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 被引量:79
1
作者 虞晓龙 李尊 +1 位作者 郑建刚 奚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与深静脉造影相比,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疑诊下肢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深静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可疑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5例下肢DVT,深静... 目的与深静脉造影相比,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临床疑诊下肢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与深静脉造影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80例可疑深静脉血栓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65例下肢DVT,深静脉造影诊断64例;一致性检验显示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Kappa值=0.8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的敏感度为96.88%(62/64),特异度为81.25%(13/1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DV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与深静脉造影相结合,作为诊断DVT的首选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静脉造影术
下载PDF
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39
2
作者 於红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517-1519,1523,共4页
[目的]探究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本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确诊的GDM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指导,... [目的]探究个体化医学营养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质量、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8年1月本院妇产科及内分泌科确诊的GDM患者92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饮食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专业营养医师制定的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方案,均干预至分娩.比较两组孕妇体质量增长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统计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加及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增加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早、晚餐后2 h血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含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围产儿死亡病例,但观察组孕妇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及新生儿体质量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可有效控制GDM患者体质量,降低其血糖水平,并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减少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妊娠/护理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卫红 李文华 石红建 《交通医学》 2016年第2期162-163,166,共3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正常的患者36例,另以1∶2比例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且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异常冠心病患者72例,对心电图正常...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关系。方法:选取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但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正常的患者36例,另以1∶2比例选取同期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且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异常冠心病患者72例,对心电图正常、异常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与异常组相比,心电图正常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对重,多为重度、极重度狭窄,病变支数以2-3支为多,以LAD、RCA占多数,右优势型所占的比例低(P〈0.05);两组在病变部位和侧支循环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电图表现正常者应正确评估病情,必要时应当采取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避免遗漏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电图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预警高危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盛静宇 孙建辉 +1 位作者 石红建 杨玲伶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3年第6期841-843,846,共4页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以及对高危患者进行预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分别将两组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率减... 目的探讨心率减速力在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方面的应用以及对高危患者进行预警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9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21例健康体检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资料,分别将两组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SDNN、rMSSD),并研究观察组的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减速力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异常心率减速力的发生率高达84.2%,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心率减速力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中的SDNN呈正相关(r=0.618,P<0.05),与rMSSD也呈正相关(r=0.557,P<0.05)。平均随访48个月,其中心率减速力高风险组猝死率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率减速力数值明显降低,和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可作为定量检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以及筛选高危患者的新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自主神经 肥厚型心肌病
下载PDF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5
作者 汪海军 徐强 +3 位作者 沈涛 黄优华 周瑜 徐元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2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激光腔内闭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反应。结果观察组...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曲张应用激光腔内闭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临床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56.67%,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观察组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显著,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有效改善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腔内激光闭合术 高位结扎 大隐静脉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公立医院的智慧财务建设与发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陈春琴 黄晞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0年第5期315-316,共2页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耗材差率,公立医院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对智慧财务在公立医院互联网时代下的研究背景、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的研究意义、公立医院智慧财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全面...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耗材差率,公立医院运行压力越来越大,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对智慧财务在公立医院互联网时代下的研究背景、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的研究意义、公立医院智慧财务建设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作全面阐述,同时展望未来公立医院智慧财务的发展前景[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展望未来 智慧财务 医院经济管理 差率 运行压力 互联网时代 建设与发展
原文传递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静脉导管降低感染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7
作者 汪海军 徐强 +4 位作者 黄优华 潘儒艳 顾小燕 王红云 蒋雪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7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静脉导管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26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32例)和对照组(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 目的探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静脉导管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14年9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264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静脉置管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32例)和对照组(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132例),记录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统计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两组置管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实验组平均导管留置时间(286.7±43.1)d,导管相关性感染率3.03%,置管7 d CRP(7.0±0.6)mg/L,IL-6(12.5±0.8)pg/mL,PCT(3.3±0.5)μg/L,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静脉输液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效果的更好,患者炎症反应低,导管留置时间更长,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 PICC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下载PDF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巢淑波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82-183,186,共3页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中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50例分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9例(A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11例(B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12导联... 目的探讨QT离散度(QTd)在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中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50例分为非室性心律失常组39例(A组)和室性心律失常组11例(B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测量各组的QTd及心率校正后的QTd(QTcd)数值。结果 A组QTd及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和对照组的QTd及QTcd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合并脑心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及QTcd显著增加,QTd及QTcd可作为预测该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一个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 脑心综合征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建立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实践 被引量:5
9
作者 徐晶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第8期137-138,共2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诞生,主要是在影像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对纸质病案进行数字化转变,并且将要素信息储存到数字库当中,以此来满足病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目前医院病案管理的现状,对数字化病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诞生,主要是在影像扫描技术的基础上,对纸质病案进行数字化转变,并且将要素信息储存到数字库当中,以此来满足病案管理的相关工作要求。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目前医院病案管理的现状,对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优势进行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病案管理系统 问题 措施
下载PDF
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胸痛中心建设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晞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41-242,共2页
胸痛是急诊室患者就诊常见的病情主诉,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预告”,约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20%。[1]而医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2]
关键词 胸痛中心 信息化 内科患者 最佳治疗 救治能力 急性胸痛 急诊室 医院
原文传递
高、低频超声联合应用在急性阑尾炎中的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丹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3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低频超声联用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60例经临床诊断或经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回顾分析患者高频、低频超声诊断情况。结果: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 目的:探讨高频、低频超声联用在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60例经临床诊断或经外科手术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回顾分析患者高频、低频超声诊断情况。结果:高频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符合率85.00%、低频超声诊断符合率68.33%、两种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98.33%;高频、低频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相比两种超声单独诊断符合率更高(P <0.05)。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高频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出阑尾的直径、管腔内状况及管壁厚度等,有利于明确急性阑尾炎类型;而通过高品、低频超声联用检查能有效提高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 低频超声 联合诊断 急性阑尾炎
下载PDF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秦敏 李尊 +3 位作者 虞晓龙 刘春艳 顾美琴 季亚香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9期168-169,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5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将... 目的 :探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5例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静脉造影检查。将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率。结果 :对这65例患者的病情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为,在这65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对这65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为,在这65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的病情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进行静脉造影检查的结果相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这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敏感度为96.88%、准确率为95.38%。用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这些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Kappa(一致性检验)系数>0.8,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结论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造影检查
下载PDF
临床抗菌药物管理活动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柳沁怡 李晓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管理活动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的36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采取常规抗菌药物管理,2023年7—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管理质量评分(用药种类、...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管理活动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的36名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采取常规抗菌药物管理,2023年7—12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抗菌药物管理质量评分(用药种类、给药剂量、给药时机、联合给药)和抗菌药物相关指标(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抗菌药物日用药频次合格率)。结果管理后,用药种类、给药剂量、给药时机、联合给药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理后,抗菌药物日用药频次合格率为94.44%(34/36)、抗菌药物单次给药剂量合格率为97.22%(35/36),均高于管理前的77.78%(28/36)、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4.571,P均<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提升抗菌药物管理质量,优化整体使用情况,有效规范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抗菌药物 管理效果 管理质量
下载PDF
2016年~2018年某院肿瘤科麻醉药品使用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波 《中国处方药》 2019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分析某院肿瘤科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为能更好合理使用和管理麻醉药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肿瘤科麻醉药品消耗数据,统计分析麻醉药品用量、品种、DDDs(用药频度)、销售金额并排序。结果2016年~2018年肿瘤科麻醉药... 目的分析某院肿瘤科麻醉药品的用药情况,为能更好合理使用和管理麻醉药品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2018年肿瘤科麻醉药品消耗数据,统计分析麻醉药品用量、品种、DDDs(用药频度)、销售金额并排序。结果2016年~2018年肿瘤科麻醉药品用量、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其中口服缓控释制剂用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状态,注射剂明显下降;2018年DDDs居于前3位的分别是羟考酮缓释片(10mg),羟考酮缓释片(40mg)和吗啡缓释片(10mg)。结论某院肿瘤科在使用麻醉药品的品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基本合理,符合癌症阶梯止痛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品 销售金额 用药频度 用药情况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云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2期66-67,共2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检出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09月—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阴道检查子宫肌瘤,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检出率。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患者50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09月—2017年11月,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阴道检查子宫肌瘤,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彩色多普勒经阴道检查的诊断率为92.00(46/50),高于经腹部检查的诊断率彩色多普勒经阴道检查的诊断率为(72.00%),P<0.05。结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腹部检查和阴道检查,均具有诊断价值,经阴道检查具有较清晰的图像,对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瘤
下载PDF
达格列净联合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16
作者 叶月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2期018-021,共4页
分析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选择时间是从2023年1月开始至同年的12月份结束。90例患者被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有45例,治疗方法是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相结合,... 分析不同的用药治疗方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的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90例,选择时间是从2023年1月开始至同年的12月份结束。90例患者被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有45例,治疗方法是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相结合,而观察组增加达格列净,评估治疗的效果,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血糖值的对比上来看,治疗后均是有改善的,但是治疗后的检测值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检测值更低,和对照组相比较,P<0.05;从胰岛素功能的对比结果上来看,经过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是有明显差异性的,而且治疗后的组间对比,发现对照组的胰岛β细胞指数更小,而且胰岛素抵抗指数更大,和观察组相比,优势更差,而且对比结果是P<0.05。从安全性能上来看,两种用药方案均会引发一些副作用,统计对照组的发生率是11.11%,观察组是6.66%,从统计结果上可见P<0.05,是有明显的差异性的。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瑞格列奈与甘精胰岛素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优势,无论是有效性亦或是安全性均有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瑞格列奈 甘精胰岛素 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并发症的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涛 黄优华 +2 位作者 李建柯 石红建 徐元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食管恶性狭窄在DSA监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6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支架置入术,共置入86枚食管带膜支架,支...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65例食管恶性狭窄在DSA监视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并分析其原因.结果65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支架置入术,共置入86枚食管带膜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86/86),随访1-24个月,术后胸骨后疼痛和异物感50例,支架移位1例,再狭窄19例,大出血死亡1例,气管狭窄1例,胃食管返流5例.结论食管支架置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方法,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可使该手术更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并发症
下载PDF
溶栓联合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干预护理配合有效性分析
18
作者 谢小丽 顾巧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依托溶栓技术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方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展开治疗所具有的护理配合价值。方法 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予以抽取,运用投掷硬币法展开分组操作,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之间,研究组运用优质护理方案,参照组运用常... 分析依托溶栓技术与机械性血栓清除方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展开治疗所具有的护理配合价值。方法 对5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予以抽取,运用投掷硬币法展开分组操作,研究时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之间,研究组运用优质护理方案,参照组运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护患关系评分、护理安全性评分相较参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血栓清除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接受溶栓+机械性血栓清除治疗期间,合理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可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双重提高,将患者的血栓清除率显著提升,获得较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 机械性血栓清除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下载PDF
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联合腹腔镜治疗粘连性肠梗阻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巢浩强 石红建 史卫海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255-256,共2页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复杂性肠梗阻病死率为10%~2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其中,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12%~18%)[1-2],部分病例的治疗比较棘手。肠梗阻导管置入配合腹腔镜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报告...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复杂性肠梗阻病死率为10%~20%,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其中,外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高(12%~18%)[1-2],部分病例的治疗比较棘手。肠梗阻导管置入配合腹腔镜是治疗肠梗阻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报告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11月应用肠梗阻导管内排列术联合腹腔镜治疗的2例难治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腹腔镜 导管内 治疗 排列 外科常见病 人民群众 导管置入
原文传递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费燕强 叶维 +1 位作者 厉晓龙 刘伟峰 《中外医疗》 2017年第26期41-42,45,共3页
目的为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VSD技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 目的为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8例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后行筋膜切开减压术联合VSD技术治疗,记录患者术后感染和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13例创面肉芽生长新鲜,呈颗粒状,予以直接缝合处理,3例创面出现部分肌肉疑似缺血坏死,行清创植皮术,2例创面出现感染征象,行清创及VSD敷料替换治疗后治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伤口愈合良好,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无下肢肌力减退、感觉障碍、关节僵硬等症状。结论切开减压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能迅速降低筋膜间室内压力,同时避免不能Ⅰ期闭合的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为残留创面的愈合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切开减压 骨筋膜室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