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medin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宏 李荣山 +4 位作者 乔晞 朱国贞 黄晓光 邵珊 白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 观察intermedin(IMD)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转空质粒组、转IMD质粒组.动物右肾切除后,用超声微泡技术将质粒转染入肾脏,1周后制作肾脏IRI... 目的 观察intermedin(IMD)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转空质粒组、转IMD质粒组.动物右肾切除后,用超声微泡技术将质粒转染入肾脏,1周后制作肾脏IRI模型.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损伤,比色法检测肾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和天冬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以及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细胞问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及内皮素1(ET-1)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结果 PAS染色结果显示,IRI组肾小管及间质病理损伤显著重于对照组(P〈0.01);转IMD组肾组织病理损伤则显著轻于IRI组(P〈0.01).IRI组肾组织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O活性、活性caspase-3、MDA含量及ICAM-1、P选择素和ET-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转IMD组SOD活性显著高于IRI组(P〈0.05),MPO活性、活性caspase-3、MDA含量及ICAM-1、P选择素和ET-1表达均显著低于IRI组(均P〈0.01).TUNEL染色显示,IRI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34.83%±8.75%比3.33%±0.47%,P〈0.01);转IMD组肾组织凋亡细胞数(20.67%±7.71%)则较IRI组显著减轻(P〈0.01).转空质粒组和IRI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MD能减轻肾脏IRI,其机制至少部分与抑制氧自由基生成、炎细胞浸润及炎性因子ICAM-1、P选择素生成、ET-1生成、细胞凋亡有关,从而减轻肾组织局部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活性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氧化性应激 转染 INTERMEDIN
原文传递
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及骨代谢指标改变 被引量:11
2
作者 师红红 张翠芳 +3 位作者 吕程 周加军 张凌 王利华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腹主动脉钙化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TX后完成1年随访的MHD患者,满足PTX后1周血全段甲状旁腺...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后腹主动脉钙化及骨代谢指标的改变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PTX后完成1年随访的MHD患者,满足PTX后1周血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600pg/ml,随访期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未复发。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及术前、术后6、术后12月的腹主动脉钙化评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ACS)、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iPTH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 12例MHD患者年龄(51.33±13.28)岁,透析龄(138.58±57.61)月,男性(4/12,33.3%),女性(8/12,66.7%)。比较术前、术后6月、术后12月之间AACS无显著差异(χ~2=1.529,P=0.465)。术后充足补钙的结果是血清钙在术后6月较术前无显著差异(P=0.307),术后12月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3)。血清磷在术后6月、12月较术前明显降低(P值均为0.043)。ALP在术后12月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3)。iPTH在术后6月、12月较术前明显降低(P值分别为<0.001,0.003)。血清学骨代谢标志物与术前相比,TRACP、CTX、BAP在术后6月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13,<0.001,0.002),在术后12月亦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P1NP、N-MID-OC在术后6月较术前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124,0.307),在术后12月较术前明显下降(P值分别为<0.001,0.003)。结论小样本资料显示PTX可纠正钙、磷、ALP代谢紊乱,改善紊乱的血清骨代谢指标,减慢骨转运速度,阻止腹主动脉钙化进展,但对已发生的腹主动脉钙化可能无减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切除术 维持性血液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评分 骨代谢指标
下载PDF
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苏晓乐 师素芳 +3 位作者 刘立军 陈育青 吕继成 张宏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IgAN随访队列中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并且随访时间〉1年的原发性IgAN患者,观察用药及随访期间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估算肾小...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治疗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IgAN随访队列中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并且随访时间〉1年的原发性IgAN患者,观察用药及随访期间患者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变化,并评价用药相关不良事件。结果:共21例IgAN患者纳入本研究,平均年龄(29.4±10.6)岁,平均随访时间为(54.0±35.8)月,所有患者在应用他克莫司之前均应用了ACEI/ARB和/或激素免疫抑制治疗,且尿蛋白仍〉1g·d-1,应用他克莫司前的平均尿蛋白(4.84±2.40)g·d-1,平均eGFR(78.33±37.30)mL·min-1·1.732。5/21例eGFR(34.70±9.67)mL·min-1·1.73m2的患者在用药1~1.5月后因eGFR下降〉15%而停药,其余16/21例患者用药时间≥6个月,其中13/16例(81.3%)在治疗平均(5_31±3.35)周时获得蛋白尿缓解,包括12例完全缓解和1例部分缓解,8/13例获得缓解的时间在应用他克莫司治疗后的4周内,患者用药前与治疗结束时的eGFR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3.5±32.8)VS(80.4±32.5)mL·min-1·1.73m-2,P=0.27)。6/13例(46.2%)在他克莫司减量或停药后出现复发。用药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感染(2例),新发高血压(1例),高尿酸血症(3例)等。结论:①他克莫司在对ACEI/ARB和/或激素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不佳的IgAN治疗中显现出快速的蛋白尿缓解趋势,但在CKD3期以上的患者中应慎重使用。②他克莫司在减量或停药过程中复发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他克莫司 蛋白尿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师红红 张凌 王利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21-1026,共6页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因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男性等传统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加上CKD特有因素:矿物质代谢紊乱、含钙磷结合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不合理使用、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等常引起严重的心...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因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男性等传统心血管钙化危险因素,加上CKD特有因素:矿物质代谢紊乱、含钙磷结合剂及活性维生素D的不合理使用、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等常引起严重的心血管钙化,病情进一步发展会加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影响CKD患者的预后。使用磷结合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西那卡塞等药物控制高钙、高磷、高PTH对预防心血管钙化至关重要。药物治疗无效或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能控制的矿物质代谢异常,则要考虑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作为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有效治疗之一,可迅速降低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和血清钙磷水平,减少活性维生素D等药物的使用,缓解骨痛、瘙痒、肌无力等症状,但PTX后是否可以减轻心血管钙化?术后长期的低PTH状态与心血管钙化的关系如何?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就CK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因素,尤其是PTX对CKD患者心血管钙化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切除术 心血管钙化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192例IgA肾病临床与牛津病理分型的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马也娉 李荣山 +2 位作者 王晨 乔玉峰 高丽芳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牛津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9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尿、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病理资料(系膜细...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牛津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92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年龄、性别、病程、血压、血尿、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白蛋白、甘油三酯、胆固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病理资料(系膜细胞增生、内皮细胞增生、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积分、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的相关性。结果(1)192例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蛋白尿合并血尿最多见,为72例(37.5%),依次为肾病综合征42例(21.9%),肾功能不全29例(15.1%),合并高血压72例(37.5%);(2)牛津病理分型中M1占60.0%,E1占55.2%,S1占46.9%,TO、T1、T2分别占59.9%、22.9%、17.2%,46.9%的患者存在小动脉内膜增厚,48.5%存在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部分病理类型与年龄有关(P〈0.01);(3)尿蛋白定量与系膜细胞增生、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细胞或细胞纤维新月体有关(P〈0.01或P〈0.05)。血压、肾功与节段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小动脉内膜增厚、细胞或细胞纤维月体有关(P〈0.01或P〈0.05)。结论牛津病理分型对IgA肾病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 病理学 病理学 临床
原文传递
intermedin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再生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海红 李荣山 +3 位作者 乔晞 赵莉 刘新艳 邵珊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2-916,共5页
目的观察intermedin(IMD)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缺血诱导因子1仪(HIF.1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intermedin对肾脏IRI的修复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观察intermedin(IMD)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后血管生长相关因子缺血诱导因子1仪(HIF.1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探讨intermedin对肾脏IRI的修复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IRI组、转空质粒组、转IMD质粒组。大鼠右肾切除后1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大鼠IMD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大鼠肾脏,转染成功后夹闭左肾动脉45min制作肾脏IRI模型。分别于再灌注1d、2d、3d、4d、7d和14d后留取肾组织标本,采用RT-PCR检测HIF-1α、VEGF和Tie-2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VEGF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HIF-1α和Tie-2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I组HIF-1α mRNA和蛋白质表达于再灌注后1d达到高峰,2d时持续高表达,3d时表达开始明显下降,4d、7d和14d时接近于假手术组;VEGF和Tie-2表达均于再灌注后1d开始增加,2d达到高峰,3d开始下降,4d、7d和14d接近于假手术组;转IMD质粒组大鼠肾组织HIF-lα、VEGF和Tie-2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于再灌注后1d、2d、3d和4d显著高于同时问点的IRI组大鼠(均P〈0.05),并且均于再灌注后1d表达达到高峰,2-3d持续表达,4d开始下降,7d和14d的表达无明显改变。上述各指标在转空质粒和IRI组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脏局部高表达的IMD不仅促进了肾脏IRI后血管再生相关因子HIF-1α、VEGF和Tie-2的表达,而且使表达高峰提前并延长了表达时间,可能参与了肾脏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肾功能不全 急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INTERMEDIN
原文传递
上调肾组织intermedin表达抑制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间质纤维化 被引量:7
7
作者 乔晞 赵宁 +2 位作者 王利华 张瑞婧 韩伟霞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5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上调肾组织intermedin(IMD)表达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IMD+UUO组、空质粒+UUO组。IMD+UUO组和空质粒+UUO组在输尿管结扎前分别将IMD-pc DNA3.1真核表... 目的观察上调肾组织intermedin(IMD)表达对单侧输尿管梗阻(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UUO组、IMD+UUO组、空质粒+UUO组。IMD+UUO组和空质粒+UUO组在输尿管结扎前分别将IMD-pc DNA3.1真核表达质粒和空质粒转入肾组织,real-time 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效率。各组分别于术后7 d、14 d留取梗阻侧肾组织。HE、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RT-PCR检测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连蛋白(Fn1)的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Fn1的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UUO组肾脏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随梗阻时间延长加重(与假手术组比较,7 d,t=11.927,P=0.0003;14 d,t=8.891,P=0.0009);IMD+UUO组肾脏病理改变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较同时间点UUO组明显减轻(7 d,t=3.892,P=0.018;14 d,t=4.047,P=0.016),而空质粒+UUO组与UUO组无显著差别(7 d,t=0.562,P=0.604;14 d,t=0.035,P=0.974)。与同时间点假手术组相比,UUO组TGF-β1、Fn1的表达明显升高(TGF-β1 mRNA水平7 d,t=4.432,P=0.011;14 d,t=4.873,P=0.006;蛋白质水平7 d,t=5.312,P=0.006;14 d,t=4.482,P=0.011;Fn1 mRNA水平7 d,t=6.053,P=0.004;14 d,t=7.345,P=0.002;蛋白质水平7 d,t=8.791,P=0.009;14 d t=8.027,P=0.001);转染IMD质粒后Fn1的表达较同时间点UUO组明显下降(mRNA水平7 d,t=3.103,P=0.036;14 d,t=2.913,P=0.044;蛋白质水平7 d,t=2.955,P=0.042;14 d,t=2.991,P=0.040);而转染空质粒后Fn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mRNA水平7 d,t=0.095,P=0.929;14 d,t=0.158,P=0.882;蛋白质水平7 d,t=0.159,P=0.881;14 d,t=0.170,P=0.874)。转染IMD和空质粒对TGF-β1的表达均无明显影响(转染IMD质粒mRNA水平7 d,t=0.176,P=0.869;14 d,t=0.126,P=0.906;蛋白质水平7 d,t=0.198,P=0.853;14 d,t=0.196,P=0.854;转染空质粒mRNA水平7 d,t=0.100,P=0.925;14 d,t=0.097,P=0.928;蛋白质水平7 d,t=0.042,P=0.968;14 d,t=0.060,P=0.955)。结论上调肾组织IMD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间质纤维化 INTERMEDIN 转化生长因子-β1 纤连蛋白
原文传递
CD36:慢性肾脏病治疗的新靶点 被引量:6
8
作者 侯延娟 王利华 王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3768-3773,共6页
CD36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受体,与配体结合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CD36在慢性肾脏病(CKD)中表达增加。本文首先介绍了CD36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前期的研究基础,叙述了CD36在CKD发病... CD36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受体,与配体结合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CD36在慢性肾脏病(CKD)中表达增加。本文首先介绍了CD36的结构功能及其表达调控,通过总结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前期的研究基础,叙述了CD36在CKD发病中的相关作用机制,得出CD36通过介导肾脏脂质沉积、脂质过氧化、肾脏细胞对多种物质的内吞及细胞内/外信号转导,促进CKD的进展。同时指出可溶性CD36作为CKD进展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并对CKD药物治疗的研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CKD的诊治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慢性病 CD36 慢性肾脏病 治疗 靶点
下载PDF
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苑玉聪 于为民 +1 位作者 李荣山 乔晞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03-706,共4页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来氟米特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条件永生的人肾小球足细胞系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SB202190[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高糖诱导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来氟米特对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条件永生的人肾小球足细胞系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甘露醇高渗对照组、高糖+SB202190[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组及高糖+A771726(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组。Western印迹法检测足细胞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足细胞凋亡率。结果(1)高糖刺激足细胞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p-p38蛋白表达明显增加,正常糖组和高渗对照组仅有少量p38活化;SB202190组及A771726组p-p38蛋白表达量较高糖组明显下降。(2)流式细胞仪检测到高糖刺激足细胞24h后可见细胞凋亡增加,48h凋亡最为明显,为(18.6±0.7)%,显著高于正常糖及高渗对照组;SB202190组及A771726组足细胞凋亡率较高糖组分别下降26%和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能够减少高糖所致的足细胞凋亡,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38MAPK活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细胞 凋亡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来氟米特 高糖
原文传递
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风 王利华 +3 位作者 李荣山 刘雪梅 乔晞 邵珊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观察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左肾摘除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皮下注射植物油,饮用蒸馏水,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皮下注射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饮用1%氯化钠0.2%氯... 目的观察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肾脏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左肾摘除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皮下注射植物油,饮用蒸馏水,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皮下注射醋酸去氧皮质酮(DOCA),饮用1%氯化钠0.2%氯化钾盐水,生理盐水灌胃]、吗替麦考酚酯(MMF)组(皮下注射DOCA,饮用1%氯化钠0.2%氯化钾盐水,MMF灌胃),每组8只。监测各组血压,8周后比色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叉头蛋白3(Foxp3)mRNA的表达及免疫印迹法检测Foxp3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和MMF组血液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12.7±1.9)%、(6.8±1.2)%比(5.0±0.6)%]、血清IL-10含量[(458.3±19.4)、(373.5±11.0)比(294.6±14.6)ng/L,均P<0.01]、肾组织Foxp3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升高;24h尿蛋白定量[(11.9±2.1)、(12.4±2.2)比(25.9±4.3)mg/24h,P<0.01]降低。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损伤严重,MMF组肾脏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调节性T淋巴细胞参与了高血压所导致的肾脏损伤,免疫抑制治疗可能对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敏感性高血压 高血压肾损伤 调节性T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骨化三醇对局灶增生性IgA肾病患者CD4+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于春洋 罗静 +2 位作者 李荣山 王利华 郭珲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6-493,共8页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局灶增生性Ig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CD4+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局灶增生性IgAN患者(Lee Ⅲ级)20例(IgAN组)及健康志愿者2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IgAN组再分为尿蛋白量<1g/24h和... 目的 探讨骨化三醇[1,25(OH)2D3]对局灶增生性IgA肾病(IgAN)患者外周血CD4+记忆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局灶增生性IgAN患者(Lee Ⅲ级)20例(IgAN组)及健康志愿者20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IgAN组再分为尿蛋白量<1g/24h和尿蛋白量≥1g/24 h两亚组.用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血清1,25(OH)2D3水平;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1,25(OH)2D3、地塞米松(DEX)或者2种药物联合处理PBMCs,细胞培养72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A、人叉头框蛋白P3 (human forkhead box P3,Foxp3)的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N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尿蛋白量<1 g/24 h亚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尿蛋白量≥1 g/24 h亚组患者血清1,25(OH)2D3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gAN组患者PBMCs分泌IFN-y、IL-17A水平及IFN-γ/IL-4、IL-17A/Foxp3比值明显升高,Foxp3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与尿蛋白量<1 g/24h亚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尿蛋白量≥1 g/24 h亚组PBMCs分泌IFN-γ、IL-17A水平及IL-17A/Foxp3比值明显升高,Foxp3水平明显降低,IFN-γ/IL-4比值升高(均P<0.05).1,25(OH)2D3处理后,PBMCs分泌IFN-γ、IL-17A、IFN-γ/IL-4、IL-17 A/Foxp3水平明显降低,Foxp3水平明显升高,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均P< 0.05);1,25 (OH)2D3+DEX联合刺激PBMCs后,上述IFN-y、IL-17A、IFN-γ/IL-4、IL-17A/Foxp3、Foxp3变化更加显著,且IL-4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局灶增生性IgAN患者存在维生素D缺乏,并与蛋白尿的严重程度相关;局灶增生性IgAN患者可能存在CD4+记忆性T细胞功能紊乱,1,25(OH)2D3具有纠正局灶增生性IgAN患者CD4+记忆性T细胞功能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CD4阳性T淋巴细胞 蛋白尿
原文传递
线粒体自噬对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沈瑞华(综述) 乔晞(审校)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367,共5页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功能障碍的线粒体,在减少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正常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维持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线粒体自噬通过清除受损、功能障碍的线粒体,在减少活性氧积累、维持细胞正常能量代谢、抑制炎症反应、维持线粒体动力学稳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顺铂、对比剂、脓毒症等诱导的AKI中,线粒体自噬缺陷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肾功能下降。本文就线粒体自噬在AKI中的保护作用进行综述,旨在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改善AKI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自噬 急性肾损伤 活性氧 炎症
下载PDF
IgA肾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段晓雯 王利华 +1 位作者 邵金金 邵珊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6年第2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Ig 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 A肾病的188例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尿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Ig 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经皮肾穿刺活检确诊为Ig A肾病的188例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尿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尿蛋白定量、肾功能等临床生化指标以及病理指标,并对肾脏病理组织进行牛津病理分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应用多元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其他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心188例Ig A肾病患者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有42例,高尿酸血症发生率为22.3%;高尿酸血症组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6例;与正常血尿酸组(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85例)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男性患者明显增多(χ^2=25.2,P〈0.001)。本组研究Ig A肾病患者肾脏组织牛津病理分型以M1E1S0T0多见;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6,P=0.025)。肾组织免疫复合物Ig A沉积于毛细血管袢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χ^2=44.69,P〈0.001)。Ig A肾病患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为性别、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Ig A沉积于毛细血管袢。结论 Ig A肾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为男性、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并可能与Ig A在毛细血管区沉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 A肾病 高尿酸血症 牛津病理分型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小鼠急性肾损伤和急性肺损伤的枢纽基因
14
作者 林玲 李京儒 +2 位作者 沈瑞华 林惠 乔晞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和急性肺损伤(ALI)进行基因表达谱数据挖掘,旨在探讨AKI和ALI之间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分别下载AKI和ALI基因表达谱,去除批次效应后进行差异分析。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小鼠急性肾损伤(AKI)和急性肺损伤(ALI)进行基因表达谱数据挖掘,旨在探讨AKI和ALI之间关系。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分别下载AKI和ALI基因表达谱,去除批次效应后进行差异分析。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对AKI和ALI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后,检测网络的核心模块和枢纽基因。通过使用Cytoscape插件的算法获得最佳枢纽基因后,进行免疫细胞浸润分析。结果AKI和ALI建模后4~6 h、24 h分别筛选出交集DEGs为114个、62个,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提示其与免疫应答和炎症信号通路有关。进一步分析,在AKI和ALI建模后4~6 h筛选出5个最佳枢纽基因,包括IL-6、IL-1β、CCL2、TLR2和CXCL10;AKI和ALI建模后24 h筛选出5个最佳枢纽基因,包括IL-6、IL-1β、TNF、TLR2和CXCL10。在AKI建模后4~6 h,枢纽基因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和M1巨噬细胞呈正相关,而与记忆CD4+T细胞、记忆CD8^(+)T细胞呈负相关。在ALI建模后4~6 h,枢纽基因表达与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呈正相关,而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呈负相关。在AKI建模后24 h,枢纽基因表达与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而与初始B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呈负相关。在ALI建模后24 h,枢纽基因表达与M1、M2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呈正相关,而与初始CD8^(+)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呈负相关。结论小鼠AKI和ALI建模后4~6 h和24 h具有相似的枢纽基因和信号通路,两种疾病分子机制密切相关,尚需深入研究以探讨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急性肺损伤 富集分析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免疫细胞浸润
原文传递
氨基酸代谢异常在急性肾损伤向慢性肾脏病转变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郭俊楠 林惠 +1 位作者 任艺林 乔晞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283-287,共5页
急性肾损伤(AKI)的特点是肾功能迅速恶化,罹患后即使肾功能完全恢复,也可能会遗留肾脏损害进而导致慢性肾脏病(CKD)。目前,AKI转变为CKD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KI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可能在AKI向CKD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 急性肾损伤(AKI)的特点是肾功能迅速恶化,罹患后即使肾功能完全恢复,也可能会遗留肾脏损害进而导致慢性肾脏病(CKD)。目前,AKI转变为CKD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AKI相关的氨基酸代谢异常可能在AKI向CKD转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氨基酸代谢异常在AKI向CKD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旨在为防治AKI向CKD转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代谢 急性肾损伤 慢性肾脏病 转变
原文传递
Intermedin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褚宇东 李荣山 +1 位作者 乔晞 孙秀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41-545,共5页
目的观察Intermedin(IMD)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修复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以及其依赖性激酶(CDKs)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IMD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肾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 目的观察Intermedin(IMD)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修复过程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cyclinE以及其依赖性激酶(CDKs)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IMD在这一过程中促进肾组织再生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共144只,体质量180-220g,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转空质粒组、转IMD组,每组36只。IRI组切除右肾后钝性分离左侧腹主动脉及肾动脉;转空质粒组、转IMD组大鼠切除右肾后,在六氟化硫微泡(声诺维)介导下将空质粒及IMD质粒转染入左肾;1周后分别制作肾脏IRI模型。每组于再灌注第1、2、3、4、7、14天时各取6只留取肾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肾组织中cyclinD1与CDK4,cyclinE与CDK2的表达。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IRI组cyclinD1、cyclinE以及CDK4.CDK2于再灌注后第1、2、3、4、7天表达逐渐增高,第7天时到达最高峰,第14天时仍有少量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54.92,69.60,61.28,77.38,P均〈0.05)。转IMD组上述指标在第1天即开始显著增高,第2、3、4、7天呈进行性下降,至第14天时恢复正常,与IRI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54.92,69.60,61.28,77.38,P均〈0.05);转空质粒组与IRI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MD预处理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能使cvclinDl、cyclinE以及CDK4、CDK2的表达明显上调,这一机制可能促进细胞周期进展从而加快肾组织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细胞周期蛋白类 细胞周期蛋白质依赖激酶类 再生 肾脏 INTERMEDIN
原文传递
intermedin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和再生过程的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冯国徵 李荣山 +1 位作者 乔晞 孙秀丽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17-922,共6页
目的探讨intermedin(IMD)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修复和再生过程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IR组、转空质粒组和转IMD组。在切除右肾后,转IMD组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基因转... 目的探讨intermedin(IMD)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修复和再生过程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IR组、转空质粒组和转IMD组。在切除右肾后,转IMD组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IMD真核质粒转染到大鼠肾组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效率。转染成功后,制作。肾脏IR损伤模型,分别于再灌注后1d、2d、3d、4d、7d和14d6个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留取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常规检测血清BUN和Scr;HE和PAS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1)转IMD组比转空质粒组的IMD蛋白和mRNA表达均增多(均P〈0.05),且转IMD组7d时表达最多,与转IMD组4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sham组相比,IR组1d和2d时Scr和BUN均显著增高(P〈0.05);与IR组相比,转IMD组显著下降(P〈0.05);转空质粒组与IR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R组、转空质粒组和转IMD组大鼠的肾小管均受损,但转IMD组的损伤较轻,均以2d时病理损伤最重。(4)sham组肾小管和肾小球内几乎没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IR组和转空质粒组的PCNA阳性数在IR损伤1d时开始增加,7d时最多;转IMD组的PCNA阳性细胞数在IR损伤1d时开始增加,3d时最多。与IR组1-4d相比,转IMD组的PCNA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与IR组7d相比,转IMD组7d的PCNA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IMD预处理可以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加速肾脏IR损伤修复和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转染 细胞增殖 修复和再生 INTERMEDIN
原文传递
Rac1抑制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宁少雄 尚志星 +3 位作者 邵珊 乔玉峰 乔晞 王利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9-35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Rac1抑制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Rac1在盐敏感性高血压肾脏损害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4-5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行左肾摘除术后存活的22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Rac1抑制剂对盐敏感性高血压肾损害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Rac1在盐敏感性高血压肾脏损害中可能的作用。方法 4-5周龄雄性SD大鼠30只,行左肾摘除术后存活的22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予以皮下注射等量的植物油,饮用自来水。剩余16只制作高血压模型,每周皮下注射醋酸脱氧皮质酮(DOCA)油剂30mg/kg,饮用1%NaCl盐水,持续到第8周,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2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干预组,每组6只。第9周开始干预组以NSC23766(Rac1抑制剂)0.1mg/(kg·d)皮下注射,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持续4周。各组大鼠每周监测血压。于0、4、8、12周代谢笼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实验结束处死大鼠,取右肾行HE染色观察肾小管组织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中TGF-β1、Ⅲ型胶原蛋白及Rac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24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增加[12周:(14.96±2.80)比(4.26±0.70)mg/24h,P〈0.05];干预组较模型组下降[(6.74±0.96)比(14.96±2.80)mg/24h,P〈0.05]。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肾小管及间质病理损伤明显,干预组则明显轻于模型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肾组织中TGF-β1蛋白、Ⅲ型胶原及Rac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分别为0.79±0.08比0.47±0.04,0.68±0.05比0.39±0.03,0.45±0.03比0.21±0.02,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上述3种蛋白表达则降低(分别为0.56±0.04比0.79±0.08,0.49±0.02比0.68±0.05,0.29±0.02比0.45±0.03,均P〈0.05)。结论 Rac1参与了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的肾脏损害过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TGF-β1通路的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盐敏感性高血压 NSC23766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Ⅲ型胶原
原文传递
上调intermedin表达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国贞 李荣山 +5 位作者 乔唏 黄晓光 张晓琴 王晨 邵珊 白波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7,共6页
目的观察上调肾脏intermedin(IMD)表达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I/R组、IMD+I/R组、空质粒+I/R组,每组6只。所有动物于I/R术24h后杀检,取肾组织进行光镜检查,... 目的观察上调肾脏intermedin(IMD)表达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I/R组、IMD+I/R组、空质粒+I/R组,每组6只。所有动物于I/R术24h后杀检,取肾组织进行光镜检查,留取血清测定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的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半定量RT.PCR、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IMD表达及部位。Western印迹测定内皮素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仪)蛋白的表达。结果HE、PAS染色结果显示,I/R组肾小管及间质病理损伤显著重于假手术组,IMD+I/R组小管间质损伤程度较肾脏I/R模型组及空质粒+I/R模型组明显减轻(1.5±0.8比7.6±2.3和7.0±1.8,均P〈0.05】。与假手术组[(BUN3.85±0.21mmol/L,Scr(48.67+3.61)txmol/L相比,I/R组、IMD+I/R组以及空质粒+I/R组BUN(10.13±2.14)mmol/L,(7.73±I.03)mmol/L,(9.77a-1.92)mmol/L和Scr(80.33+7.15)Ixmol/L,(58.50+3.27)μmol/L,(75.67±7.58)Ixmol/L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IMD+I/R组较I/R组以及空质粒+I/R组BUN和Scr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IMD呈弱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管间质细胞胞质内,I/R组肾组织IMD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表达较假手术组上调;IMD+I/R组肾组织中IMD表达较I/R组明显上调(P〈0.01)。与I/R组及空质粒+I/R组相比IMD+I/R组肾组织IMDmRNA,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60.7%、66.1%,蛋白相对含量分别增加了51.4%、55.9%。此外,与I/R组相比,IMD+I/R组肾组织ET.1、TNF-蛋白表达显著降低(ET.1:0.17±0.02比0.08±0.02;TNF-α:0.35±0.02比0.21±0.04,均P〈0.05)。结论在大鼠肾脏I/R前上调IMD表达可能通过抑制ET-1、TNF-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肾功能不全 急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内皮素1 INTERMEDIN
原文传递
中介素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芸 李荣山 《医学综述》 2010年第1期13-16,共4页
中介素(intermedin)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的新成员,可非选择性结合于该家族的共同受体即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性修饰蛋白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调节心血管、消化、泌尿、呼吸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开... 中介素(intermedin)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的新成员,可非选择性结合于该家族的共同受体即降钙素受体样受体/受体活性修饰蛋白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在调节心血管、消化、泌尿、呼吸以及神经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开展对中介素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介素 生物学效应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