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VDF–HFP)/BST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介电、储能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梅文臣 魏金栋 +1 位作者 柯振瑜 胡静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采用溶液铸造法,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基体、钛酸钡锶(BST)为填料制备了纳米薄膜材料。对薄膜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ST含量对薄膜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ST含量的增大,薄膜的介... 采用溶液铸造法,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基体、钛酸钡锶(BST)为填料制备了纳米薄膜材料。对薄膜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BST含量对薄膜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ST含量的增大,薄膜的介电常数显著上升,介电损耗在中、高频区域有所下降,击穿强度逐渐减小,薄膜的充电能量密度显著增大;介电常数的实测值与Maxwell-Wagner理论模型计算值基本吻合,表明填料和基体结合良好,薄膜材料内部组织均匀,无明显缺陷。此外,从实际应用的角度讲,外加电场强度低于800 kV/cm或介于800~2100 kV/cm时,为了获得最大的放电能量密度,应分别选用BST体积分数为30%或20%的P(VDF–HFP)/BST复合薄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薄膜 溶液铸造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钛酸钡锶 介电性能 储能性能
下载PDF
不同渗氮温度下38CrMoAl钢低氮氢比无白亮层离子渗氮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尧 纪庆新 +1 位作者 魏坤霞 胡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28,共6页
为提高变速器锥盘使用寿命,以锥盘用38CrMoAl钢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渗氮温度低氮氢比离子渗氮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物相、硬度、渗层脆性及耐磨性进... 为提高变速器锥盘使用寿命,以锥盘用38CrMoAl钢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渗氮温度低氮氢比离子渗氮进行表面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物相、硬度、渗层脆性及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38CrMoAl钢经520℃,N2∶H2=1∶4和540℃,N_2∶H_2=1∶5离子渗氮后表层无白亮层生成,XRD分析表明表层无γ'-Fe4N相,说明离子渗氮时通过改变渗氮温度和氮氢比可以避免白亮层生成,只形成渗氮扩散层。研究还发现,渗氮层的脆性显著降低,韧性和耐磨性提高,为促进无白亮层离子渗氮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变速器锥盘的表面改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氮氢比 渗氮温度 白亮层
下载PDF
离子渗氮化合物层物相调控对耐磨性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彭甜甜 林超林 +2 位作者 陈尧 王辉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2-177,共6页
目的探索化合物层物相与耐磨性的关系,并实现其有效调控,从而满足不同零部件的服役性能要求。方法选用常用渗氮钢38CrMoAl进行不同氮气比(15%、20%、25%)离子渗氮研究,渗氮温度为510℃,保温4 h。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 目的探索化合物层物相与耐磨性的关系,并实现其有效调控,从而满足不同零部件的服役性能要求。方法选用常用渗氮钢38CrMoAl进行不同氮气比(15%、20%、25%)离子渗氮研究,渗氮温度为510℃,保温4 h。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渗氮后的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截面硬度、耐磨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在相同的渗氮温度下,调节氮气比可获得不同物相组成的化合物层。在渗氮温度510℃下,氮气比为20%时满足形成γ′相的临界氮势,从而得到γ′单相化合物层。氮气比达到25%时,满足形成ε相的临界氮势,渗氮层中γ′相形成,并动态转变成ε相,使ε相逐渐增多,形成ε+γ′双相化合物层。结论38CrMoAl经不同氮气比离子渗氮后形成了ε+γ′双相化合物层,在较小磨损载荷(200 g)下,具有更优的耐磨性。但在较大磨损载荷(400 g)下,氮气比20%获得的γ′单相化合物层试样磨痕较窄,摩擦系数较小,即在较大磨损载荷下,γ′单相化合物层比ε+γ′双相化合物层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耐磨性能。该研究可为不同磨损服役条件的零部件离子渗氮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8CRMOAL钢 离子渗氮 化合物层 物相 耐磨性
下载PDF
微量钛对离子渗氮渗层特性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毛长军 魏坤霞 +2 位作者 刘细良 周正华 胡静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调控离子渗氮渗层特性,获得少脆性化合物层、厚韧性扩散层的渗氮层,提高离子渗氮渗层抗冲击性和重载下的耐磨性,对42CrMo钢进行了添加微量钛的创新离子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和显微硬度计对渗层的截面显微组织、表面形... 为调控离子渗氮渗层特性,获得少脆性化合物层、厚韧性扩散层的渗氮层,提高离子渗氮渗层抗冲击性和重载下的耐磨性,对42CrMo钢进行了添加微量钛的创新离子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和显微硬度计对渗层的截面显微组织、表面形貌和成分、物相和截面硬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微量钛离子渗氮可显著改善渗层特性,获得少化合物层的高硬高韧渗氮层,同时显著提高离子渗氮效率。在540℃×4h工艺条件下,添加微量钛可使离子渗氮有效硬化层厚度显著增加,由常规离子渗氮的225μm增加到380μm,即渗氮效率提高近70%;有效硬化层厚度提高的情况下,化合物层厚度反而减薄,由常规离子渗氮的19μm降低到10μm,即化合物层厚度降低了约50%;渗层中化合物层与有效硬化层之比值由常规离子渗氮的8.5%降低到2.6%。同时添加微量钛离子渗氮渗层中形成了高硬度强化相Ti N,使渗层表面硬度由703HV0.05提高至895HV0.05。添加微量钛离子渗氮获得了薄化合物层、高硬高韧、厚有效硬化层的优良渗氮层特性,该渗层特性对改善离子渗氮零部件抗冲击性和重载下的耐磨性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钢 离子渗氮 有效硬化层 化合物层
下载PDF
42CrMo4钢硼氮离子复合渗与离子渗氮对比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麻恒 赵晓兵 +3 位作者 魏坤霞 罗琪 刘细良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1-126,共6页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42CrMo4钢离子渗氮层的硬度,研发硼氮离子复合渗创新技术,并与离子渗氮层特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520℃、6 h的相同工艺条件下,对42CrMo4钢分别进行硼氮离子复合渗和离子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RD、显微硬度计...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42CrMo4钢离子渗氮层的硬度,研发硼氮离子复合渗创新技术,并与离子渗氮层特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在520℃、6 h的相同工艺条件下,对42CrMo4钢分别进行硼氮离子复合渗和离子渗氮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XRD、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测试机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截面显微组织、物相、截面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硼氮离子复合渗可显著提高渗氮效率,在520℃、6 h工艺条件下,化合物层厚度由18.78μm增加到29.44μm,有效硬化层厚度由265μm增加到355μm。同时,硼氮离子复合渗后在渗层形成了硼铁化合物FeB和Fe_(2)B,显著提高了渗层的硬度和耐磨性;表面硬度由750HV0.05提高至1002HV0.05,耐磨性和耐蚀性明显提高,磨损率由3.06 mg/cm^(2)下降到1.02 mg/cm^(2);自腐蚀电位由–648.89 mV提高至–494.32 mV。结论与离子渗氮相比,硼氮离子复合渗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提高离子渗效率,还可显著提升渗层性能,包括渗层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钢 硼氮离子复合渗 离子渗氮 渗层 耐磨性 耐蚀性
下载PDF
反应挤出聚合制备聚乙醇酸及其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 被引量:5
6
作者 张鑫 殷鹏 +1 位作者 黄少娟 李锦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3-148,共6页
通过反应挤出聚合法制备了聚乙醇酸(PG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PGA分子量和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聚乙醇酸合金(PLA/PGA),详细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下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随催化剂用量... 通过反应挤出聚合法制备了聚乙醇酸(PGA),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对PGA分子量和拉伸强度的影响;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聚乳酸/聚乙醇酸合金(PLA/PGA),详细研究了不同共混比例下合金的热行为、力学性能和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随催化剂用量增加,PGA分子量先增大后减小,催化剂用量为0.03%时,制得PGA的重均分子量(Mw)为8.92×10^(4),拉伸强度为94.3 MPa,且在(7~9)×10^(4)分子量范围内变化不大。低含量的PGA能诱导PLA冷结晶,出现PLA双熔融峰,随PLA含量减小,作为分散相的PLA倾向与PGA形成共晶,PLA冷结晶峰和双熔融峰强度逐渐下降,PGA出现熔融肩峰,且主熔融峰向低温移动;PGA作为分散相且质量分数低于20%时,PGA结晶完全受限,随PGA含量增大,其结晶峰强度逐渐增大,且结晶温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随合金中PLA含量增大,拉伸强度逐渐减小。PLA对PGA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合金的降解速率减小,PLA/PGA质量比为50/50的共混合金降解42 d的质量保持率为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聚合 聚乙醇酸 聚乳酸 合金 热行为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光引发点击化学接枝聚合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及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彭辉 杨海存 +2 位作者 马文中 刘春林 龚方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83,共9页
以紫外光引发的巯基-炔基绿色点击化学反应接枝聚合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MWCNTs-g-PNIPAM),通过改变接枝时间得到了不同接枝率的MWCNTs-g-PNIPAM,并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MWCNTs-g-PN... 以紫外光引发的巯基-炔基绿色点击化学反应接枝聚合制备多壁碳纳米管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MWCNTs-g-PNIPAM),通过改变接枝时间得到了不同接枝率的MWCNTs-g-PNIPAM,并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MWCNTs-g-PNIPAM复合超滤膜。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红外光谱、水接触角和水通量、场发射电子显微镜和机械拉伸试验研究了MWCNTs对PVDF超滤膜的结晶度和β相结晶含量、亲水性能、表面和断面形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金属催化剂的光引发点击化学在接枝时间为3 h时,PNIPAM的最大接枝率为9.76%,改善了碳纳米管与PVDF的界面结合力,使碳纳米管能够满足亲水性的同时还能在PVDF基体中良好分散。其中,β相结晶含量由纯PVDF膜的68.64%提升至95.32%,结晶度由46.30%提升至57.95%,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分别由5.37 MPa和53.2%提升至7.85 MPa和54.32%,水接触角由95°降至69.75°,水通量由3.18 LMH提升至21.68 L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引发 点击化学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 碳纳米管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下载PDF
虚拟仿真环境下钙钛矿半导体及其光伏器件实验教学设计
8
作者 张帅 房香 +2 位作者 张婧 朱科钤 任玉荣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179,共5页
通过对钙钛矿材料物性的仿真计算及在虚拟场景下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和性能表征的模拟,直观、生动呈现钙钛矿组分与晶体结构、能带的关系和器件制备过程。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不深、实操难以开展的痛点,使学生接触前沿研究用大型精密... 通过对钙钛矿材料物性的仿真计算及在虚拟场景下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和性能表征的模拟,直观、生动呈现钙钛矿组分与晶体结构、能带的关系和器件制备过程。解决了传统教学理论不深、实操难以开展的痛点,使学生接触前沿研究用大型精密设备,掌握钙钛矿光伏材料的构效关系和相关器件的设计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物理 半导体物理 钙钛矿 虚拟仿真 实验教学案例
下载PDF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在线课程建设 被引量:4
9
作者 廖华勇 徐建平 《山东化工》 CAS 2019年第18期200-201,共2页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容,包含课件制作,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及在线考试等环节,提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教学效果看,在线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制作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更加熟悉教学内容,在线课程...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在线课程建设的内容,包含课件制作,单元测验、单元作业及在线考试等环节,提出建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从教学效果看,在线课程的建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在制作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更加熟悉教学内容,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值得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课程 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教学
下载PDF
离子后氧化对渗氮层结构与性能的调控
10
作者 倪嘉 麻恒 +3 位作者 于民华 胡静 安旭龙 魏坤霞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70-175,共6页
目的调控离子渗氮层的结构和性能,获得少无化合物层且满足需求厚度的有效硬化层,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的离子渗层。方法将42CrMo4钢在温度500℃下离子渗氮5 h后,再进行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后氧化处理。通过调整后氧化的实验参数,探... 目的调控离子渗氮层的结构和性能,获得少无化合物层且满足需求厚度的有效硬化层,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的离子渗层。方法将42CrMo4钢在温度500℃下离子渗氮5 h后,再进行不同工艺条件下的后氧化处理。通过调整后氧化的实验参数,探索它们对渗氮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使用金相显微镜、XRD衍射仪、维氏显微硬度计及电化学工作站分析截面渗层结构、物相、硬度、韧性和耐蚀性。结果在相同的离子渗氮条件(500℃,5 h)下,随着后氧化的温度和时间的改变,离子渗氮形成的化合物层逐渐分解,化合层的厚度逐渐减小,可由9.41μm减薄至3.62μm;经离子渗氮+后氧化处理后,形成的有效硬化层的厚度和表面硬度相较于常规离子渗氮有所提高,其中有效硬化层的厚度由300μm增至378μm,截面最高硬度由765HV0.05增至825HV0.05;渗层表面形成由Fe_(3)O_(4)、Fe_(2)O_(3)组成的氧化膜,提高了其耐蚀性,自腐蚀电位由-658.72 mV提升至-429.23 mV。结论42CrMo4钢经过离子渗氮及后氧化处理后,化合物层显著减薄,有效硬化层显著增厚,且截面硬度、韧性和耐蚀性等指标均得到改善,在后氧化工艺参数为400℃、2 h时获得了最优的综合性能,包括硬度、韧性、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2CrMo4钢 离子渗氮 离子后氧化 硬度 韧性 耐蚀性
下载PDF
混纤纱法制备CGF增强PP/PGA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存 龚方红 +2 位作者 刘昊天 蔡子楠 马文中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复合相容剂乙烯-丙烯共聚物/凹凸棒土(EPC/ATP),增容聚丙烯(PP)/聚乙醇酸(PGA)共混物并进行熔融纺丝,研究了相容剂和PGA含量对改性纤维收缩率、结晶度和双折射率的影响;通过混纤纱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CGF)增强PP/PGA复合材料,研究了... 采用复合相容剂乙烯-丙烯共聚物/凹凸棒土(EPC/ATP),增容聚丙烯(PP)/聚乙醇酸(PGA)共混物并进行熔融纺丝,研究了相容剂和PGA含量对改性纤维收缩率、结晶度和双折射率的影响;通过混纤纱法制备连续玻璃纤维(CGF)增强PP/PGA复合材料,研究了CGF含量对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EPC/ATP质量分数为5%,PP/PGA质量比为93/7时,纺丝性能较好,改性纤维的收缩率下降至2.1%,双折射率为2.55×104,结晶度为28.1%,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提升,且CGF质量分数可提高至70%。复合材料中的PGA在缓冲溶液中的降解速率明显下降,28 d后拉伸强度维持率为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聚乙醇酸 连续玻纤 混纤纱法
下载PDF
液相线铸造Al-18Si合金的凝固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12
作者 刘细良 王云飞 +1 位作者 杜福林 王建华 《铸造》 CAS 2024年第4期509-513,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Image-Pro Plus软件、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液相线铸造Al-18Si合金的凝固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液相线温度下保温时间的增加,Al-18Si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生硅的尺寸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力学性... 采用光学显微镜、Image-Pro Plus软件、X射线衍射仪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等研究液相线铸造Al-18Si合金的凝固组织与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液相线温度下保温时间的增加,Al-18Si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初生硅的尺寸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力学性能则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与普通铸造相比,液相线铸造可使Al-18Si合金中初生硅平均尺寸减小30.6%,使该合金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27%和108%。因此,液相线铸造是改善过共晶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液相线铸造 凝固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熔体净化和急冷协同对含镧过共晶铝硅合金组织凝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荆伊蕾 朱翔鹰 +1 位作者 吴长军 王建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98-102,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熔体净化和急冷协同作用对Al-(16-24)Si-0.1La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熔体急冷相比,熔体净化和急冷协同作用可完全抑制硅含量不超过20wt%的过共晶Al-Si-0.1La合金...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研究了熔体净化和急冷协同作用对Al-(16-24)Si-0.1La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熔体急冷相比,熔体净化和急冷协同作用可完全抑制硅含量不超过20wt%的过共晶Al-Si-0.1La合金中初生硅的析出,明显细化Al-(16-24)Si-0.1La合金中的共晶组织,提高共晶组织的显微硬度。因此,熔体净化与急冷协同处理是改善过共晶铝硅合金凝固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熔体净化 熔体急冷 凝固组织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硅橡胶微球及其结构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安琪 朱伟 +2 位作者 郭惠铭 姜彦 张洪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以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为致孔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硅橡胶微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热重分析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雾... 以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球为致孔剂,乙酸乙酯为溶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硅橡胶微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热重分析仪、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雾度测定仪等对多孔硅橡胶微球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致孔剂用量的增加,多孔硅橡胶微球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微球表面孔径分布均匀;随着搅拌速率的提高,多孔硅橡胶微球平均粒径缩小;在搅拌速率800r/min、PMMA微球用量1.5g、溶剂用量12.5g条件下,合成的多孔硅橡胶微球的孔径分布均匀且孔洞较深,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提高PMMA膜材的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悬浮聚合 多孔硅橡胶微球
下载PDF
42CrMo钢离子氮氧共渗与离子渗氮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缪小吉 武计强 +4 位作者 梅文臣 孙斐 徐磊 张玉龙 胡静 《航空制造技术》 2019年第21期64-68,共5页
以常用齿轮钢42CrMo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其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与传统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50℃+4h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 以常用齿轮钢42CrMo为研究材料,采用不同空气流量对其进行离子氮氧共渗,并与传统离子渗氮进行对比。利用光学显微镜、XRD和电化学工作站对渗层的显微组织、物相和耐蚀性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550℃+4h相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离子氮氧共渗化合物层比传统离子渗氮渗层厚度增加50%以上,氮化疏松层级别提高到12级;同时,离子氮氧共渗后渗层最表层形成了一薄层Fe3O4,使耐蚀性得到显著提高,0.3L/min为最佳空气流量。该研究可为改进42CrMo表面改性工艺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离子渗氮 氮氧共渗 氮化疏松层 耐蚀性 42CrMo
下载PDF
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效率及渗层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缪小吉 宋璐 +2 位作者 卢阳阳 孙斐 胡静 《材料热处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4-128,共5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效率及渗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体渗碳工艺条件下,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有效硬化层深度由1.24 mm增加到1.5... 采用光学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效率及渗层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体渗碳工艺条件下,喷砂预处理对20CrMnMo钢气体渗碳具有明显的催渗效果,有效硬化层深度由1.24 mm增加到1.59 mm,即渗碳效率提高了约30%。同时,喷砂预处理使气体渗碳渗层脆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MO钢 喷砂处理 气体渗碳 渗碳效率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对304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润涛 孙斐 +3 位作者 汪丹丹 魏坤霞 杨卫民 胡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2-429,共8页
目的 在保障304奥氏体不锈钢良好耐蚀性前提下,研发显著改善表层硬度及耐磨性的低温高效离子渗氮技术。方法 低温离子渗氮时,在试样周围均匀放置微量海绵钛,研发304奥氏体不锈钢创新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 目的 在保障304奥氏体不锈钢良好耐蚀性前提下,研发显著改善表层硬度及耐磨性的低温高效离子渗氮技术。方法 低温离子渗氮时,在试样周围均匀放置微量海绵钛,研发304奥氏体不锈钢创新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技术。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显微维氏硬度计、摩擦磨损测试仪,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设备分别对试样截面显微组织、物相及成分、截面显微硬度、渗层耐磨性能、耐蚀性能等渗层组织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 304奥氏体不锈钢在420℃/4h钛催渗离子渗氮处理后,不仅保持了良好耐蚀性,且渗层耐蚀性比常规低温离子渗氮略有提升,同时,表面硬度与耐磨性大幅提高,表面硬度由常规离子渗氮的978HV0.025提升至1350HV0.025。磨损率由20.9μg/(N·m)降低至7.4μg/(N·m),下降了约2/3。特别有价值的是,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效率比传统离子渗氮显著提升,渗氮层厚度由常规离子渗氮的11.37μm增厚到48.32μm,即渗氮效率提高到常规离子渗氮的4倍以上。结论 本研究研发的钛催渗低温离子渗氮技术在保障304奥氏体不锈钢优良耐蚀性的同时,能够大幅度提升不锈钢表面硬度及耐磨性能,且具有显著的催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催渗 离子渗氮 304奥氏体不锈钢 耐蚀性 硬度 耐磨性
下载PDF
低VOC聚丙烯润滑体系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曹峥 夏艳平 +3 位作者 梁红伟 刘钢 吴盾 刘春林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分别以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双羟基乙基乙撑双硬脂酰胺(HBS)为润滑剂,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HBS、PP/EBS聚合物润滑体系,研究了EBS、HBS的用量对复合体系熔体流动速率、复数黏度、拉伸强度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 分别以乙撑双硬脂酰胺(EBS)、双羟基乙基乙撑双硬脂酰胺(HBS)为润滑剂,聚丙烯(PP)为基体,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HBS、PP/EBS聚合物润滑体系,研究了EBS、HBS的用量对复合体系熔体流动速率、复数黏度、拉伸强度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影响。结果表明,EBS、HBS对PP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其中HBS对PP具有更好的润滑效果,当润滑剂HBS的用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复合体系的熔体流动速率增加了404.8%;HBS、EBS对PP中的VOC具有抑制作用,其中HBS的抑制效果比EBS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撑双硬脂酰胺 双羟乙基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润滑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下载PDF
Al-3P变质Al-18Si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威 陆晓旺 +3 位作者 刘亚 吴长军 王建华 苏旭平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4-280,共7页
用Al-3P作为变质剂对Al-18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Image Pro Plus 6.0软件、扫描电镜和万能电子试验机等研究变质剂加入量w(Al-3P)(0~1.0%)和变质温度(750~850℃)对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初... 用Al-3P作为变质剂对Al-18Si合金进行变质处理,利用光学显微镜、Image Pro Plus 6.0软件、扫描电镜和万能电子试验机等研究变质剂加入量w(Al-3P)(0~1.0%)和变质温度(750~850℃)对合金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初晶硅的尺寸减小,面积分数增大。当变质温度为800℃时,随w(Al-3P)增加,初晶硅的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初晶硅的面积分数先增大后减小,w(Al-3P)为0.6%时初晶硅尺寸最小,平均尺寸为14μm,w(Al-3P)为0.8%时初晶硅面积分数达到最大值14.4%。当w(Al-3P)为0.8%时,随变质温度升高,Al-18Si合金中的初晶硅面积分数减小,初晶硅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变质温度为800℃时初晶硅尺寸最小,约为15μm。与未变质的Al-18Si合金相比,在800℃加入0.8%Al-3P变质处理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17.6%和109%,拉伸断口呈现明显的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共晶铝硅合金 变质处理 初晶硅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下载PDF
Mg对机械能助渗铝锌渗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浩平 徐宁 +4 位作者 何祖新 王建华 涂浩 沈圣哲 苏旭平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39-44,共6页
采用机械能助渗技术在420℃下对20钢进行Al-Zn-Mg共渗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渗层进行分析,探讨镁元素对渗层组织和厚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铝、镁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分析助渗时间对渗层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渗层中镁含量的... 采用机械能助渗技术在420℃下对20钢进行Al-Zn-Mg共渗实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渗层进行分析,探讨镁元素对渗层组织和厚度的影响,并测定了铝、镁元素在渗层中的分布;分析助渗时间对渗层组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渗层中镁含量的升高会促进渗层组织由单相向多相发生转变,并使渗层厚度增加,特别是当镁元素质量分数超过5%后,渗层厚度增幅大,出现使渗层组织稀松的ζ相,镁铝元素以固溶体的形式存在于渗层中;在渗剂配比相同情况下,助渗时间延长渗层组织由单相δ相向δ相、Г相和ζ相三相转变。由此可得应合理控制镁元素的添加量在3%~5%范围内,避免助渗时间过长,以不超过3 h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能助渗 Al-Zn-Mg共渗 渗层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