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清学指标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赵丽 王卓群 +2 位作者 王宇 景娜 宋彬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1期24-32,共9页
目的 探讨外周血清学指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分为pCR组、非pCR组,将收集指标与NAC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接受NAC后的pCR率具有差异性,影响三阴性乳腺... 目的 探讨外周血清学指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分为pCR组、非pCR组,将收集指标与NAC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亚型乳腺癌患者接受NAC后的pCR率具有差异性,影响三阴性乳腺癌NAC后pCR率的标志物有12个;影响Luminal B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NAC后pCR率的标志物有14个;影响Luminal B型(HER2阴性)乳腺癌NAC后pCR率的标志物有2个;HER2阳性、Luminal A型乳腺癌中均未发现影响NAC后达到pCR的血清学标志物。结论 不同亚型乳腺癌NAC后达到的pCR率有显著差异,预测不同亚型乳腺癌NAC后达到pCR的血清学标志物各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炎症标志物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应用追踪营养护理方案的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白丽娜 陶震文 +2 位作者 安润花 王国超 郭文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172-175,共4页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应用追踪营养护理方案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NSCLC化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饮食护理方案,观察组实行...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应用追踪营养护理方案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NSCLC化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饮食护理方案,观察组实行追踪营养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12周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中臂肌围(MAMC)、肱三头肌皮肤褶皱厚度(TSF)],统计化疗不良反应程度。结果 护理12周,两组TP、Alb、Hb低于护理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12周,对照组BMI、MAMC、TSF低于护理前(P <0.05),观察组BMI、MAMC、TSF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BMI、MAMC、TSF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食欲减退、呕吐、腹泻不良反应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追踪营养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NSCLC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减轻患者化疗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追踪营养护理
下载PDF
基于更全面变量预测小细胞肺癌2年生存率的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魏丽娟 侯庆 +7 位作者 姚宁宁 梁玉 曹欣 孙博辰 李红卫 刘建庭 徐树明 曹建忠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1283-1289,共7页
目的基于更加全面广泛变量构建一个新的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CLC的7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92例,女130例,年龄23~82(61±9)岁。使用随... 目的基于更加全面广泛变量构建一个新的预测小细胞肺癌(SCLC)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证实为SCLC的722例患者资料,其中男592例,女130例,年龄23~82(61±9)岁。使用随机种子数133将患者分为训练集(422例)和验证集(300例)。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使用Log-rank检验分析临床变量对SCLC预后的影响,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基于多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整合布莱尔评分(IBS)以及决策曲线(DCA)评价模型的区分能力、预测误差值和临床净收益,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提出的第8版TNM分期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单核粒细胞计数(MON)异常、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异常、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异常、M1a期、M1b期、M1c期、放疗、化疗≥4周期和预防性脑照射(PCI)是SCLC预后的影响因素[HR值(95%CI)分别为1.39(1.00~1.92)、1.29(1.02~1.63)、1.41(1.11~1.80)、2.02(1.48~2.76)、1.09(0.77~1.55)、1.44(0.94~2.22)、2.01(1.49~2.71)、0.75(0.57~0.98)、0.40(0.31~0.51)和0.42(0.26~0.68);均P<0.05)]。基于以上变量建立列线图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814(95%CI:0.765~0.862)和0.787(95%CI:0.725~0.849),高于第8版TNM分期[0.616(95%CI:0.558~0.674)和0.648(95%CI:0.581~0.715)];校准曲线表明其预测SCLC的2年生存率与实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BS表明其较TNM分期具有更小的预测误差值(训练集:0.132比0.169;验证集:0.138比0.169);DCA表明其较TNM分期有更宽的阈值范围(训练集:0.01~0.96比0.01~0.85,验证集:0.01~0.94比0.01~0.86)和更高的临床净获益(训练集:列线图在0.19~0.96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验证集:列线图在0.19~0.94阈值范围内获益高于TNM分期)。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基于性别、MON、NSE、Cyfra211、M分期、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列线图 生存期 预测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康复新液治疗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疗效观察
4
作者 纪振琴 田玉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233-235,共3页
分析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2020.1.1-2021.12.31期间70例肿瘤放疗病例,经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划分为2组,A组35例:混合溶液口腔含漱(混合溶液:10 mg维生素B12+50 mg维生素B2+5 mL2%... 分析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集2020.1.1-2021.12.31期间70例肿瘤放疗病例,经随机数字表以1:1的比例划分为2组,A组35例:混合溶液口腔含漱(混合溶液:10 mg维生素B12+50 mg维生素B2+5 mL2%的利多卡因+5 mg地塞米松+250 mL0.9%的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15mL,3~5次/d;B组35例:康复新液含漱,每次10~15mL,3~5次/d;比较2组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情况、疼痛情况、副作用。结果 (1)对比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发生情况可见,放疗后4周、6周,B组均轻于A组(秩和检验χ28.095/15.013,P<0.05)。(2)对比口咽部疼痛程度(NRS评分),化疗1周时无差异(t0.000,P>0.05);化疗2、3、4、5、6周,B组低于A组(t7.110/2.764/2.106/4.550/3.686,P<0.05)。(3)对比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感觉异常、异物感/刺激感、黏膜肿胀/发红)对比,B组低于A组5.72%<25.70%(χ25.285,P<0.05)。结论 在放疗患者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辅助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并减轻口咽部疼痛,预防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新液 放疗 口腔黏膜急性放射损伤 疗效 副作用
下载PDF
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转移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任淑惠 王山川 吴雨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2065-2069,共5页
目的探究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BST2)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5±8)岁... 目的探究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BST2)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转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1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治的1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65±8)岁]中收集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将甲状腺乳头状癌TPC-1细胞,通过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siBST2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pcDNA BST2组.免疫组化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癌旁组织BST2的表达水平;CCK-8实验分析各组TPC-1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分析各组TPC-1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分析各组TPC-1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TPC-1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分析TPC-1细胞中BST2和PI3K/AKT通路蛋白的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BST2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17±0.03比0.83±0.05,t=12.905,P<0.05);siBST2组TPC-1细胞的BST、Akt、PI3K蛋白表达低于阴性对照组(0.60±0.02比0.13±0.02,t=11.367,P<0.05;0.59±0.05比0.11±0.03,t=9.235,P<0.05;0.51±0.06比0.15±0.03,t=15.325,P<0.05);pcDNA BST2组的TPC-1细胞的BST、Akt、PI3K蛋白表达高于阴性对照组(0.60±0.02比0.88±0.55,t=11.911,P<0.05;0.59±0.05比0.81±0.03,t=16.255,P<0.05;0.51±0.06比0.82±0.03,t=13.271,P<0.05);siBST2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的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低于阴性对照组(85.12±8.12比153.28±9.88,t=12.766,P<0.05;81.62±9.33比153.28±9.88,t=11.698,P<0.05);siBST2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的TPC-1细胞的凋亡率高于阴性对照组(13.05±1.16比6.70±0.12,t=9.081,P<0.05;14.36±0.98比6.70±0.12,t=11.661,P<0.05);pcDNA BST2组的TPC-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高于阴性对照组(209.78±15.92比153.28±9.88,t=12.568,P<0.05);pcDNA BST2组的TPC-1细胞凋亡率低于阴性对照组(3.56±0.05比6.70±0.12,t=12.562,P<0.05).结论下调BST2或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能够抑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 甲状腺乳头状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增殖 车转移 调亡
原文传递
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子宫内膜癌临床效果观察
6
作者 赵丽娜 张俊丽 +2 位作者 韩海琼 阎长平 李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175-1177,共3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Ⅲ~Ⅳ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9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B组患...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子宫内膜癌(E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山西省肿瘤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8例Ⅲ~Ⅳ期E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49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B组患者在A组基础上,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靶向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因子[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B组患者总缓解率为55.10%(27/49),高于A组的38.78%(1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7.76%(43/49),高于A组的65.31%(3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SGF、VEGF及TNF-α、CRP、IL-8均降低,且B组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贫血、疲劳乏力、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奥拉帕利维持治疗Ⅲ~Ⅳ期EC疗效显著,且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奥拉帕利 子宫内膜癌 化疗
下载PDF
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仙玲 蒋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22-625,共4页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6例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 目的探讨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6例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放疗,观察组采用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既往均接受曲妥珠单抗或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辅助或新辅助治疗。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83.33%(15/18)比50.00%(9/18),94.44%(17/18)比66.67%(12/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4;χ^(2)=4.43,P=0.034)。观察组腹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55.56%(10/18)比16.67%(3/18),P=0.035],而两组恶心、疲劳、口腔炎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1.000)。观察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38、12.08个月,两组无进展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观察组、对照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15.78、11.19个月,两组总生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放疗联合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脑转移效果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且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转移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药物疗法 联合 吡咯替尼
原文传递
宫颈癌罕见小腿肌间转移1例
8
作者 闫文星 贾雪丽 +3 位作者 刘凌燕 袁红琴 吴娟 秦丽娟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670-672,共3页
宫颈癌肌间转移不常见,小腿肌间转移尤为罕见。现报道1例宫颈癌小腿肌间转移病例。目前针对远处肌间转移的宫颈癌治疗虽无统一的治疗标准,但仍以多学科会诊为主,争取给患者获得更多的治疗选择和生存机会,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肿瘤转移 肌肉转移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护理中的作用
9
作者 刘颖 路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129-132,共4页
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100名宫颈癌病人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观察组50名,对照组50名;其中,观察组实行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照组实行“心理护理”,并将二组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负面感受加以对比。结... 探讨宫颈癌患者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100名宫颈癌病人按就诊顺序分成2组:观察组50名,对照组50名;其中,观察组实行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相结合,对照组实行“心理护理”,并将二组患者的生活品质和负面感受加以对比。结论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效率明显提升,观察组的不良情感得分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并有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 对宫颈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心理照顾,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生存品质,改善病人的恶劣心情,从而保证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心理护理 宫颈癌 生活质量 不良情绪
下载PDF
宫颈癌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路娟 刘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3期5-8,共4页
探讨宫颈癌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某一医某一年度的74名宫颈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7个观察组和37个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接受了宫颈癌的护理和心理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了常规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心理、... 探讨宫颈癌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某一医某一年度的74名宫颈癌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7个观察组和37个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接受了宫颈癌的护理和心理治疗,而对照组则接受了常规的护理。对两组病人的心理、情绪、健康知识掌握状况、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均显著超过正常组别,且存在显著性差距(P<0.05);健康情况的了解程度和对照组一样,与检查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别(P<0.05);术后并发症和住院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的死亡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和宫颈癌护理相结合,能达到较好的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癌护理 心理护理 情绪变化
下载PDF
个体化心理干预在妇科肿瘤后装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许雁云 王挺 +1 位作者 冯俊男 李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1期36-39,共4页
探究个体化心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后装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84例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后装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采用随机数表、信封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研究组额... 探究个体化心理干预模式对妇科肿瘤后装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 纳入84例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进行后装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采用随机数表、信封抽签的形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研究组额外予以个体化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况(SAS、SDS)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研究组患者SAS评分(61.72±4.45分 VS 61.32±4.27分)、SDS评分(61.34±4.83分 VS 61.45±4.87分)与对照组对比不具有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40.51±6.18分 VS 48.51±6.38分)、SDS评分(31.34±6.72分 VS 47.23±5.8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 VS 83.3%)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不良心理状态是妇科肿瘤后装治疗患者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通过个体化心理干预,有利于其心理状态及护理质量满意度的改善与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心理干预 妇科肿瘤 后装治疗
下载PDF
吡咯替尼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效果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古晓东 兰超 +6 位作者 张华一 杨文福 刘慧娟 王嘉 张渤 郑瑞林 王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吡咯替尼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口服吡咯替尼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口服吡咯替尼的疗效,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口服吡咯替尼治疗的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1.1版进行疗效评价,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4.0进行不良反应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无进展生存(PFS)曲线,将患者按不同临床特征进行分层,应用log-rank法进行PFS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PFS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48例患者客观缓解率(ORR)为71.6%(106/148),疾病控制率(DCR)为89.2%(132/148)。整体中位PFS时间为11.0个月(95%CI 10.1~11.9个月),其中19例伴脑转移患者中位PFS时间为10.0个月(95%CI 7.4~12.6个月)。无病间期(DFI)、转移器官数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分层患者的P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激素受体阴性与阳性患者间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FI(>1年比≤1年:HR=5.254,95%CI 0.728~37.933,P=0.046)和ECOG评分(≥2分比0~1分:HR=2.454,95%CI 1.261~4.788,P=0.008)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3级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31例,20.9%)和手足综合征(38例,25.8%)。结论在真实世界中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特别是对于DFI>1年和ECOG评分0~1分患者,疗效和安全性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受体 erbB-2 肿瘤转移 吡咯替尼
原文传递
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再程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曼 李晓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313-316,共4页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疾病发现时大多已到局部晚期,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推荐同步放化疗,然而放化疗后复发率高。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但复发患者治疗后生存率仍不理想。... 食管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疾病发现时大多已到局部晚期,对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推荐同步放化疗,然而放化疗后复发率高。复发患者的临床治疗采用联合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但复发患者治疗后生存率仍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治疗在各项实体肿瘤中应用,对晚期及复发转移性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认可。文章通过对放化疗后复发食管癌患者包括免疫治疗在内各项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旨在为该类患者提供疗效高毒性低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同步放化疗 免疫疗法 复发
原文传递
度伐利尤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脑转移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曹欣 李红卫 +2 位作者 梁玉 王振宇 曹建忠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936-938,共3页
目的探讨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1例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 目的探讨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脑转移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20年3月收治的1例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占位,术后确诊肺腺癌ⅢB期伴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后予调强放疗,同步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个周期,疗效评估部分缓解。放化疗后1个月复查头颅核磁提示脑转移,继而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2个周期,复查脑转移病灶消失,截至2022年5月患者病情稳定。结论EGFR第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肺腺癌脑转移患者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脑转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免疫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