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倒捻子素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小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国勇 汤玲玲 +4 位作者 佘健 徐佳思 顾艳英 刘虹 贺理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89-1096,共8页
目的:观察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α-MG)治疗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sclerosis,FSGS)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 目的:观察α-倒捻子素(alpha-mangostin,α-MG)治疗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urularsclerosis,FSGS)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kg)诱导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AN)模型后分为两组:1)AN+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2)AN+α-MG组,用α-MG(12.5 mg/kg)灌胃。灌胃每日1次,从阿霉素注射当日开始。另取10只小鼠作为对照组。6周后处死小鼠,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胆固醇等肾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检测肾组织中超氧阴离子,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血清中IL-1β,IL-18,IL-10,脂联素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中TGF-β1,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α-SMA,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水平。结果:α-MG治疗可降低AN小鼠血肌酐、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血胆固醇,增加肌酐清除率、血浆白蛋白(P<0.05);缓解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下调纤维化指标Col I和α-SMA的表达(P<0.05);减少肾组织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降低MDA和GSH水平以及增加CAT和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1β和IL-18水平,升高抗炎因子IL-10和脂联素水平(P<0.05);促进肾组织中Sirt1表达,抑制NLRP3的表达(P<0.05)。结论:α-MG治疗能够改善阿霉素诱导的FSGS小鼠肾功能,延缓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进程。α-MG通过促进肾脏Sirt1表达和抑制NLRP3表达而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阿霉素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沉默信息调控因子1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下载PDF
姜黄素缓解阿霉素诱导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勇 贺理宇 +4 位作者 汤玲玲 佘健 徐佳思 崔玲 易法云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8年第3期201-204,I0003,共5页
目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姜黄素是一种多酚天然产物,从姜黄的根茎中分离出来,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 目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肾脏疾病,最终可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姜黄素是一种多酚天然产物,从姜黄的根茎中分离出来,具有抗炎和抗氧化的作用。本项研究探索姜黄素对阿霉素诱导的FSGS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使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10 mg/kg)诱导FSGS大鼠模型,实验组每日予姜黄素(200 mg/kg)治疗,模型组单纯给予生理盐水。6周后处死大鼠,收集血液,尿液和肾脏标本以做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姜黄素能够激活阿霉素诱导的FSGS大鼠Nrf2和Sirt1基因,进而抑制ROS和炎症因子的产生,延缓纤维化进展,改善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病变。结论:姜黄素可以缓解阿霉素诱导的FSGS大鼠病变进展,其可能的作用靶点为Sirt1和Nrf2两个基因,通过激活Sirt1和Nrf2来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进而延缓FSGS的病变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GS NRF2 Sir1 姜黄素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8期1543-154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HD)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维持性HD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结果】78例患者于8260例次HD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血液透析(HD)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维持性HD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危险因素。【结果】78例患者于8260例次HD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透析不充分(44.94%)、感染(40.51%)、高血压控制不良(37.97%)、贫血未纠正(27.85%)和水钠未控制(12.66%)。【结论】透析不充分、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贫血未纠正、水钠未控制等是透析问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以透析不充分为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治疗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足细胞在泼尼松干预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硬化的机制探讨
4
作者 刘国勇 贺理宇 +4 位作者 佘健 杨青 徐佳思 崔玲 粟立文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8年第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足细胞在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及泼尼松干预下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入选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30例,收集治疗前及泼尼松治疗12周后患者尿液。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定量尿沉渣足细胞相关分... 目的:探讨足细胞在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疾病中的作用及泼尼松干预下足细胞相关蛋白的变化。方法:入选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30例,收集治疗前及泼尼松治疗12周后患者尿液。荧光实时定量PCR法定量尿沉渣足细胞相关分子nehprin、podocin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印记法检测尿液中WT1蛋白水平。结果:FSGS患者经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降低,血蛋白较治疗前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足细胞nephrinmRNA表达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足细胞podocin mRNA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沉渣尿WT1蛋白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podocalyxin与蛋白尿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②泼尼松能减轻患者蛋白尿水平,nephrin、podocin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有可能和病情变化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和变化有待进一步证实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Nehprin PODOCIN WT1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疾病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吴瑕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8年第16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8260例次血液透析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因...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间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8260例次血液透析间期中发生心力衰竭316例次(3.83%),主要危险因素依次是透析不充分(44.94%)、感染(40.51%)、高血压控制不良(37、97%)、贫血未纠正(27.85%)和水钠未控制(12.66%)。结论透析不充分、感染、高血压控制不良、贫血未纠正、水钠未控制等是透析间期发生心力衰竭的常见危险因素,以透析不充分为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6与胱抑素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国勇 贺理宇 +6 位作者 石艳 易法云 肖国球 杨青 佘建 徐海琴 龙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3期78-80,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医院肾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65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 目的分析血清白介素6(IL-6)与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医院肾内科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10例糖尿病(DM)患者,其中65例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Iμg/min设置为无早期。肾损伤组,即DM组,其余45例糖尿病患者UAER20~200μg/min设置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组,即DKD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CysC、IL-6水平。结果DKD组患者CysC、IL-6、CRP水平显著高于DM组(P〈0.05)。DKD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为60.0%、75.6%,双项阳性率为84.4%,而DM组阳性率分别为27.7%、36.9%、44.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ysC、IL-6单项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CysC、IL-6双项检测阳性率(P〈0.05)。结论IL-6与CysC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糖尿病肾脏疾病检测阳性率,是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确诊的重要方法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介素6 胱抑素C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下载PDF
血液透析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7
作者 覃英 凤灵 叶春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20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在难治性心力衰竭(RHF)中的疗效。方法: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指标改变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超声指标、心电图改变...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在难治性心力衰竭(RHF)中的疗效。方法: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HD)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超声指标改变和心电图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超声指标、心电图改变均有明显改善。结论:血液透析能显著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液透析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国勇 贺理宇 +6 位作者 石艳 易法云 肖国球 杨青 佘建 徐海琴 龙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682-36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检测对于诊断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03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检测对于诊断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03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包括34例原发性膜性肾病(MN)患者(MN组)、30例原发性FSGS患者(FSGS组)、26例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MCD)患者(MCD组)和13例Ig A肾病患者(Ig AN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su PAR水平,并分析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su PAR诊断FSGS、MN、M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4组患者性别构成、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肌酸酐、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GFR)、su PA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患者GFR低于MN组、MCD组和Ig AN组,MN组患者GFR低于MCD组和Ig AN组(P<0.05);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高于MN组、MCD组和Ig AN组(P<0.05);MN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MCD组和Ig AN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年龄和肌酸酐呈正相关(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血清su PAR水平与性别、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无直线相关性(P>0.05)。su PAR诊断FSGS的AUC为0.723〔95%CI(0.702,0.769)〕,而su PAR诊断MCD和MN的AUC分别为0.455〔95%CI(0.382,0.486)〕和0.493〔95%CI(0.425,0.538)〕。su PAR诊断FSGS的临界值为3 542 ng/L,其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78%。结论血清su PAR水平>3 542 ng/L对FSGS的诊断具有较大指导意义,su PAR有望成为辅助诊断FSGS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肾病 脂性 肾小球肾炎 膜性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MHD)的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吴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17期27-27,共1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连续2周透析的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同时计算G-S指数(KT/V)值,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进行...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连续2周透析的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分别计算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值,同时计算G-S指数(KT/V)值,透析间期体重增加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前、透析后的平均动脉压与其透析充分性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P<0.01);透析充分的患者(KT/V≥1.2)较透析不充分的患者(KT/V<1.2),在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控制良好(P<0.05)。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者在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压控制不良(P<0.05)。结论:透析不充分、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是维持性血透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高血压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