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膝骨关节炎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79
1
作者 王斌 邢丹 +4 位作者 董圣杰 帖儒修 张志强 林剑浩 卫小春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4-14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中国KOA患病率和疾病负担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8月。由2位...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关于中国KOA患病率和疾病负担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均为1995年1月至2017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个研究,包括77 957例KOA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KOA患病率为18%[95%CI(14%,2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1%[95%CI(9%,13%)],女性患病率为19%[95%CI(16%,23%)],女性KOA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不同地域KOA患病率分别为:北部11%[95%CI(8%,14%)]、东北17%[95%CI(15%,20%)]、东部21%[95%CI(13%,32%)]、西北21%[95%CI(13%,33%)]、西南22%[95%CI(6%,57%)]、中南18%[95%CI(13%,23%)]。结论中国KOA患病率较高,且疾病负担较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本研究结果未来尚需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患病率 生存质量 疾病负担 横断面研究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氨甲环酸与抗凝血药应用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121
2
作者 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 +16 位作者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关节疾病防治分会 国家卫生计生委公益科研专项《关节置换术安全性与效果评价》项目组 周宗科 黄泽宇 杨惠林 翁习生 李庭 王光林 张志强 刘涛 陈允震 沈慧勇 吴新宝 孙天胜 唐佩福 邱贵兴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81-88,共8页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 骨科手术出血量大,异体输血率高,极大增加了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和经济负担。氨甲环酸(TXA)是一种抗纤溶药物,大量研究均已证实其能有效减少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骨科大手术患者是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高危人群,应用抗凝血药物能有效降低VTE的发生率。如何在骨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更好地应用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达到既可减少患者出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减少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达到止血与抗凝的平衡,保障医疗安全。通过查阅文献,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康复技术转化及发展促进会组织专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反复讨论和通讯修改,对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抗纤溶药与抗凝血药应用方案达成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照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氨甲环酸 抗凝血药 加速康复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93
3
作者 向川 郝耀 +3 位作者 杨宇君 孙剑 秦迎泽 卫小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384-1391,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包括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1年1月关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研究的文献(共14篇),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对患者术后死亡率、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髋部畸形率、术后内置物松动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 hip score)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内固定术(P<0.000 01),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后死亡率却比内固定组高(P<0.01)。在术后髋部畸形率、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内置物松动率方面,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在不同评价指标的比较中各有优劣,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其中股骨头置换术在文中所列指标中,均优于或不差于内固定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应用时则应慎重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关节置换术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2
4
作者 赵斌 赵轶波 +3 位作者 马迅 钟英斌 王浩 陈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47-1151,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比较。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被纳入研究。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7例,爆裂型骨折35例,其中男37例,女15...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方法及其与传统手术方法的比较。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5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椎骨折患者被纳入研究。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7例,爆裂型骨折35例,其中男37例,女15例;年龄18-59岁,平均46.5岁。T4骨折1例,T7骨折2例,T8骨折1例,T10骨折3例,T11骨折5例,T13骨折14例,L1骨折16例,L2骨折9例,L3骨折1例。影像学检查示:椎管内占位〈1/3,突人椎管骨块均匀完整,无碎裂及翻转。患者依次纳入研究,分为两组,其中20例患者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其他32例患者采用经椎旁肌间隙人路,均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节段、受伤至手术时间及随访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肌间隙入路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至2009年10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时间21.5个月(12-36个月),所有患者伤椎椎体高度均无丢失,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完整保留脊柱后方复合体结构,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和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手术方法,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脊柱骨折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80
5
作者 关海山 李承罡 +2 位作者 史洁 田江华 韩来春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044-1052,共9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ADF)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decompression with fusion,ADF)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open-door laminoplasty,LAMP)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0月至2016年2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2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DF组和LAMP组。ADF组57例,男39例,女18例;年龄35~77岁,平均(58.8±10.1)岁;LAMP组64例,男48例,女16例;年龄28~82岁,平均(60.6±12.2)岁。主要观察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3、6、12和24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改善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颈椎曲度,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以及LAMP术后脊髓前方残余压迫情况。记录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DF组平均随访(25.6±3.8)个月,LAMP组(27.3±4.1)个月。ADF组JOA评分术前平均(8.25±2.33)分,末次随访时(14.62±3.15)分,改善率为72.81%±11.32%;LAMP组JOA评分术前平均(8.84±3.65)分,末次随访时(12.97±4.32)分,改善率为66.54%±14.75%,两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t=2.458,P=0.015)及改善率(t=3.172,P=0.002)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降低,ADF组为(1.92±0.75)分,LAMP组为(2.78±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4,P=0.021);至术后3个月两组间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F组术前颈椎曲度平均15.3°±7.6°,末次随访时19.2°±5.7°;LAMP组术前颈椎曲度平均16.8°±8.3°,末次随访时13.6°±4.3°,两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1,P=0.005)。两种术式均导致术后颈椎ROM下降,ADF组末次随访时15.2°±3.6°,LAMP组18.1°±4.1°,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92,P=0.000),ADF组颈椎ROM丢失角度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DF组为35.1%,LAMP组为2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MP组根据术后MRI有无脊髓前方残余压迫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髓压迫症 脊柱融合术
原文传递
跟骨骨折外侧延长L形切口并发症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3
6
作者 郝东升 陈晨 +1 位作者 王东 尹芸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1年8月58例63足经外侧延长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2例56足,女6例7足;年龄18... 目的探讨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并发症的非手术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2011年8月58例63足经外侧延长L形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52例56足,女6例7足;年龄18~64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坠落伤53例58足,交通事故伤5例5足。伤后至手术时间3~22 d,平均8 d。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标准分型:Ⅱ型4足,Ⅲ型31足,Ⅳ型28足。观察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级,其中分级≥2级列入并发症组,<2级列入对照组。对可能导致切口并发症的18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1例46足切口Ⅰ期愈合,纳入对照组;17例17足出现2级及以上切口并发症,纳入并发症组。其中皮肤坏死、红肿或裂开14例,浅表感染3例,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单因素分析显示,脊柱骨折、糖尿病及吸烟史3个变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脊柱骨折为独立危险因素(95%可信区间:0.004~0.360,P=0.004)。结论合并脊柱骨折是采用外侧延长L形切口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切口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切口并发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髋部骨折2342例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的单中心分析 被引量:51
7
作者 刘泽民 吕欣 +1 位作者 刘晋元 王小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2期5085-5091,共7页
背景:加强对髋部骨折危险人群的早期预防,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可为此类患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目的: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01-01/2018-12-31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 背景:加强对髋部骨折危险人群的早期预防,可有效降低髋部骨折的发生风险。流行病学研究可为此类患者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目的: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6-01-01/2018-12-31入院的髋部骨折患者流行病学分布特点。方法:收集2342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患者属地、受伤季节、致伤原因、手术方式、术中情况、血栓情况、住院时间、费用及入院至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合并症等信息,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与结论:①髋部骨折患者平均年龄(73.90±13.43)岁,80-90岁组患者最多,占29.97%;②髋部骨折冬季多见,股骨颈和股骨转子间骨折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摔伤导致髋部骨折最多,占88.13%;④2108例行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患者中,股骨颈骨折主要选择髋关节置换术,占60.03%;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选择髓内固定,占92.04%;⑤2097例行血管彩超检查的髋部骨折患者中,32.38%(679/2097)的患者检查出下肢动静脉血栓,其中28.71%(195/679)的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⑥髋部骨折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49±7.06)d,平均住院费用(4.63±3.14)万元;⑦股骨颈骨折平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失血量、平均手术时长均比股骨转子间骨折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比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整体偏瘦;⑨有44.41%髋部骨折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系统疾病;⑩结果提示,髋部骨折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尤其是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加,股骨转子间骨折所占比例逐渐升高;摔倒是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致伤原因。髋部骨折主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前备血及围术期预防血栓形成可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流行病学 回顾性分析 内固定
下载PDF
胸腰椎骨折分类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48
8
作者 晏礼 宋文慧 王春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各种创伤性疾病明显增多,特别是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后果严重,且其损伤机制复杂,这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试图搞清其损... 随着现代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意外事故发生率随之上升,各种创伤性疾病明显增多,特别是脊柱骨折及脊髓损伤。脊柱脊髓损伤后果严重,且其损伤机制复杂,这就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试图搞清其损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胸腰椎骨折 分类 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解读和评价 被引量:42
9
作者 樊子娟 王桂杉 +6 位作者 李川 钱东阳 张经 李帝均 闫磊 邢丹 王斌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1-627,共7页
2021年《中华骨科杂志》发布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针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多项推荐意见。本文基于质量评价工具AGREE-China、IOM和RIGHT从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对该指南进行评价和解读,以期实现... 2021年《中华骨科杂志》发布的《骨关节炎诊疗指南(2021年版)》针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诊断和治疗提出多项推荐意见。本文基于质量评价工具AGREE-China、IOM和RIGHT从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对该指南进行评价和解读,以期实现该指南目标人群的个性化诊疗需求,帮助指南适用人群加深对OA诊疗的理解与规范,促进对指南制订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为后期相关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临床实践指南 指南解读 指南评价
原文传递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启栋 +11 位作者 曹光磊 何川 张民 张轶超 郭万首 尹宗生 王飞 纪斌平 沈彬 涂意辉 曾意荣 裴福兴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65-271,共7页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作为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的有效方法,在国内迅速发展,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关节外科领域应用不断深入,若结合ERAS理念,规范UKA围手术期管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作为治疗膝关节单间室病变的有效方法,在国内迅速发展,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关节外科领域应用不断深入,若结合ERAS理念,规范UKA围手术期管理,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将有利于更好促进UKA技术发展和推广应用。基于中国UKA快速发展现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膝关节部分置换研究学组检索大量临床证据,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经过全国专家组多次反复研究讨论及调查,整理完成本共识,供广大骨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根据医院条件和患者情况参考和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选择、术前教育及相关检查、术中处理及手术技术、术后处理与康复等四大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 围手术期管理 适应证 手术技术
下载PDF
超短波对家兔膝关节骨关节炎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1
11
作者 吴并生 薜华新 +2 位作者 刘晋 高桂珠 刘小丽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家兔骨内高压致骨性关节炎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取纯种新西兰成年白兔 12只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分别施单下肢股静脉 ,制成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采用超短波一侧下肢微温量治疗 30d ,每日 1次 ,每次 2 0min ,1... 目的 探讨超短波对家兔骨内高压致骨性关节炎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取纯种新西兰成年白兔 12只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分别施单下肢股静脉 ,制成骨内高压模型。实验组采用超短波一侧下肢微温量治疗 30d ,每日 1次 ,每次 2 0min ,10 ,12和 14周后分别处死 ,死前分别行X线片、同位素骨扫描。处死后行关节软骨、骨组织的光、电镜切片观察。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 X线片、同位素扫描和光、电镜切片显示 ,治疗组细胞结构、形态等病理改变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超短波治疗可以延缓骨内高压对骨关节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波 股静脉瘀带 骨内高压 骨关节炎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MyoD肌形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2
作者 李永平 梁炳生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7-40,共4页
MyoD是成肌调节因子家族四成员之一,具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域,能把多种类型细胞转化为成肌细胞,能促使成肌细胞融合为肌管。在肌肉特异基因转录调控中,MyoD起着总开关的作用,作用于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区或增强子区,在其他因子的... MyoD是成肌调节因子家族四成员之一,具有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结构域,能把多种类型细胞转化为成肌细胞,能促使成肌细胞融合为肌管。在肌肉特异基因转录调控中,MyoD起着总开关的作用,作用于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区或增强子区,在其他因子的辅助下,促进它们的转录活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CBP、核因子90、核激素受体复合激活子、干扰素相关发育调节因子1等能促进MyoD对基因的转录调控;抑制素2、肌源性生长抑素、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1、DNA结合抑制因子Id、肿瘤坏死因子-α等可抑制MyoD对基因的转录调控及其活性,使MyoD能适应内环境和生理功能的需要。MyoD主要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通路降解,以适应分子通路调节的需要。该文就MyoD肌形成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D肌分化 成肌细胞 bHLH蛋白 肌萎缩 基因转录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 被引量:37
13
作者 卫小春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6期3243-324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股骨颈骨折 治疗方法 髋关节置换 骨折患者 泌尿系统感染 健康状况 骨质疏松症 坠积性肺炎 脑血管病 活动状态
原文传递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38
14
作者 薛晓峰 尹芸生 +2 位作者 杜玉勇 段园慧 李增慧 《实用骨科杂志》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唰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间我科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疗效及预后,前瞻性评价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唰粉碎骨折的效果。方法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间我科收治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120例患者,男67例。女j3例。年龄75~94岁,平均81.4岁。120例分别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加长柄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DHS内固定术70例。骨折类型按Evans分型。Ⅲ型58例。Ⅳ型62例。结果110例患者得到近期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年.10例DHS内固定患者失访。DHS内固定组有6例手术失败后,均重新用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加长柄骨水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0例.术后随访期间患者仅有1例并发肺部感染。其余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将成为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DHS
下载PDF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刘晓英 马丽和 郭锦丽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92-894,共3页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3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路径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变异事项的统计分析得出...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中的变异因素,研究临床路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37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临床路径变异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变异事项的统计分析得出:来源于医院系统的变异、可控变异、负性变异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医院系统24.05%(57/237)、26.16%(62/237)、48.52%(115/237)。对产生变异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术前住院天数(标准化偏回归系数=0.955)。结论本组病例CP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医院工作制度需要改革,CP的实施需要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合;没有严格的纳入、排除标准,导致与疾病转归相关的变异发生;变异信息记录不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固定与保守治疗轻中度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6
作者 赵轶波 赵晓峰 +2 位作者 范志峰 周润田 关海山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比较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评分≤4分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19例TL... 目的比较胸腰椎损伤分类及损伤程度评分系统(TLICS)评分≤4分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19例TLICS评分≤4分的胸腰椎骨折中青年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126例,行经椎旁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保守组(93例,保守治疗)。手术组:男65例,女61例;年龄18~37岁;TLICS评分:1分38例,2~4分88例。保守组:男48例,女45例;年龄19~38岁;TLICS评分:1分29例,2~4分64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胸腰椎X线、CT及MRI检查,治疗后均定期复查胸腰椎X线。分别计算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术前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伤椎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组和保守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组随访24~72个月;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2.5±1.2)分、(2.3±0.8分)]较术前[(6.8±2.1)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未发生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保守组随访30~65个月;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3.9±1.9)分、(3.5±0.9分)]较术前[(6.2±2.0)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下肢神经症状3例,发生褥疮4例,肺部感染4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8%(11/93)。手术组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均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TLICS评分≤4分的中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尤其体现于术后腰背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骨折固定术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17
作者 洪珍兰 郭锦丽 贠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7-8,共2页
目的 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 ,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 6 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比较滴药、雾化交替法和单纯滴药法湿化气道的效果。结果 滴药、雾化交替法每 2 4h所需湿化... 目的 寻求有效湿化气道的方法 ,以降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方法 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的 6 0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比较滴药、雾化交替法和单纯滴药法湿化气道的效果。结果 滴药、雾化交替法每 2 4h所需湿化液的量约是单纯滴药法的 4 .5倍 ;前者PaO2 升高、体温控制、痰量减少、痰培养及胸片结果均显著优于后者。结论 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采用滴药、雾化交替法比单纯滴药法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气道湿化 呼吸道感染 滴药法 超声雾化吸入法
下载PDF
两种手术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36
18
作者 张青山 张蜀华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6期515-519,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拓展临床医师对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思路,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方法将纳入研... 目的比较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究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拓展临床医师对于跟骨骨折治疗的临床思路,为科学选择手术方案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56例跟骨新鲜骨折分为A、B两组:A组即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撬拨组,28例),B组即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切开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项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及足部功能恢复情况(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而后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以a=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6例患者均获12个月随访,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Bolher角及Gissane角及足部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参数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5);撬拨组足部功能评分及优良率稍高于切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型、Ⅲ型)同样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和可靠的固定,而且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是治疗跟骨骨折可靠、有效、实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微创 经皮撬拨复位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下载PDF
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被引量:35
19
作者 卢炎君 张永红 +6 位作者 王栋 石华南 杨奇 邢浩 李晓辉 殷海阳 秦泗河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手风琴技术治疗11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9岁。其中5例因慢性骨髓炎行Ilizaro... 目的探讨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手风琴技术治疗11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9岁。其中5例因慢性骨髓炎行Ilizarov骨搬移治疗后出现对合端延迟愈合;3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行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胫骨闭合性骨折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后发生骨不愈合;1例胫骨闭合性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骨不愈合。11例患者均通过Ilizarov环形外固定架对骨折断端进行手风琴技术操作,即先压缩断端至骨性接触,然后以0.85 mm/d的速度对断端进行压缩1周,之后再以0.85mm/d的速度牵伸2~3周,接着以相同速度压缩至原位,压缩期与牵伸期之间有1周的间歇期。根据X线片所示断端成骨情况,进行1~2次循环。结果1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1~29个月,平均15.2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4个月。手风琴技术操作的时间为35~67d,平均50.2d;其中8例采用1次手风琴技术操作,3例采用2次;骨痂矿化时间64~239 d,平均114.9 d。末次随访时,根据Paley等骨搬移治疗骨缺损疗效评价系统评价治疗结果,优8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11/11)。根据Paley等骨搬移治疗骨缺损肢体功能评价系统对肢体功能进行评价,优7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11/11 )。结论 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 不愈合 外固定器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被引量:33
20
作者 程宏 张娟芳 任庆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6期431-432,435,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自编评估表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62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疼痛是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自编评估表及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62例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疼痛是影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P<0.01),睡眠差、自理能力降低、抑郁情绪也是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无痛功能锻炼及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功能锻炼 依从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