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MR成像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瑞平 刘强 +2 位作者 李晶 李健丁 张琨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颗粒标记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以及MR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将不同浓度的SPIO-PLL复合物与培养基混合,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铁和检测细胞活力。应用1.5TMR仪,以T1WI和T2WI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结果:SPIO可有效标记MSCs,标记后的铁颗粒位于细胞质内。SPIO标记的MSCs可引起T2WI信号降低,50、100、150较25μgFe/ml的信号强度降低明显。结论:SPIO可以简便标记MSCs,并在适当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没有影响,此技术为干细胞移植的MR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MRI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兔BMSCs生物学特性及MRI成像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瑞平 刘强 +2 位作者 李健丁 张琨 李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51-85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颗粒标记兔B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MRI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体重2.5~3.0kg,取髂骨骨髓常规培养BMSCs。将SPIO-多聚赖...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SPIO)颗粒标记兔BMSCs的标记率和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及MRI成像显示磁标记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0只,体重2.5~3.0kg,取髂骨骨髓常规培养BMSCs。将SPIO-多聚赖氨酸复合物按不同比例与DMEM培养基混合,使Fe2+终浓度分别为150、100、50、25μg/mL,依次定为A、B、C、D组,加入第3代BMSCs培养液中进行标记;以未标记细胞作为对照E组。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细胞内Fe2+的标记率,并检测标记后的细胞活力。应用1.5TMRI系统行磁标记干细胞成像,检测各组T1WI和T2WI图像信号强度。结果A~D组标记细胞胞质内均可见普鲁士蓝染色颗粒,随浓度增加蓝染颗粒增多;E组染色呈阴性。A~E组细胞活力分别为69.20%±6.11%、80.41%±2.42%、94.32%±0.67%、96.24%±0.34%和97.43%±0.33%,A、B组细胞活力与C、D、E组比较,及A、B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与E组比较,及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WI图像各组间无明确信号差异;T2WI图像A、B、C组信号均有明显下降,D组信号略下降,E组信号改变不明显。A~E组T2WI信号强度分别为23.37±6.21、26.73±3.60、29.63±2.82、45.03±6.76和783.15±7.38,A~D组与E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IO可简便标记BMSCs,在20~50μg/mL的Fe2+标记浓度下对细胞活力无影响,可为BMSCs移植的MRI活体内示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SCS 超顺磁性氧化铁 细胞活力 MRI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移植磁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张瑞平 李健丁 +2 位作者 刘强 双卫兵 解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4-78,共5页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兔... 背景:干细胞移植可以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的:探讨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制作兔脊髓损伤模型,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以备移植。将实验白兔随机分为3组:标记组移植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细胞;未标记组移植未标记细胞;对照组不移植细胞只注射PBS液。结果与结论:两移植组在细胞移植14d后运动功能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细胞移植后1,7,14,21,28,35d,脊髓损伤区域局部组织上出现大量含蓝色铁颗粒的细胞。经蛛网膜下腔移植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定向迁移到脊髓损伤区域,并能促进脊髓损伤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细胞移植 蛛网膜下腔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超顺磁性氧化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兔脊髓损伤的磁共振活体示踪
4
作者 张瑞平 李健丁 +2 位作者 刘强 双卫兵 谢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3期118-120,共3页
目的通过蛛网膜下腔置管,将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兔脊髓损伤模型,观察脊髓损伤MR活体示踪移植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SCI模型,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以备移植。将实验用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移... 目的通过蛛网膜下腔置管,将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标记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入兔脊髓损伤模型,观察脊髓损伤MR活体示踪移植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制作兔SCI模型,并在蛛网膜下腔置管以备移植。将实验用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移植SPIO标记细胞;B组为移植未标记细胞;C组不移植细胞只注射PBS液做对照组。在细胞移植后3d、7d、14d、21d,进行MR活体示踪,并做病理学检测进行对照。结果 SPIO标记的MSCs移植入脊髓损伤模型后7d,MR扫描的T2WI上脊髓损伤区域出现点状低信号影;14d后T2WI上脊髓损伤区域的点状低信号影增多,21d后T2WI上脊髓损伤区域的点状低信号影减少。脊髓损伤区域组织切片行普鲁士蓝染色,发现局部组织上出现大量含蓝色铁颗粒的细胞,其细胞变化规律与MR示踪结果一致。结论蛛网膜下腔移植的SPIO标记MSCs可定向迁移到脊髓损伤区域,利用MR可对移植细胞进行活体示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脊髓损伤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
原文传递
孕期弓形虫感染对胎儿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武秀峰 李翘竹 +1 位作者 王晶 乔中东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3-64,共2页
目的为了解亚临床感染弓形虫的孕妇,母婴之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分别检测母婴血弓形虫DNA(Toxo-DNA)及羊水Toxo-DNA.结果1.对30例孕晚期孕妇检测羊水Toxo-DNA与其新生儿... 目的为了解亚临床感染弓形虫的孕妇,母婴之间垂直传播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分别检测母婴血弓形虫DNA(Toxo-DNA)及羊水Toxo-DNA.结果1.对30例孕晚期孕妇检测羊水Toxo-DNA与其新生儿血Toxo-DNA,其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孕中晚期组孕妇感染弓形虫后,其胎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结论孕中晚期孕妇感染弓形虫后,易于传染给胎儿且感染弓形虫为孕妇若能维持到足月分娩,出生的胎儿多为无临床症状的先天性弓形虫病(实验实诊断为阳性),这组胎儿有可能于数年后发生远期并发症;由于羊水易于在孕中晚期获取,故检测羊水Toxo-DNA将有利于先天性弓形虫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从而控制先天性弓形虫病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垂直传播 妊娠合并症 预防
下载PDF
紫外线光损伤角膜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冰 李晋春 +4 位作者 王效武 史静华 葛京京 赵佳慧 赖积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5-487,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所致兔角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用265nm和300nm紫外线照射8只白色家兔角膜,分别在24h和76h后取角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和应用TUNEL技术进行DNA断端标记。结果265nm紫外线照射24h和76h后,TUNEL阳... 目的研究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所致兔角膜光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分别用265nm和300nm紫外线照射8只白色家兔角膜,分别在24h和76h后取角膜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和应用TUNEL技术进行DNA断端标记。结果265nm紫外线照射24h和76h后,TUNEL阳性染色仅见于上皮细胞层,300nm照射24h后,TUNEL阳性染色见于上皮细胞和基质层角膜细胞,透射电镜也证实了典型的凋亡现象,表现为细胞皱缩,染色质浓缩成团块,聚集于核膜,凋亡小体形成。未发现明显的炎性反应。结论细胞凋亡是紫外线照射后角膜细胞死亡的发生机制。300nm比265nm紫外线照射引起更广泛角膜基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紫外线照射 角膜
下载PDF
ETS1与宫颈癌发生 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燕 邵淑丽 +1 位作者 赵虹 解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9年第7期582-585,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各类宫颈病变中ETS1的表达,探讨ETS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总RNA的提取,设计合成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选用已知的干扰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对不同宫颈组织:健康宫颈组织、... 目的通过研究各类宫颈病变中ETS1的表达,探讨ETS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总RNA的提取,设计合成引物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选用已知的干扰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作为内参照,对不同宫颈组织:健康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Ⅲ、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研究ETS1的表达。②进行核蛋白的提取,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水平上ETS1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RT-PCR结果显示:ETS1在健康宫颈组织中表达较低,随着向CINⅢ、宫颈癌演变,ETS1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在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表达比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的表达高(P<0.01)。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mRNA水平表达一致。结论ETS1与宫颈癌发生、发展有相关性,而且与肿瘤浸润和转移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癌基因 生物医学研究 临床研究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与载脂蛋白(a)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侯泽 沃兴德 刘德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载脂蛋白(a)多态性分析,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脂蛋白(a)浓度及载脂蛋白(a)遗传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血清脂蛋白(a)浓度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目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水平及载脂蛋白(a)多态性分析,探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与血清脂蛋白(a)浓度及载脂蛋白(a)遗传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量血清脂蛋白(a)浓度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显示载脂蛋白遗传表型。结果①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血清脂蛋白(a)浓度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②3组共检出14种载脂蛋白(a)异构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中低相对分子质量F、B、S1和S2基因型明显多于其他组。结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载脂蛋白(a)的遗传表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糖尿病血管病变 脂蛋白(A) 载脂蛋白A类
下载PDF
妊娠期弓形体感染的母婴传播观察
9
作者 武秀峰 李翘竹 +1 位作者 王晶 乔中东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9年第4期63-64,共2页
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分别检测母婴血弓形体DNA(Toxo-DNA)及羊水Toxo-DNA。结果:(1)对30例孕晚期孕妇检测羊水Toxo-DNA与其新生儿血Toxo-DNA,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 采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分别检测母婴血弓形体DNA(Toxo-DNA)及羊水Toxo-DNA。结果:(1)对30例孕晚期孕妇检测羊水Toxo-DNA与其新生儿血Toxo-DNA,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孕中晚期组孕妇感染弓形体后,其胎儿感染率明显高于孕早期组,P<005。说明孕中晚期孕妇感染弓形体后,易于传染给胎儿且感染弓形体的孕妇维持到足月分娩者,出生的胎儿多为无临床症状的先天性弓形体病(隐性先天性弓形体病,实验室诊断为阳性);由于羊水易于在孕中晚期获取,故检测羊水Toxo-DNA将有利于先天性弓形体病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从而控制先天性弓形体病儿的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感染 垂直传播 先天性弓形体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不同水平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Cu^(2+)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10
作者 成晓龙 崔永萍 +1 位作者 陈彦球 张喜忠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 E(VE)和β-胡萝卜素 (βC)对 Cu2 + 诱导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L DL )作用的影响 ,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L DL 的电泳迁移率 (Rf)以及荧光物质 (L ipofusin)扫描 ,反映 L DL的氧化修饰程度。... 研究不同浓度的维生素 E(VE)和β-胡萝卜素 (βC)对 Cu2 + 诱导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L DL )作用的影响 ,通过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 (TBARS)、L DL 的电泳迁移率 (Rf)以及荧光物质 (L ipofusin)扫描 ,反映 L DL的氧化修饰程度。结果表明 :VE、βC均可减少 TBARS的产生、减小 L DL的 Rf,并且具有剂量 -效应关系 ,随浓度增加 ,VE抑制作用加强而 βC抑制作用减弱 ,而且 VE对 TBARS的影响比 βC小 ,对 Rf的影响比βC大。二者对荧光物质均有降低作用 ,但无剂量 -效应关系。提示 VE、βC均可不同程度的抑制Cu2 +氧化修饰 L DL 的作用 ,在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氧化修饰型 L DL(OX- L DL)的形成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Β-胡萝卜素 铜离子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闫萍 牛勃 +3 位作者 张悦红 张建林 王惠珍 刘德文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寻找能够精确反映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改良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法(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分别使用2法测定标准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在碱性蛋白酶水解前后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改良L... 目的寻找能够精确反映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改良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法(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分别使用2法测定标准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在碱性蛋白酶水解前后的蛋白质含量。结果改良Lowry法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Bradford法。BSA水溶液酶解前,2法测定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使用改良Lowry法,BSA水溶液酶解前后的蛋白测定值相近;而使用Bradford法测定BSA水溶液蛋白质含量时,酶解后的测定值较酶解前出现大幅下降。结论在测定多肽含量多的供试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改良Lowry法测定更为精确。蚯蚓提取物中存在大量的多肽成分,所以对其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时,改良Lowry法能够更加精确、真实地反映蚯蚓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含量测定 蚯蚓提取物
下载PDF
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李彩平 李海荣 +2 位作者 夏仲年 常冰梅 曹锡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9期50-55,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42例COPD稳定期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种类、体质指数(BMI)... 目的探讨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6月在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科就诊的242例COPD稳定期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基础疾病种类、体质指数(BMI)、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情况〔包括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呼吸困难次数〕、营养受损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采用k-means聚类方法确定本组COPD稳定期患者最佳分类为3类,之后在第1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1组、30例作为B1组,在第2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2组、30例作为B2组,在第3类COPD稳定期患者中随机选取30例作为A3组、30例作为B3组。A1组、A2组及A3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方案,B1组、B2组及B3组患者给予基于k-means聚类方法的分类肺康复;六组患者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和6MWD,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加重次数、肺功能指标、6MWD及mMRC评分,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6MWD、mMRC评分、营养受损评分、CAT评分及SAS评分。结果 (1)A1组与B1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干预后6MWD长于A1组(P<0.05)。(2)A2组与B2组患者干预前急性加重次数、FEV1/FVC、FEV1%pred、6MWD、mMRC评分及干预后FEV_1/FVC、FEV_1%pred、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少于A2组,mMRC评分低于A2组(P<0.05)。(3)A3组与B3组患者干预前FEV_1/FVC、FEV_1%pred、6MWD、m MRC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肺康复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改良Lowry法和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7
13
作者 闫萍 杨琦 +3 位作者 王惠珍 解军 刘德文 牛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寻找精确反映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改良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法(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再使用两法测定标准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在碱性蛋白酶水解前与后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在测定... 目的寻找精确反映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改良Lowry法和考马斯亮蓝染料结合法(Bradford法)测定蚯蚓提取物蛋白质含量;再使用两法测定标准牛血清白蛋白(BSA)水溶液在碱性蛋白酶水解前与后的蛋白质含量。结果在测定蚯蚓提取物中蛋白质含量时,改良Lowry法的测定结果明显高于Bradford法。未进行酶解的BSA水溶液,两法测定的蛋白质含量相当;使用改良Lowry法,BSA水溶液酶解前与后的蛋白测定值相近;而使用Bradford法时,测定BSA水溶液酶解后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值较酶解前出现大幅下降。结论测定多肽含量多的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改良Lowry法更为精确。由于蚯蚓提取物中大量多肽成分的存在,故对测定其蛋白质含量时,改良Lowry法能够更加精确、真实地反映蚯蚓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类 蚯蚓提取物 测定方法
下载PDF
鱿鱼卵中卵磷脂的提取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建滨 杨官娥 +1 位作者 杨琦 牛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504-505,共2页
目的 从鱿鱼卵中提取卵磷脂。方法 改良的溶剂萃取法。结果 从鱿鱼卵中提取出卵磷脂 ,提取率达 6 %以上。
关键词 鱿鱼 卵磷脂 提取
下载PDF
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廷杰 张悦红 王惠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6年第2期144-145,共2页
为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宽领域的医学人才,通过对生物化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实践,探索有关能够提高医学生学习能动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工作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对巨噬细胞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成晓龙 崔永萍 +1 位作者 陈彦球 张喜忠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 研究维生素 E(VE)、β胡萝卜素 (βC)对巨噬细胞 (MΦ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修饰能力的影响。方法 : 于培养成熟的 MΦ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 VE(40、1 0 0、2 0 0 μmol/L)和 βC(0 .5、1 .0、2 .0 μmol/L) 37℃孵育... 目的 : 研究维生素 E(VE)、β胡萝卜素 (βC)对巨噬细胞 (MΦ )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 (LDL)氧化修饰能力的影响。方法 : 于培养成熟的 MΦ中分别加入不同剂量的 VE(40、1 0 0、2 0 0 μmol/L)和 βC(0 .5、1 .0、2 .0 μmol/L) 37℃孵育 2 4 h,通过测定培养物上清液中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BARS)、荧光物质 (Lipofusin)、LDL电泳迁移率 (Rf)及共轭二烯 (Dienes)的形成 ,反映LDL的氧化修饰程度。结果 : 体外补充 VE可以显著降低培养物上清液中 TBARS、荧光物质以及共轭二烯的形成 ,明显抑制 LDL的电泳迁移率 ,随剂量增大作用加强 ;βC低剂量组 (0 .5μmol/L)可显著降低培养物上清液中 TBARS、荧光物质以及共轭二烯的形成 ,明显抑制 LDL的电泳迁移率 ,其余各组无明显影响。结论 :  VE、βC均可抑制 MΦ介导 LDL氧化修饰的能力 ,并具一定的量效关系 ,提示在 MΦ氧化修饰 LDL的可调节因子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Β胡萝卜素 巨噬细胞 低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下载PDF
外周血干细胞联合外泌体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疗效观察
17
作者 王国燕 李勤雨 +7 位作者 贾玉萍 桑宇超 傅松涛 彭艳 聂君毅 谢汶芹 曹硕 侯秀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33-37,共5页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究自体PBSCs联合SC-Exos对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溃疡患足随机分为对照组、SC-Exos外敷组(治疗组A)、PBSCs注射组(治疗组B)、PBSCs联合SC-Exos组(治疗组C)各15足,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予以SC-Exos外敷或/和PBSCs创面周边注射,2周后第2次给药,并于第1次给药后第4、8和12周观察患者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血管内径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四组患足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肉芽形态评分,患足疼痛、冷感和跛行症状评分,足背动脉PSV和血管内径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各指标组间两两比较,治疗组A与治疗组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C各指标结果明显优于其他各组(P<0.05)。治疗12周后,对照组、治疗组A、治疗组B三组行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PBSCs、SC-Exos和两者联合治疗均能促进DFU创面愈合,改善患足症状和血液循环,PBSCs和SC-Exos联合应用的疗效比单一应用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 外泌体 糖尿病足溃疡 治疗 创面愈合
下载PDF
瘦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华青 刘师伟 +4 位作者 刘伯轩 赵宝珍 刘卓拉 张悦红 牛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4534-4538,共5页
背景:瘦素及其受体在中枢和外周多个部位均有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于骨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瘦素影响骨重建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的:探讨瘦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 背景:瘦素及其受体在中枢和外周多个部位均有表达,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于骨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瘦素影响骨重建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的:探讨瘦素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2008-09在山西医科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健康志愿者髂骨骨髓由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提供。瘦素为Sigma公司产品。方法:采用全骨髓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至第3代以1×108L-1密度接种至预置盖玻片的6孔培养板中,设立3组:成骨诱导组添加原代培养液后,再加入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磷酸甘油、50mg/L维生素C的成骨诱导培养基;成骨+瘦素诱导组添加成骨诱导培养基后,再加入50nmol/L瘦素;空白对照组仅加入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LG-DMEM培养液。主要观察指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表达、钙化结节染色结果、碱性磷酸酶活性、Ⅰ型胶原及骨钙素含量、骨保护素和RANKL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44和CD71阳性率分别为95.21%,72.31%,CD34阳性率仅为0.39%。成骨诱导21d后vonKossa染色可见呈棕黑色的细胞外基质钙盐沉积。诱导14d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成骨诱导组、成骨+瘦素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及Ⅰ型胶原、骨钙素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且成骨+瘦素诱导组各指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成骨诱导组(P<0.05)。与成骨诱导组比较,成骨+瘦素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保护素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RANKL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瘦素作用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可促使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可能通过骨保护素/RANKL途径发挥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瘦素 成骨分化
下载PDF
重组γ干扰素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玲 牛勃 +1 位作者 解军 赵建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方法 ,为下一步批量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把中国人淋巴细胞mRNA反转录产物IFN -γ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 pBV2 2 0上 ,构建出pBVIFN高效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 plyss...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方法 ,为下一步批量生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DNA重组技术把中国人淋巴细胞mRNA反转录产物IFN -γ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质粒 pBV2 2 0上 ,构建出pBVIFN高效表达载体 ,转化大肠杆菌 plyss。通过温度诱导 ,高效表达IFN -γcDNA。然后 ,经过包涵体溶解、复性、浓缩及DEAE离子交换层析 ,使γ干扰素纯化。结果 IFN -γcDNA表达水平占菌体可溶性蛋白的 40 4% ,包涵体纯度为 70 % ,总生物活性为 1 2 7× 10 9U ,比活性达 1.31× 10 9U/L蛋白 ,活性回收率为 7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γ干扰素 分子克隆 重组DNA
下载PDF
TGF-β对原代培养肝细胞及肝癌细胞BEL7401生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解军 牛勃 +2 位作者 张悦红 杨琦 王惠珍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1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BEL401肝癌细胞,通过测定细胞DNA合成、细胞活性(MTT)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TGF-β对正常大鼠...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BEL401肝癌细胞,通过测定细胞DNA合成、细胞活性(MTT)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TGF-β对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的影响方式及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 实验发现,TGF-β可以刺激BEL7401肝癌细胞的增生,促进其DNA合成,并增强其活性STGF-β对原代培养肝细胞DNA合成无明显影响,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还发现,TGF-β明显刺激BEL7401肝癌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增高,同时抑制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TGF-β对正常细胞和肝癌细胞BEL7401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这种结果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GF-Β 肝癌细胞 原代培养肝细胞 瘤细胞 正常大鼠 鼠肝 肝肿瘤 细胞DNA 细胞信号传导 正常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