检时间、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1、T2、T3及T4时刻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T1、T2、T3及T4时刻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T2时刻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T4时刻OA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检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较单独使用丙泊酚麻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且能够保证更佳的镇静镇痛作用及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减少丙泊酚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32
14
作者 钟福如 周广文 +2 位作者 何晓霞 谭锴恒 王景坤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10期1110-1113,共4页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组给予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术后24h的炎性因子和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麻醉药物用量,术后2h、6h、12h、24h、48h的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自控镇痛泵的药物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两组患者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介素-10、白介素-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6h、12h、24h、48h时,研究组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时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能有效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药物用量和血清中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浓度,减少炎性反应的发生,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肺癌根治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镇痛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5
作者 陈惠英 刘衬云 叶玉燕 《中国医刊》 CAS 2021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3...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儿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38例。A组术后超声引导下给予0.125%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B组术后超声引导下给予0.075%罗哌卡因TAP阻滞,C组术后超声引导下给予0.075%罗哌卡因混合1μg/kg右美托咪定TAP阻滞。观察三组患儿术后儿童疼痛行为量表(The 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 behavioral tool,FLACC)评分、镇痛持续时间、术后吗啡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B组患儿术后2h、4h、8h、12h及24h FLACC评分均高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A组患儿术后2h、4h、8h、12h及24h FLACC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组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短于C组,而术后吗啡用量多于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A组患儿术后镇痛持续时间及术后吗啡用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A组患儿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C组(P<0.05);B组与C组患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腹股沟疝修补术后超声引导下1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0.075%罗哌卡因TAP阻滞临床效果满意,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横肌平面阻滞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疝气或阑尾手术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4
16
作者 韩琪 李凤玲 陈冬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475-1479,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疝气或阑尾手术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疝气、阑尾手术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疝气或阑尾手术患儿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疝气、阑尾手术的1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观察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喉罩插入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气腹后5min(T3)、术毕(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皮质醇(COR)、血糖(GLU)浓度及术后6h、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并比较两组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麻醉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T0时间点MAP、HR、COR、GLU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T1~T4时间点MAP、HR、COR、GLU浓度较对照组低(均P<0.05);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两组麻醉恢复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苏醒期躁动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腹腔镜疝气、阑尾手术患儿中,可抑制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气 阑尾 腹腔镜手术 右美托咪定 应激反应 VAS评分
下载PDF
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MMP-9、ADP的影响 被引量:21
17
作者 谢海辉 杜巍 +4 位作者 周建平 张曙 黄润成 韩琪 郭庆聪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6~26.6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简单随...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脂联素(ADP)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行开胸手术老年患者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65~80岁,BMI 18.6~26.6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PG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40例。PG组采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GA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即刻(T0)、诱导插管后(T1)、切皮后15min(T2)、拔管前即刻(T3)的HR和MA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于麻醉前即刻,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分别采集静脉血样检测血清MMP-9、ADP浓度。采用MMSE于术前1d和术后7d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记录两组患者术后7dPOCD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2-T4时GA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GA组比较,T2-T4时PG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前即刻比较,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两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升高(P<0.05),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GA组比较,切皮后15min、术后1和7dPG组血清MMP-9浓度明显降低(P<0.05),ADP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7dPG组发生POCD 4例(10.8%),明显低于GA组8例(22.2%)(P<0.05)。结论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能改善老年开胸手术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该麻醉方式同时也可抑制MMP-9和促进ADP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老年患者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脂联素
下载PDF
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衬云 张曙 +3 位作者 黄德辉 何炳华 胡笑明 熊炳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3期99-102,107,共5页
目的 研究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其中6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0例... 目的 研究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其中60例接受右美托咪定联合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为观察组,另外60例接受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七氟醚用量和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术后苏醒情况及应激反应.结果 ①七氟醚用量:观察组输注右美托咪定10 min后、建立气腹时、气腹建立后30 min七氟醚吸入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67±0.09)%比(0.93±0.10)%,(1.28±0.18)%比(1.91±0.24)%,(1.36±0.16)%比(2.24±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后30 min、机械通气结束时及手术结束时心输出量、心指数、平均动脉压、每搏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21±0.53)比(4.94±0.61)L/min,(4.47±0.68)比(5.76±0.37)L/min,(5.12±0.77)比(6.38±0.68)L/min;(2.33±0.31)比(2.84±0.37)L/(min ·m2),(2.48±0.47)比(3.07±0.45) L/(min· m2),(3.14±0.38)比(3.98±0.47) L/(min ·m2);(88.09±9.32)比(99.13±11.73)mmHg,(88.35±11.72)比(103.04±11.56)mm Hg,(92.73±9.32)比(108.29±14.56)mmHg;(57.32±9.18)比(61.28±7.64)mL,(60.24±7.25)比(67.39±9.33)mL,(65.32±7.41)比(74.09±8.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③苏醒情况:观察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62±0.42)比(5.76±0.57)min,(4.11±0.53)比(7.68±0.83)min,(5.02±0.76)比(9.13±0.92)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④应激反应: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皮质醇、醛固酮以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6.34±0.79)比(7.89±0.97)mmol/L,(532.65±66.18)比(698.54±80.42)n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右美托咪定 七氟醚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下载PDF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血清脂联素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黄润成 张曙 +1 位作者 叶玉燕 谢海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血清脂联素(ADP)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入... 目的:探讨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患者血清脂联素(ADP)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老年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比较两组入室时(T0)、胸椎旁注药15min后(T1)、诱导气管插管后(T2)、切皮后5min(T3)及拔管前(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术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AD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脑活性肽100-β(S-100β)、皮质醇、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简易智能精神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并记录两组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点相比,对照组T2、T3、T4时点MAP、HR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观察组无明显变化(均P>0.05);术后2h、12h、24h,观察组血清皮质醇、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观察组术后2h、24h、48h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MSE评分术后1d、3d、5d明显升高(P<0.05),术后POC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清AD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血清MMP-9和S-100β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麻有利于维持开胸手术过程中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增强术后镇痛效果,改善血清ADP、MMP-9、S-100β水平,减少POCD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胸椎旁神经阻滞 开胸手术 老年患者 脂联素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老年人腹部手术术中保温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阳爱华 谢海辉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保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分级标准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中仅输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未...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部手术中保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开腹手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分级标准Ⅰ-Ⅱ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保温组(I组)和对照组(Ⅱ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术中仅输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未采取其他保温措施;保温组术中注意保温,室内温度维持在23℃~28℃,使用warmTouchTM充气式保温装置及电子液体加温仪,冲洗液用水温浴箱加温至37℃。观察体温、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结果Ⅱ组手术后体温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Ⅱ组术后各时点与T0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Ⅱ组与Ⅰ组各时点相比PT、APTt明显延长,FIB和PLT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人腹部手术中保温能维持机体凝血功能稳定,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腹部手术 保温 凝血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