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村小儿童边缘化处境破解思路——基于儿童发展的视角
1
作者 霍翠芳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3期44-49,共6页
村小儿童由于家庭贫困和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只能就读于质量较弱的村小和教学点,留守生活以及幼年寄宿和远距离走读,造成了村小儿童发展的困境和边缘化;数字化技术的非完全普及又加剧了村小儿童和主流教育世界的差距,导致其在身体发育、... 村小儿童由于家庭贫困和教育机会分配不公,只能就读于质量较弱的村小和教学点,留守生活以及幼年寄宿和远距离走读,造成了村小儿童发展的困境和边缘化;数字化技术的非完全普及又加剧了村小儿童和主流教育世界的差距,导致其在身体发育、智力水平以及情感和社会化发展方面失利,进而对可持续的终身发展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国家应给予这些群体更多的政策关注,在资源分配中秉持"弱势儿童优先"法则,通过减贫战略,改善村小儿童的生存境遇,在营养、健康和教育机会等方面实施积极政策干预,使数字福利普惠于村小儿童,以解困其边缘化发展处境,回归主流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小儿童 边缘化 儿童发展
下载PDF
社会分层视野下村小儿童阶层固化困境及其出路 被引量:6
2
作者 霍翠芳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73,共7页
由于父母的贫困代际传递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村小儿童作为新的边缘化群体,身处阶层固化的困境。在国家乡村振兴以及扶贫攻坚战略的支持下,通过切断家庭贫困与不利教育处境之间的贫困代际循环链,教育资源再分配中坚持保护处境不利群... 由于父母的贫困代际传递以及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村小儿童作为新的边缘化群体,身处阶层固化的困境。在国家乡村振兴以及扶贫攻坚战略的支持下,通过切断家庭贫困与不利教育处境之间的贫困代际循环链,教育资源再分配中坚持保护处境不利群体的正义立场,振兴乡村小规模学校等措施,以期为村小儿童打通向上流动的渠道,走出阶层固化的困境,和其他儿童一样回归主流社会,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小儿童 阶层固化 乡村振兴 教育质量
下载PDF
中学教师教学反思现状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郝琦蕾 郭彩利 王建保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培养教师教学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了山西某省级示范高中生物组教师教学反思的现实状况,发现: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单一,教学反思存在随意和浅表化现象... 培养教师教学反思的习惯和能力,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采用访谈法和文本分析法,调查研究了山西某省级示范高中生物组教师教学反思的现实状况,发现:教师教学反思的形式单一,教学反思存在随意和浅表化现象,缺乏系统的教学反思;教师缺乏教学反思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指导,缺乏教学反思后的行为改进;学校缺乏对教师教学反思活动的规范管理与引导。建议学校从组织管理、专业理论指导、合作的教师文化培育、制定教学反思表等方面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示范高中 生物教师 教学反思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小学教师TPACK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小学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郝琦蕾 刘阳阳 华文青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1-100,共10页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479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TPACK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小学教师基于技术的学科知识现状,探索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及学科教学能力、以及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对策与方法。从量表总体看,不同教龄、学历的... 以天津市滨海新区479名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教师TPACK现状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小学教师基于技术的学科知识现状,探索提高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及学科教学能力、以及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对策与方法。从量表总体看,不同教龄、学历的小学教师TPACK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教龄的增长,小学教师TPACK总体(得分)的变化趋势是由高到低;而学历越高的小学教师,TPACK越高;小学女教师TPACK总体(得分)高于小学男教师。从小学教师TPACK各维度看:不同教龄组、不同学历组小学教师在TK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在TPCK、PCK、CK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且小学女教师TPACK各维度均值均高于小学男教师。分析原因并提出促进小学教师TPACK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师 TPACK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两种不同类型教学视频的学习效果比较研究——视频制作成本的视角 被引量:6
5
作者 汪存友 罗慧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8-73,共6页
成本是教学视频创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文章设计了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制作成本差异显著的两种教学视频:摄录式和录屏式。前者采用演播室摄录和后期编辑制作而成,后者采用PPT讲解和屏幕捕捉制作而成。4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自主观... 成本是教学视频创作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文章设计了教学内容完全相同、制作成本差异显著的两种教学视频:摄录式和录屏式。前者采用演播室摄录和后期编辑制作而成,后者采用PPT讲解和屏幕捕捉制作而成。40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自主观看任一类型的教学视频,随后完成保持测验、迁移测验、认知负荷自评以及学习满意度测量。统计结果表明:两组被试在各个观测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事后访谈结果表明:两类教学视频各有优缺点。研究表明:高成本制作并不一定能显著改善教学视频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体验,文章据此对教学视频创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制作成本 学习效果 认知负荷 学习满意度
下载PDF
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基于“双平台”的学案导学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郝琦蕾 李佳宁 《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6-140,共5页
文章在阐述传统学案导学模式的内涵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双平台"学案导学模式的实施基础、实施环节、实施案例以及对该模式的评价和建议,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双平台 学案导学模式
下载PDF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与教师专业成长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晓 卫建国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97-102,共6页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是教师用视频分析软件分析课堂教学录像,提升教师的反思教学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教学学术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经历了前科学分析、技术取向的量化分析、实践取...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是教师用视频分析软件分析课堂教学录像,提升教师的反思教学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研究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项教学学术实践活动。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经历了前科学分析、技术取向的量化分析、实践取向的质化分析以及创造取向的建构性分析等四个阶段。在实施创造建构性课堂教学录像分析的过程中,以视频分析软件作为分析课堂教学的工具,强调教师作为行动者和反思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藉由同事对话,解决问题,澄清概念,建构实践知识,统整教学理论与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录像分析 反思 教师专业成长
下载PDF
家校合作视野下的教育惩戒——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做法和经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董新良 彭学琴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20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促进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是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的普遍做法。主要措施有:明确管教职责,实现家校共育;划定惩戒等级,依情分级介入;建立善后规制,纠正惩戒偏差等。参照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普遍做法,在推行《中小学教... 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促进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是许多国家或地区采取的普遍做法。主要措施有:明确管教职责,实现家校共育;划定惩戒等级,依情分级介入;建立善后规制,纠正惩戒偏差等。参照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普遍做法,在推行《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同时,可以家校合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关注以下方面:强化家校合作,实现家校共育;健全协作机制,夯实惩戒基础;注重善后保障,确保惩戒实效,以促进教育惩戒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家校合作 家长参与 学生发展
原文传递
“双平台”问题导学模式课堂教学文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郝琦蕾 李佳宁 《当代教育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53,64,共6页
教学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文化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囊括着教学的理念与价值诉求。基于网络与课堂双平台的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文化,孕育于创生型课改文化、主体性教学文化、开放性信息技术文化;它显在地表现于双平台独特的教... 教学与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学文化是教学的灵魂所在,囊括着教学的理念与价值诉求。基于网络与课堂双平台的问题导学模式的教学文化,孕育于创生型课改文化、主体性教学文化、开放性信息技术文化;它显在地表现于双平台独特的教学物质、教学制度与教学行为文化层面。在教学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存在教学观念与行为变革的困境,可以采取加大文化环境影响、优秀教学案例引导、对师生进行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以及逐渐变革教学实践等方式实现教学文化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平台”问题导学模式 教学文化 信息技术 教学文化变革
下载PDF
多媒体学习中的时间临近原则及其在微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张梦丹 汪存友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22期24-27,共4页
时间临近原则研究的是多媒体呈现中的时间分配问题,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视频设计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微课视频中文本和画面的呈现比较错乱,学习者的工作记忆负担加重,降低了学习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媒体学习中的"时间临近原则&... 时间临近原则研究的是多媒体呈现中的时间分配问题,随着微课的发展,微课视频设计的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微课视频中文本和画面的呈现比较错乱,学习者的工作记忆负担加重,降低了学习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多媒体学习中的"时间临近原则",对25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访谈,针对微课视频设计在内容展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归纳出的微课视频的6种模式都给出了文本和画面呈现的方案,旨在为今后微课视频的设计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临近原则 微课视频设计 文本 画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