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6
1
作者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结果在60例骶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22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21.59±21.82HU;非骨巨细胞瘤38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61.24±20.60HU;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T值≥97HU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9.97%。结论 CT增强扫描,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增强
CT值
定量
定性诊断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测颅内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吕晋浩
马宁
+3 位作者
袁景林
詹炯
缪中荣
娄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A)检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强化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住院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
目的 探讨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A)检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强化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住院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患者.入组后均行HRMR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斑块的强化特点.观察规律的内科治疗后1年间脑血管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42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20例(47.6%),大脑中动脉狭窄22例(52.4%);脑梗死23例(54.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9例(45.2%).1年间发生TIA和脑梗死各4例(事件组),无事件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及末次发病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和无事件组的末次发病至接受检查时间分别为(39.1±16.4)、(25.0±15.6)d,P=0.000.HRMRA显示两组责任血管有斑块强化者36例,其中事件组7例(7/8),无事件组29例(29/34),两组强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1.00,95% CI:0.07~13.87,P=1.00).事件组中,中度强化者5例,重度强化2例;非事件组中,中度强化19例,重度强化10例,两组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1.32,95%CI:0.22~8.04,P=0.77).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患者斑块强化特点可能不是影响患者1年期脑血管事件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高分辨
原文传递
CT扫描特征定量分析对骶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
11
3
作者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骶骨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之一,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3%~4%。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实际工作中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定性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CT增强扫描可以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量化诊断。笔者回...
骶骨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之一,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3%~4%。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实际工作中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定性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CT增强扫描可以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量化诊断。笔者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骶骨骨肿瘤患者资料,探讨不同的CT量化诊断指标在骶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骶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定性诊断
CT扫描
定量分析
效能
CT增强扫描
影像检查方法
原文传递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X线影像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索巍
李海学
+2 位作者
司慧勇
来卫忠
郭春惠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8期856-85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床旁X线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经我院确诊为HMD的38例患儿完整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儿的床旁X线表现,皆符合HMD诊断标准。结论正确且全面认识新生儿HMD...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床旁X线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经我院确诊为HMD的38例患儿完整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儿的床旁X线表现,皆符合HMD诊断标准。结论正确且全面认识新生儿HMD的床旁X线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放射摄影术
诊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造影与胸部CT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附12例报告)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评价X线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发癌患者术前均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其中7例又经胸部CT扫描。结果 12例中X线钡餐造影检出9例为两处病灶,均有典型的X线表现,诸如管腔狭窄,充...
目的评价X线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发癌患者术前均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其中7例又经胸部CT扫描。结果 12例中X线钡餐造影检出9例为两处病灶,均有典型的X线表现,诸如管腔狭窄,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等;另外3例只检出一处病灶,后经食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存在另外的微小病灶。经CT检查的7例均被发现两处食管壁增厚,其中5例伴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管腔呈偏心性狭窄,4例伴病灶处食管外缘不整,与邻近组织(气管、主动脉)间隙不清。结论在食管多发癌的影像诊断中,CT的敏感性高于X线钡餐造影,而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多发性
X线钡餐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颅骨多发性血管肉瘤一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异
肖越勇
+2 位作者
王殿军
张彦
张凤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344,共1页
患者 女,22岁,因右顶枕部肿物伴疼痛20余天,于2013年2月25日就诊.体检:右顶部可触及一单发大小约2.0cm×1.5cm质硬半扁圆形肿物,隆起度不高,基底固定,与头皮活动度不一致.外院头颅CT示:右顶枕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CT检查:...
患者 女,22岁,因右顶枕部肿物伴疼痛20余天,于2013年2月25日就诊.体检:右顶部可触及一单发大小约2.0cm×1.5cm质硬半扁圆形肿物,隆起度不高,基底固定,与头皮活动度不一致.外院头颅CT示:右顶枕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CT检查:右侧顶骨见多发类圆形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缘毛糙,较大者约3.2 cm×2.6 cm,病灶突破内外板,局部见软组织肿块影,其内未见钙化影,病灶CT值约60 HU(图1).双侧额顶枕骨见多发散在分布约10 mm以下的透光区,周围均见宽的致密过渡带、边界清晰,部分病灶融合,病灶未突破内外板,邻近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图2).CT诊断考虑为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多发性
血管肉瘤
软组织肿块
圆形肿物
骨质破坏
CT检查
头颅CT
原文传递
题名
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
16
1
作者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机构
山西省
晋
煤
集团
总医院
放射科
北京积水潭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年第4期343-34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CT增强扫描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骶骨肿瘤患者的CT增强扫描特点,依据病理结果,划分骨巨细胞瘤(实验组)与非骨巨细胞瘤(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研究CT增强扫描后CT值的变化特征。结果在60例骶骨肿瘤中,骨巨细胞瘤22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121.59±21.82HU;非骨巨细胞瘤38例,增强后强化最显著区域平均CT值为61.24±20.60HU;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当CT值≥97HU时,诊断骨巨细胞瘤的敏感度为90.9%,特异性为99.97%。结论 CT增强扫描,CT值的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的定性诊断中有一定的导向价值。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增强
CT值
定量
定性诊断
Keywords
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Enhanced CT Scan
CT value
Quantification
Qualitative diagnosis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测颅内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
13
2
作者
吕晋浩
马宁
袁景林
詹炯
缪中荣
娄昕
机构
解放军
总医院
放射科
山西省
晋
煤
集团
总医院
放射科
首都医
科
大学大兴
医院
神经内
科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医院
脑血管病中心急诊介入
科
首都医
科
大学附属北京天坛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44-447,共4页
基金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课题(13JL40)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项目(2013130030340000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1034)
文摘
目的 探讨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成像(HRMRA)检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强化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方法 前瞻性纳入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连续住院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患者.入组后均行HRMRA检查,评估责任血管斑块的强化特点.观察规律的内科治疗后1年间脑血管缺血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纳入42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20例(47.6%),大脑中动脉狭窄22例(52.4%);脑梗死23例(54.8%),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19例(45.2%).1年间发生TIA和脑梗死各4例(事件组),无事件组3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病变血管及末次发病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组和无事件组的末次发病至接受检查时间分别为(39.1±16.4)、(25.0±15.6)d,P=0.000.HRMRA显示两组责任血管有斑块强化者36例,其中事件组7例(7/8),无事件组29例(29/34),两组强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1.00,95% CI:0.07~13.87,P=1.00).事件组中,中度强化者5例,重度强化2例;非事件组中,中度强化19例,重度强化10例,两组强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值=1.32,95%CI:0.22~8.04,P=0.77).结论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中、重度狭窄患者斑块强化特点可能不是影响患者1年期脑血管事件的因素.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高分辨
Keywords
Stroke
Brain ischemia
Plaque,atherosclerotic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High-resolution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CT扫描特征定量分析对骶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
11
3
作者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机构
山西省
晋
城
煤
业
集团
总医院
放射科
北京积水潭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5-247,共3页
文摘
骶骨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原发性骶骨肿瘤之一,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3%~4%。CT平扫及增强扫描是实际工作中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定性诊断的最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CT增强扫描可以对骶骨骨巨细胞瘤进行量化诊断。笔者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骶骨骨肿瘤患者资料,探讨不同的CT量化诊断指标在骶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效能。
关键词
原发性骶骨肿瘤
骨巨细胞瘤
定性诊断
CT扫描
定量分析
效能
CT增强扫描
影像检查方法
分类号
R738.1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X线影像分析
被引量:
1
4
作者
索巍
李海学
司慧勇
来卫忠
郭春惠
机构
山西省
晋
城
煤
业
集团
总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8期856-85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床旁X线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经我院确诊为HMD的38例患儿完整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8例患儿的床旁X线表现,皆符合HMD诊断标准。结论正确且全面认识新生儿HMD的床旁X线表现,具有重要的诊断实践意义。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放射摄影术
诊断
分类号
R722.1 [医药卫生—儿科]
R816.92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造影与胸部CT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附12例报告)
被引量:
2
5
作者
刘强
机构
山西省
晋
城市
煤
业
集团
总医院
放射科
出处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年第6期364-366,共3页
文摘
目的评价X线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方法 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食管多发癌患者术前均经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其中7例又经胸部CT扫描。结果 12例中X线钡餐造影检出9例为两处病灶,均有典型的X线表现,诸如管腔狭窄,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黏膜中断等;另外3例只检出一处病灶,后经食管镜检查和病理证实存在另外的微小病灶。经CT检查的7例均被发现两处食管壁增厚,其中5例伴腔内软组织肿块影,管腔呈偏心性狭窄,4例伴病灶处食管外缘不整,与邻近组织(气管、主动脉)间隙不清。结论在食管多发癌的影像诊断中,CT的敏感性高于X线钡餐造影,而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其检出率。
关键词
食管癌
多发性
X线钡餐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Esophageal carcinoma
multiple
Barium meal examinat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颅骨多发性血管肉瘤一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杨异
肖越勇
王殿军
张彦
张凤艳
机构
湖南
省
怀化市第一人民
医院
放射科
解放军
总医院
放射科
山东
省
肥城市中
医院
放射科
山西省
西山
煤
电
集团
职工
总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4-344,共1页
文摘
患者 女,22岁,因右顶枕部肿物伴疼痛20余天,于2013年2月25日就诊.体检:右顶部可触及一单发大小约2.0cm×1.5cm质硬半扁圆形肿物,隆起度不高,基底固定,与头皮活动度不一致.外院头颅CT示:右顶枕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CT检查:右侧顶骨见多发类圆形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区,边缘毛糙,较大者约3.2 cm×2.6 cm,病灶突破内外板,局部见软组织肿块影,其内未见钙化影,病灶CT值约60 HU(图1).双侧额顶枕骨见多发散在分布约10 mm以下的透光区,周围均见宽的致密过渡带、边界清晰,部分病灶融合,病灶未突破内外板,邻近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图2).CT诊断考虑为嗜酸性肉芽肿可能性大.
关键词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
多发性
血管肉瘤
软组织肿块
圆形肿物
骨质破坏
CT检查
头颅CT
分类号
R739.41 [医药卫生—肿瘤]
R730.44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增强CT定量分析在骶骨骨巨细胞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11
16
原文传递
2
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测颅内动脉斑块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研究
吕晋浩
马宁
袁景林
詹炯
缪中荣
娄昕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3
原文传递
3
CT扫描特征定量分析对骶骨骨巨细胞瘤的诊断效能
司慧勇
李海学
程晓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原文传递
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X线影像分析
索巍
李海学
司慧勇
来卫忠
郭春惠
《实用医技杂志》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食管造影与胸部CT对食管多发癌的诊断敏感性(附12例报告)
刘强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颅骨多发性血管肉瘤一例
杨异
肖越勇
王殿军
张彦
张凤艳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