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技术预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进展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晖 赵宗波 +1 位作者 贾传海 樊新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41-744,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 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 MRI在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病情进展的价值.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根据入院后72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分为进展组44例和非进展组49例.患者发病48h内行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ASL序列的MRI检查,ASL图像上获得脑血流量(CBF)值,计算相对脑血流(rCBF)等.用NIHSS评分对脑卒中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卒中患者进展的临床因素和影像指标.结果进展组病灶侧CBF和rCBF显著低于非进展组[(31.83±10.26)ml/(100 g·min) vs (48.78±22.11)ml/(100 g·min),P<0.01;0.76±0.39 vs 1.21±0.52,P<0.01],入院NIHSS评分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52±3.62)分vs (5.65±3.06)分,P<0.01],颅内血管狭窄比例显著高于非进展组(70.5% vs 22.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CBF(OR=4.035,95%CI:1.868~10.425,P=0.001)、颅内血管狭窄(OR=0.233,95%CI:0.069~0.739,P=0.015)、入院NIHSS评分(OR =0.765,95%CI:0.591~0.953,P=0.026)与脑卒中进展有关.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ASL检测出低灌注、MRA发现有血管狭窄、入院NIHSS评分>7分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自旋标记
下载PDF
超高b值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联合和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沈金洁 薛丰 +2 位作者 蔡永 陆建国 王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8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间临床拟行前列腺穿刺的48例患者,分别行超高b值DW...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超高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经直肠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TRTE)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收集我院2015年2月—2017年10月间临床拟行前列腺穿刺的48例患者,分别行超高b值DWI检查(b=2000s/m^2)和TRTE检查,检查完成一周内行B超引导下12针前列腺穿刺活检。以穿刺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别单独应用超高b值DWI检查和TRTE以及超高b值DWI联合TRTE检查在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差异。结果:(1)48例疑似Pca穿刺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结节24例,前列腺癌24例。(2)超高b值DWI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79.2%、75%。(3)TRTE弹性分级法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75%、70.8%。(4)超高b值DWI联合TRTE检查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性、特异性分别为83.3%、95.8%。超高b值DWI联合TRTE检查诊断前列腺良恶性病灶的敏感性虽然较高,但与分别应用两种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方法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很高,与分别应用两种检查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高b值DWI联合TRTE检查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DWI TRTE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塞的CT诊断(附28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陆永明 陈振湖 《上海医学影像》 2003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1998-09至2003-03月经临床、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28例。使用GE Hispeed FX/i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200MA,时间为1.0s,窗宽90,窗位40,骨窗1000/400。其中1例...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自1998-09至2003-03月经临床、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塞28例。使用GE Hispeed FX/i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200MA,时间为1.0s,窗宽90,窗位40,骨窗1000/400。其中1例行增强检查。 结果 28例外伤性脑梗塞,23例可见原发颅脑损伤;4例首次CT检查阴性,24-72hCT复查证实;1例首次CT检查即表现为脑梗塞。其中儿童6例(约占21.4%),发生于手术后者8例(约占28.6%)。 结论 CT扫描对外伤性脑梗塞可作出准确诊断和估计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T诊断 颅脑外伤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薛建中 陆永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6期532-533,共2页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 弥散加权 成像
下载PDF
光谱CT碘密度成像与CT-FFR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效能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星露 丁庆国 +3 位作者 孙志新 陶青 胡粟 胡春洪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874-1878,共5页
目的 探讨光谱CT碘密度成像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62... 目的 探讨光谱CT碘密度成像与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预测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6月在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62例胸痛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分析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并于碘密度图定量评估左心室心肌灌注情况;通过人工智能技术(DV-FFR)计算CT-FFR,随访患者6个月后MACE是否发生.以有无MACE发生为参考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CTA﹑CT-FFR和碘密度图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分析其预测MACE的效能.结果 发生MACE组(n=12)与未发生MACE组(n=50)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缺血心肌碘浓度(IC)值明显低于远处正常心肌(t=-14.573,P<0.001),且缺血心肌的标准化碘浓度(NIC)值低于正常心肌的NIC值(t=-17.952,P<0.001).碘密度图预测MAC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100%、100%、94%;CT-FFR预测MACE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80%、52.4%、97.6%.碘密度图[曲线下面积(AUC)=0.961]、CT-FFR(AUC=0.898)诊断效能优于 CCTA(AUC=0.728),CT-FFR 与碘密度图的 AUC 值无显著差异(P=0.1696).结论 光谱CT碘密度图的IC值能够定量评估心肌缺血,有助于预测MACE,其效能与CT-FFR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CT 碘密度图 血流储备分数(CT-FFR) 心肌缺血
原文传递
青少年骨巨细胞瘤
6
作者 陈振湖 周晓春 +1 位作者 许培军 沈锦荣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本文回顾分析362例骨巨细胞瘤中38例发生于青少年的X线表现,其发病年龄均在20岁以下。其中26例位于短和长管状骨,22例的骨骺线尚未闭合,均未侵犯骨骺。所有病变均表现为溶骨性破坏,9例的皮质呈不规则破坏。36例均有... 本文回顾分析362例骨巨细胞瘤中38例发生于青少年的X线表现,其发病年龄均在20岁以下。其中26例位于短和长管状骨,22例的骨骺线尚未闭合,均未侵犯骨骺。所有病变均表现为溶骨性破坏,9例的皮质呈不规则破坏。36例均有膨胀使新的皮质骨重新塑形形成其外缘。28例病理分级属于Ⅰ级和Ⅱ级,19例属Ⅲ级,Ⅳ级仅1例。属于Ⅰ级和Ⅱ级的28例中除2例外均在X线片上表现为良性,Ⅲ级和Ⅳ级的10例中,X线片看到恶性征象者仅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巨细胞瘤 青少年 X线诊断
下载PDF
口内颊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一例
7
作者 黄大伟 曹锐 +1 位作者 邱佳明 王胜裕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62-64,共3页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是恶性纤维肉瘤的一种少见亚型,于1995年首先被报道,主要发生在位于下肢和躯干深部软组织,原发于口内颊侧罕见,目前仅1例报道。该文对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6年4月收治的1例口内颊部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进行报道。
关键词 硬化性上皮样纤维肉瘤 口内颊部 个案报道
下载PDF
微卡菌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8
作者 韦海旭 陈铭杰 马月琴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第S1期103-104,共2页
目的评价化疗联用微卡菌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9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50)例采用2HERZ/4HR加微卡菌苗方案治疗,B组(46例)单纯用2HERZ/4HR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和痰菌阴转情况。结果第2个... 目的评价化疗联用微卡菌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将9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A、B组,A组(50)例采用2HERZ/4HR加微卡菌苗方案治疗,B组(46例)单纯用2HERZ/4HR方案治疗,观察治疗后肺部病灶吸收和痰菌阴转情况。结果第2个月末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6.0%和78.3%;疗程结束痰菌阴转率A、B组分别为98.0%和87.0%;疗程结束胸片改善有效率A、B组分别为96.0%和84.8%。结论微卡菌苗能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率,促进病灶吸收,是一种较好的免疫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化疗 微卡菌苗
原文传递
原发性上腹部肿瘤血管侵犯的临床CT观察
9
作者 骆梦佳 蔡永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腹部肿瘤血管侵犯的临床CT观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入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上腹部肿瘤患者80例,采用CT检查血管侵犯情况,并与手术、病理金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血管侵犯检测阳性CT为7... 目的探讨原发性上腹部肿瘤血管侵犯的临床CT观察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入我院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上腹部肿瘤患者80例,采用CT检查血管侵犯情况,并与手术、病理金标准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80例患者中血管侵犯检测阳性CT为72例(90.0%),病理金标准为76例(95.0%),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CT观察原发性上腹部肿瘤血管侵犯阳性率与手术、病理检测金标准无明显差别,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对于原发性上腹部肿瘤血管侵犯的诊断有着一定的临床辅助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上腹部肿瘤 血管 临床CT 手术 病理 符合率
下载PDF
无脾综合征伴胰头缺如一例
10
作者 黄丽娜 丁庆国 +1 位作者 陆永明 李琴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434-435,共2页
无脾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脾缺如并往往伴有复杂的心脏畸形及心脏以外脏器的广泛发育异常的综合性病变,仅5%~10%的无脾综合征患者能够存活至成年。本例患者腹部较突出的解剖异常为胰头缺如,因既往检查均未行腹部影像学检査,以致误... 无脾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脾缺如并往往伴有复杂的心脏畸形及心脏以外脏器的广泛发育异常的综合性病变,仅5%~10%的无脾综合征患者能够存活至成年。本例患者腹部较突出的解剖异常为胰头缺如,因既往检查均未行腹部影像学检査,以致误诊为先天性复杂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脾综合征 胰头缺如 病例报道
原文传递
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分析
11
作者 蔡永 骆梦佳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7期116-117,共2页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选取68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运...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MRI表现特征,以供临床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3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乳腺良恶性病变患者中选取68例,运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乳腺恶性病变组患者的病灶边缘形态主要表现为毛刺、不规则,ST-Time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Ⅲ型;乳腺良性病变组患者的病灶边缘形态主要表现为光滑、规则,ST-Time曲线类型主要表现为Ⅰ型,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MRI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较高,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良恶性病变 动态增强MRI 表现特征
下载PDF
CT和临床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早期预测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健 丁庆国 韩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2期2064-2066,共3页
目的比较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CT和临床评分对疾病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发病24h内经CT检查并有完善临床记录的AP患者资料,比较CTSI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EPIC评分、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AP... 目的比较在急性胰腺炎(AP)早期CT和临床评分对疾病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在发病24h内经CT检查并有完善临床记录的AP患者资料,比较CTSI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EPIC评分、APACHE-Ⅱ评分和BISAP评分对AP严重程度预测评估的差异,并考察各CT评分与临床评分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各评分均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其中以EPIC评分AUC最大。各CT评分和临床评分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在AP早期CT评分和临床评分均可以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评估,以EPIC评分诊断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动脉自旋标记磁共振灌注技术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预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赵宗波 贾传海 刘晖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4期412-417,共6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n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灌注技术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预测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72 h后美国...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nerial spin labeling,ASL)磁共振灌注技术结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在预测后循环脑梗死(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方法:根据入院72 h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是否增加≥3分(作为病情进展标准),将57例PCI患者分为进展组和对照组,对患者行脑部MRI的T1加权、T2加权、FLARE、MRA、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ASL序列扫描,并进行后循环急性卒中预后早期CT量表(posterior circulation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pc-ASPECTS)评分,计算相对脑血流(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 CBF)值,记录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比较进展组与对照组间的ASL参数及其他指标差异,并对有差异的数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的r CBF值明显高于进展组(1.25±0.37比0.69±0.19,P<0.05),其pc-ASPECT评分也显著高于进展组[(8.21±0.74)分比(7.69±0.93)分,P<0.05],但r CBF值与pc-ASPECTS间无相关性。进展组患者的大动脉狭窄发现率(根据MRA结果)高于对照组(82.76%比35.71%P<0.05),且r CBF值与大动脉狭窄率相关,但10例大动脉狭窄者的r CBF值并未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高r CBF值(OR=3.703,95%CI为1.971~6.956)是PCI病情进展的保护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r CBF值≥1.014的PCI患者的预后较好,即72 h内疾病无进展。结论:高r CBF值是PCI病情进展的保护因素。对于PCI患者,pc-ASPECT评分、MRA大动脉狭窄率都可能无法全面反映疾病的短期进展,故行MRI、MRA检查并结合ASL检测r CBF值,可更好地预测PCI的早期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动脉自旋标记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3.0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健 姚秀忠 +1 位作者 饶圣祥 丁庆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在3.0T磁共振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与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3.0T磁共振上,术前行基于SE-EPI的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b值为0和600s/mm2,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 目的:分析评价在3.0T磁共振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在胰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正常志愿者与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癌患者,在3.0T磁共振上,术前行基于SE-EPI的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b值为0和600s/mm2,统计学比较分析正常胰腺、胰腺癌及远端炎症区的ADC值。结果:不同组织的ADC值从低到高依次为胰腺癌、正常胰腺、远端炎症,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织的ADC值有明显统计学差异,F值为18.716,P值为0.0004,两两比较分析显示胰腺癌分别与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ADC值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值分别为0.00483及0.00191。结论:在3.0T磁共振上,非脂肪抑制憋气DWI序列有助于病灶筛查,其ADC值能够较好的反映胰腺癌、正常胰腺及远端炎症的组织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弥散系数
下载PDF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培军 段承祥 +2 位作者 吕桃珍 陈振湖 徐兆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王培军,段承祥,吕桃珍,陈振湖,徐兆龙笔者搜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重点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在肿瘤术前分期、随访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本院1985~1993年经CT检查并... 睾丸恶性肿瘤的CT诊断王培军,段承祥,吕桃珍,陈振湖,徐兆龙笔者搜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重点分析其CT表现,探讨CT在肿瘤术前分期、随访中的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本院1985~1993年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睾丸恶性肿瘤9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CT
原文传递
肾杂合性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肿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芬芬 黄丽娜 +1 位作者 丁庆国 邱佳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6-469,共4页
肾嗜酸细胞肿瘤包括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及杂合性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肿瘤( hybrid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HOCT),其中肾HOCT又称为杂合瘤,具有嗜酸细胞腺瘤及嫌色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1]。既往研究认为HOCT 是肾癌的一种惰... 肾嗜酸细胞肿瘤包括嫌色细胞癌、嗜酸细胞腺瘤及杂合性嗜酸细胞腺瘤-嫌色细胞肿瘤( hybridoncocytic/chromophobe tumor,HOCT),其中肾HOCT又称为杂合瘤,具有嗜酸细胞腺瘤及嫌色细胞癌的组织学形态[1]。既往研究认为HOCT 是肾癌的一种惰性亚型,目前有研究提出HOCT 临床上呈良性经过,长期预后较好[2]。随着肾脏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升高,HOCT 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3],但目前对此类肿瘤的相关报道较少[4-5],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致使诊断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腺瘤 嗜酸粒细胞 嫌色细胞 肾细胞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23例脑转移瘤核磁共振影像学误诊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振湖 陆永明 周建春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1期1001-1002,共2页
目的 提高脑转移瘤核磁共振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11误诊病例的术前核磁共振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脑转移瘤误诊的主要疾病为胶质瘤 ,占 6 1% (14/ 2 3)。结论 在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时 。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诊断 核磁共振影像学 MRI 误诊
下载PDF
脑肿瘤卒中的MR特点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振湖 陆永明 《上海医学影像》 2000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提高脑肿瘤卒中MR特征的认识。方法 对26例37个瘤卒中和25例单纯脑内血肿作影像对照,重点观察血肿的结构及在MR重度T2WI和梯度回波图像上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出现率和完整性,对瘤卒中和单纯血肿进行比较。结果 37个瘤卒中,... 目的 提高脑肿瘤卒中MR特征的认识。方法 对26例37个瘤卒中和25例单纯脑内血肿作影像对照,重点观察血肿的结构及在MR重度T2WI和梯度回波图像上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出现率和完整性,对瘤卒中和单纯血肿进行比较。结果 37个瘤卒中,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完全缺失12个(32%),部分缺失19个(51%),厚度不均匀6个(16%)。而25例单纯脑内血肿的血肿周围均可以见到完整均匀的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结论 亚急性、慢性血肿周围含铁血黄素沉积圈的不完整性和不规则性可以作为诊断瘤卒中的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瘤卒中 磁共振成像 MR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80例CT征象分析
19
作者 王新民 邱国良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分析8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结果发现97个血肿,17例为双侧血肿。其中63个为混杂密度,13个为等密度,21个为低密度;弯月形90个,平直形5个,双凸形2个。讨论了血肿的分期、密度、形态和间接征象的诊断作用。
关键词 CT 脑血肿 硬膜下血肿
全文增补中
乏脂肪的肌间梭形细胞脂肪瘤一例
20
作者 黄丽娜 丁庆国 +1 位作者 倪丽欣 张芬芬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患者男,25岁,发现左下肢包块半年余,至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半年前发现左下肢肿块,生长缓慢,未予重视。既往体健。皮肤科检查:左下肢可触及一约4.2cm×2.1cm包块,质软、活动度差,轻度压痛,周围皮肤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嗜... 患者男,25岁,发现左下肢包块半年余,至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就诊。半年前发现左下肢肿块,生长缓慢,未予重视。既往体健。皮肤科检查:左下肢可触及一约4.2cm×2.1cm包块,质软、活动度差,轻度压痛,周围皮肤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嗜酸性粒细胞5.0×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0.273(正常值0.005~0.050),余未见明显异常。磁共振检查:肿块呈卵圆形,位于左侧骨中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边界清楚,与邻近肌肉相比,T1加权图像肿瘤呈等信号,短时反转恢复序列与T2WI序列上呈不均匀高信号,T1WI抑脂增强扫描病灶内见条束状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肌 脂肪瘤 梭形细胞 短时反转恢复序列 嗜酸性粒细胞 实验室检查 T2WI序列 磁共振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