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陈秀琴 《中国实用医刊》 2019年第4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受抗阻运动心脏康复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中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临汾市人民医院接受抗阻运动心脏康复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对照组,并选取同期接受有氧运动+抗阻运动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每组47例,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6min步行距离及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问卷表(MLHFQ)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最大摄氧量、最大运动负荷及储备心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后6min步行距离及MLHF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改善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有氧运动 抗阻运动 心脏康复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远期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甘玉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6年第3期401-403,共3页
冠心病(CHD)是常见的心血管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PCI)。PCI相对于CABG具有创伤小,且疗效较好,近年来在... 冠心病(CHD)是常见的心血管严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和致残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主要采用传统药物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PCI)。PCI相对于CABG具有创伤小,且疗效较好,近年来在临床上发展迅速,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CHD的重要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中医治疗 支架长度 狭窄程度 支架直径 病变支数 传统药物治疗 支架内血栓 低分子肝素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婕 张银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年第14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利尿、扩血管、改善心功能...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抗血小板、抗凝、调脂、利尿、扩血管、改善心功能等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LVEF、HR、BNP、TNF-α、Hs-CP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HR、BNP、TNF-α和Hs-CP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均<0.01)。1年后,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心源性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显著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炎性因子 心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神经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甘玉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10期1187-1188,共2页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该病在检查时往往很少有阳性发现,部分患者心电图显示非特异性缺血改变及心律失常,20~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多见于更年期妇女,老年人... 心血管神经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该病在检查时往往很少有阳性发现,部分患者心电图显示非特异性缺血改变及心律失常,20~50岁较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多见于更年期妇女,老年人也可发病。病因可能与体质、神经、行为、生活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神经症 冠心病患者 临床分析 无器质性心脏病 临床综合征 心血管疾病 更年期妇女 主要表现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并发症和护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芳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3期135-135,137,共2页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并发症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66例,对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0例(45.5%),其中腰背酸痛症状13例(19.7%),穿刺点...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造影术后的并发症护理体会。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66例,对本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0例(45.5%),其中腰背酸痛症状13例(19.7%),穿刺点血肿或渗血8例(12.1%),尿潴留4例(6.1%),心律失常3例(4.5%),低血压1例(1.5%),造影剂不良反应1例(1.5%)。结论:冠脉造影术后,针对临床常见术后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及预防措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术 冠状动脉 术后并发症 护理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兔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组织因子表达及活性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甘玉君 陈浩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前已公认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原因,粥样硬化斑块的促凝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组织因子(TF)的过度表达。TF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它与凝血因子Ⅶ形成复合物TF-FⅦ,而后相继... 目前已公认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是大多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的原因,粥样硬化斑块的促凝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组织因子(TF)的过度表达。TF是一种膜结合糖蛋白,它与凝血因子Ⅶ形成复合物TF-FⅦ,而后相继激活凝血因子Ⅸ和Ⅹ,从而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此途径是体内血栓产生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组织因子 因子表达 辛伐他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外源性凝血途径 活性 不稳定心绞痛
下载PDF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护理
7
作者 王丽芳 《中外妇儿健康》 2011年第9X期277-278,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同期<40岁的5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60岁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其高危因素、诱因、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生活方式、心电图等进行对比分析。结...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同期<40岁的56例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60岁的2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其高危因素、诱因、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生活方式、心电图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吸烟、昼夜工作劳累高于老年组;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在老年组中占主导地位;青年组以胸痛为主要表现且发病前诱因多;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老年组以单支、双支病变为主;青年组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老年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病死率高于青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对于青年人群应大力倡导戒烟、控烟、加强健康教育、促进健康行为、减少过度劳累、大量饮酒等诱发因素,对于青年心肌梗死患者应早期识别恶性心律失常,降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护理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观察
8
作者 郭雅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0061-0064,共4页
评价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常规药物的联合治疗... 评价对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氢氯噻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与常规药物的联合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心脏功能状况、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心脏功能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血压控制情况和心脏功能状况,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血压控制 心脏功能
下载PDF
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治疗的降压效果观察
9
作者 郭雅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8期0070-0073,共4页
评价对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血压节律及药物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单纯高血压组(75例)和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组(75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进一步细分为单纯高血压杓型组(n=42)... 评价对单纯高血压及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血压节律及药物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高血压患者150例,分为两组:单纯高血压组(75例)和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组(75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进一步细分为单纯高血压杓型组(n=42),单纯高血压非杓型组(n=33),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杓型组(n=37),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非杓型组(n=38),对于各组非杓型患者,我们在睡前随机给予缬沙坦胶囊(50mg)及盐酸特拉唑嗪片(1mg)进行降压治疗。通过对比基础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干预后血压,血压控制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评估不同治疗策略的效果。结果 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组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单纯高血压组差(P<0.05)。结论 前列腺增生加重了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对夜间血压调控产生不良影响,影响血压控制效果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制定高血压合并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方案时,医生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前列腺增生 血压节律 药物干预 心率 降压药物使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