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聊考断裂带大震活动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端田 《防灾减灾学报》 1992年第2期71-80,共10页
本文从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方面分析了聊考断裂带的构造活动背景条件、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性特征。利用地震活动性分析、讨论了该区地震活动趋势、并计算得出聊考断裂带7.0级地震的复发周期为900年左右。
关键词 聊考断裂带 地震活动性
下载PDF
1937年菏泽地震地裂缝追踪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瑞田 赵宪超 毕桂香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70-75,共6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1937年菏泽7.o级和子级地震地裂缝的空间展布特征、性质、成因及其与震中区附近活动断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两次地震的破裂方式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讨论,认为菏泽地震... 本文在前人研究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1937年菏泽7.o级和子级地震地裂缝的空间展布特征、性质、成因及其与震中区附近活动断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两次地震的破裂方式及发震构造进行了讨论,认为菏泽地震的破裂方式为“双震型共扼破裂”,北西向成武—东明隐伏断裂可能为7.O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地震 地裂缝 地震 断层
下载PDF
1937年菏泽7.0级地震的地裂缝特征 被引量:7
3
作者 赵宪超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1年第1期93-96,共4页
本文利用地裂缝的延伸方向、组合方式等宏观调查资料,讨论了1937年菏泽7.0级地震的地裂缝与发震断层及区域应力场的关系。
关键词 地震 地裂缝 发震断层
下载PDF
鄄城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及宇宙射线暴露年龄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道德 王瑞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3,共2页
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分析结果表明 ,宇宙成因3He,2 1Ne及38Ar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 5 .1,5 .0及 5 .8Ma ,平均为 5 .3Ma ;放射性成因4 He及4 0 Ar的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 3 2 0 0及 42 0 0Ma .表明该陨石近于 5 .3Ma以... 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的稀有气体分析结果表明 ,宇宙成因3He,2 1Ne及38Ar的宇宙射线暴露年龄分别为 5 .1,5 .0及 5 .8Ma ,平均为 5 .3Ma ;放射性成因4 He及4 0 Ar的气体保存年龄分别为 3 2 0 0及 42 0 0Ma .表明该陨石近于 5 .3Ma以前在宇宙空间因碰撞破裂而脱离陨石母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射线 暴露年龄 球粒陨石 稀有气体 陨石
原文传递
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永亨 王道德 王瑞田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992-995,共4页
根据新近降落的鄄城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 ,Fa 19.2 ,δFa0 .4 6 ,Fs 16 .9,δFs0 .4 ,将其划分为H5(S2 )球粒陨石 .鄄城球粒陨石中斜长石富集CaO组分 ,可能与其母体经历了更高的热变质温度有关 .
关键词 陨石 球粒陨石 H5 岩石学 矿物学
原文传递
鲁豫交界区地质灾害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瑞田 毕桂香 +1 位作者 王新玲 贺劲松 《地震学刊》 CSCD 1996年第2期56-60,共5页
分析了发生在鲁豫交界区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现象的时空分布特征,对其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认为灾害的发生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人为活动,此外还就灾害防御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防灾意识 鲁豫交界地区 滑坡 塌陷
下载PDF
菏泽5.9级地震前后聊考带地震活动熵值时、空变化特征
7
作者 王瑞田 孙亚强 《华北地震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2-38,共7页
本文研究了1983年菏泽5.9级地震前后聊考带两侧50公里范围内地震活动归一化熵值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而得出震前熵值变化出现明显低值异常的结论,并根据震后熵值变化特征对该区震情趋势作了估计。
关键词 地震 活动 熵值 菏泽市 聊考带
下载PDF
菏泽5.9级地震前后地电阻率变化特征
8
作者 王瑞田 《山西地震》 1989年第3期43-45,共3页
从地电瞬时观测值突跳的角度,分析了菏泽5.9级地震前后的地电观测资料,发现其突跳频度和幅度均有明显的异常显示,研究地电阻率的这一变化,对地震的短临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地震 地电阻率 菏泽
下载PDF
菏泽5.9级地震前后水准测量与承压水变化关系的研究
9
作者 王瑞田 赵宪超 《内陆地震》 1992年第4期383-387,共5页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 利用深层承压水头观测结果,对东明——菏泽长水准测线8——9号测段的高差变化进行了回归计算和相关分析。认为菏泽市城区9号测点下沉的主要原因是受深层承压水头变化的影响。排除地下水影响因素后证实,1983年11月7日菏泽5.9级地震前后仅3mm左右的升降变化,表明9号测点对这次中强地震仅能反映微弱的形变信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准测量 承压水头 地震 菏泽震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