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最适浓度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王宏志 李峰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的最适浓度。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0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使用罗哌卡因的浓度...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的最适浓度。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00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使用罗哌卡因的浓度将患者分为0.25%浓度组和0.50%浓度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时(T_(0))、全身麻醉诱导后5 min(T_(1))、拔管时(T_(2))生命体征、镇痛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T_(1)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T_(0)、T_(2)(均P<0.05),但T_(0)与T_(2)的心率、MAP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_(0)、T_(1)、T_(2)两组间的心率、MAP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25%浓度组静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0.50%浓度组[(1.24±0.28)分比(2.58±0.41)分,t=19.09,P<0.05],动态VAS评分亦低于0.50%浓度组[(2.86±0.47)分比(4.02±1.16)分,t=6.55,P<0.05]。0.25%浓度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0.50%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25%浓度组麻醉满意率高于0.50%浓度组[94%(47/50)比78%(39/50),χ^(2)=5.32,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中罗哌卡因的最适浓度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麻醉 全身 麻醉 硬膜外 罗哌卡因 最适浓度
原文传递
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佳 令狐丽琴 +5 位作者 赵瑞霞 魏丽军 郭勇峰 王洁 路娜 贾海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HSIL及78例早期(2018年版国际妇产科联... 目的探讨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子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65例HSIL及78例早期(2018年版国际妇产科联盟分期≤ⅡA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时间段山西省肿瘤医院体检中心的3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试者空腹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NK/T细胞等免疫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HSIL组和早期子宫颈癌组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NK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1±8和73±9、39±7和41±9、1.5±0.5和1.5±0.6、16±7和16±9,均低于健康对照组的76±9、45±10、2.0±1.3、20±7(均P<0.05);HSIL组和早期子宫颈癌组CD8+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28±7、29±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4±7(均P<0.05)。早期子宫颈癌组总B细胞表达水平为10±4,低于健康对照组的12±3(P<0.05)。肿瘤长径>4 cm、有神经或脉管侵犯的早期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71±10、72±8,均低于肿瘤长径2~4 cm及≤2 cm、无神经或脉管侵犯者的72±8、75±8、78±7,而CD8+T细胞表达水平分别为32±8、35±4,均高于肿瘤长径2~4 cm及≤2 cm、无神经或脉管侵犯者的28±8、28±7、29±8(均P<0.05)。CD3+T细胞、总B细胞水平与肿瘤长径均呈负相关(均P<0.05),CD8+T细胞水平与肿瘤长径呈正相关(P<0.05);CD3+T细胞、NK细胞水平与神经或脉管侵犯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机体的免疫功能在子宫颈癌变进程的前期即发生变化,并与子宫颈癌肿瘤长径及神经或脉管侵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淋巴细胞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发生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3
作者 段拽林 武燕 +4 位作者 赵瑞霞 郭勇峰 张瑶 孙静 贾海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521-525,共5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5例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样本中4种...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6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65例患者术后肿瘤组织样本中4种DNA错配修复(MMR)蛋白(MLH1、MSH2、MHS6、PMS2)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突变型蛋白的表达情况。1种及以上MMR蛋白未表达为MSI组, 4种蛋白均表达为微卫星稳定(MS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采用φ系数分析MSI与ER、PR、p53突变型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365例患者年龄为(53±19)岁(21~83岁), 其中MSI组72例(19.7%), MSS组293例(80.3%)。不同年龄[>50岁比≤50岁:22.1%(61/276)比12.4%(11/89)]、肿瘤长径[≤2 cm比>2 cm:25.9%(30/116)比16.8%(42/249)]、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比Ⅰ~Ⅱ期:31.1%(14/45)比18.1%(58/320)]、组织学类型[Ⅰ型比Ⅱ型:21.7%(71/327)比2.6%(1/38)]患者中MSI患者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脉管受侵情况、病变部位的MSI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Ⅰ型子宫内膜癌327例中, 黏液性腺癌1例(其微卫星状态为MSS), 其余326例均为内膜样腺癌;72例MSI患者中, 71例为内膜样癌, 另1例为Ⅱ型子宫内膜癌中3例混合性癌中的1例。MSI与突变型p53呈负相关关系(φ=-0.11, P=0.031), MSI与ER、PR关系的φ系数分别为-0.03、-0.06, 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578、0.255)。结论 MSI子宫内膜癌多为内膜样腺癌, 子宫内膜癌MSI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长径、组织学类型相关, 且与突变型p53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微卫星不稳定性 基因 P5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