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膜后霍奇金淋巴瘤侵及右输尿管误诊为输尿管癌伴淋巴结转移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
作者 柯鑫文 成建军 +3 位作者 胡丽娜 赵秀娟 米振国 张雁钢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336,共4页
目的 总结继发性输尿管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膜后霍奇金淋巴瘤侵及右输尿管患者的资料,男,63岁.因便秘、排便困难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右肾积水15 d于2013年1月2... 目的 总结继发性输尿管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腹膜后霍奇金淋巴瘤侵及右输尿管患者的资料,男,63岁.因便秘、排便困难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右肾积水15 d于2013年1月22日入院.患者无泌尿系统症状主诉.泌尿系CT检查:右侧肾盂及输尿管中上段积水扩张,右侧输尿管下段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腹主动脉周围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为输尿管癌并淋巴结转移可能.临床诊断:右侧输尿管肿瘤并淋巴结转移,右肾积水.全麻下行右侧输尿管镜检查,输尿管镜进入15 cm后见管腔明显狭窄,进入困难,改为开放右侧输尿管探查术.术中见下段输尿管周围结节状增生,管壁增厚,横断切除输尿管狭窄段约1 cm,送快速冷冻病理检查,结果回报为黏膜慢性炎症.输尿管内留置6F双J管,3-0可吸收线缝合输尿管,结束手术. 结果 术后病理诊断为腹膜后霍奇金淋巴瘤侵及右输尿管.术后40d患者出现发热、盗汗、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临床分期为ⅡEB期(预后不良组),行吡柔比星20 mg/m2+博来霉素1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达卡巴嗪375 mg/m2方案化疗8个周期.化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患者一般状况良好,血生化检查均正常,复查PET/CT未见明显浓聚灶,病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 结论 继发性输尿管霍奇金淋巴瘤发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以化疗为主的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如果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的肾积水和输尿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应想到本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费城染色体阳性伴髓系抗原表达的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刘虎 侯淑玲 +4 位作者 王刚刚 丁欣 王琳 李喜 张巧花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4-215,共2页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右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于2014年6月25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无发热、盗汗、消瘦、咳嗽等症状。彩超检查示:右颈胸锁乳突肌外缘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1.28 cm×0.83 cm,右颈后、左颈Ⅲ区及双颈Ⅰ、Ⅳ... 患者男性,44岁。主因右颈部多枚淋巴结肿大伴疼痛于2014年6月25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无发热、盗汗、消瘦、咳嗽等症状。彩超检查示:右颈胸锁乳突肌外缘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1.28 cm×0.83 cm,右颈后、左颈Ⅲ区及双颈Ⅰ、Ⅳ区多枚淋巴结肿大,最大约为2.25 cm×0.99 cm。2014年6月27日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附属大医院。血细胞示:白细胞计数为15.4×10 9/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阳性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 伊马替尼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5-氟尿嘧啶代谢酶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月琴 白文启 +1 位作者 李灵敏 郗彦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9-623,627,共6页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代谢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其在指导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潜在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含有72例结直肠癌、56例癌旁远端切缘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分析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代谢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其在指导结直肠癌化疗中的潜在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构建含有72例结直肠癌、56例癌旁远端切缘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etase,TS)、胸苷酸磷酸化酶(thymidine phosphorylase,TP)、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D)在两种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的TS表达水平低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P=0.876);其表达与TNM分期有关(P=0.043);与患者总生存期呈正相关(P=0.027)。结直肠癌组织中TP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P=0.315);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09);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40)。结直肠癌组织中DPD表达水平高于癌旁远端切缘组织(P=0.071);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P=0.029);DPD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缩短(P=0.011)。结论在以5-FU为基础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中,TS、TP、DPD可以作为预后的重要指标。TS表达与临床分期密不可分,可作为结直肠癌进展的生物学标志。TP表达与淋巴结远处转移及复发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5-氟尿嘧啶 胸苷酸合成酶 胸苷酸磷酸化酶 二氢嘧啶脱氢酶
下载PDF
CD56、TPO、CK19、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乳头样病变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郭朝焱 王晋芬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7期481-483,共3页
目的 探讨CD56、TPO、CK19、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乳头样病变中的表达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166例甲状腺乳头样病变标本,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TPC) 103例、甲状腺乳头样增生(TPH) 6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 目的 探讨CD56、TPO、CK19、Galectin-3和HBME-1在甲状腺乳头样病变中的表达及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166例甲状腺乳头样病变标本,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TPC) 103例、甲状腺乳头样增生(TPH) 63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组织中CD56、TPO、CK19、Galectin-3和HBME-1的表达.结果 CD56表达定位在细胞膜,TPO表达定位在细胞核,CK19、Galectin-3、HBME-1表达均定位在细胞膜、细胞质.TPH和TPC间5种标志物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K19:14.3 %(9/63)比98.1%(101/103);Galectin-3:14.3%(12/63)比78.6%(81/103);HBME-1:14.3 %(15/63)比86.4%(89/103);CD56:84.1%(53/63)比19.4%(20/103);TPO:85.7%(54/63)比16.5%(17/103).均P< 0.001].5种标志物单独用于TPC的诊断时,CK19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98.1%(101/103)、84.1%(53/63);5种标志物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6.3%(58/103)、98.4%(62/63),以CK19、HBME-1同时阳性与TPO阴性作为诊断TPC的主要依据时,特异度和灵敏度最佳,分别为96.8 %(61/63)、74.8%(77/103).结论 对于甲状腺乳头样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形态学是重要的,但对于那些非典型性病变CD56、TPO、CK19、Galectin-3和HBME-1的联合应用将有助于TPC和TPH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乳头状瘤 抗体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琚静 韩存芝 +2 位作者 昝丽坤 李怡欣 江波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7年第9期593-597,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受体1(IGF-1R)及IGF受体2(IGF-2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结直肠癌组织、58例良性病变组织(结直肠腺瘤、息肉)及90例癌旁正常组...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IGF受体1(IGF-1R)及IGF受体2(IGF-2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4例结直肠癌组织、58例良性病变组织(结直肠腺瘤、息肉)及9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IGF-1、IGF-1R及IGF-2R的表达情况.结果 IGF-1、IGF-1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93.5%(144/154)、70.1%(108/154)]高于良性病变组织[51.7%(30/58)、51.7%(30/58)]及癌旁正常组织[18.9%(17/90)、35.6%(32/90)](P=0.001);IGF-1和IGF-1R在三组间的阳性表达率逐渐降低,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2R在三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GF-1、IGF-1R、IGF-2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家族史、肿瘤浸润深度、局部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IGF-1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r=0.169,P=0.036).IGF-2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r=-0.196,P=0.015),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227,P=0.005).在结直肠癌组织中,IGF-1与IGF-1R的表达呈正相关(r=0.281,P=0.0001),IGF-1与IGF-2R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IGF-1、IGF-1R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IGF-2R可能与结直肠癌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肥胖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受体 IGF1型 受体 IGF2型
原文传递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及下咽癌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玲爽 吴雨雷 +2 位作者 张文斌 王晶 杨立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及下咽癌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6例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予以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 目的探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局部晚期喉癌及下咽癌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16例局部晚期喉癌和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予以新辅助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240 mg,临床试验号:IIT-2023-142H)+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紫杉醇(260 mg/m^(2))+顺铂(60 mg/m^(2))治疗,2~3个周期后行保留喉功能的手术,术后予以低剂量放疗50 Gy。观察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喉功能保留率及并发症。所有数据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例患者年龄[M(Q1,Q3)]63岁(55岁,76岁),男性13例,女性3例。新辅助治疗后,所有患者瘤体不同程度缩小,其中1例(6.3%)完全缓解,13例(81.3%)部分缓解,2例(12.5%)病情稳定,总缓解率为87.5%(14/16)。14例(87.5%)患者达到临床T降期,成功实施喉功能保留手术,喉功能保留率为87.5%。16例患者新辅助治疗后不良反应除1例3级贫血外,其他均为1~2级。未观察到与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为伤口感染2例,咽瘘、乳糜漏、淋巴漏各1例,所有伤口经过换药处理达到一期愈合。结论新辅助免疫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喉癌及下咽癌可有较好疗效,能使喉功能得到保留,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下咽肿瘤 免疫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原文传递
血清甲胎蛋白升高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的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昝丽坤 申璐璐 +7 位作者 张鑫 高宁 田宝国 耿小鑫 彭潇 李佳芠 步鹏 赵国海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6-695,共10页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GAED)患者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0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血清AFP升高且伴有GAE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及二代测序方法对13例血清...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伴肠母细胞分化胃腺癌(GAED)患者的免疫表型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收集2018—2020年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3例血清AFP升高且伴有GAE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HC)及二代测序方法对13例血清AFP升高伴GAED患者的病理组织进行免疫标志物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结果13例GAED患者中,男12例,女1例,年龄41~70岁,中位年龄64岁,病灶位置以胃窦部(5例)、胃体部(4例)为主。IHC显示可表达瘤胚胎蛋白(AFP、SALL4、GPC3)、肠上皮分化蛋白(CDX-2、CD10)和一些原始肠上皮表型标志物(OCT3/4、Claudin6),联合应用多种标志物诊断可降低漏诊率。13例患者中,12例存在至少1个基因突变(1个基因突变:1例,2~5个基因突变:3例,6~15个基因突变:8例),1例未检测到突变。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是TP53(10例),其他突变基因包括EPHB1(3例)、ATRX(2例)、EPHA5(2例)、GATA3(2例)、LRP1B(2例)和MAP2K4(2例)。13例患者中3例存在基因结构变异,分别为C14orf177-GNAS、AIM1-FGFR3、EPHA6-ROS1基因重排。13例患者均存在拷贝数变异,11例患者存在2个以上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常见的扩增基因为IRS2(5例)、PTEN(5例)、GNAS(4例)、CCNE1(3例)、CEBPA(3例)、PCK1(3例)、ERBB2(2例),常见的缺失基因为SOX2(5例)、MYC(5例)。13例患者中,死亡4例,死亡患者中有2例出现肝转移;无病生存患者4例,5例患者病情进展,其中3例出现腹腔转移,2例出现肝转移。血清AFP升高伴GAED患者3年生存率为65.9%,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30.7%。基因LRP1B点突变与预后不良有关(P<0.001)。行免疫治疗较单纯化疗的患者预后无明显改善(P=0.595),但进行术后化疗或术后化疗加免疫治疗较只进行手术患者预后好(均P<0.05)。结论血清AFP升高伴GAED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肿瘤,有独特的分子特征,往往同时伴有多个分子事件,TP53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母细胞分化 病理特征 分子特征 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DWMRI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任基伟 郝雅静 +2 位作者 王晶 曹建忠 新宏星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6-1107,共2页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保肛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MRI是目前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重要影像学手段,DWMRI是功能学成像技术之一,可间接反映物质微... 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术前新辅助放化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保肛率、降低了局部复发率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MRI是目前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重要影像学手段,DWMRI是功能学成像技术之一,可间接反映物质微观水平的病理变化,研究表明常规MR序列结合DWMRI可以显著提高直肠癌术前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分期 直肠癌 化疗疗效 消化道恶性肿瘤 价值 评估 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复发率
原文传递
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16/18 E6蛋白检测在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宏伟 孙立新 +3 位作者 连润生 王丽霞 张永贞 张玉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9年第8期505-509,共5页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检测在预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ASCUS或LSIL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16/18 E6蛋白检测在预测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分流和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ASCUS或LSIL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HPV DNA、HPV16/18 E6蛋白检测和阴道镜检查,并对活组织检查结果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及以下病变患者和30例阴性对照患者进行随访,3年后再次行上述检查.分析各检查的效能及预测≥CINⅡ级病变的价值.结果分流研究中,HPV16/18 E6蛋白、HPV DNA和HPV16/18 DNA预测≥CINⅡ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0.8%、95.3%、50.0%、90.0%,84.6%、37.6%、17.2%、94.1%和61.5%、67.1%、22.2%、91.9%.随访研究中,HPV16/18 E6蛋白阳性、HPV16/18 DNA持续阳性和HPV16/18 DNA阳性患者发生≥CINⅡ级病变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3.429、10.231和8.343;HPV16/18 E6蛋白阳性患者发生HPV16/18 DNA持续阳性的优势比(OR)为34.833(95%CI 5.020~241.711).结论在ASCUS和LSIL患者中,HPV16/18 E6蛋白预测≥CINⅡ级病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HPV DNA和HPV16/18 DNA;HPV16/18 E6蛋白阳性患者更易发生≥CINⅡ级病变和HPV16/18 DNA持续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16 人乳头瘤病毒18 E6蛋白
原文传递
双氢青蒿素、焦孔素E对喉癌细胞增殖、转移及焦亡的影响
10
作者 金玲爽 郭慧娜 +3 位作者 杨立 高泽慧 金胜勇 王晶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15-621,共7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焦孔素E(GSDME)对喉癌细胞增殖、转移及焦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未干预的Hep-2细胞)、DHA组(采用50μmol/L DHA处理的Hep-2细胞)、GSDME-siRNA组(转染GSDME-siRN...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焦孔素E(GSDME)对喉癌细胞增殖、转移及焦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取人喉鳞状细胞癌Hep-2细胞,将其分为空白组(未干预的Hep-2细胞)、DHA组(采用50μmol/L DHA处理的Hep-2细胞)、GSDME-siRNA组(转染GSDME-siRNA的Hep-2细胞)、DHA+GSDME-siRNA组(采用50μmol/L DHA培养并转染GSDME-siRNA的Hep-2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DHA对Hep-2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 50);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焦亡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GSDME、caspase-3及己糖激酶Ⅱ(HK-Ⅱ)、亲环素D、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路(VDAC)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10、20、40、80、160μmol/L DHA作用Hep-2细胞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高于相应浓度作用24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P<0.05);DHA作用Hep-2细胞24、48 h的IC 50值分别为57.20、43.50μmol/L,故选择50μmol/L DHA进行后续实验。空白组、DHA组、GSDME-siRNA组及DHA+GSDME-siRNA组细胞焦亡率分别为(6.5±0.8)%、(22.7±2.5)%、(3.1±0.6)%及(7.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1.20,P<0.05);细胞侵袭数分别为(153±14)个、(95±10)个、(205±16)个及(148±1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89,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DHA组GSDME、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均P<0.05);GSDME-siRNA组GSDME、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DHA组(均P<0.05);DHA+GSDME-siRNA组GSDME、caspase-3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GSDME-siRNA组(均P<0.05);DHA组HK-Ⅱ、亲环素D、VDAC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组(均P<0.05);GSDME-siRNA组HK-Ⅱ、亲环素D、VDAC相对表达水平均高于DHA组(均P<0.05);DHA+GSDME-siRNA组HK-Ⅱ、亲环素D、VDAC相对表达水平均低于GSDME-siRNA组(均P<0.05)。结论双氢青蒿素可增加喉癌细胞焦亡,降低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可能与抑制线粒体HK-Ⅱ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青蒿素类 己糖激酶 焦孔素E
原文传递
基于二代测序检测结直肠癌中PIK3CA基因突变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彭潇 张鑫 +3 位作者 卢宏霞 申璐璐 高宁 昝丽坤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6-721,共6页
目的探索PIK3CA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情况,分析PIK3CA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PIK3CA在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2021年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石蜡样本128例,从中提取DNA,采用二代测序... 目的探索PIK3CA在结直肠癌中的突变情况,分析PIK3CA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估PIK3CA在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山西省肿瘤医院2018—2021年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的石蜡样本128例,从中提取DNA,采用二代测序方法检测PIK3CA突变,回顾性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8例结直肠癌样本中,男性75例,女性53例;患者年龄为32~86岁,中位年龄为61.5岁;PIK3CA突变的有27例(21.09%)。PIK3CA突变的结直肠癌易发生在男性患者(P=0.007),与肿瘤部位(P=0.032)、肿瘤大小(P=0.029)和TP53野生型(P=0.001)相关,且PIK3CA常见位点突变多出现在肿瘤突变负荷≥10 Muts/Mb的肿瘤中(P=0.031)。生存分析显示,PIK3CA突变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无显著影响,但该类患者术后加用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效果较差。结论PIK3CA突变是结直肠癌中较为常见的突变,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PIK3CA突变可能会导致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耐药性产生,但其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序列分析 DNA 肿瘤治疗方案 PIK3CA
原文传递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无症状气道高反应的预测因素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敏 张丹梅 +2 位作者 刘璐璐 田晓爱 王银霞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出现无症状气道高反应(AAHR)的预测因素及价值,为临床评估气道高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并已行支气管激发试验...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出现无症状气道高反应(AAHR)的预测因素及价值,为临床评估气道高反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20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治疗并已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查的CRSwNP患者76例,其中AAHR 40例,无气道高反应(NAHR)36例。对患者的临床症状、鼻窦CT评分、外周血及鼻息肉组织嗜酸粒细胞(EOS)计数进行对比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AHR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判断参数的预测价值。结果:与NAHR组比较,AAHR组患者张口呼吸、鼻后滴漏症状更多,鼻窦CT筛窦、蝶窦、嗅裂评分及总分更高,外周血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与鼻息肉组织EOS计数呈正相关(r=0.324,P<0.01)。鼻后滴漏、高后组筛窦评分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是发生AAHR的危险因素。鼻息肉组织EOS计数较后组筛窦评分预测价值高(AUC分别为0.786和0.685)。当后组筛窦评分≥1.5时,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55.6%;当鼻息肉组织EOS计数≥5.67/HPF时,敏感度为82.5%,特异性为66.7%。结论:CRSwNP患者出现AAHR与临床症状、鼻窦CT评分、外周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有关,后组筛窦评分及鼻息肉组织EOS计数可用于预测AAHR,其中鼻息肉组织EOS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息肉 气道高反应 哮喘 嗜酸粒细胞
原文传递
卵巢碰撞瘤9例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张茜 王晓娟 +1 位作者 王春艳 王沛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594-599,共6页
目的探讨卵巢碰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卵巢碰撞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超声... 目的探讨卵巢碰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临床及影像资料完整的卵巢碰撞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检测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超声及CT检查,并行卵巢-附件报告和数据系统(O-RADS)评分,观察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并与临床特征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9例患者中位年龄[M(Q_(1),Q_(3))]为42岁(29岁,64岁);2例临床症状为下腹部疼痛、憋胀伴腰困,1例为阴道出血,1例为间断恶性、呕吐,5例无症状;2例糖类抗原125(CA125)升高,1例糖类抗原199(CA199)升高,1例癌胚抗原(CEA)、CA199、CA125均升高,1例CEA、CA199、人附睾蛋白4(HE4)均升高;O-RADS评分2分4例,3分2例,4分3例。9例患者CT表现为较大或巨大囊实性占位,肿瘤长径3~25 cm,边缘较光整,其内可见多种密度或信号成分。9例均由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和表面上皮来源肿瘤构成。结论卵巢碰撞瘤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O-RADS评分对于预测卵巢碰撞瘤性质有一定作用,其病理类型以生殖细胞来源肿瘤和表面上皮来源肿瘤为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碰撞瘤 病理学 临床 诊断性成像
原文传递
结直肠癌分子病理特征与临床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耿小鑫 张鑫 +3 位作者 申璐璐 彭潇 李佳芠 昝丽坤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表达和KRAS/NRAS/BRAF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及ARMS-PCR法检测694例CRC组织中MMR蛋白表达和KRAS/NRAS/BRAF突变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表达和KRAS/NRAS/BRAF突变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及ARMS-PCR法检测694例CRC组织中MMR蛋白表达和KRAS/NRAS/BRAF突变情况,分析其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694例患者中,MMR蛋白表达缺失(deficient MMR,dMMR)62例(8.93%),KRAS突变333例(47.98%),NRAS突变31例(4.47%),BRAF突变20例(2.88%)。dMMR状态在年龄<60岁,右半结肠,肿瘤长径≥5cm,隆起型,低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更常见。KRAS突变易发生于黏液腺癌中。NRAS突变在年龄≥60岁患者中更常见。BRAF突变在右半结肠,黏液腺癌及低分化组织中的检出率高,且其在dMMR肿瘤中的突变率较高。Kaplan-Meier分析显示:BRAF突变患者的总生存期(OS)明显低于KRAS/NRAS突变及完全野生型患者,且其无进展生存期(PFS)明显低于KRAS突变及完全野生型患者;MMR蛋白表达完整(proficient MMR,pMMR)的BRAF突变型患者的OS及PFS明显低于pMMR KRAS/NRAS突变、pMMR完全野生型、dMMR KRAS突变及dMMR完全野生型患者。COX分析显示:BRAF突变是CR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MR蛋白表达和KRAS/NRAS/BRAF突变与CR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其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测CRC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错配修复蛋白 KRAS/NRAS/BRAF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高糖中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侯佳 王晋芬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无血清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DMEM)中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5.5、40、50 mmol/L),并加入浓度为1 g/L... 目的探讨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无血清达氏修正依氏培养基(DMEM)中加入不同浓度葡萄糖(5.5、40、50 mmol/L),并加入浓度为1 g/L的PEDF 1μl,于4 d后检测不同糖浓度中小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未加PEDF组高糖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糖浓度与周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P<0.01)。加PEDF的糖浓度5.5 mmol/L组,周细胞凋亡率为(7.5±1.5)%,与未加PEDF的对照组(9.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9)。未加PEDF高糖浓度组(40、50 mmol/L),呈现出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周细胞凋亡率为(34.8±4.6)%和(41.2±2.2)%。加PEDF高糖浓度组,周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5±1.7)%和(19.5±3.7)%。2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可有效抑制周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毛细血管周细胞早期丧失的一种方式。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葡萄糖 周细胞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连婧 黄莉 +2 位作者 步鹏 苏红 郗彦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异。结果93例TNBC中腔面雄激素受体型23例(24.7%),免疫调节型24例(25.8%),基底样免疫抑制型39例(42.0%),间充质型7例(7.5%)。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pT分期(P=0.030)、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模式(P<0.001)、PD-L1(P<0.001)、HER2低表达(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间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层生存分析:亚型间pT1分期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BC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有望替代复杂基因表达谱分型,为TNBC分型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18)F-AlF-NOTA-octreotide/^(18)F-PSMA-1007 PET/CT联合显像诊断前列腺腺癌伴神经内分泌癌1例
17
作者 田蓉蓉 赵铭 +3 位作者 薄云峰 郝海龙 邢军 周洁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5,共3页
患者男, 62岁, 1年前经盆腔MRI、骨显像(图1)及前列腺12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 Gleason评分:5+5=10分), 双侧精囊腺受侵, 双侧髂血管周多发淋巴结转移, 多发骨转移(包括胸骨、多发肋骨、椎体、骨盆、双侧肩关... 患者男, 62岁, 1年前经盆腔MRI、骨显像(图1)及前列腺12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腺癌, Gleason评分:5+5=10分), 双侧精囊腺受侵, 双侧髂血管周多发淋巴结转移, 多发骨转移(包括胸骨、多发肋骨、椎体、骨盆、双侧肩关节、双侧肱骨上段及股骨上段), 临床分期:T3bN1M1b。治疗前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64.82(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 下同;<5.00) μg/L,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fPSA) 18.38(<1.00) μg/L,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等均在正常值范围。遂行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 ADT):阿比特龙(1 000 mg;每日1次)、泼尼松(5 mg;每日1次);后定期复查PSA水平逐渐降低, 期间间断输注伊班磷酸钠治疗骨转移。4个月前患者自觉左下肢及左臀部疼痛, 逐渐加重。复查血tPSA 0.08 μg/L, fPSA 0.03 μg/L、睾酮(testosterone, TESTO) 0.06(男性:1.75~7.81) μg/L、CEA 8.16(<3.00) μg/L;骨显像示:左侧髂骨、左侧股骨上段显像剂异常浓聚, 考虑局部骨转移进展, 其余骨盆骨及椎体骨密度异常增高伴局部骨质破坏, 不伴显像剂摄取异常, 考虑ADT治疗后改变(图2)。遂在ADT的基础上行左侧髂骨及股骨处病灶X线(6 MV)调强放疗, 14 d内放疗10次, 剂量共30 Gy, 放疗后疼痛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 GLEASON评分 神经内分泌癌 前列腺腺癌 定期复查 骨显像 局部骨质 癌胚抗原
原文传递
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取栓治疗少年心房粘液瘤致缺血性卒中1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鹏 胡风云 +3 位作者 孙雅轩 牛文志 王晶 郭婉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在儿童中少见,年发病率1.2/100000~2.1/100000,死亡率为3.6%~14%[1],常见病因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和心脏疾病,其中心房粘液瘤(atrial myxoma)致缺血性卒中罕见,相关病例仅20例[2-6]。心房粘... 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在儿童中少见,年发病率1.2/100000~2.1/100000,死亡率为3.6%~14%[1],常见病因是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病和心脏疾病,其中心房粘液瘤(atrial myxoma)致缺血性卒中罕见,相关病例仅20例[2-6]。心房粘液瘤临床表现为栓塞、心腔内阻塞和全身症状,AIS在某些情况下为首发症状[6]。国外指南指出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可以作为儿童AIS的再灌注治疗[1],而心房粘液瘤致儿童AIS经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获得血管再通的病例仅有两例[3,5],鉴于粘液瘤性质的栓子成分,机械取栓可能更为有效。我们报告了1例少年因心房粘液瘤突发缺血性卒中,经机械取栓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房粘液瘤 缺血性卒中 静脉溶栓 机械取栓 病理学检测
下载PDF
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诱导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生物学特性
19
作者 乔爱琪 闫晓燕 +2 位作者 梁钢 郗彦凤 李灵敏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CoCl_(2)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PGCC)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00μmol/L CoCl_(2)模拟缺氧环境诱导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6 h,活细胞继续常规培养、传代,20 d后收集细胞,即为PGCC组细胞;以常规... 目的探讨CoCl_(2)诱导卵巢癌细胞株SKOV3产生的多倍体瘤巨细胞(PGCC)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300μmol/L CoCl_(2)模拟缺氧环境诱导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36 h,活细胞继续常规培养、传代,20 d后收集细胞,即为PGCC组细胞;以常规培养的SKOV3细胞为对照组细胞。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PGCC的形成过程及形态学特点;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两组细胞肿瘤干细胞标志物OCT4、CD117的表达;采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试剂盒、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试剂盒检测PGCC的脂肪分化及骨分化潜能;划痕实验检测PGCC的细胞迁移能力。采用1μmol/L紫杉醇分别处理PGCC组和对照组SKOV3细胞,分别在0、24、48 h用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检测PGCC对化疗药物的抗性。结果显微镜下观察,常规培养液培养的SKOV3细胞中有极少量PGCC;CoCl_(2)可以诱导SKOV3细胞形成PGCC,其形态近似圆形、缺乏分枝,体积为SKOV3细胞的3倍及以上,细胞核多为巨核或多核,PGCC可以出芽方式产生子代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部分PGCC中OCT4阳性表达,无CD117阳性表达;SKOV3细胞中OCT4和CD117均未表达。使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脂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在第3个周期时可观察到PGCC胞质内有较大的空泡形成,油红O染色显示为橙红色、类圆形的脂滴;使用人骨髓间质干细胞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液培养20 d,茜素红染色可观察到PGCC组细胞较对照组细胞有明显的钙结节形成。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划痕后24、48 h,使用无血清培养液培养PGCC的迁移率[(59±1)%、(66±3)%]均高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11±3)%、(14±5)%](t值分别为32.20、19.55,均P<0.001);使用10%血清培养液培养PGCC的迁移率[(92±3)%、(100±0)%]均高于对照组细胞的迁移率[(20±6)%、(59±9)%](t值分别为16.19、8.00,均P<0.001)。1μmol/L紫杉醇处理48 h后,PGCC组细胞仍大部分存活,对照组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多倍性 肿瘤干细胞 细胞分化 抗药性
原文传递
2022年版世界卫生组织肾肿瘤病理分类更新的解读及再认识 被引量:4
20
作者 郑闪 叶雄俊 +2 位作者 左杰 赵园园 邢念增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401-407,共7页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肾肿瘤的第5版分类。此版分类继续沿用了既往以细胞形态为主、兼顾组织结构的肾肿瘤分类框架,并首次提出分子特征定义的肾细胞癌概念。文章从WHO肾肿瘤病理分类、分级历史变迁,2022版及2016版WHO肾肿瘤分类...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推出肾肿瘤的第5版分类。此版分类继续沿用了既往以细胞形态为主、兼顾组织结构的肾肿瘤分类框架,并首次提出分子特征定义的肾细胞癌概念。文章从WHO肾肿瘤病理分类、分级历史变迁,2022版及2016版WHO肾肿瘤分类对比,分子特征在ELOC突变型肾细胞癌、ALK重排性肾细胞癌、嗜酸性实性及囊性肾细胞癌等新增病理类型的作用3个方面对新版WHO分类进行解读。旨在更好地认识WHO从传统的以组织形态为基础的分类体系转变为一类涵盖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特征的三体一位的整合分类体系,并理解在新的分类体系下分子病理学对病理医师及临床医师工作的重要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病理学 解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