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耕地质量综合评价的县域基本农田空间布局 被引量:164
1
作者 奉婷 张凤荣 +2 位作者 李灿 曲衍波 朱凤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0-210,F0003,共12页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 当前耕地质量综合评价已具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其对耕地生态安全因素方面考虑稍显不足。全面系统评价耕地质量是基本农田划定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等工作科学开展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深入剖析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基本农田划定内在要求,从耕地自然质量、利用条件、空间形态与生态安全4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耕地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基于GIS平台实现各指标定量化分析与耕地质量综合指数测算。在此基础上,依据最大相似性原理将北京平谷区现有5 916块耕地地块划分为优先划定、适宜调入、重点调控和缩减退出4大类型,通过分析各类型耕地综合质量特征,整理得到平谷区基本农田划定时空配置方案。该研究结果客观反映了区域耕地资源综合质量状况,为县域范围耕地资源功能分区与差别化管控、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基本农田 耕地质量 综合评价 平谷区
下载PDF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域划定方法 被引量:115
2
作者 王新盼 姜广辉 +2 位作者 张瑞娟 赵婷婷 曲衍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41-250,共10页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 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是当前中国为增强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而推行的重要战略举措,但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定研究尚未见参照做法。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和逐级修正相结合的方法,在基本农田自然质量评价基础上,修正得到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结合基本农田质量现状及其限制因子可改造程度,从基本具备高标准条件和经整治后可建成2个层次上划定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全区适宜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基本农田有6036.98hm2,占基本农田总量的43.54%。其中1026.70hm2已基本具备建设条件,集中分布在马昌营镇和大兴庄镇等西南平原乡镇,其他5010.28hm2为经整治后可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平原区和半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应立足区域特点,分类推进,已具备建设条件的西南部平原区应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平原区需要重点协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与城镇化发展关系,整治后可建成的南部半山区应在提升农田质量的同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分区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逐级修正法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平谷区
下载PDF
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基于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7
3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杨骞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81,共10页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1993—2010年的省际数据,测算了分省农业碳排放量,以农业碳排放强度为指标,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相结合,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研究。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 本文使用中国大陆1993—2010年的省际数据,测算了分省农业碳排放量,以农业碳排放强度为指标,将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与非参数估计方法相结合,对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演进进行了实证研究。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表明,中国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组间流动性较低,但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碳排放有上升的趋势,整体会向着中高和高水平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地区差距 基尼系数 Kernel密度估计 MARKOV链
原文传递
PPP模式下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与实现路径研究 被引量:80
4
作者 郝涛 徐宏 +1 位作者 岳乾月 张淑钢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重,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中还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责任主体单一、资金筹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大力倡导的PPP...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加重,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供给中还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责任主体单一、资金筹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政府大力倡导的PPP模式对接养老服务产业,通过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取长补短、互相均衡,探索通过建立健全PPP模式下社会养老服务扶持与监管体系、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创新养老服务产业PPP融资模式等路径来增加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养老服务 有效供给 智慧养老
下载PDF
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 被引量:78
5
作者 曲衍波 姜广辉 +1 位作者 张凤荣 商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32-242,共11页
坚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参与式农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在村庄和农户2个尺度上进行了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调查,共获调查问卷748份。在划分农户类型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坚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是农村居民点整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利用参与式农户调查与半结构访谈等方法,在村庄和农户2个尺度上进行了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调查,共获调查问卷748份。在划分农户类型及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意愿及其决策因素解析,进而综合农户的自身状况及其对整治的需求与偏好,进行了农村居民点整治模式甄别,为制定以人为本的农村居民点整治策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农民兼业行为已经成为京郊地区的普遍现象,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意愿也比较强烈,其整治意愿的决策因素包括共同型和特定型两类;从生存-经济-社会理性选择的角度来看,农业主导型农户以生存理性为主导,农工兼具型农户侧重于经济理性,非农主导型农户则追求经济理性与社会理性。不同类型农户适宜不同整治模式,农业主导型农户适于中心村整合模式,农工兼具型农户适于村内集约模式,非农主导型农户适于城镇转移模式和产业带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整治 农村地区 农户意愿 模式 平谷区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探索与思考——乡村地理青年学者笔谈 被引量:74
6
作者 杨忍 文琦 +13 位作者 王成 杜国明 李伯华 曲衍波 李红波 许家伟 贺艳华 马利邦 李智 乔陆印 曹智 戈大专 屠爽爽 陈秧分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90-910,共21页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乡村振兴路径需要体现乡村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来自乡村地理学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开展... 乡村振兴是新时期国家重大战略,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国地域广阔,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区域差异显著,乡村振兴路径需要体现乡村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区域性。来自乡村地理学领域的16位青年学者,以笔谈方式,对中国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开展了深入讨论。核心观点如下:(1)乡村振兴需要遵循时空分异规律,重点关注乡村发展的时空传承与现实需求之间的衔接,建立彰显地域特色和具有可操行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分类、有序地推进乡村的人居环境、产业体系、生态环境和治理模式等转型。(2)力求城乡融合和联动,构建城乡复合多中心网络体系,创新采用"乡村群"空间组织模式,以乡村内生力、城镇辐射力与规划约束力共同驱动乡村振兴。(3)在中国"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下,农业承载着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生态产品等多重功能,需要构建农业"全价值链"的发展路径,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乡村产业兴旺。(4)在能源富集区,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需求前提下,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西南地区,依托山区特色生态、人文资源打造山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重塑乡村旅游新品牌、构筑山水田园乡村家园;在东北地区,乡村振兴应与"东北振兴"战略协同推进,有序分类推进;在长三角地区,应在全面认知乡村工业化到乡村城镇化,再到乡村特色化,到乡村的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的阶段演化特征基础上,寻求差异化的乡村振兴路径;在西北地区,应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乡村"自主脱贫"的能力,实现从"输血"扶贫向"造血"扶贫转变;在京津冀地区,需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在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核心将以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高效农业体系替代以资源开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在传统农区,优化耕地利用转型同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乡融合 乡村发展 乡村地理学 中国
原文传递
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被引量:61
7
作者 李灿 张凤荣 +1 位作者 朱泰峰 曲衍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63-5374,共12页
探索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格局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有助于把握景观动态的变化机制及其生态问题。以北京市顺义区这一典型大城市边缘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有效粒度尺寸方法,对1992年、1999年和200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进... 探索大城市边缘区景观破碎化格局及其空间异质性特征,有助于把握景观动态的变化机制及其生态问题。以北京市顺义区这一典型大城市边缘区为例,基于土地利用分类数据,采用有效粒度尺寸方法,对1992年、1999年和200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进行了地统计学分析,主要包括尺度依赖性、空间异质性、空间格局及其生态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景观破碎化空间变异具有明显的尺度依赖性特征,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异质性较高;1992年和1999年景观破碎化空间总变异相对缓和,2009年空间总变异强烈;通过不同尺度上的异质性对比,选取1000m幅度作为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的空间异质性分析较为适宜。2)景观破碎化空间异质性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斑块破碎化不断加剧,其中1999—2009年间的表现尤为强烈。3)景观破碎化高值区呈现出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的态势,并且其空间布局具有集聚性与分散性的显著特征,空间上相似属性聚集与相异属性聚集的空间格局十分突出。4)景观破碎化空间自相关作用主要来自高强度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区位特征。该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城镇规划以及景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地统计学 异质性 尺度 空间自相关 顺义区
下载PDF
城镇化、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及中国的实证 被引量:58
8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105,共11页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 本文利用中国1995—2011年的分省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建模及估计技术,设置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构建多样化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运用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实证测度了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在控制了资本、财政支出、国有化程度等变量后,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内溢出为正,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城镇化的区域间溢出效应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不同,其中:在经济空间的关联模式下为正,在邻接、地理距离空间关联模式下为负。但在不同的空间关联模式下,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经济增长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微尺度分析——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的实证 被引量:57
9
作者 张佰林 张凤荣 +1 位作者 周建 曲衍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72-1279,共8页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 从微尺度考察农村居民点演变为解决当前农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重要视角。构建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的分析框架,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RA)、GIS与遥感影像相结合方法,以山东省沂水县核桃园村为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农业生产功能一直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主导,但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容。农业生计主导阶段(1949~1977年),农户以种植业为主要生计来源,利用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蔬菜;生计多样化阶段(1978~1999年),农户生计策略演变为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相结合,农户在宅基地内修建猪圈养猪,在庭院内散养家禽;生计非农转化阶段(2000~2012年),农户以种植和外出务工相结合为生计策略,将庭院硬化用来晾晒粮食、猪圈改造为储物间存放粮食和农机具。农村居民点用地一直以宅基地为主导,缺乏非农生产用地;随着生计成果的逐渐丰富,农户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追求不断强化,表现在对住宅建筑材料的优化、居住空间的扩展及旧住宅的翻新。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功能承载状况是与农户生计需求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应充分尊重这一客观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生计 生活功能 农业生产功能 非农生产功能 核桃园村
下载PDF
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及其经济梯度分异 被引量:54
10
作者 曲衍波 姜广辉 +2 位作者 张佰林 李慧燕 魏淑文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45-1858,共14页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山东省为例,基于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假设与测度方法,运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特征,并以人均GDP作为特征指标划分各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梯度... 为探究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结构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以山东省为例,基于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假设与测度方法,运用空间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布局和集聚特征,并以人均GDP作为特征指标划分各县级行政区的经济发展梯度,从省级全域层面和"点、线、面"特征单元综合的角度,揭示农村居民点转型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及其耦合关系。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2005-2014年山东省农村居民点转型指数呈现西高东低和南高北低的态势;在全局趋势上,Moran's I指数达到0.6317,说明农村居民点转型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局部趋势上,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热点区和次热点区集中分布在鲁西黄泛平原、鲁西南淮河平原以及鲁中沂蒙山区,次冷点区分布在次热点区外围,冷点区分布在胶东丘陵地区和鲁北黄河三角洲地带;在相关性分析上,农村居民点转型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数理统计相关性和空间耦合性,无论是全域层面还是特征单元,农村居民点转型均表现出从低级到高级经济梯度的递减规律、且乘幂变化趋势显著。本文探索了农村居民点转型的空间特征,弥补了土地利用转型空间性分析的不足;同时研究结果也较好地验证了前人提出的理论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转型 农村居民点 经济梯度 空间关联分析 山东省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研究新趋势 被引量:51
11
作者 曲顺兰 王雪薇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35,共10页
随着农村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农村养老服务压力逐步提升,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成为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应对“三农”问题的指引性方针,也从多维度为农村养老服务指明了发展... 随着农村老龄人口持续增长,农村养老服务压力逐步提升,推进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成为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新时代应对“三农”问题的指引性方针,也从多维度为农村养老服务指明了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有关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发展出现新的变化,对农村养老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农村养老服务研究也有新的趋势。从乡村新格局、文明乡村与乡村治理体系等层面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构建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养老服务理论框架和多学科化研究视角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创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规划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明确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养老服务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文明乡村建设 现代乡村治理 农村养老服务 研究趋势
下载PDF
国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演进与前沿——基于CiteSpace的量化分析 被引量:48
12
作者 曹文杰 赵瑞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共9页
文中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数据合集,对国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主题演进及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聚类主题众多且各主题形成时间各异持续时间不一,主题间连线表明其... 文中借助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数据合集,对国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的主题演进及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聚类主题众多且各主题形成时间各异持续时间不一,主题间连线表明其螺旋式动态演进过程。在知识溢出的推动下,农业面源污染研究呈现出较强的波段特征,先后经历了概念化阶段、以污染因素分析及污染物迁移机理为特征的细化研究及研究工具建设阶段、以计算机模型模拟为主的工具研究丰富阶段以及当前以治理为主题的研究扩张阶段。目前仍然活跃的聚类主题包括水质管理政策、模型模拟技术的适用与拓展及最佳管理实践。聚类发展趋势表明,水质政策响应滞后时间量化、生态网络分析、最佳管理实践的适用性及成本效益等是当前的前沿研究领域。高突现关键字"系统"、"政策"、"水质量"等预示着当前研究热点指向系统研究及污染治理政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研究综述 CITESPACE WOS数据库
原文传递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障碍诊断 被引量:46
13
作者 曲衍波 朱伟亚 +2 位作者 郧文聚 张勇 高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1-249,共9页
科学开展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分解整治规划指标和实施差别化整治策略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压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框架作为理论依据,构建土地整治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评价指... 科学开展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是明确区域土地整治方向、分解整治规划指标和实施差别化整治策略的重要依据。该文以"压力-状态-响应"的概念框架作为理论依据,构建土地整治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TOPSIS模型、组合矩阵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系统算法,划分土地整治空间格局,探讨不同区域土地整治的障碍因素及调控策略,基本形成了土地整治空间区划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实证分析表明:1)山东省139个县(市、区)中土地整治压力分值高于全省均值的比例为69.04%,状态和响应分值低于全省均值的比例分别为50.68%和70.51%,表明山东省整体土地整治的压力较高、状态水平中等和响应程度偏低。2)山东省"3+6"的土地整治空间格局中,3大主区包含县(市、区)的数量比例相对均衡,分别是37.41%、28.78%和33.81%,空间分布也比较集中;而对应6种整治类型的县(市、区)数量比例差异较大,在7.91%~20.86%之间,且空间异质性显著;说明土地整治空间区划过程中需要将"自上而下"的区域综合评价与"自下而上"的区域差异识别统筹兼顾。3)山东省土地整治障碍因子作用频次具有区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双重特征,土地整治潜力和经济支撑能力的薄弱是约束土地整治响应的主要阻力,建议引入市场机制,探讨因地制宜的多元治理模式。本研究是对"自下而上"土地整治空间格局划分方法的有效补充,藉此完善土地整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并为"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模型 空间格局 PSR模型 障碍度 山东省
下载PDF
中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基于1995-2009年省际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2
14
作者 杨骞 刘华军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8,共12页
通过利用IPCC的方法,估算1995-2009年中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我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了结构分解;同时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对我国碳强度的... 通过利用IPCC的方法,估算1995-2009年中国省际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方法,对我国碳强度分布的地区差异进行测度并按照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进行了结构分解;同时借鉴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检验方法,对我国碳强度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收敛性检验。研究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而且差异主要是来自于四大区域内部,其中中部地区对碳强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对碳强度总体差异的影响正在逐步加大。(2)运用面板数据和横截面数据的估计结果均显示1995-2009年中国碳强度的地区分布不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此外也无明显的σ收敛特征。以上结论表明中国碳强度水平不会自动降低到"稳态",政府对碳减排的政策干预将是必不可少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区域差异 泰尔指数 收敛性
原文传递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与演进趋势 被引量:39
15
作者 刘华军 鲍振 杨骞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25-1932,共8页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并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精确测算了各... 研究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分布特征及其演进规律对于制定合理的碳减排政策并最终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采用IPCC的计算方法,以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1995-2010年期间不同年份的化石能源消费量精确测算了各省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以碳强度为指标,采用动态分布分析方法(MEDD)对中国省际和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分布动态及其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显示:①GIS可视化方法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②基尼系数测算结果表明,在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现扩大趋势。其中,中西部地区均呈现扩大趋势,只有东部地区呈现下降趋势;③Kernel密度估计表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地区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下降态势,三大区域也均呈下降态势;④Markov链分析表明,不同水平的碳强度的组间流动性较低,表明中国碳排放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整体来看,中国碳排放有下降趋势,整体向着低和中低水平的趋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动态分布 Kernel密度估计 MARKOV链
原文传递
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及其来源——基于网络分析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刘华军 刘传明 杨骞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8-35,共8页
本文将SO2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并采用QAP方法从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来源。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 本文将SO2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指标,运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对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关系进行识别,并采用QAP方法从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两个维度实证考察了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来源。研究发现:(1)我国环境污染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而且已经突破了地理上的近邻效应,呈现多线程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2)环境规制的地区差异和地理近邻效应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从地理距离上看,地理距离在0—750千米范围内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而超过这一范围环境污染的空间溢出便不再显著。(3)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地理近邻效应可以解释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18.1%,而不同的环境规制代理变量对环境污染空间溢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基于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环境污染的跨地区协同治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地理近邻效应 环境污染 空间溢出 QAP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集聚格局和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 被引量:38
17
作者 姜广辉 张瑞娟 +2 位作者 张翠玉 曲衍波 汤怀志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22-229,共8页
划定优质高产、连片闭合、空间连续、边界清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地块空间组合"回归其"分区"的科学本质,形成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作用的闭合区域,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 划定优质高产、连片闭合、空间连续、边界清晰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地块空间组合"回归其"分区"的科学本质,形成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作用的闭合区域,对促进耕地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在从自然质量、区位条件、发展稳定性和生态安全性4个方面评价基本农田综合质量的基础上,采用局部Moran’s I指数确定优质基本农田空间集聚格局,进而利用缓冲区分析提取线状地物确定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划定具有空间调控与引导功能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研究结果表明:1)平谷区基本农田综合质量指数平均为53.66,综合质量整体较优。2)基本农田高高集聚区(H-H)和低高集聚区(L-H)形成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11 568.93 hm2;3)经边界修正后,平谷区共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4个,面积共13 395.99 hm2,涵盖基本农田比例约80%;相比原方案,新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在空间连片度、边界规整度及用途均质度等方面均得到优化。未来应加强保护区内基本农田质量建设,加快区内非农地类退出,进行基本农田保护区边界建设,实施基本农田园区式管理。基于空间集聚格局与边界修正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方法可为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分区 农村地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 空间集聚格局 边界修正 平谷区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研究 被引量:37
18
作者 刘华军 张权 杨骞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共7页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 本文利用中国大陆的分省数据,采用高校数、学生数、教育经费投入、师生比、生均经费等五种指标对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非均衡与极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如下:(1)GIS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2)基尼系数测算及分解结果表明,以总量指标衡量的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地区差距要远远高于相对指标衡量的地区差距;地区间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3)极化测度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分布的极化程度呈明显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资源 空间分布 非均衡 极化
原文传递
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吗? 被引量:37
19
作者 杨骞 秦文晋 刘华军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95,共13页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环境规制作为治污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能否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的动因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6...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进程中的重大战略任务,环境规制作为治污减排的重要政策工具能否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首先分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的动因及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空间Durbin模型和偏微分分解方法揭示地方政府环境规制竞争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地方政府竞争时,环境规制能够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但提升作用不够明显。考虑地方政府竞争后,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呈现'标尺竞争'的策略特征,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呈现'差异化竞争'的策略特征。此外,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正向空间溢出,而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有负向空间溢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地方政府竞争 结构调整 空间计量
原文传递
政府质量、文化资本与地区经济发展--基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37
20
作者 姜琪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73,共16页
本文通过构建嵌入政府质量和文化资本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对比检验政府质量、文化资本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质量作为转轨时期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政府... 本文通过构建嵌入政府质量和文化资本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利用中国28个省份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对比检验政府质量、文化资本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政府质量作为转轨时期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政府效率能提高经济增长数量,却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市场程度能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公平公正和腐败程度在短期内能促进经济增长数量提高,但在长期内却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文化资本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主要内容,能显著提高经济增长数量,但市场文化资本却导致了较低的经济增长质量。推进政治、经济、社会领域的正式制度改革带来的政府质量各方面协调发展与整体质量的提高,提升与改善文化资本等非正式制度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本节约,兼顾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质量 文化资本 经济增长 双重视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