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6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研究 被引量:684
1
作者 王馨 王营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3-188,共16页
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 绿色金融是促进绿色创新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和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双重背景下,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D)方法检验了《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前后、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以此分析绿色信贷政策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指引》实施后,相对于非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绿色信贷限制行业的绿色创新表现更加活跃,但绿色创新质量提升不明显。这得益于绿色信贷政策的代理成本降低作用和投资效率提升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地区环境执法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加强,绿色信贷政策增进绿色创新的作用增强。最后,绿色创新既能够显著提升环境和社会绩效,也能够显著提升财务绩效,但对后者的改善具有迟滞性。如何更好地实现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的有效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本文最直接的政策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信贷政策 《绿色信贷指引》 绿色创新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进共同富裕?——基于微观家庭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166
2
作者 张金林 董小凡 李健 《财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17,123,共15页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景,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数,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进共同富裕,其...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景,如何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基于CHFS微观调查数据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数,探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进共同富裕,其中创业活跃度的提升是数字普惠金融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路径;第二,在偿债能力低、金融市场参与度低以及农村地区的家庭中,数字普惠金融的“马太效应”更加明显;第三,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普及数字工具以及提高个体金融素养能够减轻“马太效应”,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质效,从而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厘清了数字普惠金融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作用与路径,为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创业活跃度 马太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城镇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分析 被引量:112
3
作者 马孝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7-124,共8页
揭示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对于实施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城镇化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三个纬度的城镇化度量指标,再加... 揭示城镇化进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对于实施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规划中的城镇化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等三个纬度的城镇化度量指标,再加上考察城镇化影响因素的诸多变量难以寻找单一数据指标进行衡量,使得传统计量方法进行城镇化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在城镇化影响机制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采用全国282个地级城市的统计数据,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探求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要素投入、消费需求、金融深化、空间聚集、人口素质和政府作用等因素对于城镇化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要素投入、人口素质和空间聚集等经济发展因素可以促进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并有显著的影响;而政府作用、消费需求和金融深化对城镇化程度也有正向的作用,但目前的数据显示,其影响水平并不显著。从总体上讲,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促进城镇化的根本因素。而2002年与2011年数据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城镇的人口素质和城镇的空间聚集效应等在城镇化进程中也逐步发挥了关键作用。据此,建议决策当局在制定和实施城镇化战略时,应根据结构模型所展现的路径关系和城镇化进程中的内部路径机理,协同使用相关的政策及各项因素的促进激励措施,优先保证内生驱动因素作用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结构方程模型 影响路径 效应分析
下载PDF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企业创新能力: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97
4
作者 李健 张金林 董小凡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22,共18页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 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红利推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本文通过测度2011—2019年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结合中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企业内外部资源两个维度探讨了数字经济影响企业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驱动作用,包括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以及创新效率三方面的整体提升。通过工具变量及双重差分检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与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影响企业内部资源;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可通过降低供应链集中度与扩展企业知识网络影响企业外部资源,从而驱动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成长期企业、数字经济禀赋高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强的地区企业中效果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和驱动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新能力 宽带中国 内部资源 外部资源
原文传递
董事网络和企业创新:引资与引智 被引量:88
5
作者 王营 张光利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9-206,共18页
本文利用国内上市企业的连锁董事数据探究了董事网络对民营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网络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水平,这主要依靠引资作用和引智作用实现。作为资源流动的载体,董事网络能够发挥资源获取作用,为民营企业创新... 本文利用国内上市企业的连锁董事数据探究了董事网络对民营企业创新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董事网络显著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水平,这主要依靠引资作用和引智作用实现。作为资源流动的载体,董事网络能够发挥资源获取作用,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融资支持,拓宽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即引资作用;作为知识传播的载体,董事网络能够发挥专利知识获取作用,为民营企业创新提供异质性专利知识支持,提升企业创新的产量和质量,即引智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引资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获取商业信用,引智作用的实现主要依靠提升专利质量。因此,民营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可以借助构建董事网络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事网络 企业创新 民营企业 引资 引智
原文传递
短期资本流动的多重动机和冲击:基于TVP-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79
6
作者 彭红枫 祝小全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6-52,共17页
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本文从短期资本投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短期资本流动与即期汇率、汇率预期、利差、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差异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TVP-VAR模型分析了短期资本流... 在资本账户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本文从短期资本投机效用最大化的角度出发,阐释了短期资本流动与即期汇率、汇率预期、利差、证券市场股指收益、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和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差异之间的互动机制。通过TVP-VAR模型分析了短期资本流动的套汇、套利和套价行为以及不同市场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套汇动机的形成要兼顾即期汇率和汇率预期,风险溢价水平须达到门限值;短期套利动机因为中美利率变动同步性降低而始终存在;套价动机在大宗商品市场强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的相关政策抑制了短期资本流动在房地产市场上的套价行为。短期资本对汇率的冲击在2005年汇改后表现出对汇率弹性的敏感性,对中美利率变动的冲击反映了利率市场化的渐进特征。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应对短期资本流入冲击时表现出分流效应,存在套价动机的市场之间长期表现出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资本 多重套利动机 冲击响应 资本账户开放
原文传递
要素禀赋、工资差距与人力资本形成 被引量:77
7
作者 李成友 孙涛 焦勇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126,共14页
本文使用2003—2015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际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和要素的垄断竞争假设,结合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并加以拓展,探讨要素市场出清条件下要素收益决定机制,构建要素禀赋异质性、工资差距条件下人力资本... 本文使用2003—2015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际面板数据,通过引入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和要素的垄断竞争假设,结合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并加以拓展,探讨要素市场出清条件下要素收益决定机制,构建要素禀赋异质性、工资差距条件下人力资本形成的动态演化模型,实证分析工资差距背景下要素禀赋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1)资本存量的增加不利于人力资本形成,但劳动力的丰裕供给有利于人力资本形成;(2)高技能劳动力和低技能劳动力的工资差距对人力资本形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3)工资差距显著促进了资本存量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作用,却显著抑制了劳动力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激励作用。研究表明,由物质要素密集投入转向知识要素密集投入、由粗放型外延增长转向集约型内涵提升的经济发展"新常态"进程中,资本对人力资本形成的影响不如劳动力、工资差距,从资本到人力资本的跳跃还存在不确定性,同时工资差距还和要素禀赋存在异质性的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人力资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工资差距 人力资本 动态演化模型
原文传递
人口结构红利、财政支出偏向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76
8
作者 李成友 孙涛 王硕 《经济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5-124,共20页
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进行准确识别,是有效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一现实问题的前提条件。本文使用2008-2018年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 对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因素进行准确识别,是有效解决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一现实问题的前提条件。本文使用2008-2018年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不变替代弹性(CES)生产函数和代表性家庭的瞬时效用函数,建立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使用多种计量方法考察人口结构红利、财政支出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人口结构红利的作用凸显,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财政支出具有城市偏向性特征,会将有限资源集中分配给城市高技能劳动力,不利于要素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可能扩大城乡收入差距;(3)人口结构红利通过对财政支出偏向的调节效应负向影响到城乡收入差距,该调节效应使得人口结构红利削弱了财政支出偏向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人口结构红利 财政支出偏向 调节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74
9
作者 沈丽 张好圆 李文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2-80,共19页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运用2005~2017年中国31省份的数据,编制普惠金融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考察中国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普惠...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方法:运用2005~2017年中国31省份的数据,编制普惠金融指数,通过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考察中国普惠金融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整体处于较低水平,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俱乐部收敛特征;全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呈小幅下降趋势,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地区发展速度较快,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多极分化现象明显,中部和西部地区多极分化逐渐消失。研究创新:考虑了空间效应对普惠金融分布动态演进的影响,运用扩展的分布动态学模型进行研究。研究价值:为今后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惠金融 区域差异 基尼系数 分布动态
原文传递
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研究——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71
10
作者 王馨 王营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4-152,共19页
环境信息公开对推动绿色创新、促进减污降碳,最终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为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高环境风险行业和低环境风险行业在该标准实施前后的绿... 环境信息公开对推动绿色创新、促进减污降碳,最终实现“双碳”战略目标至关重要。本文以提升环境信息透明度为目标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DID方法分析了高环境风险行业和低环境风险行业在该标准实施前后的绿色创新表现。研究发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施后,高环境风险行业的绿色创新积极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非专利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分析发现,更严格的环保执法、更有效的公众监督以及更及时的媒体监督能够进一步强化环境信息公开的绿色创新效应,并且显著改善了当地空气质量。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应进一步完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将更多的环境信息纳入国家监测体系,从而加快推进生产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信息公开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绿色创新 环境效应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再检验——基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调节效应的视角 被引量:67
11
作者 徐光顺 冯林 《农业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82,共23页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分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已得到学术共识,而关于两者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联合作用机理与效果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普惠金融城...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分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已得到学术共识,而关于两者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联合作用机理与效果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且对使用深度的强化效果最明显;(3)在各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信贷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强化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在借助数字技术赋予农户享有金融服务权利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他们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取能力与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人力资本投资 调节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
原文传递
绿色债券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研究 被引量:64
12
作者 王营 冯佳浩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1-188,共18页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发行主体的绿色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且发行绿色债券对二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动态持... 本文以绿色债券为例,借助双重差分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升发行主体的绿色创新水平,主要体现在绿色发明专利和绿色实用新型专利两个方面,且发行绿色债券对二者的促进作用均具有动态持续性。异质性检验发现,绿色债券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效应不受企业产权性质和固有技术水平的影响,但相比于重污染行业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利用绿色债券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的效率更高。路径分析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源于资源效应和监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债券 企业绿色创新 资源效应 监督效应
原文传递
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经济效应再检验——基于贷款期限结构视角的研究 被引量:65
13
作者 刘海明 李明明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7-132,共16页
本文基于贷款期限结构的异质性视角检验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经济效应。首先,企业短期借款占比越高,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越大,说明较短的贷款期限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投融资的影响。其次,短期借款占比越高,紧缩货币... 本文基于贷款期限结构的异质性视角检验了货币政策对微观企业的经济效应。首先,企业短期借款占比越高,货币政策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越大,说明较短的贷款期限会放大货币政策冲击对实体经济投融资的影响。其次,短期借款占比越高,紧缩货币政策条件下过度投资和经理人代理成本下降得越快,说明较短的贷款期限会强化紧缩货币政策与代理成本之间的负向关系。最后,短期借款占比越高,紧缩货币政策条件下企业绩效上升得越快,说明紧缩货币政策条件下贷款期限产生的治理效应超过了流动性风险效应。从非对称效应的角度看,期限结构视角下紧缩货币政策的效果强于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从异质性的角度看,对于成长期的企业、高成长性行业以及面临融资约束的企业而言,紧缩货币政策条件下短期借款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减弱。本文从贷款期限的视角进一步揭示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具体机制,对于经济新常态下如何更好地进行总需求管理具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贷款期限结构 微观企业 融资 公司治理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制度变迁、现实需求与未来方向 被引量:64
14
作者 蒋远胜 徐光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6,共10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农村金融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市场化起步、市场体系构建、现代金融制度探索和市场化改革深化四个阶段。整体的改革遵循了市场化改革的思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农村金融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经历了市场化起步、市场体系构建、现代金融制度探索和市场化改革深化四个阶段。整体的改革遵循了市场化改革的思路,方式上经历了制度变迁到制度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的过程。尽管四十年的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伴随着人口城镇化和资本工商业化的乡村衰退,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再为乡村振兴融资发挥主渠道作用和满足财富管理与风险管理等新兴金融需求。因此,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满足现实需求为动力,本文提出了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四个方向:深化市场化改革、实现乡村发展范式与农村金融范式的匹配、设计激励相容的动力机制、运用金融科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金融 制度 改革 路径选择
原文传递
通向繁荣之路: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步晓宁 张天华 张少华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63,共20页
本文旨在从"资源错配和生产率"框架下识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量化其资源配置和总量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中间投入品这一事实,本文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测算框架,引入中间投入... 本文旨在从"资源错配和生产率"框架下识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量化其资源配置和总量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中间投入品这一事实,本文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测算框架,引入中间投入品,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实证探讨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3种要素扭曲(资本扭曲、劳动扭曲以及中间投入品扭曲)的纠正程度,并进一步测算了要素优化配置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惊人,2001~2007年每年平均高达13.23%。总量生产率提升渠道主要来自矫正劳动投入扭曲和中间品投入扭曲两个环节。高速公路建设通过优化中间投入和劳动投入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分别为4.39%和9.80%。(2)总量生产率的提升与高速公路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有关,稳健性分析表明企业距离高速公路的距离每降低10公里,可以矫正中间投入扭曲2.33倍,劳动投入扭曲15.17倍。这些矫正提升了企业平均规模,使得过小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过大企业抑制规模不经济。(3)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东部;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最大;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大于大城市;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提升效应分别大于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方向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配置效率 高速公路 中间投入品扭曲 劳动投入扭曲 总量生产率
原文传递
续贷限制对微观企业的经济效应研究 被引量:60
16
作者 刘海明 曹廷求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8-121,共14页
近期银行抽贷、断贷导致企业陷入资金危局甚至破产的现象不断涌现,成为学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银行放松续贷标准,减少抽贷和断贷。那么,银行续贷标准的改变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 近期银行抽贷、断贷导致企业陷入资金危局甚至破产的现象不断涌现,成为学界和监管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要求银行放松续贷标准,减少抽贷和断贷。那么,银行续贷标准的改变会对企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本文以2007年监管改革为例,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续贷标准的收紧或者续贷限制对微观企业的影响。结果发现,续贷限制既会提高企业的流动性风险,又会改善微观层面的公司治理和宏观层面的信贷资源配置。流动性风险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减少了企业短期贷款水平、增加了现金持有和营运资本。微观治理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降低了掏空和非效率投资,而宏观层面的信贷资源配置效应体现在续贷限制使高质量企业获得更多的贷款、降低了僵尸企业形成的可能性。总体而言,续贷限制提高了公司绩效。本文的结果表明,盲目放松续贷标准可能会扰乱银行本有的监督功能以及债务的治理功能、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后续的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续贷 短期贷款 流动性风险 公司治理 信贷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中国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1978-2008年——基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0
17
作者 沈丽 鲍建慧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3-47,共15页
本文描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和演变态势,对于解决金融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一问题至关重要。采用了Kernel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方法,精确地描述了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金融发展水... 本文描述了中国金融发展的空间格局和演变态势,对于解决金融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这一问题至关重要。采用了Kernel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相结合的方法,精确地描述了不同地区金融发展的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东中西三大地区内部金融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扩大态势,并且中国金融发展大部分的变动发生在相邻状态中,跨状态转移发生的概率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不同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分布动态 非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 被引量:57
18
作者 张梁 相广平 马永凡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101,共14页
基于2011—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区域创新层面表现为"马太效应",且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加深了区域间的创新差距;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马太效应&q... 基于2011—2018年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探讨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差距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在区域创新层面表现为"马太效应",且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加深了区域间的创新差距;数字金融对区域创新的"马太效应"主要通过对人力要素和金融要素的虹吸效应实现,且金融要素的相对贡献值为81.58%;这种"马太效应"因城市异质性而产生差异,具体来说,在三四五线城市和互联网普及率低的城市更为明显;知识产权保护和金融监管是对"马太效应"进行纠偏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创新差距 普惠性
下载PDF
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的影响——基于2002—2012年月度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刘超 马玉洁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80,共9页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子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发展,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系统中的占比和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本文基于我国影子银行2002-2012年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影...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影子银行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我国金融系统的完善发展,影子银行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组成部分,在我国金融系统中的占比和发挥的作用也逐步增强。本文基于我国影子银行2002-2012年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稳定的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影子银行系统对我国金融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发展对金融稳定产生负向冲击。因此,要充分发挥影子银行对金融发展的积极作用,降低金融风险,就必须通过强化并表监管、实行差异化监管等建立全面的影子银行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金融发展 金融稳定 脉冲响应
原文传递
国内外互联网保险发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52
20
作者 李红坤 刘富强 翟大恒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第10期77-83,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蕴涵着无限商机的互联网保险开始茁壮成长。国外发达国家互联网保险有B2C、B2B两种模式。B2C可分为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及互联网金融超市三种形式;B2B模式可分为互联网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蕴涵着无限商机的互联网保险开始茁壮成长。国外发达国家互联网保险有B2C、B2B两种模式。B2C可分为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及互联网金融超市三种形式;B2B模式可分为互联网风险市场和互联网风险拍卖两种形式。我国互联网保险在近20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这一过程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时期,主要模式包括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搭载与合作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但必须认识到基于当前的发展条件和现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发挥行业能动性解决这些困难,才能确保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充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全面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保险 产品创新 风险 商业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