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观察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利强 李学兵 +3 位作者 聂新富 秦海江 蔡向伟 张建 《实用骨科杂志》 2012年第10期917-919,共3页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和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有学者把其中间盘组织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者称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pidural cervical disc extrusion,ECDE)[1]。2006年1月到2...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的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或/和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综合症。有学者把其中间盘组织游离至后纵韧带后方者称为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pidural cervical disc extrusion,ECDE)[1]。2006年1月到2011年12月行136例颈椎前路手术,其中35例证实为硬膜外型,回顾其MRI表现对术前诊断该病有一定指导指导作用,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MRI表现 硬膜外 临床意义 颈椎前路手术 纤维环破裂 压迫神经 髓核突出
下载PDF
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8
2
作者 尹利强 聂新富 +6 位作者 秦海江 李晋惠 蔡向伟 张建 张永战 李晓虎 吴永贵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5期448-450,共3页
目的观察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54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34例,另一组经肌间隙入路手术20例。两组病例均于伤... 目的观察肌间隙入路结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后路手术治疗54例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经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34例,另一组经肌间隙入路手术20例。两组病例均于伤椎上下椎及伤椎相对完整一侧椎弓根内置入椎弓根螺钉1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术后局部Cobb角矫正率。对比X线片、CT等对骨折愈合情况、内固定物在位情况及局部Cobb角矫正率,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8~15个月,平均11.2个月,所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情况发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48 h VAS评分比较,肌间隙入路组显著低于传统入路组(P〈0.05)。手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矫正率,肌间隙入路组与传统入路组两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术后及末次随访局部Cobb角矫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间隙入路符合微创理念,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结合伤椎置钉治疗不需直接减压的胸腰椎骨折时能有效复位固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隙入路 伤椎置钉 治疗 胸腰段骨折
下载PDF
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秦海江 聂新富 +2 位作者 尹利强 李小虎 张永战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784-786,共3页
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尤以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症为多,症状重的腰腿痛以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和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减压、固定、融合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在诸多融合技术中,经椎间孔椎间融... 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尤以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滑脱症为多,症状重的腰腿痛以及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和间歇性跛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减压、固定、融合已成为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在诸多融合技术中,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TLIF)近10年来广泛用于临床.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其适应证有一定局限性,操作技术要求高.应用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技术,将手术区域内移,可扩大手术指征,减压彻底,避免神经根的损伤,现就其手术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疗效分析 椎间孔 椎间融合术 治疗 改良 椎间融合技术 下肢感觉运动障碍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和椎内前静脉丛镜下形态学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尹利强 聂新富 +5 位作者 秦海江 李晋惠 蔡向伟 吴永贵 杨青 朱庆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6-989,I0003,共5页
目的:手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尸体颈椎后纵韧带和椎内前静脉丛形态学,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CDE)发生的解剖学原因。方法:采集10具经甲醛泡过的尸体和维内前静脉丛颈段脊柱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分层、起止点和走... 目的:手术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尸体颈椎后纵韧带和椎内前静脉丛形态学,探讨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ECDE)发生的解剖学原因。方法:采集10具经甲醛泡过的尸体和维内前静脉丛颈段脊柱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观察后纵韧带分层、起止点和走行;观察颈椎椎内前静脉丛的位置和分布。光镜下观察后纵韧带中椎内前静脉丛的组织学结构。结果:颈椎后纵韧带分3层,浅层纤维跨越数个椎间隙,分为中央纵向走行部分和两侧扩张部分;中层为纵行纤维,跨越单个椎间盘,起于上一椎体静脉孔下方,止于下一椎体静脉孔的上方;深层纤维起于与间盘相邻的椎体后缘。颈椎间盘后方中央区有3层后纵韧带纤维覆盖,旁中央区只有2层纤维覆盖,椎内前静脉丛纵行于其间。结论:颈椎椎间盘后方旁中央区是薄弱区,这可能是部分ECDE发生的解剖学因素,正确认识椎内前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术中止血,减少神经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间盘突出 硬膜外 后纵韧带 椎内静脉丛
下载PDF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郭鹏 段广斌 +2 位作者 杨磊波 董勇勇 聂新富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8期967-968,共2页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股骨头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所致,临床少见,常由于合并有其他损伤而容易被漏诊,2003年6月至2009年7月我院收治的患者中有8例获得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关键词 髋关节后脱位 股骨头骨折 疗效分析 治疗 高能量创伤 2009年 疗效满意
下载PDF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膜囊外转移性小细胞肺癌1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秦海江 杨青 张永战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014-2016,共3页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脊柱外科相对较少见的疾病,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并存,临床上其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难度。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的肿瘤,具有早期发生远处转移...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是脊柱外科相对较少见的疾病,是导致椎管狭窄、脊髓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常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并存,临床上其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难度。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高、侵袭力强的肿瘤,具有早期发生远处转移的倾向,绝大多数患者于确诊时已伴有淋巴结或远处器官的转移,神经系统转移以颅脑多见,很少发生椎管内、尤其是硬膜外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韧带骨化症 小细胞肺癌 硬膜囊外 转移
原文传递
保留C3 C7棘突的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建 秦海江 +1 位作者 尹利强 张永战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5期2621-2622,共2页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会导致患者脊髓受到压迫,导致神经功能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地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是十分关键的。然而在传统手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的术后根性症状... 颈椎病是临床骨科相对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会导致患者脊髓受到压迫,导致神经功能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地为患者开展手术治疗,解除脊髓压迫是十分关键的。然而在传统手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诸多的术后根性症状、轴性症状等不良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因此,积极有效地采取保留C3、C7的改良临床治疗手术,对于患者的影响十分关键。本次报道就保留C3、C7棘突的改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研究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扩大成形术 手术治疗 颈椎病 C3 临床研究 改良 棘突 临床治疗
下载PDF
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尹利强 聂新富 +2 位作者 秦海江 张建 蔡向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0期1190-1191,共2页
2004年1月到2009年12月对42例硬膜外型颈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前路手术,切除后纵韧带,取出脱出椎间盘组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介绍如下。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前路手术 硬膜外 疗效观察 2009年 椎间盘组织 后纵韧带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应用高频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海江 张永战 +3 位作者 尹利强 蔡向伟 张建 李晋惠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99-300,333,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微创手术系统,采用髓核摘除、射频消融和纤维环成型的“三合一”技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21例包容性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应用高频微创手术系统,采用髓核摘除、射频... 目的 探讨应用高频微创手术系统,采用髓核摘除、射频消融和纤维环成型的“三合一”技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我院对21例包容性腰椎间突出症患者应用高频微创手术系统,采用髓核摘除、射频消融和纤维环成型的“三合一”技术治疗,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 ~55岁,平均37.5岁;单节段15例,双节段6例,其中L4-5(14节),L5S1(13节),对治疗前和术后2~3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下肢痛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末次随访Macnab评分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30 ~ 55 min,平均46 min.术后随访6~17个月,平均12.5个月.术后无一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2~3d、3个月、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分别为:(1.10±0.65)分、(1.22±0.70)分、(1.15±0.75)分和(0.98±0.85)分,与术前腰痛VAS评分(5.30±1.5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3 d、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下肢疼痛VAS评分分别为(1.25±0.69)分、(1.43±0.90)分、(1.32±0.84)分和(0.99±0.57)分,与术前(6.85±1.23)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按照Macnab评分标准,末次随访时优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 (8/21).结论 应用双极射频微创手术系统“三合一”技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短期内临床疗效满意,但其远期效果仍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 射频消融 外科手术 微创
下载PDF
精细肝实质离断术在复杂肝胆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双卫 侯志云 武亚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原发性肝癌(HCC)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我国发病人数超过一半。2015年全国HCC发病人数为46.6万例,死亡病例数高达42.2万例。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超声造影等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及超声吸引器(CUSA)、水刀、Ligsure、Tissuel Link、超... 原发性肝癌(HCC)全球发病率逐年增长,我国发病人数超过一半。2015年全国HCC发病人数为46.6万例,死亡病例数高达42.2万例。多层螺旋CT、核磁共振、超声造影等现代影像学的发展及超声吸引器(CUSA)、水刀、Ligsure、Tissuel Link、超声刀等手术器械的发展和能量平台的使用,推动肝脏外科迅猛发展。我们的团队在熟悉肝脏解剖,掌握肝脏一般肿瘤切除及肝脏血流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选择了一些复杂的肝胆肿瘤病例实施了手术切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肿瘤 手术中 离断术 肝实质 应用 多层螺旋CT 肝脏外科 血流控制技术
下载PDF
氨甲环酸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疗效观察
11
作者 尹利强 聂新富 +6 位作者 秦海江 吴永贵 杨青 李晋惠 张永战 蔡向伟 张建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1期88-89,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氨甲环酸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72 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止血带下完成手术,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观察氨甲环酸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1 月~2015 年7 月收治的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 72 例,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于止血带下完成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段,未给予氨甲环酸治疗,观察组手术前后均给予氨甲环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总失血量、手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总引流量及手术后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后总导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给予氨甲环酸联合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有效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术后输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氨甲环酸 失血量
下载PDF
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效果探讨
12
作者 张建 秦海江 +2 位作者 尹利强 张永战 吴永贵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53-55,共3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手术治疗后,患... 目的分析和探讨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5例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手术治疗后,患者的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74.8±9.8)、(75.2±7.9)、(74.9±9.1)、(73.2±7.8)分,均显著高于手术治疗前的(61.3±7.8)、(62.1±6.7)、(63.4±7.5)、(60.5±6.9)分,神经功能评分(1.4±0.9)分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的(3.5±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中,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患者采取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可以较好地缓解和改善现有疾病情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髂腰内固定治疗 创伤性脊柱骨盆分离 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重建固定带与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效果
13
作者 张永战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观察应用重建固定带与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以锁骨中段骨折就诊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对照组应用重建固定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 目的:观察应用重建固定带与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以锁骨中段骨折就诊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对照组应用重建固定带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随访后的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术中平均失血量以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所改善,随访后,治疗组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老年锁骨中段骨折时,疗效确切、安全,具有临床应用前景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建固定带 记忆合金环抱器 锁骨中段骨折
下载PDF
改良手助法在腹腔镜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高鹏程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1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脾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脾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手术方式完成脾切除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则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为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手助法腹腔镜脾切除术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健康,保障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增加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腹腔镜 脾切除术 应用效果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多维心身健康功能损失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永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健康及功能损失程度,以便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健康卫生系统反应调查表》,对冠心病患者多维心身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身健康及功能损失程度,以便为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系统抽样方法随机选取18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编制的《健康卫生系统反应调查表》,对冠心病患者多维心身功能和功能损失予以评估,并将患者自评值与他评值(护士)进行比较。结果 (1)冠心病对患者的躯体运动、自我管理、劳动工作、生理功能、情绪心理、思维警觉、交流功能各方面影响明显;(2)冠心病患者对个人健康水平的评分低于护士对本病患者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冠心病对自身躯体运动、交流功能和情绪心理3方面评分明显低于他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对患者的心身社会功能均有较大影响,对冠心病患者心身社会功能应结合专业人员的评价与患者的个人自评做出综合测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身健康 功能损失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比较
16
作者 李宁 侯志云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壁切口疝患者7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46例)和开放式组(行开放式无张...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晋城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腹壁切口疝患者78例,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46例)和开放式组(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32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式组(t=12.964,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少于开放式组(t=-9.266、-6.398、-4.267,P<0.05)。腹腔镜组术后第1天、1周、1个月视觉模拟量表评分低于开放式组(t=-2.369、-2.062、-6.179,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3/46),低于开放式组的(25.00%,8/32),χ^(2)=5.319,P=0.021。结论腹腔镜与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均可有效修复腹壁切口疝,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后患者恢复较快,手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无张力修补术 腹壁切口
原文传递
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的疗效比较
17
作者 高鹏程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2期340-340,共1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两组患者均经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研究组给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预后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12.50%(4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43.75%(14例)(<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胆总管探查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荣为民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3X期36-36,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临床治疗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鹏程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3期343-343,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0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1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在术后4~12 d,... 目的:分析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9年02月~2014年01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治疗的1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多发生在术后4~12 d,其中17例患者未经手术治疗于14~56 d内恢复胃动力,待痊愈后出院;其中4 w内病情恢复的患者10例,8 w内病情恢复的患者7例。1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由多种因素造成,鉴别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消化道造影以及胃镜检查,绝大多数患者未经手术治疗便可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