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曲肽注射液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1
作者 祝捷 蔡梦琪 +1 位作者 张英嫒 田琳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1396-1397,共2页
目的分析奥曲肽注射液用于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总共15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 目的分析奥曲肽注射液用于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总共15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予以脑垂体后叶素)和观察组(予以奥曲肽)分别包含75例,比较两组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止血效果、输血量、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24 h止血率高于对照组,48 h止血率、72 h止血率及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肝功能异常、腹痛、心悸和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注射液用于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能提升患者的止血效果,降低其输血量,缩短其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曲肽注射液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屈玲 胡慧 艾芳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了解延安某附属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延安某附属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及耐药特点,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送检标本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该院共检出病原菌2495株,其中MDRO 404株,检出率为16.2%。革兰阴性菌377株(93.3%),革兰阳性菌27株(6.7%)。MDRO排在前五位的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MDRO在分泌物中检出率最高,为35.9%,其次为尿液和痰液。科室主要分布在普外科、肛肠科、泌尿外科等外科系统。革兰阴性MDRO除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特治星耐药率低于29.2%外,其余均较高。结论该院MDRO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故临床应高度重视MDRO的动态监测,以便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建立一种基于BAS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β-hCG,Prog水平的抗生物素干扰方法
3
作者 陈龙 郑详武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41-145,共5页
目的在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avidin/streptavidin,BAS)的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时,建立一种简易、有效的抗生物素干扰方法。方法采用... 目的在基于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iotin-avidin/streptavidin,BAS)的化学发光技术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和孕酮(progesterone,Prog)时,建立一种简易、有效的抗生物素干扰方法。方法采用两种浓度链霉亲和素磁珠(streptavidin coated magnetic micro particles,M)检测不同生物素浓度的高、中、低水平的β-hCG和Prog血清,通过回收试验评价两种浓度M的抗生物素干扰能力以及采用低浓度M的校准曲线时高浓度M检测的准确度。结果①β-hCG和Prog的抗生物素干扰能力在低浓度M(0.72 mg/ml)时分别为100和25 ng/ml,在高浓度M(1.44 mg/ml)时分别为500和50 ng/ml。②使用和低浓度M相同的校准曲线时,高浓度M对于生物素浓度在500 ng/ml以下的β-hCG三个水平的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对于生物素浓度在50 ng/ml以下的高、中水平的Prog,其回收率在90%~110%之间。结论在基于BAS化学发光技术检测血清β-hCG和Prog时,采用高浓度M(1.44 mg/ml)是一种简易、有效且可靠的抗生物素干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链霉亲和素磁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 孕酮
下载PDF
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潇潇 王俊 +3 位作者 马苗苗 石义祥 武地 李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6期2391-2394,2399,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特征。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96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作为CIN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与炎症因子特征。方法选取宫颈癌患者196例作为宫颈癌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40例作为CIN组,慢性宫颈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研究对象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根据组织学类型的不同,将宫颈癌组患者分为鳞癌组和腺癌组,比较鳞癌组和腺癌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对宫颈癌组患者进行HR-HPV检测,根据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细胞、炎症因子水平。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HR-HPV感染与宫颈癌患者免疫细胞、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组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Th17)、Th17/Treg、Th1、Th2、IL-17、TGF-β、IFN-γ、IL-4水平明显高于CIN组和对照组,Th1/Th2明显低于CIN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Treg、Th17、Th17/Treg、Th2、IL-17、TGF-β、IL-4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Th1/Th2水平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HR-HPV感染与Treg、Th17、Th17/Treg、Th2、IL-17、TGF-β、IL-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Th1/Th2呈负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存在一定的Th17/Treg、Th1/Th2紊乱,其中HR-HPV阳性可进一步促使患者Th17/Treg、Th1/Th2失衡,提示通过改善HR-HPV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微环境,有助于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辅助性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孕妇血清PDGF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祥武 杨龙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3期3503-3505,共3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0月在该院诊治的子痫前期孕妇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子痫前期孕妇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0月在该院诊治的子痫前期孕妇8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8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记录两组血清炎性因子--PDGF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清PDGF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全血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儿窘迫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辅助治疗子痫前期孕妇能抑制血清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血压与全血D-二聚体水平降低,从而改善孕妇与新生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子痫前期 血清炎性因子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的数量及活性
6
作者 王迪民 魏绪仓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7期3411-341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数量和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法测定NKC数量,MTT法检测NKC活性。结果:白血病NKC数量及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 目的:观察不同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C)数量和活性的变化。方法:采用APAAP桥联酶法测定NKC数量,MTT法检测NKC活性。结果:白血病NKC数量及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急非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粒)之间无差异,当白血病缓解时其上升,复发时再下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NKC数量及活性类同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NKC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活性显著降低(P<0.01);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NKC数量、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高于MDS组(P<0.0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NKC数量在正常范围,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缓解后活性升至正常范围。结论:不同血液病患者NKC数量、活性有别,其检测可作为部分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指标之一,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患者 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 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