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适应性表征:架构自然认知与人工认知的统一范畴 被引量:22
1
作者 魏屹东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4-124,共11页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认知科学目前业已发展出计算表征、联结网络和动态耦合说明等研究理论,以及具身认知、嵌入认知、延展认知、生成认知和情境认知等研究纲领。是否存在一种可以统摄这些不同认知理论和纲领的统一范畴或概念框架,这... 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认知科学目前业已发展出计算表征、联结网络和动态耦合说明等研究理论,以及具身认知、嵌入认知、延展认知、生成认知和情境认知等研究纲领。是否存在一种可以统摄这些不同认知理论和纲领的统一范畴或概念框架,这是迄今为止认知科学及其哲学面临的关键性难题。“适应性表征”概念似乎具有统摄各种认知理论和纲领的共通性,能够为复杂的认知现象提供一种方法论,能够合理地说明认知在语境中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原因在于,刻画认知的计算、表征、联结、耦合、具身、嵌入、延展、生成、情景化等概念均是语境依赖的,即是在特定语境中对认知现象的不同方面的描述。这种依赖语境的认知说明它们在本质上是适应性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性表征 认知科学 统一范畴
原文传递
作为世界假设的语境论 被引量:8
2
作者 魏屹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45,共7页
美国哲学家Pepper的根隐喻理论是形式论、机械论、有机论和语境论这些世界假设的基础。形式论的根隐喻是形式的相似性,机械论的根隐喻是机器,有机论的根隐喻是有机生长,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历史事件。语境论是Pepper极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 美国哲学家Pepper的根隐喻理论是形式论、机械论、有机论和语境论这些世界假设的基础。形式论的根隐喻是形式的相似性,机械论的根隐喻是机器,有机论的根隐喻是有机生长,语境论的根隐喻是历史事件。语境论是Pepper极力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整体论哲学学说,“变化”和“新奇”是其主要概念,并由这两个概念衍生出一套亚概念,用来说明事件的变化和发展。语境论的优点在于着眼于现实目标的分析,缺点是分析范围广,精确性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PER 根隐喻 世界假设 语境论
下载PDF
寻求最佳说明的推理——访彼得·理普顿教授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航赞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21,共8页
关键词 推理问题 彼得 科学哲学 英国皇家学会 生物基因 社会认识论 科学与宗教 著名学者
原文传递
“科学论战”为哪般?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屹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科学论 反科学主义 文化理论 卡通画 《自然》杂志 科学家 本质 论战 代表 公开
下载PDF
语境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被引量:2
5
作者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58,共9页
语境论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事件或行动是语境依赖、语境限制和语境敏感的。它的认识论主张实在是积极、持续、变化的事实,语境是事件或行动的整合,人类理解是人际间的互动,实际知识和理论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它的方法论主张... 语境论是一种新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主张事件或行动是语境依赖、语境限制和语境敏感的。它的认识论主张实在是积极、持续、变化的事实,语境是事件或行动的整合,人类理解是人际间的互动,实际知识和理论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它的方法论主张对研究对象进行层次分析,通过纲领计划、启示法和洞见提高研究的创造性,使研究范式语境化、系统化,使理论、方法和语境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论 研究纲领 认识论 方法论
下载PDF
自由能原理与生命-心智连续性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姝彦 郭一裕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32,共8页
作为当前学界一个倍受关注与热议的话题,生命-心智连续性论题直接关涉我们对于生命与心智本质的理解,深度凸显了生命之于心智的重要意义。自由能原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融合性视域,尝试将生命与心智置于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与解释范式当中... 作为当前学界一个倍受关注与热议的话题,生命-心智连续性论题直接关涉我们对于生命与心智本质的理解,深度凸显了生命之于心智的重要意义。自由能原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融合性视域,尝试将生命与心智置于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与解释范式当中,并由此对行动、知觉以及大脑活动等做出全新的阐释,进而为生命-心智连续性论题的深入推展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致思理路与解释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心智连续性 自由能原理 惊异 预测误差最小化 贝叶斯大脑假说
原文传递
语用模型表征:一种基于语境的认知推理
7
作者 魏屹东 常照强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8,共5页
语用模型表征是一种语境论的知识表征观。它不仅消解了关于模型的反结构主义的质疑,而且有助于将心灵、语言和世界整合于模型的建构之中。科学家的认知能力在确认目标系统的潜在粗略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结构处于语境之中。... 语用模型表征是一种语境论的知识表征观。它不仅消解了关于模型的反结构主义的质疑,而且有助于将心灵、语言和世界整合于模型的建构之中。科学家的认知能力在确认目标系统的潜在粗略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这种结构处于语境之中。以认知科学为基础的语用模型表征,经过逻辑的重构,使认知和逻辑在语境基底上走向协同,并表现出有力的认知推理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模型表征 结构主义 语境论 认知 逻辑
下载PDF
在直指和描述之间——评索姆斯和查尔莫斯关于二维主义的争论
8
作者 魏屹东 陈敬坤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26-31,共6页
直接指称主义和描述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两年,由于二维主义的崛起,引入了新的语义学方法和模态观念,双方展开了新的争论。索姆斯对二维主义的描述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入批判,查尔莫斯则认为他所主张的认知二维主义能够很好地兼顾直接... 直接指称主义和描述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最近两年,由于二维主义的崛起,引入了新的语义学方法和模态观念,双方展开了新的争论。索姆斯对二维主义的描述主义倾向进行了深入批判,查尔莫斯则认为他所主张的认知二维主义能够很好地兼顾直接指称主义和描述主义。这一争论引发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指称主义 描述主义 二维主义 索姆斯 查尔莫斯
下载PDF
一个基于PTE和PEL模式的科学推理模型
9
作者 魏屹东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30,共5页
科学哲学家波普的猜想/反驳模式PTE描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但这个模式是有问题的,它没有说明根据什么去猜想。高奇的PEL模式描述了科学推理的微观过程,但缺乏科学检验环节。文章提出的QHS[PEL]EEp模型将PTE和PEL进行整合,给出了一个... 科学哲学家波普的猜想/反驳模式PTE描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程序,但这个模式是有问题的,它没有说明根据什么去猜想。高奇的PEL模式描述了科学推理的微观过程,但缺乏科学检验环节。文章提出的QHS[PEL]EEp模型将PTE和PEL进行整合,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科学推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E模式 PEL模式 QHs[PEL]EEp模型 科学推理
下载PDF
语境同一论:科学表征问题的一种解答 被引量:22
10
作者 魏屹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59,共18页
表征已成为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更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重点。相对于一般表征,科学表征更特殊、更复杂、更抽象,围绕它产生了多种说明理论,如图像论、自然主义、结构主义、语义论和语用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对科学表征问题有... 表征已成为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核心概念,更成为科学哲学研究的重点。相对于一般表征,科学表征更特殊、更复杂、更抽象,围绕它产生了多种说明理论,如图像论、自然主义、结构主义、语义论和语用论等。这些理论虽然对科学表征问题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还不够充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对表征的语境性和表征关系的语境同一性分析,不能更深刻地揭示科学表征的实质。语境作为一种本体解释基底,提供了解决科学表征问题的框架。在此框架下,表征被理解为两个客体在特定语境中的指涉性关系。这种基于语境同一性的科学表征,通过概念作为指代、理论作为定律集、模型作为推理工具、思想实验作为假想这些中介客体,适应性地指涉目标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表征 语境同一性 模型系统 语境模型
原文传递
科学主义的实质及其表现形式 被引量:15
11
作者 魏屹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15,共6页
科学主义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本文在梳理科学主义的各种不同定义的基础上,挖掘科学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本体论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主义、方法论的还原主义和价值论的扩张主义;探讨科学中的科学主义——各种各样的科学决定论... 科学主义是一个颇有争议的概念。本文在梳理科学主义的各种不同定义的基础上,挖掘科学主义产生的思想根源——本体论的自然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主义、方法论的还原主义和价值论的扩张主义;探讨科学中的科学主义——各种各样的科学决定论,哲学中的科学主义——科学经验主义和物理主义以及社会中的科学主义——国家科学主义等,试图揭示它们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科学主义 反科学主义
下载PDF
论情境化潜意识表征——评德雷福斯的无表征智能理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屹东 裴利芳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情景化的智能可能是无表征的,它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取理论表明,智能行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学习和技能,能够被描述和解释,而无需借助于心灵或大脑表征。现象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意向弧和获得最大把握趋向,以及吸... 情景化的智能可能是无表征的,它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德雷福斯的技能获取理论表明,智能行为的两种最基本形式———学习和技能,能够被描述和解释,而无需借助于心灵或大脑表征。现象学的两个核心概念——意向弧和获得最大把握趋向,以及吸引子理论,对该理论作出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表明无表征智能现象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可能是人类智能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雷福斯 情景化 无表征智能 意向弧 吸引子
下载PDF
人工智能的情境觉知:一种“在线”适应性表征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屹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如何使机器人这种人工认知系统获得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人类智能的运作机制和模式无疑是人工智能模拟的最好模型。情境觉知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框架和方法论。... 如何使机器人这种人工认知系统获得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人类智能的运作机制和模式无疑是人工智能模拟的最好模型。情境觉知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为实现这个目标提供了一种合理的框架和方法论。这就是关于情境觉知的通用模型、注意机制、情境觉知目标与心理模型的匹配要阐明的问题。“事件-控制-行动-适应性”模型是情境觉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更突出了适应性表征特征。基于情境觉知理论开发的各种应用软件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方法论,体现在人工认知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认知系统 情境觉知 适应性表征
下载PDF
认知演化的文化可塑性——基于文化神经科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姝彦 郭虹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79,共7页
纵观人类整个历史进程,无论在个体发育层面还是系统发育层面,其认知能力都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并受到文化价值、文化实践以及文化演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文化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旨在探讨文化、认知、行为和生物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新学科,... 纵观人类整个历史进程,无论在个体发育层面还是系统发育层面,其认知能力都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并受到文化价值、文化实践以及文化演化等方面的影响和塑造。文化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旨在探讨文化、认知、行为和生物学之间互动关系的新学科,连接并融合了文化心理学、神经科学、神经遗传学等多学科视域。基于认知过程中神经活动的文化关联,以及此过程中的基因—文化互动关系,文化神经科学在神经可塑和基因表达层面揭示了认知演化的文化模式化神经机制以及基因—文化共塑机制,从而为认知演化的文化建构提供了一种以神经生物学机制为基点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演化 可塑性 文化神经科学 神经生物学机制
下载PDF
认知整合与文化濡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姝彦 申一涵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35,共7页
认知整合问题始于对广义具身认知的研究,在注重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其要义在于将认知过程作为一个由遍布大脑、身体和环境中的异质成分组成的动态整合系统。一定意义上讲,认知系统的具身-生成基础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能... 认知整合问题始于对广义具身认知的研究,在注重认知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其要义在于将认知过程作为一个由遍布大脑、身体和环境中的异质成分组成的动态整合系统。一定意义上讲,认知系统的具身-生成基础决定了其自身的发展能够被视为一种持续交互的情境性文化过程,进而可将涵括于人类系统发生历史中的生态位建构以及文化传承视为推动认知系统进行整合的一个重要视角,其过程呈现出鲜明的文化濡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的认知系统 文化濡化 具身认知 生成认知 生态位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发展对社会与伦理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魏屹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2期1-2,共2页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借助计算机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并将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目前已在指纹及人脸识别、... 人工智能是在计算机、控制论、信息论、数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相互综合、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借助计算机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并将其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人工智能目前已在指纹及人脸识别、专家系统、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笔者要阐明的观点是,人工智能对社会伦理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社会伦理 自动程序设计 人类智能 边缘学科 智能活动 人脸识别 专家系统
下载PDF
论芒福德技术哲学的研究视角 被引量:5
17
作者 管晓刚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7,共5页
基于一种有机的世界图景,出于一份深切的人文关怀,芒福德构建起一个庞大的技术哲学体系,并为我们展现出其技术哲学研究的三个独特视角:历史主义,整体主义和人文主义。
关键词 研究视角 历史主义 整体主义 人文主义
下载PDF
可想象性论证及其问题——评查尔莫斯的认知二维语义学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屹东 陈敬坤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3-39,91,共8页
可想象性论证是心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可想象论证集中于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查尔莫斯运用二维语义学对传统的可想象性论证进行了修正,重建了可想象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查尔莫斯并没有... 可想象性论证是心灵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可想象论证集中于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查尔莫斯运用二维语义学对传统的可想象性论证进行了修正,重建了可想象性与可能性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查尔莫斯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他的论证仍然有缺陷,并不能真正驳倒物理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莫斯 可想象性论证 CP论题 二维语义学
下载PDF
论具身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屹东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0,共10页
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人类水平的智能,即类人智能,取决于它能否拥有像我们一样的身体,这是人工智能的具身性问题,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侯世达曾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十个预测性问题,有些预测并不准确,有些问题依然... 人工智能能否发展出人类水平的智能,即类人智能,取决于它能否拥有像我们一样的身体,这是人工智能的具身性问题,也是具身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20世纪70年代末侯世达曾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十个预测性问题,有些预测并不准确,有些问题依然存在,莫拉维克悖论则进一步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具身性研究。目前的人机交互、人机混合只是具身人工智能的过渡阶段,意向—自反循环机制可说明类人智能的涌现,并有望克服莫拉维克悖论。然而,这种具身性研究取向是否合理可行,发展类人或超人机器人是否必要,这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莫拉维克悖论 具身人工智能 类人智能
下载PDF
当代西方分析哲学与诠释学的融合:方法论维度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红 赵跃红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8-81,共4页
本文分析了分析哲学和诠释学的渊源及其特征 。
关键词 西方分析哲学 诠释学 方法论 起源 海德格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