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代谢指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无效造血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英 杨波 梁志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8-952,共5页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铁代谢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收集38例非输血依赖性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和2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总铁结合力(TIBC)、... 本研究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铁代谢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收集38例非输血依赖性M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和28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转铁蛋白(Tf)、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TS)、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等铁代谢相关指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外铁分布,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MDS组的血清SF、SI、TS值低于AA组,血清SF值高于正常对照组,而SI、TS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血清SI、TS水平与SF水平呈正相关(r=0.281,P=0.007;r=0.338,P=0.001)。MDS组的血清TIBC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Tf值高于AA组和正常对照组,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MDS组铁粒幼红细胞比例(57.19%±19.11)%高于AA组(35.00±20.67)%。MDS组细胞外铁(+++~++++)比例(24%)低于AA组(33%),且细胞外铁增多(+++~++++)患者显微镜下观察到骨髓小粒可染铁主要呈球菌状分布,而AA组患者主要呈小珠或块状分布。此外,19例MDS患者中染色体异常者15例(79%),依据国际预后积分系统WPSS分组,MDS组的中、高危组与低危组之间铁代谢指标均无差异。结论:非输血依赖MDS患者铁负荷明显增高,体现在SF、Tf、细胞内外铁,但较AA患者减低,提示MDS患者在铁利用、储存、排出过程中发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铁代谢指标 无效造血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嘉峰 杨波 +2 位作者 张丽 黄艳 杨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2-635,共4页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和RAEB-2亚型患者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并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分析比较流式细胞术和骨髓涂片计数的原始细胞比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进行设门,计数...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和RAEB-2亚型患者原始细胞免疫表型特点并探讨其在MDS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分析比较流式细胞术和骨髓涂片计数的原始细胞比例。应用流式细胞术对29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进行设门,计数其比例并分析相关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①流式细胞术和骨髓涂片检测RAEB-1与RAEB-2亚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3例RAEB-1亚型患者,原始细胞阳性表达CD34、HLA-DR、CD117、CD33、CD13、CD15、CD11b、CD3、CD19、CD7、CD56的患者分别有10例、12例、8例、11例、11例、3例、7例、0例、0例、3例、2例;16例RAEB-2亚型患者,原始细胞阳性表达上述抗原的患者分别有12例、13例、3例、12例、15例、7例、5例、0例、1例、4例、2例;RAEB-1与RAEB-2亚型间各种抗原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29例患者中原始细胞跨阶段表达CD15、CD11b的患者分别有10例、12例;④29例患者中原始细胞跨系列表达CD3、CD19、CD7、CD56的患者分别有0例、1例、7例、4例。结论:应用流式细胞术对MDS患者原始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可以为诊断及鉴别诊断MDS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流式细胞术 免疫表型 原始细胞
下载PDF
以重组人类CD40配体为主的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形态及表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许莲蓉 冯江芳 +4 位作者 牛勃 朱镭 鹿育晋 胥显民 杨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2年第2期87-90,94,共5页
目的以健康人AB血清与以重组人类CD40配体(rhCD40L)为主的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并分析其形态及表型差异。方法以健康人AB血清为基础的培养体系中加入GM-CSF、rhIL-4、r... 目的以健康人AB血清与以重组人类CD40配体(rhCD40L)为主的细胞因子体外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完全缓解(AML—CR)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并分析其形态及表型差异。方法以健康人AB血清为基础的培养体系中加入GM-CSF、rhIL-4、rhCD40L等细胞因子,诱导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树突状细胞(DC)。瑞特-吉姆萨染色观察形态;流式细胞术鉴定表型;M3T法检测DC对淋巴细胞抗原刺激能力;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IL-12的分泌。结果培养7d后的细胞具有典型的MoDC形态,并上调表达MoDC特征性表面分子CD83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AML-CR组与健康人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加rhCD40L组较未加rhCD40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后的MoDC可较强地刺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增殖,AML.CR组与健康人组间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加rhCD40L组较未加rhCD40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的MoDC自培养第5天始即有IL-12的分泌,AML-CR组与健康人组相比IL-12分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rhCD40L组与未加rhCD40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rhCD40L为主的细胞因子体外可诱导AML-CR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DC生成,两者在形态及表型上无明显差异,DC可刺激白血病特异毒性T细胞增殖,尤以由rhCn40L诱导的DC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髓样 急性 rhCD40L
原文传递
儿科学与其他医学课程优化整合的探讨与体会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晓莉 李建兰 郝江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1年第19期80-83,共4页
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已成为各大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但是各大院校临床医学的横向整合主要是内科学、外科学的整合,忽略了与儿科学的整合。《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课程,有些疾病与内科学、外科学中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诊... 医学课程的优化整合已成为各大院校课程改革的主要措施,但是各大院校临床医学的横向整合主要是内科学、外科学的整合,忽略了与儿科学的整合。《儿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课程,有些疾病与内科学、外科学中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技术等方面有许多类似、重复的内容,为了更好地优化临床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儿科学也很有必要与其他基础、临床课程进行整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对儿科学贫血章节与内科学贫血章节及试验诊断学相关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的初步探索与实践,总结分析所取得的经验和目前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今后继续开展课程的优化整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学 课程整合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优化整合 内科学 教育
下载PDF
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许莲蓉 冯江芳 +2 位作者 牛勃 胥显民 杨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8期482-485,共4页
目的分析以健康人AB血清与rhCD40L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以健康人AB血清为基础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 目的分析以健康人AB血清与rhCD40L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方法对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以健康人AB血清为基础的培养体系中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rhIL)-4、rhCDnoL等细胞因子,诱导单个核细胞分化形成DC,采用倒置显微镜及瑞特-吉姆萨染色观察,流式细胞术行DC表型鉴定,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MTT)法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其抗原刺激能力,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IL-12的分泌。结果培养7d后的细胞具有典型的DC形态,并上调表达DC特征性表面分子CD83及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第0、1、3、5、7天,5个时间点间CD83、CD40、CD80、CD86、CD14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253、243.769、248.181、191.267、226.339,均P〈0.05)。培养后的DC可较强地刺激同种自体淋巴细胞增殖,GM-CSF加rhIL-4、rhCD40L组较GM—CSF加rhIL-4组刺激反应能力强。培养的DC自培养第5天始即有IL-12分泌,未加CD40L组IL-12p40分泌量为(42.92±1.54)Pg/ml,加CD40L组为(136.18±5.27)Pg/ml;培养第7天,IL-12p40分泌明显增多,两组分别为(60.09±2.27)pg/ml及(322.30±30.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41、-22.611,均P〈0.05)。结论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在以健康人AB血清与rhCD40L为主的培养体系中诱导成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髓性 白血病 急性 正常人AB血清 rhCD40L
原文传递
2008—2013年参加全国血液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工作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魏艳红 李建兰 杨波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282-284,共3页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液病诊断的基础,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辨别能力和一定的临床知识和分析能力。因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对回报及反馈的结果及时分析,以提高检验专业人员学习自觉性,识别细胞的准确性。
关键词 室间质评 细胞形态学 临床检验中心 内涵物 指细胞 幼单核细胞 红细胞形态 中性中幼粒细胞 临床知识 学习自觉性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动态监测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兰 乔巨 +3 位作者 杨英 徐丽娟 梁志鹏 贾红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0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动态监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AL患者187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动态监测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AL患者187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健康对照。于患者初诊期、缓解期、复发期检测血清sIL-2R、SDF-1α水平,分析二者动态监测的临床价值。结果187例AL患者经化疗后完全缓解135例(72.19%),部分缓解52例(27.81%);复发43例(31.85%)。AL患者初诊期血清sIL-2R水平为(533±32)U/ml,高于健康对照者的(247±30)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976,P<0.01);AL患者初诊期血清SDF-1α水平为(2968±305)pg/ml,高于健康对照者的(1358±16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43,P<0.01)。AL患者完全缓解期血清sIL-2R[(308±30)U/ml]、SDF-1α[(1576±184)pg/ml]水平低于初诊期,复发期血清sIL-2R[(599±36)U/ml]、SDF-1α[(2894±301)pg/ml]水平高于完全缓解期(均P<0.01)。结论AL患者血清sIL-2R、SDF-1α水平增高,且初诊期、缓解期、复发期两者水平有较大差异,动态监测二者可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形态学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宏艳 杨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11期668-671,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形态学异常与异常克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120例临床诊断为MDS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及形态学资料完整的病例,总结MDS常见的核型异常(-5/5q-、-7/... 目的:总结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细胞形态学异常与异常克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120例临床诊断为MDS且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及形态学资料完整的病例,总结MDS常见的核型异常(-5/5q-、-7/7q-、20q-、+8、-Y及复杂核型)与细胞形态学异常间可能的相关性。结果FISH检测发现克隆性染色体异常62例(51.7%)。核型异常组中5q-、-5及复杂核型组巨核系发育异常明显,单圆核巨核细胞[5q-组为87.5%(7/8),-5组为100.0%(2/2),复杂核型组为83.3%(5/6)]及小巨核细胞[5q-组为75.0%(6/8),-5组为100.0%(2/2),复杂核型组为66.7%(4/6)]检出率明显增高,与其余核型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异常核型组粒系及红系形态学发育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核型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00.0%(4/4)、53.9%(55/102)、21.4%(3/14),高危组与低危组间、低危组与中危组间核型异常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克隆与形态学改变可能相关,其中5q-、-5及复杂核型的形态学发育异常多表现在巨核系细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发育异常 原位杂交 荧光 国际预后积分系统
原文传递
可溶性转铁蛋白检测及其与骨髓幼稚红细胞比率的分析在评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骨髓造血功能中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波 杨英 李建兰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0-1062,共3页
转铁蛋白受体(TfR或CD71)的酶切形式为可溶性(S)TfR,主要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膜,有学者认为,当机体小存在铁缺乏时,sTIR的水平可间接反应骨髓幼稚红细胞的比例,是评价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及整体骨髓造血的重要参数。而骨髓增生... 转铁蛋白受体(TfR或CD71)的酶切形式为可溶性(S)TfR,主要来源于骨髓幼稚红细胞膜,有学者认为,当机体小存在铁缺乏时,sTIR的水平可间接反应骨髓幼稚红细胞的比例,是评价骨髓红系增生程度及整体骨髓造血的重要参数。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由于受到无效造血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造血功能 转铁蛋白受体 幼稚红细胞 可溶性 患者 评估 检测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增多二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梁志鹏 杨英 +2 位作者 黄艳 陈秀花 杨波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9年第5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增多(MDS/MPN-RS-T)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骨髓形态、分子...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增多(MDS/MPN-RS-T)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例MDS/MPN-RS-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根据骨髓形态、分子生物学特征,2例患者均符合MDS/MPN-RS-T的诊断。1例患者伴有SF3B1(K700E)突变基因阳性。2例患者均伴有较严重的骨髓纤维组织增生。结论对高度疑似MDS/MPN-RS-T的患者,应行SF3B1、SRSF2、MPL等基因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增多 骨髓增生异常 骨髓增殖性肿瘤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 突变
原文传递
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五例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素芬 黄艳 +2 位作者 李建兰 杨波 陈秀花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8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和基因突变等实验室特征。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诊断标准的5例CN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和基因突变等实验室特征。方法对2011年5月至2017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诊断标准的5例CN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其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例CNL患者发病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增高,平均81.26×10^-9/L[(29~217)×10^-9/L];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比例持续增多(0.80~0.85),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增高(144~266);骨髓细胞形态表现为粒系增生为主,未见明显发育异常表现;基因检测显示,5例患者中CSF3R T618I突变3例;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2例;骨髓活检网状纤维染色显示,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的患者纤维化程度较存在CSF3R T618I突变的患者高[骨髓纤维化(MF)≥2和MF〈2]。结论CNL是一种少见类型的慢性白血病,CSF3R T618I突变是诊断CNL的特异性分子诊断指标;单独存在JAK2 V617F突变与骨髓纤维化表现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仍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 慢性期 细胞形态 基因 受体 集落刺激因子 JANUS激酶2
原文传递
Ph(-)/bcr/ab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为巨核细胞白血病伴骨髓纤维化一例
12
作者 梁志鹏 杨波 +2 位作者 杨英 马瑞玲 张丽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245-1246,共2页
患者男,72岁。因间断发热伴头痛、乏力、纳差10个月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8月入我院。患者曾于2010年12月因乏力、纳差。在某医院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疑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干扰素治疗,临床症状好转,血小板波动在580×... 患者男,72岁。因间断发热伴头痛、乏力、纳差10个月余,加重1个月,于2011年8月入我院。患者曾于2010年12月因乏力、纳差。在某医院行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疑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经干扰素治疗,临床症状好转,血小板波动在580×10^9/L左右,后因出现心包积液、胸腔积液等不良反应,停用干扰素,给予抗感染及抽胸腔积液治疗,临床症状好转。于2011年4月又感乏力,伴纳差。当地医院血常规示血小板1660×10^9/L。给予抑酸、止血效果欠佳.口服羟基脲治疗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发热。给予抗感染、升白细胞、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巨核细胞白血病 骨髓纤维化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bcr 急变 全血细胞减少 间断发热
下载PDF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形态学诊断
13
作者 高芳 杨波 +2 位作者 高艳 刘艳芳 王梅芳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0年第4期238-240,共3页
目的提高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对1例LPL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脾边缘区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血涂片淋巴细胞0.40... 目的提高对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的认识。方法对1例LPL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有关文献,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脾边缘区淋巴瘤进行鉴别诊断。结果患者血涂片淋巴细胞0.40,分类100个自细胞可见晚幼红1个,血小板少见,红细胞呈明显缗钱状排列。骨髓象:增生活跃,淋巴样细胞0.78,浆细胞0.085。骨髓活组织检查示: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淋巴样细胞和浆样细胞弥漫性分布,形态学诊断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ld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结论LPL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和伴外周血的脾淋巴瘤等疾病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有相似之处,往往难以鉴别,血涂片、骨髓涂片及骨髓组织学等形态改变在LPL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Wahlenstrom巨球蛋白血症 细胞学 骨髓检查 诊断 鉴别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郭素芬 黄艳 +1 位作者 杨波 杨英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6年第7期425-426,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 MM 继发 MDS 的患者,对 MM 诊断和治疗以及演变为 MDS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治疗后继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 MM 继发 MDS 的患者,对 MM 诊断和治疗以及演变为 MDS后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例患者初诊为 MM 2年4个月后,经临床、骨髓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查,确诊为 MDS-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Ⅱ(MDS-RAEB-Ⅱ)。结论 MM 继发 MDS 病例报道少见,转为 MDS 后可进一步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较原发性AML 具有更强的耐药性,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