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藤素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袁金金 李争光 吴昌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1123-1125,共3页
鱼藤素是一种天然的鱼藤酮类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小,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在多种肿瘤细胞和动物模型中均证实具有较强的肿瘤化学预防、抗肿瘤及化疗増敏作用。研究鱼藤素抗肿瘤作用机制可为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策略。
关键词 鱼藤素 肿瘤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单婵婵 吴昌平 蒋敬庭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8期1882-1884,共3页
肿瘤生物治疗是继传统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类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疫苗治疗等。其中,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确评价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 肿瘤生物治疗是继传统手术、化疗、放疗之后又一类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治疗和疫苗治疗等。其中,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确评价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的疗效对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影响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治疗 细胞免疫治疗 疗效评价
下载PDF
肿瘤射频消融裂解物负载的DC—CIK细胞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单婵婵 石亮荣 +4 位作者 丁美钱 朱一蓓 徐斌 蒋敬庭 吴昌平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研究负载射频消融肿瘤原位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活性细胞(CIK)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CIK细胞及骨髓来源的Dc。建立射频消融灭活小鼠皮下结肠癌的实验模型,将其原位裂解的肿瘤... 目的研究负载射频消融肿瘤原位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活性细胞(CIK)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制备BALB/C小鼠脾脏来源的CIK细胞及骨髓来源的Dc。建立射频消融灭活小鼠皮下结肠癌的实验模型,将其原位裂解的肿瘤组织反复冻融后取上清,lowry蛋白定量法定量,以终浓度5μg/ml载培养第5天的Dc(即Ag-Dc),2d后再与培养第7天的CIK细胞共培养48h,流式细胞术分析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试剂盒)检测其体外杀伤活性。结果DC表面分子表达共刺激分子CD86+ CD11c+、MHCⅡ+ CD11c+、MHCⅡ+ CD80+双阳性细胞百分含量分别为9.50%、42.4%、53.4%;Ag-DC表面分子表达共刺激分子双阳性细胞百分含量明显提高,分别为19.2%、74.2%、61.1%。CIK细胞培养第1天,CD3+ NK1.1+双阳性的百分含量为1.45%,第7天CD3+ NK1.1+双阳性表达明显提高为36.9%。Ag—DC—CI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C26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DC-CIK、CIK细胞,且相同效靶比下前者的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后者。效靶比为5:1时,Ag-DC-CIK细胞杀伤率为(74.9±3.5)%,DC-CIK细胞杀伤率为(71.2±2.1)%,CIK细胞杀伤率为(68.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007,P=0.007);效靶比为10:1时,Ag—DC-CIK细胞杀伤率为(82.3±4.5)%,DC-CIK细胞杀伤率为(77.1±5.1)%,CIK细胞杀伤率为(72.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27,P=0.005);效靶比为20:1时,Ag-DC-CIK细胞杀伤率为(83.2±1.9)%,DC-CIK细胞杀伤率为(77.2±4.2)%,CIK细胞杀伤率为(7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94,P=0.000)。结论负载肿瘤射频消融原位裂解产物的DC联合CIK细胞可以提高体外细胞毒活性,为肿瘤综合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结肠肿瘤 射频消融
原文传递
MicroRNAs与胃癌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颀 蒋敬庭 吴昌平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41-345,共5页
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若干microRNAs参与基因调控,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分化,microRNAs表达谱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microRNAs的研究对于阐明胃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胃癌癌变的分子机制具... MicroRNAs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近年来研究发现,若干microRNAs参与基因调控,直接参与胃癌的发生和分化,microRNAs表达谱与胃癌的进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microRNAs的研究对于阐明胃癌相关基因的功能和胃癌癌变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胃癌 基因调控
原文传递
多西他塞与奥沙利铂分别联合替吉奥治疗晚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袁金金 李争光 +2 位作者 吴骏 周文杰 吴昌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比较多西他塞(TXT)与奥沙利铂(L-OHP)分别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TXT+S-1)30例,TXT 75mg/m2静滴2h,d1;S-1 80mg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d1-d14;B组(L-OHP+S-1)24例,L-OHP 130... 目的:比较多西他塞(TXT)与奥沙利铂(L-OHP)分别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4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TXT+S-1)30例,TXT 75mg/m2静滴2h,d1;S-1 80mg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d1-d14;B组(L-OHP+S-1)24例,L-OHP 130mg/m2静滴2h,d1;S-1 80mg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d1-d14。两组均3周为1周期,2个周期评价疗效及毒性,随访疾病进展时间和生存期。结果:A、B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46.6%和54.2%,疾病控制率为70%和7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6.6个月和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5个月和14.0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主要包括血液学毒性、肝肾功能异常、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毒性和过敏反应等,以1-2级为主,均可耐受。结论:TXT联合S-1与L-OHP联合S-1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奥沙利铂 多西他塞 替吉奥
下载PDF
白介素-17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概况 被引量:2
6
作者 仲艳华 罗立波 蒋敬庭 《右江医学》 2013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由脂质诱发的慢性免疫炎性和纤维增生性的退行性病变,为当今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防治的研究已从形态学和生化组成等方面转变为细胞分子...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由脂质诱发的慢性免疫炎性和纤维增生性的退行性病变,为当今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尽管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和防治的研究已从形态学和生化组成等方面转变为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但因其发病隐匿且机制多而复杂,至今尚未明确。近年来AS的炎症和免疫学理论日益受到重视,其中新型CD4’T细胞亚群Thl7细胞因分泌产生白介素-17(IL-17)而得名。最新的研究表明,Th17分泌产生的IL-17在AS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IL-17的产生、功能、特征和信号传导以及它在AS中可能的作用和机制,进一步理解和阐明AS的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AS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 TH17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因子
下载PDF
肿瘤来源的外体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斐 吴昌平 蒋敬庭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3-16,共4页
外体(exosome)是多种细胞在正常生理过程中分泌的含有多种细胞膜分子及相关蛋白的小囊泡,其异常分泌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并与肿瘤细胞生长、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exosoine参与癌蛋白和... 外体(exosome)是多种细胞在正常生理过程中分泌的含有多种细胞膜分子及相关蛋白的小囊泡,其异常分泌是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并与肿瘤细胞生长、免疫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分泌大量的exosoine参与癌蛋白和免疫抑制分子的转移,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肿瘤来源的外体(TEX)可存在于肿瘤患者血浆、恶性渗出液和肿瘤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EX含有肿瘤的相关抗原,并将其递呈给T细胞以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发挥抗肿瘤作用。Exosome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等生物学特征可为恶性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体 肿瘤
原文传递
MicroRNA-2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小丽 吴昌平 蒋敬庭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87-90,共4页
MicroRNA (miRNA)为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MicroRNA-22(miR-22)参与了骨骼代谢、心肌细胞成熟与肥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在乳腺癌中,miR-22则具有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双重功能.mi... MicroRNA (miRNA)为非编码的单链小RNA分子,具有高度保守性、时序性和组织特异性.MicroRNA-22(miR-22)参与了骨骼代谢、心肌细胞成熟与肥大、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等生理病理过程.在乳腺癌中,miR-22则具有抑癌基因与癌基因的双重功能.miRNA-22有可能作为乳腺癌诊断和预后的指标,也可作为靶点为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22 乳腺癌 抑癌基因 癌基因 MicroRNA-22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血脂变化及总胆固醇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9
作者 石红兵 蒋敬庭 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686-688,共3页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探讨胃癌患者血清TC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600-1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7例胃癌、130例胃溃疡患者及64... 目的测定胃癌患者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含量,探讨胃癌患者血清TC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日立7600-120E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7例胃癌、130例胃溃疡患者及64例正常人外周血血脂及脂蛋白。用酶法测定血清TG和TC,用沉淀法测定血清HDL和LDL。结果正常人组血清TG和TC分别为(1.59±0.81)mmol/L和(4.65±0.87)mmol/L,明显高于胃癌组的(1.43±0.66)mmol/L和(4.35±0.82)mmol/L及胃溃疡组的(1.53±0.63)mmol/L和(4.43±1.14)mmol/L,其中正常人组与胃癌组血清T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人组血清HDL和LDL分别为(1.30±0.36)mmol/L和(2.73±0.66)mmol/L,明显高于胃癌组的(1.10±0.27)mmol/L和(2.27±0.57)mmol/L及胃溃疡组的(1.13±0.31)mmol/L和(2.45±1.04)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血清TC水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无关,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测定胃癌患者血清TG、TC、HDL及LDL水平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程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溃疡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血脂 脂蛋白
下载PDF
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俊俊 顾文栋 +5 位作者 陈陆俊 李敏 谢军 谈炎 李青 裴红蕾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36-538,共3页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中B7-H3分子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74例食管癌组织中B7-H3分子的表达。结果流式检测显示B7-H3分子在人食管癌细... 目的探讨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人食管癌细胞株TE-1、Eca-109中B7-H3分子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74例食管癌组织中B7-H3分子的表达。结果流式检测显示B7-H3分子在人食管癌细胞株Eca-109中呈弱表达,在TE-1中呈高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H—score)结果显示174例食管癌组织中B7-H3染色的H—score中位值为200.0,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92.5;食管癌组织中B7-H3表达水平和肿瘤浸润深度明显相关(P〈0.05),B7-H3高表达的患者其术后总生存率显著差于B7-H3低表达的患者[比值比(OR)=1.564,95%可信区间(CI):1.040~2.351,P〈0.05],B7-H3的表达水平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等均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协同刺激分子B7-H3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一H3 食管癌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与血管假友病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仲艳华 罗立波 蒋敬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7期40-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与血管假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5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或微...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17(IL-17)与血管假友病因子(vWF)、C-反应蛋白水平(CRP)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6~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5例为冠心病组,选择同期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或微小病变〈50%除外冠心病者25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分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P组)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vWF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评价冠脉病变程度;分析IL-17与vWF、CRP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①AMI组白细胞计数[(7.93±2.86)×109/L]高于SAP组[(6.33±1.53)×109/L]、UAP组[(7.50±2.39)×109/L]及对照组[(6.50±1.39)×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27);SAP组、UAP组、AMI组Gensini评分[25.80(3.00,68.00)、25.25(4.00,116.00)、36.00(4.00,100.00)分]高于对照组[1.84(0.00,11.00)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②AMI组、UAP组、SAP组患者血清IL-17、vWF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UAP组、SAP组间血清IL-17、vWF水平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P〈0.01);SAP组与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MI组、UAP组CRP水平[(15.13±8.59)、(8.36±3.08)mg/L]均高于对照组[(3.67±0.43)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经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IL-17分别与vWF(r=0.610,P〈0.01)、CRP(r=0.568,P〈0.01)成正相关,IL-17与Gensini评分亦成正相关(r=0.438,P〈0.01)。结论 IL-17、vWF、CRP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IL-17可促进vWF、CRP产生,并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白介素-17 血管假友病因子 C-反应蛋白 内皮细胞
下载PDF
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贵 蒋敬庭 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胃癌及15例胃炎患者手术标本Tim-3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T细胞均可见Tim-3的表达,胃癌组织CD4+T细胞Tim-3表达为(12.4... 目的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Tim-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2例胃癌及15例胃炎患者手术标本Tim-3的表达。结果 CD4+和CD8+T细胞均可见Tim-3的表达,胃癌组织CD4+T细胞Tim-3表达为(12.4±8.41)%,明显高于胃炎组的(6.01±1.95)%;胃癌组织CD8+T细胞中Tim-3表达为(9.56±7.48)%,明显高于胃炎组的(5.39±2.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im-3在CD4+T细胞中的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均无关(P>0.05)。Tim-3在CD8+T细胞中的表达仅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关(P>0.05)。结论Tim-3在胃癌的侵袭、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是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结构域分子3 流式细胞术 胃癌
下载PDF
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输注时间 被引量:6
13
作者 邓海峰 陆明洋 +8 位作者 徐斌 郑晓 李敏 刘检 周怡 孙青 石红兵 吴昌平 蒋敬庭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免疫表型与细胞毒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肿瘤患者CIK过继免疫治疗输注的最佳时间。方法采集40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由IFN-γ、rhIL-1α、rhIL-2等细胞因子和CD3...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免疫表型与细胞毒活性的变化规律,探讨肿瘤患者CIK过继免疫治疗输注的最佳时间。方法采集40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由IFN-γ、rhIL-1α、rhIL-2等细胞因子和CD3单克隆抗体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用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免疫表型,MTT法分析细胞毒活性。结果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PBMC中CD3+、CD3+CD8+、CD3+CD56+表型细胞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CD3+CD4+细胞在7 d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CD25+细胞在培养的早期(3~7 d)即达峰值,7~14 d缓慢下降,14~21 d快速下降。HLA-DR+细胞在0~14d处于上升期,14 d达峰值后快速下降。成熟CIK细胞毒活性[(52.49±7.70)%]较未活化的PBMC[(7.02±2.00)%]显著增高(P<0.01)。结论 14 d左右能诱导出典型的CIK,CD3+CD56+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确立自体CIK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最佳输注时间为第14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表型 细胞毒活性 输注时间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微小RNA-20a过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5
14
作者 燕海姣 蒋敬庭 +4 位作者 刘文松 王琦 石红兵 罗子俨 吴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771-1774,共4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微小RNA(miRNA)-20a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胰腺癌基因治疗靶位。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xPC3、Panc-1和永生化的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6C7中miRNA-20a的...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微小RNA(miRNA)-20a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胰腺癌基因治疗靶位。方法采用荧光原位杂交和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xPC3、Panc-1和永生化的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6C7中miRNA-20a的表达。体外实验分析慢病毒介导miRNA-20a过表达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结果miRNA-20a在胰腺癌细胞中呈低表达(P〈0.01);过表达miRNA-20a在体外可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P〈0.01),生长曲线最大抑制效率分别是(59.21±0.31)%和(59.04±2.01)%;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增殖率分别下降到(45.21±1.72)%和(38.74±2.13)%。miRNA一20a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分别为(62.3±4.5)%和(64.2±4.8)%(P〈0.05)。同时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表达水平下调,但其mRNA水平不变(P〉0.05)。结论miRNA-20a过表达能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在转录后水平抑制CyclinD1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微小RNA 增殖
原文传递
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敏 陈陆俊 +6 位作者 顾文栋 邓海峰 陆明洋 谢军 徐斌 吴昌平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54-1656,共3页
目的 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3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同时选用5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对食管癌肿瘤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H-... 目的 探讨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3例食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的表达,同时选用5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通过对食管癌肿瘤细胞中Foxp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H-score评分,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Foxp3蛋白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中主要表达在胞核,在癌旁组织中不表达;统计学分析显示,肿瘤细胞中Foxp3高表达(H-score≥70分)的患者中,肿瘤直径≥3.5 cm患者所占比率显著高于肿瘤细胞中Foxp3低表达(H-score< 70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267,P <0.05),而肿瘤细胞中Foxp3表达水平与患者其他临床参数无相关(P>0.05).结论 核转录因子Foxp3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主要分布在浸润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肿瘤细胞表达Foxp3在肿瘤进展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3 食管癌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可溶性B7-H4分子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俊俊 石红兵 +5 位作者 郑晓 程贵 谢军 陈陆俊 蒋敬庭 吴昌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分子(sB7-H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4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女性血清中sB7-H4的含量,并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7-H4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PC...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B7-H4分子(sB7-H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70例乳腺癌患者、41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及28例健康女性血清中sB7-H4的含量,并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7-H4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采用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B7-H4 mRNA及蛋白在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7-H4含量的中位值为26.54μg/ml,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组的5.69μg/ml(U=844.0,P<0.01)及健康对照组的15.71μg/ml(U=727.0,P<0.05)。乳腺癌患者血清中sB7-H4含量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χ2=6.944,P<0.01),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乳腺癌及癌旁组织中均可检测到B7-H4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论 sB7-H4含量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显著增加,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乳腺癌诊断与治疗的潜在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B7-H4 乳腺癌 血清
下载PDF
鱼藤素增加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争光 蒋敬庭 +3 位作者 吴骏 季枚 蔡明渊 吴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80-2182,共3页
目的观察鱼藤素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以1μmol/L鱼藤素处理24h后,噻唑蓝(MTF)比色法检测对其对氟尿嘧啶处理48h的敏感性变化;经鱼藤素联合氟尿嘧啶(12.5mg/L)处理后形态学观察进一步验证MTY结果... 目的观察鱼藤素对胃癌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以1μmol/L鱼藤素处理24h后,噻唑蓝(MTF)比色法检测对其对氟尿嘧啶处理48h的敏感性变化;经鱼藤素联合氟尿嘧啶(12.5mg/L)处理后形态学观察进一步验证MTY结果;提取1μmol/L鱼藤素处理24h后细胞总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鱼藤素预处理后可明显增强氟尿嘧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其Ic。值降至7.86rag/L(P〈0.05);增强氟尿嘧啶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鱼藤素可明显降低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水平。结论鱼藤素可通过下调Akt的活性,增强SGC-7901细胞对氟尿嘧啶的敏感性,与化疗药物联用可能有助于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鱼藤素 氟尿嘧啶 化疗增敏
原文传递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江露 吴昌平 蒋敬庭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0-14,共5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LAG-3)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个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与NK细胞上表达。LAG-3分子通过与其配体MHCⅡ类分子结合,负性调节活化T细胞的增殖、功能及维持机体T细胞内环境稳态。LAG-3在小鼠...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LAG-3)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一个重要的负性共刺激分子,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与NK细胞上表达。LAG-3分子通过与其配体MHCⅡ类分子结合,负性调节活化T细胞的增殖、功能及维持机体T细胞内环境稳态。LAG-3在小鼠模型及多种肿瘤微环境中有异常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在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干扰与阻断LAG-3/MHCⅡ信号通路可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分子 T细胞 树突状细胞 肿瘤免疫
原文传递
肿瘤射频消融裂解物致敏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单婵婵 石亮荣 +4 位作者 朱一蓓 徐斌 丁美钱 蒋敬庭 吴昌平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745-1748,共4页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肿瘤原位裂解物负载树突状细胞(DCs)抗肿瘤活性.方法 制备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对BALB/c小鼠结肠癌(C26)皮下种植瘤进行RFA灭活,将其原位裂解的肿瘤组织反复冻融后取上清,Lowry蛋白定量法定量,以终质... 目的 观察射频消融(RFA)肿瘤原位裂解物负载树突状细胞(DCs)抗肿瘤活性.方法 制备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s,对BALB/c小鼠结肠癌(C26)皮下种植瘤进行RFA灭活,将其原位裂解的肿瘤组织反复冻融后取上清,Lowry蛋白定量法定量,以终质量浓度5 mg/L负载培养第5天的DCs(即Ag-DCs),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Ag-DCs与未负载抗原的DCs的表面分子[CD11c、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CD80与CD86]表达的差异.建立3组肿瘤治疗与预防模型分别是Ag-DC组(n=5)、DC组(n=5)与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n=5),采用ANOVA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种植瘤体积的变化趋势,Log-rank检验比较3组小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Ag-DCs的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率分别为86.3%、29.4%、75.4%、82.5%;未处理的DCs表面分子的CD80、CD86、MHC-Ⅱ、CD11c表达率分别为68.6%、15.1%、64.5%、66.7%;小鼠肿瘤预防模型提示7d成瘤率分别为:Ag-DC组60%(3/5)、DC组80%(4/5)、PBS对照组100%(5/5);且Ag-DC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生长缓慢,与PBS和DC组的免疫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模型提示:Ag-DC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为(39±8)d,DC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为(28±4)d,PBS对照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期为(2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g-DC组小鼠的肿瘤体积生长缓慢,与PBS和DC组的免疫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肿瘤射频消融原位裂解物作为抗原可有效刺激DC产生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树突状细胞 结肠癌
原文传递
特异性DNA探针检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在患者体内的生存时间 被引量:2
20
作者 邓海峰 陆明洋 +7 位作者 徐斌 郑晓 李敏 刘检 周怡 孙青 吴昌平 蒋敬庭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83-1985,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性别错配的女性受者体内生存时间。方法通过细胞采集仪采集男性供者的单个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细胞,输注给女性受者。治疗数月后,用Y... 目的观察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在性别错配的女性受者体内生存时间。方法通过细胞采集仪采集男性供者的单个核细胞,经多种细胞因子体外诱导培养成CIK细胞,输注给女性受者。治疗数月后,用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测定女性受者体内淋巴细胞上Y染色体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14天时CIK细胞高表达CD3^+CD56^+为55.4%。CSPX探针定位于Xp11.1-q11.1,杂交信号为绿色,CSPY探针定位于Yp11.1-q11.1,杂交信号为红色,女性细胞染色体XX显示两个绿色荧光信号,男性细胞染色体XY显示1个绿色信号,1个红色荧光信号。在女性受者体内淋巴细胞上有Y染色体的表达,表达比例为0.5%~3.0%。结论Y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可以确定CIK细胞在患者体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生存时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