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囊内镜肠道准备初探 被引量:21
1
作者 康艳 陈星 刘变英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年第4期307-309,共3页
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国外一般不主张进行肠道准备,只要求在检查前流体饮食12h后绝对禁食12h,国内大部分的医院是要求进行肠道准备的,其方法大致与结肠镜肠道准备相同。我院自2004年引进胶囊式内镜以来,共进行胶囊内镜检查30例,为了... 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国外一般不主张进行肠道准备,只要求在检查前流体饮食12h后绝对禁食12h,国内大部分的医院是要求进行肠道准备的,其方法大致与结肠镜肠道准备相同。我院自2004年引进胶囊式内镜以来,共进行胶囊内镜检查30例,为了获得更好的检查效果,我们总结对比了以下3种不同的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镜检查 肠道准备 检查效果 准备方法 检查前 结肠镜
原文传递
慢性胃炎结节状改变根除幽门螺杆菌后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丹瑜 陈星 +2 位作者 康艳 汪嵘 马瑞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9期203-204,共2页
在各种胃炎的病因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尤为突出,除菌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引起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胃炎结节状改变存在两种类型,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结节类型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 在各种胃炎的病因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尤为突出,除菌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引起胃黏膜的组织学改变。我们之前的研究表明:胃炎结节状改变存在两种类型,结节类型A(结节性胃炎)和结节类型B(萎缩性胃炎的结节状改变)。虽然两者的起因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在临床上诊断和预后差别可能也较大。本研究对以上两种胃炎治疗后5年长期随访,分析其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除幽门螺杆菌 慢性胃炎 结节状 随访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临床症状 除菌治疗 组织学改变
原文传递
内镜下注射组织胶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3
作者 汪嵘 赵丹瑜 郭补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428-430,共3页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为晚期肝硬化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年发生率5%15%,出血后1 d之内的再出血率可达30%50%,1周之内可达60%80%[2]。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并可...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病情凶险,为晚期肝硬化常见死亡原因之一[1]。食管静脉曲张首次出血的年发生率5%15%,出血后1 d之内的再出血率可达30%50%,1周之内可达60%80%[2]。内镜下治疗可有效预防出血,并可降低因出血导致的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下治疗 内镜下注射 疗效观察 组织胶 失代偿期肝硬化 常见并发症 晚期肝硬化
下载PDF
内镜下聚桂醇传统注射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嵘 赵丹瑜 郭补伟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7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下聚桂醇传统注射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EV患者。60例患者胃镜下观察均有活动性出血或有明确红色... 目的对比研究内镜下聚桂醇传统注射与联合组织胶"三明治夹心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EV)活动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7年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EV患者。60例患者胃镜下观察均有活动性出血或有明确红色、白色血栓,将60例患者分为2组,30例行内镜下联合注射硬化剂与组织胶治疗为联合组(A组);30例行内镜下单纯注射硬化剂治疗为硬化剂组(B组);对比2组患者的止血率、EV改善率,院内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A组)止血率、EV改善率优于硬化剂组(B组);院内死亡率明显低于硬化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发热或胸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硬化剂联合组织胶可协同提高EV活动性出血的疗效,且并发症无明显增加,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静脉曲张 硬化剂 组织胶
原文传递
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治疗质量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梁荣 陈星 +2 位作者 汪嵘 侯波 马瑞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25-627,共3页
目的评估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技术的可行性及肿瘤学质量的可靠性。方法对山西省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70例实施EPMR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质量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已发... 目的评估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技术的可行性及肿瘤学质量的可靠性。方法对山西省人民医院连续收治的70例实施EPMR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手术质量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已发表的高质量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70例EPMR切除治疗者中,食管早癌占35.7%(25/70),非典型增生占64.3%(45/70),肿瘤大小超过2cm者占78.6%(55/70),平均手术用时(28.31±9.49)min,R0(完整切除)切除率88.6%(62/70),未发生穿孔,出血、狭窄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21.4%(15/70)、1.4%(1/70)和2.9%(2/70)。较之检索到的ESD治疗结果,EPMR手术用时更短,R0切除率略低,穿孔率和狭窄率较低,但出血率和复发率较高。结论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下切除治疗,EPMR可达到与ESD相近的治愈效果,且手术耗时更短,但易发生出血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早癌 食管癌前病变 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原文传递
食管胃结合部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与外科手术的长期随访结果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梁荣 赵保玉 +1 位作者 侯波 汪嵘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早期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和胃肠胰外科连续收治的EGJ早...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与外科切除治疗食管胃结合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早期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18年6月,山西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和胃肠胰外科连续收治的EGJ早期腺癌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术前评估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或扩大标准,且术后病理评估符合治愈性切除绝对标准或扩大标准的166例病例资料纳入数据分析,按治疗方法分成ESD组(n=77)和外科切除组(n=89),对比2组的近期结果(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和远期结果(累积生存率)。结果ESD组中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者65例(84.4%)、符合扩大标准者12例(15.6%),外科切除组中符合ESD治疗绝对标准者60例(67.4%)、符合扩大标准者29例(32.6%),2组在患者ESD治疗标准的构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他基线指标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SD组整块切除率为98.7%(76/77)、完全切除率为94.8%(73/77)、治愈性切除率为93.5%(72/77),外科切除组治愈性切除率为100.0%(89/89),2组治愈性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有3例(3.9%)术中出血、1例(1.3%)术后早期出血和2例(2.6%)术中穿孔,外科切除组有1例(1.1%)术中出血、4例(4.5%)术后出血和2例(2.2%)术后吻合口微漏。2组均无术后1个月内死亡病例,亦无局部复发病例。ESD组随访时间72.5~105.7个月,中位时间89.3个月;外科治疗组随访时间69.6~101.0个月,中位时间82.3个月。2组随访期间均无肿瘤相关死亡病例和复发。ESD组与外科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94.8%(73/77)和96.6%(86/89),2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8)。亚组分析显示,符合ESD绝对标准者,ESD治疗与外科切除治疗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符合ESD扩大标准者,ESD治疗与外科切除治疗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505)。结论对于符合ES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胃结合部 早期腺癌 长期效果
原文传递
结肠镜下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临床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汪嵘 陈星 刘变英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93-1094,1096,共3页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的效果。方法结肠气囊肿病人5例,在确诊的情况下囊肿内应用注射针抽取囊肿内气体后注入无水酒精,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组病例无水酒精治疗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的效果。方法结肠气囊肿病人5例,在确诊的情况下囊肿内应用注射针抽取囊肿内气体后注入无水酒精,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组病例无水酒精治疗成功率为100%,无1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随访4个月临床症状消失,无1例复发。结论无水酒精治疗结肠气囊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结肠气囊肿 无水酒精
下载PDF
内镜下尼龙绳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较大肿瘤25例 被引量:7
8
作者 原丽莉 陈星 +2 位作者 汪嵘 刘丽萍 毕淑娟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37-439,共3页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其曾一度被视为内镜下切除术的禁忌证,尤其是直径较大的黏膜下肿物,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侵犯深,切除后有发生穿孔的可能。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尝试用尼龙绳套扎治疗直径大于1.2cm的...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是其曾一度被视为内镜下切除术的禁忌证,尤其是直径较大的黏膜下肿物,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侵犯深,切除后有发生穿孔的可能。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8年12月尝试用尼龙绳套扎治疗直径大于1.2cm的黏膜下肿瘤患者2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黏膜下肿瘤 套扎治疗 上消化道 尼龙 内镜 肿瘤侵犯 肿瘤患者 禁忌证
原文传递
内镜下套扎联合剥离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海芳 石婷娟 +2 位作者 卫星 张佳 汪嵘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34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剥离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超声内镜(EUS)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SMT患者72例,应用微探头EUS下套扎病变,预切开病变表面黏膜;剥离黏膜... 目的 探讨内镜下套扎联合剥离治疗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黏膜下肿瘤(SMT)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经超声内镜(EUS)检查确诊的上消化道固有肌层SMT患者72例,应用微探头EUS下套扎病变,预切开病变表面黏膜;剥离黏膜下层组织以暴露病变,再完整将病变切除.结果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SMT患者病变直径0.6~ 1.4(1.1±0.2)cm.术后病理诊断:胃间质瘤26例、胃平滑肌瘤23例、食管平滑肌瘤18例、胃良性血管球瘤5例.72例均一次性完整切除病变,其中1例术后出现消化道穿孔,应用止血夹成功夹闭.结论 来源于上消化道固有肌层SMT(直径<1.5 cm)应用内镜下套扎联合剥离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病变可被完整切除,且能提供完整病理学诊断资料,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探头 圈套结扎术 固有肌层 黏膜下肿瘤
原文传递
中国山西省与日本冈山县的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联合调查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丹瑜 陈星 +2 位作者 马瑞军 汪嵘 米俊杰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20-621,共2页
我国和日本均是胃癌高发区。中国山西省以胃贲门癌高发,日本以胃窦癌高发。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日本的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高度相关,而中国山西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则相对较少,似乎两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现本... 我国和日本均是胃癌高发区。中国山西省以胃贲门癌高发,日本以胃窦癌高发。研究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癌前病变。日本的胃癌与慢性萎缩性胃炎高度相关,而中国山西省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则相对较少,似乎两者的发病机制有所不同。现本研究对中国山西省人民医院和日本川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联合调查研究,拟比较不同地区胃癌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情况及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山西省人民医院 胃癌高发区 日本 中国 调查 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胃贲门癌
原文传递
胃肠道类癌72例内镜下诊治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丹瑜 陈星 康艳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内镜下诊断、治疗、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内镜下诊治,经病理确诊并随访的胃肠道类癌72例。总结其常规内镜诊断、内镜下超声诊断、病理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的内镜下诊断、治疗、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04年7月至2010年7月内镜下诊治,经病理确诊并随访的胃肠道类癌72例。总结其常规内镜诊断、内镜下超声诊断、病理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分析。结果共确诊并成功随访上消化道类癌26例,下消化道类癌46例,单发65例,多发7例,肿瘤大多为偏黄色广基扁平、丘状或隆起质硬结节,活动度不明显。超声内镜多表现为位于黏膜下层不均匀的低回声结节。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成功治疗单发类癌51例,治愈率96.2%(51/53);EMR治愈多发类癌3例,治愈率3/7,术后随访肿瘤无复发。结论内镜检查是发现早期类癌的重要手段,内镜下超声探查可以进一步明确病变来源及层次,并可为内镜下治疗提供依据。EMR及ESD为根治早期类癌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瘤 胃肠肿瘤 内窥镜检查 胃黏膜 肠黏膜 预后
原文传递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汪嵘 陈星 毕淑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0期1001-1002,共2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种平坦隆起性病变,这种肿瘤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显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侧向发育型肿瘤,操作时间短,...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种平坦隆起性病变,这种肿瘤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与大肠癌的关系密切。近年来研究显示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侧向发育型肿瘤,操作时间短,患者损伤小,并可以获得完整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我中心采用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黏膜下 剥离术 临床研究 治疗 内镜 隆起性病变 大肠黏膜
下载PDF
人工智能电子染色技术在声带白斑及食管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瑞军 汪嵘 +1 位作者 陈星 张浩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6-660,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电子染色技术(FICE)在声带白斑及食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常规电子喉镜检查疑诊声带白斑的50例患者,利用FICE行声带与食管的精细检查,评估FICE对声带白斑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常... 目的探讨人工智能电子染色技术(FICE)在声带白斑及食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常规电子喉镜检查疑诊声带白斑的50例患者,利用FICE行声带与食管的精细检查,评估FICE对声带白斑的诊断价值。结果50例患者常规喉镜检查发现病变50处,FICE发现病变52处。F1CE模式与白光模式对声带病变表面毛细血管形态评分和病变边界清晰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声带病变性质的诊断,FICE放大内镜模式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高于白光模式[89.4%(42/47)比68.1%(32/47),P:0.01]。50例可疑声带白斑患者中,合并胃食管反流病者31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3个月后复查,声带白斑减轻16例,消失13例,无明显变化者2例。结论FICE在声带白斑病变的诊断方面,较常规电子喉镜及普通白光胃镜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诊断 人工智能电子染色技术 声带白斑 食管疾病
原文传递
东亚型CagA^+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胃黏膜病变中凋亡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焱 王进海 +3 位作者 赵平 王莉 龚均 戴社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3-627,631,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东亚型CagA+菌株在西安地区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胃黏膜中凋亡蛋白Bax、Bcl-2、Fas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西安地区通过内镜获... 目的通过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其东亚型CagA+菌株在西安地区不同胃黏膜病变中的感染情况及其对胃黏膜中凋亡蛋白Bax、Bcl-2、Fas及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在西安地区通过内镜获取不同胃黏膜病变的胃黏膜组织并经HE染色病理确诊。其中包括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萎缩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with dysplasia,Dys)、胃癌(gastric cancer,GC)。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p及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中凋亡蛋白Bax、Bcl-2、Fas、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①西安地区Hp及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在胃癌中最高,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Hp(+)组中Bax、Fas表达率高于Hp(-)组(P<0.05),东亚型CagA+Hp感染组Bax、Fas、caspase-3表达率高于非东亚型CagA+Hp感染组(P<0.05),而Bcl-2表达率低于非东亚型CagA+HP感染组(P<0.05);③在CAG组、Dys组、GC组中,Bax、Fas、caspase-3表达率逐渐减低,Bcl-2表达率逐渐升高。结论西安地区以东亚型CagA+菌株感染为主,东亚型CagA+Hp感染后,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与其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东亚型CagA+菌株 胃癌 BAX Bcl-2 FAS CASPASE-3
下载PDF
反转技术在内镜治疗十二指肠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马瑞军 陈星 +2 位作者 汪嵘 侯波 原丽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38-639,共2页
内镜下反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是球部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此部位由于操作空间受限,易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内镜下治疗操作时更加困难。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中心采用反转技术对10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进... 内镜下反转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胃部观察。十二指肠球部后壁是球部病变的好发部位之一,此部位由于操作空间受限,易存在盲区,尤其是在内镜下治疗操作时更加困难。2004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中心采用反转技术对10例十二指肠球部病变患者进行了内镜治疗,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病变 内镜治疗 应用 十二指肠球部后壁 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价值 操作空间 内镜下治疗
原文传递
结肠镜反转技术在经肛门硬式内窥镜微创手术术后直肠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残留和复发病灶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汪嵘 孙小雅 +1 位作者 马瑞军 赵丹瑜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1期1659-1661,共3页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肿瘤沿黏膜表面侧向发展,而极少垂直侵犯肠壁深层的直径在10 mm以上的一类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其中以直肠最多见。LST病变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较有蒂的息肉病变更易发生癌变,有学者动态研究发现,3年内LST病...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是指肿瘤沿黏膜表面侧向发展,而极少垂直侵犯肠壁深层的直径在10 mm以上的一类特殊类型的大肠肿瘤,其中以直肠最多见。LST病变与大肠癌关系密切,较有蒂的息肉病变更易发生癌变,有学者动态研究发现,3年内LST病变可发展为大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肿瘤残留 病灶处理 微创手术 直肠 内窥镜 结肠镜 应用
下载PDF
奥曲肽联合埃索美拉唑对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侯波 陈星 王志峰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93-95,共3页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孔、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等,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为ERCP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值水平而无临床症状者称为高淀粉酶血症,其发生率可高达75%。目前国...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孔、出血、高淀粉酶血症和急性胰腺炎等,尤其是ERCP术后胰腺炎为ERCP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超过正常值水平而无临床症状者称为高淀粉酶血症,其发生率可高达75%。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以及质子泵抑制剂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还存在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术后胰腺炎 预防作用 奥曲肽 埃索美拉唑 ERCP术后 生长抑素类似物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8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瑞军 陈星 +1 位作者 汪嵘 原丽莉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4-355,共2页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研究运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便秘型、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和降结肠组织黏膜水通道蛋白(AQP)8mRNA的表达,分析AQP8表达与IBS的...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本研究运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方法,检测便秘型、腹泻型IBS患者升结肠和降结肠组织黏膜水通道蛋白(AQP)8mRNA的表达,分析AQP8表达与IBS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讨IBS形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水通道蛋白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IBS患者 分子生物学机制 反复发作 荧光定量
原文传递
内镜下切除胃丛状纤维黏液瘤一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瑞军 陈星 +4 位作者 汪嵘 赵丹瑜 王志峰 翟利琴 卢俊会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9-290,共2页
患者女,29岁,上腹不适3个月余,伴头晕乏力1个月,不伴腹痛、腹泻,无呕血,无恶心呕吐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提示贫血、便潜血阳性。胃镜检查:胃窦大弯前壁可见一大小约2.0cm×2.5cm凸向腔内的广基底隆起,表面明显凹陷糜烂... 患者女,29岁,上腹不适3个月余,伴头晕乏力1个月,不伴腹痛、腹泻,无呕血,无恶心呕吐等,就诊于当地医院,化验提示贫血、便潜血阳性。胃镜检查:胃窦大弯前壁可见一大小约2.0cm×2.5cm凸向腔内的广基底隆起,表面明显凹陷糜烂,附白色透亮黏液样物,难以冲洗(图1)。内镜诊断:幽门前区隆起性质待定,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幽门前区隆起活检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下切除 胃窦 黏液瘤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纤维 丛状 幽门前区 上腹不适
原文传递
阑尾开口炎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嵘 赵丹瑜 孙小雅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5期2579-2581,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阑尾开口炎(AOI)在UC患者中常有出现。AOI是指阑尾开口处充血、糜烂、溃疡,病理学显示为...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范围多自远段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段发展。在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阑尾开口炎(AOI)在UC患者中常有出现。AOI是指阑尾开口处充血、糜烂、溃疡,病理学显示为急慢性炎症反应,除了在UC中常见外,在其他类型的结肠炎中也偶有发生。本课题组前期的回顾性研究表明,AOI是部分UC病例活动时的一个标志,内镜下其炎症严重程度可以反映UC炎症严重程度;AOI和直肠炎联合,可更有效地诊断UC,并使医生能够更迅速有效的识别UC。我们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收集相关病例,丰富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对病例进一步随访研究,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阑尾 诊断 口炎 估价 预后 结肠炎症 慢性非特异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