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脏反位与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罗云 王崇树 +2 位作者 吕其君 欧梦川 龚继川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4-1066,共3页
目的探讨内脏反位与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报告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2月9日收治的1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的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病例;并应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探讨内脏反位与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方式。方法报告四川南充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5年12月9日收治的1例经腹腔镜手术确诊的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病例;并应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及中国生物医学中文数据库以及Google Scholar及PubMed英文数据库以“阑尾炎/全内脏反位、阑尾炎/肠旋转不良、阑尾炎/左下腹痛和左侧阑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内脏反位与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术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排除重复及资料不全的病例文献后,共收集到157例左侧阑尾炎患者,加上本组诊治的1例共计158例。其中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120例,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38例。腹部疼痛固定部位: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以左下腹为主,占72.5%(87/120),右下腹仅占15.0%(18/120);而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左下腹、左上腹和右下腹疼痛者分别占39.5%(15/38)、23.7%(9/38)和18.4%(7/38)。 CT对肠旋转不良的发现率为81.8%(18/22),5例钡餐造影均发现肠旋转不良。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术前确断率为78.3%(94/120),而有76.3%(29/38)的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患者为术中确诊。内脏反位和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发展为阑尾周围脓肿及穿孔的比例分别为15.8%(19/120)和47.4%(18/38),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的左下腹麦氏点切口的数量显著多于肠旋转不良型组(P=0.000),肠旋转不良型左侧阑尾炎的周围严重粘连及阑尾穿孔的数量高于内脏反位(P=0.000和 P=0.001)。结论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的主要疼痛固定部位在左下腹;而肠旋转不良型则不确定且其术前诊断低,CT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率。内脏反位型左侧阑尾炎手术可选左下腹麦氏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阑尾炎 全内脏反位 肠旋转不良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患者围手术期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3
2
作者 崔丽君 魏雪梅 +2 位作者 冯晓芬 游川 花霞 《护理管理杂志》 2011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按实施人文关怀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自我...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直肠癌结肠造瘘口围手术期患者按实施人文关怀前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调查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并发症,并能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造瘘口 人文关怀 自我护理能力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的比较 被引量:39
3
作者 彭勇 唐俊 +3 位作者 赵国刚 彭祥玉 刘崇清 李敬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42-643,共2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74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75例(LA组).开腹手术799例(OA组)。结果1774例患者术后共有21例(1.2%)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其中LA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74例阑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975例(LA组).开腹手术799例(OA组)。结果1774例患者术后共有21例(1.2%)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其中LA组4例(0.4%),OA组17例(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对于1437例未发生穿孔的患者.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0.1%(1/783)和0.3%(2/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461)。对于337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两组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1.6%(3/192)和10.3%(15/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0)。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可明显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 腹腔镜 粘连性肠梗阻
原文传递
肝癌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权林 李敬东 +4 位作者 徐威 石刚 田云鸿 李强 李德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肝切除术的88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肝切除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应用ROC曲线评估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风险,并作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共有17例患者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积液、Child分级、肿瘤直径、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术前ALP及Hb、术前WBC≥10×10^9/L、术前AST等于或高于正常值2倍以及肝门阻断等与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相关(OR=2.592,5.154,6.848,2.249,3.336,5.296,0.285,15.000,3.281,1.716,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前Hb、肝门阻断是影响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持续低蛋白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9.326,6.151,4.253,P〈0.05)。不同风险等级的患者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07,P〈0.05)。结论术前纠正贫血、术中尽量采用半肝阻断能减少术后持续低蛋白血症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低蛋白血症 肝切除
原文传递
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曾素兰 彭成君 崔丽君 《护理管理杂志》 2015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80名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进行心理弹性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总均分为(1.89±0.86)分,处于较低水... 目的了解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480名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进行心理弹性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心理弹性总均分为(1.89±0.86)分,处于较低水平;心理弹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学历(P<0.01)。结论临床工作1年内护士总体心理弹性处于较低水平,护理管理者应关注其心理弹性培训,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护士 心理弹性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本科实习护生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崔丽君 李姗姗 何剑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6期789-790,801,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和相关因素,以提出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44人,使用自编调查表,以及根据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改编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进... 目的了解目前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前期职业认同感的现状和相关因素,以提出提高本科护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144人,使用自编调查表,以及根据刘玲编制的护士职业认同感问卷改编的实习护生职业认同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情况本科护生在实习初期职业认同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实习护生在实习初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评分为103.19±13.11,职业认可感五个因子中职业认知评价为26.46±6.54、职业社会支持为23.13±3.32、职业社会交往技能为19.73±3.16、职业挫折应对为22.71±3.51、职业自我反思为11.17±2.02。结论加强本科护生实习各期的针对性、规范化培训及教育,有利于提高护生职业认同度,稳定护理人才,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护生 实习前期 职业认同感 护患关系 医学伦理学
下载PDF
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冯晓芬 何剑 +2 位作者 花霞 汪海飞 李涵冰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6期822-823,826,共3页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 目的探讨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72名,通过带习教师的人文关怀理念潜移默化影响临床护生,并采取角色模范式、日志式、对话式等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对临床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结果实施前后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临床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增强了临床护生的关怀能力,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生 人文关怀能力 带习教师 角色模范式 护理伦理
下载PDF
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侯华芳 寇红艳 +1 位作者 花霞 段迎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实行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比较实行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行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后,护理操作、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整体护理、... 目的探讨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实行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比较实行前后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实行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后,护理操作、基础护理、一级护理、整体护理、护理文件书写、安全管理、健康教育、综合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可以优化人力资源,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满意度,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分层责任制排班模式 护理质量 影响
下载PDF
感染性胆汁培养及抗生素使用的选择 被引量:8
9
作者 戴毅 陈金文 +2 位作者 李敬东 孟敏 赵国刚 《肝胆外科杂志》 2010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关键词 胆道感染 抗生素
下载PDF
肝癌解剖性与非解剖性切除对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田云鸿 李敬东 +2 位作者 李权林 李德新 李强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解剖性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对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的影响,并分析肝癌切除术后与近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1月,笔者行肝癌根治性切除5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25例,采用解剖性肝癌切除术;乙组27例,采用非解剖... 目的探讨肝癌解剖性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对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的影响,并分析肝癌切除术后与近期死亡相关的因素。方法 2006年8月—2009年1月,笔者行肝癌根治性切除5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25例,采用解剖性肝癌切除术;乙组27例,采用非解剖性肝癌切除术。随访患者术后存活时间。结果解剖性切除组1年病死率20.0%,非解剖性切除组1年病死率25.9%,两组间近期并发症发生人次及病死率无明显差异;但解剖性切除组术中出血量较非解剖性切除组少(P=0.006)。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提示,肝癌门静脉癌栓与近期病死率有关(P=0.019)。结论肝癌解剖性切除与非解剖性切除对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无明显影响,肝癌门静脉癌栓可以成为预测术后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23-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外科学 肝切除术 解剖性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胃癌患者留置胃管两种不同的固定方法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1
作者 侯华芳 谢平 寇红艳 《中华护理教育》 2011年第11期525-526,共2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留置胃管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降低留置胃管的脱管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56例采用新的固定方法(试验组)。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44例胃癌患者采...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留置胃管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降低留置胃管的脱管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56例采用新的固定方法(试验组)。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144例胃癌患者采用传统固定胃管方法(对照组)。观察胃管留置过程中是否滑出,比较两组留置胃管的脱管率。结果传统固定方法有12例发生移位,新固定方法未发生胃管移位或滑出。结论留置胃管新固定方法固定效果优于传统固定方法,患者活动方便,避免了术后胃管脱落引起的严重并发症及再次安置胃管引起的风险,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插管法 胃肠 固定方法
下载PDF
人文素质教育在中专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唐小丽 何剑 寇红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专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人才,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完善教学管理组织和规范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文实习环境,并针对中专护生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实施人文素质教... 目的有针对性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中专护生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护理人才,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完善教学管理组织和规范教学管理,营造良好的人文实习环境,并针对中专护生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结果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后,中专护生人文素质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培养中专护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提高中专护生的人文素质,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人文关怀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 中专护生 临床带教 人文关怀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应用自制住院患者危险因子评估表落实患者安全目标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丽君 胡定伟 何剑 《中国医学装备》 2011年第12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子的有效评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安全目标的管理,促进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方法:应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对采取相应护理... 目的:探讨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子的有效评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安全目标的管理,促进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方法:应用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自从采用自制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后,住院患者跌倒、坠床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结论:我院自制的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能有效评估患者跌倒、坠床等危险因子,对促进患者安全目标落实,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坠床 危险因子 护理评估 患者安全
下载PDF
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处理方式的选择 被引量:6
14
作者 戴毅 赵国刚 +3 位作者 孟敏 陈辉 武国 陈开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4期443-445,共3页
目的探讨对于注射吸毒导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17例注射吸毒导致的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血管处理的方法有:8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4例自体大隐静脉... 目的探讨对于注射吸毒导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血管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2008年2月收治的17例注射吸毒导致的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血管处理的方法有:8例行人工血管旁路转流,4例自体大隐静脉原位转流,1例动脉修补,4例股动脉结扎。结果17例中有1例死亡。1例术后并发动脉吻合口瘘,再次手术修复吻合口成功。术后随访15例:人工血管阻塞2例,其中有1例出现下肢缺血症状。动脉结扎的病例有1例手术后2月出现下肢坏死而截肢。至少6例在术后出现毒品复吸。结论注射吸毒所致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处理须依据多种因素综合判断而定,总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注射吸毒 感染 治疗
下载PDF
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的门静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威 赵国刚 +2 位作者 李敬东 石刚 田云鸿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探讨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门静脉高压症(P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HCC-PH患者与同时期肝硬化PH(LC-P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生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截点值。结... 目的:探讨合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门静脉高压症(PH)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收治的HCC-PH患者与同时期肝硬化PH(LC-PH)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行生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截点值。结果:与LC-PH患者临床特征比较,HCC-PH患者表现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和合并门静脉栓子发生率高,但门静脉内径代偿性扩张(≥1.3 cm)发生率低,脾功能亢进表现轻,肝功能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后生存明显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HCC,AST≥65.6 U/L,合并门静脉(癌)栓,TBIL≥34.0μmol/L,ALB界值是PH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结论:HCC-PH临床特征有别于LC-PH,对其治疗不能简单等同于LC-PH。合并HCC是PH患者生存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高血压 门静脉 预后 无病生存
原文传递
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崇树 魏寿江 +1 位作者 石刚 赵国刚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64-265,共2页
目的探讨经济、实用、安全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方法。方法对2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缝合钳封闭直肠残端,管型直肠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低位前切除106例,超低位前切除117例,结肠肛管吻合术2... 目的探讨经济、实用、安全的直肠癌低位保肛手术方法。方法对2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要求切除直肠,荷包缝合钳封闭直肠残端,管型直肠吻合器行低位保肛术。结果低位前切除106例,超低位前切除117例,结肠肛管吻合术22例。本组切缘均无肿瘤残留。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0例(4.1%),均经横结肠造瘘后痊愈;尿潴留16例(6.5%);手术死亡1例(0.4%)。结论用荷包缝合钳代替直线型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安全、简便、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型吻合器 荷包缝合 保肛术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结肠肛管吻合术 超低位前切除 直肠癌患者 直肠吻合器 横结肠造瘘 手术方法 肿瘤残留 吻合口瘘 手术死亡 中低位 尿潴留 经济 安全
原文传递
改良BCLC分期预测原发性肝细胞癌行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威 李敬东 +1 位作者 赵国刚 田云鸿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 探讨改良BCLC分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能力。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197例HC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术... 目的 探讨改良BCLC分期对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早期肝内复发的预测能力。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根治性肝切除术治疗的197例HCC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术后早期复发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ROC曲线确定连续变量截点值和评估改良BCLC分期预测能力。结果至随访截止,出现HCC术后早期肝内复发111例。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和24个月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26.9%(53/197)、37.6%(74/197)、45.2%(89/197)、53.8%(106/197)和56.3%(111/197)。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程度、AFP≥185.6ptg/L和BCLC分期是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改良BCLC分期(modified BCLC staging system,M-BCLC)与BCLC分期预测术后6个月内复发的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2),但预测术后9、12、18和24个月内复发的能力优于BCLC分期(P值分别为0.030、0.001、0.015、0.008)。ROC曲线截点值为M-BCLC≥2.913时,预测术后6个月内复发灵敏度83.0%,特异度51.9%;M-BCLC值≥3.098时,预测术后9个月内复发灵敏度71.6%,特异度67.0%;M—BCLC评分值≥2.727时,预测术后12个月内复发灵敏度84.3%,特异度64.4%;M—BCLC值≥2.727时,预测术后18个月内复发灵敏度80.2%,特异度58.4%;M-BCLC值≥2.555时,预测术后24个月内复发灵敏度82.7%,特异度75.6%。不同风险等级术后6-、9-、12-、18-和24个月内复发率分别为:低风险:12.3%(9/73)、15.1%(11/73)、17.8%(13/73)、24.7%(18/73)和26.0%(19/73);中等风险:18.2%(6/33)、30.3%(10/33)、48.5%(16/33)、60.0%(20/33)和63.6%(21/33);高风险:41.8%(38/91)、58.2%(53/91)、65.9%(60/91)、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肝硬化 肿瘤分期 复发 风险因素
原文传递
精准右半肝联合肝尾状叶切除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刚 李敬东 +1 位作者 王小飞 毛兴波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79-982,共4页
扩大肝切除可提高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013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运用精准肝脏外科的现代理念与临床精细的手术操作完成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间断阻断第一肝门3次,手术历时8h,术中... 扩大肝切除可提高部分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2013年5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为1例Ⅲa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运用精准肝脏外科的现代理念与临床精细的手术操作完成右半肝联合全尾状叶切除术.术中间断阻断第一肝门3次,手术历时8h,术中出血量约600 mL,患者于术后第14天出院.病理检查结果示右半肝肝门部胆管中高度分化腺癌,浸润管壁全层,切缘无癌残留.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该手术是在综合应用三维立体重建技术、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术中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以及精细肝切除操作技术下进行,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肿瘤 肝门部 精准肝切除 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地塞米松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德新 李敬东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75-877,共3页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和廉价易获得的特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故广泛应用于各科治疗多种疾病,是临床常用药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台酶(inducible n...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由于其显著的药理作用和廉价易获得的特性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故广泛应用于各科治疗多种疾病,是临床常用药物.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台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是体内半衰期极短的体液因子,其生物效应广泛.近几年的研究结果表明,NO及iNOS与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密切,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预后等多个过程,成为缺血再灌注损伤预处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in jury,HIRI)是由于需要阻断肝门的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失血性休克以及晚期脓毒血症等各种原因导致肝血流中断或不足使肝脏缺血,当恢复血供再灌注后,肝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器官功能进一步恶化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肝脏 地塞米松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诱导型
原文传递
大鼠原位肝移植制作过程中常见失败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强 李敬东 +3 位作者 李德新 田云鸿 肖江卫 彭勇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分析大鼠位肝移植制作过程中常见失败原因及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历时10个月,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150例。将每完成50例作为1个实验阶段,分早、中、后期3个阶段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 目的:分析大鼠位肝移植制作过程中常见失败原因及总结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历时10个月,采用改良Kamada二袖套法制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150例。将每完成50例作为1个实验阶段,分早、中、后期3个阶段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常见失败原因在早期阶段主要以气胸(5.8%),术中出血(10.6%),无肝期过长(50.4%)为主;中、后期主要以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失败(21.0%),无肝期过长(20.6%),门静脉及肝下下腔静脉袖套吻合失败(17.6%),胆管重建失败(5.6%)为主。结论:导致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制作失败的原因较多,无肝期是影响成功与否的关键,及时地对失败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有助于初学者熟练地掌握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