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癌组织中Her-2/neu和E-cadhe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丰基 王元洪 王潍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研究112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er-2/neu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为20·5%(23/112),E-...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Her-2/neu和E-cadherin的表达情况及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SP法研究112例胃癌及4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er-2/neu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Her-2/neu阳性表达率为20·5%(23/112),E-cadherin阳性表达率为34·0%(38/112);40例正常胃黏膜阳性表达率Her-2/neu为5·0%(2/40),E-cadherin为100·0%(40/40)。胃癌Her-2/neu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χ2=5·17,P<0·05;正常胃黏膜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阳性表达率,χ2=18·11,P<0·01。胃癌组织中Her-2/neu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χ2=4·82,P<0·05)、TNM分期(χ2=5·37,P<0·05)、淋巴结转移数(χ2=6·42,P<0·05)及浆膜浸润(χ2=7·30,P<0·01)显著相关。胃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χ2=14·40,P<0·01)和淋巴结转移(χ2=29·27,P<0·01)呈负相关,但与TNM分期(χ2=1·31,P>0·05)和有无浆膜浸润(χ2=2·62,P>0·05)均无显著相关。结论Her-2/neu和E-cadherin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对两者的检测有助于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钙粘着糖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下载PDF
诺和灵30R、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燕 曹科林 丁秀和 《疑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 观察诺和灵 30R、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 ,给予诺和灵 30R皮下注射 ,早晚各 1次 ,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片 ,疗程 3周。结果  5 0例患者在治疗 3周后 ,空腹... 目的 观察诺和灵 30R、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5 0例 ,给予诺和灵 30R皮下注射 ,早晚各 1次 ,同时服用二甲双胍片 ,疗程 3周。结果  5 0例患者在治疗 3周后 ,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者 4 9例 ,占 98% ,餐后 2小时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者 4 7例 ,占 94 %。结论 诺和灵 30R、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有效治疗继发性失效的 2型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和灵30R 二甲双胍 治疗 2型糖尿病 继发性失效 SI 血糖
下载PDF
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被引量:1
3
作者 成淑莲 于学荣 +3 位作者 耿正顺 张小林 彭伟 张宏春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地选择某一血管造影...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地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尽快栓塞止血,普通导管难以达到栓塞部位的应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主要以明胶海绵为主,加用真丝线段、PVA颗粒、微钢圈。结果:本组25例一次栓塞成功22例,二次栓塞1例。2例栓塞后24小时仍有少量出血,给予全身止血药物出血停止。25例术后随访20~60天无1例复发出血。结论:介入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止血快速安全,栓塞治疗目标准确,是一种有效的抢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大出血 止血 栓塞 动脉 介入治疗 血管造影 全身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对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成淑莲 于学荣 《医学综述》 2009年第4期627-631,共5页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BAI)前后的外周血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变化,评估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效果和安...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BAI)前后的外周血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的变化,评估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选择已经确诊的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BAI(40例)和全身化疗(40例),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CEA、VEGF、NSE、CYFRA21-1、SCC;并同时于治疗前后行CT等检查确定病灶大小和判断临床分期,临床疗效按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恶化(PD)进行评定。结果肺癌患者血清CEA、VEGF、NSE、CYFRA21—1、SC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和全身化疗后有效组(CR+PR)肿瘤标志物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I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下降幅度较全身化疗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D和PD组肿瘤标志物下降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对原发灶的治疗有效率较全身化疗明显增高。结论肺癌患者CEA、VEGF、NSE、CYFRA21-1、SCC明显高于对照组;BAI和全身化疗皆可以降低肺癌患者血清CEA、VEGF、NSE、CY—FRA21-1、SCC水平和抑制肿瘤生长,两种方法对这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无差异,但BAI能更有效抑制原发灶生长;这肿瘤标志物联检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灌注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心绞痛患者的健康教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贵兰 张峰 王会丽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2期166-166,115,共2页
关键词 心绞痛 健康教育 临床资料 心肌梗塞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杨士芝 吴茂礼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5年第6期634-63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C反应蛋白(CRP) 预测价值 预后 冠心病患者 冠脉内支架术 P水平 炎症反应 发生发展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桂林 《中外医疗》 2010年第9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53.23%;治疗组患者,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0.95%;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53.23%;治疗组患者,经过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总有效率为0.95%;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χ2值为10.90,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必须严格把握适应证,否则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病率及患者的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静脉溶栓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运刚 贾汇刚 夏英凯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9例)、稳定斑块组(4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脑... 目的探讨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1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无斑块组(29例)、稳定斑块组(47例)和不稳定斑块组(4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脑梗死患者以及30名正常对照组血浆MCP-1水平。分析血浆MCP-1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 (1)不稳定斑块组血浆MCP-1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2)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血浆MCP-1水平呈负相关(r=-0.683,P<0.05)。结论血浆MCP-1水平的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脑梗死
下载PDF
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被引量:3
9
作者 于学荣 成淑莲 +3 位作者 耿正顺 张小林 彭伟 张宏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 目的研究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进行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的血管造影表现、临床应用价值及栓塞技术要点。方法本组25例均是在积极抗休克、全身止血的前提下,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首先有目的选择某一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尽快栓塞止血,普通导管难以达到栓塞部位的应用SP微导管,栓塞材料主要以明胶海绵为主,加用真丝线段,PVA颗粒、微钢圈。结果本组25例一次栓塞成功22例,二次栓塞1例。2例栓塞后24h仍有少量出血,给予全身止血药物出血停止,25例术后随访20~60d无一例复发出血。结论超选择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创伤小,止血快速安全,栓塞治疗目标准确,是一种有效的救命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动脉性消化道大出血 血管造影 胃部疾病
下载PDF
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传君 邹延新 张月华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493-494,共2页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多的单病种原因,许多国家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数量超过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流行病学、易患因素、冠脉造影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女性死亡最多的单病种原因,许多国家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女性数量超过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冠心病患者在流行病学、易患因素、冠脉造影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的特点。我们通过对女性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结果分析,以期提高对女性冠心病的认识,给女性冠心病患者以更积极和科学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危险因素 女性
原文传递
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桂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3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银杏达莫注射液 尼莫地平 早期
下载PDF
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诊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振江 芦朋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5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和典型表现,总结临床诊断急性脱髓鞘脑病的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 3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总结诊断标准。入院后根据患者家属治疗意愿将3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 目的研究并总结急性脱髓鞘脑病的临床症状和典型表现,总结临床诊断急性脱髓鞘脑病的标准和治疗方案。方法 32例急性脱髓鞘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总结诊断标准。入院后根据患者家属治疗意愿将3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使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发生癫痫、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合并脑电图和脑脊液检查结果异常,要考虑发生急性脱髓鞘脑病,使用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脱髓鞘脑病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脱髓鞘脑病 临床症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支架置入治疗气管恶性狭窄
13
作者 成淑莲 于学荣 陈玲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 :介绍气管内支架留置方法及观察自胀式金属内支架在气管恶性狭窄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1 2例患者全部采用在透视下 ,经口、经喉气道内支架留置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 ,没有技术上失败。患者呼吸困难在支架留置后即刻... 目的 :介绍气管内支架留置方法及观察自胀式金属内支架在气管恶性狭窄中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方法 :1 2例患者全部采用在透视下 ,经口、经喉气道内支架留置术。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 ,没有技术上失败。患者呼吸困难在支架留置后即刻改善。结论 :气管恶性狭窄的内支架留置术安全、有效 ,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置入 治疗 气管恶性狭窄 气管癌 食管癌
下载PDF
DSA引导下胆道病变病理学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
14
作者 于学荣 成淑莲 李恒平 《当代医学》 2009年第5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胆道病变病理学诊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D S A引导下建立活检通道,对36例胆道病变依次进行引流胆汁胆道冲洗液的收集、病变局部刷检、钳夹、...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胆道病变病理学诊断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应用D S A引导下建立活检通道,对36例胆道病变依次进行引流胆汁胆道冲洗液的收集、病变局部刷检、钳夹、活检枪活检四种方法获得病例组织,进行病理细胞学诊断。结果36例均获病理细胞学诊断,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病理诊断阳性率100%。结论D S A引导下建立活检通道,行病理细胞学诊断,定位准确、安全、并发症少、获得病理组织的机会多,病理诊断阳性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导引 活检 胆道病变 病理诊断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8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桂林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1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80例患者,经过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基本痊愈13例,显著进步40例,好转2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80例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31例,好转18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1.2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秀风 李运刚 +1 位作者 李化勇 柳善刚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受体(uPA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uPA和uPA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及受体(uPAR)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定量测定血浆uPA和uPAR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uPA含量(4756±632)ng/L,uPAR含量(3102±256)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uPA(1075±244)ng/L和uPAR(877±216)ng/L,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加重,血浆uPA和uPAR含量增高越明显。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uPA和uPAR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体会
17
作者 高爽 魏淑红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9年第8期121-122,共2页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 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外科手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相对安全等特点。经股动脉冠脉造影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需卧床休息,术侧肢体制动24h,这对年龄大,肥胖及不习惯于平卧排尿者多有不利。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无严格制动,改善患者舒适状态、减少住院时间等优点,目前已为临床采用。笔者于2008年6~11月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进修,期间行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手术近500例,现将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桡动脉 冠脉介入 手术体会 并发症发生率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病变 冠脉造影
原文传递
自发性气胸误诊27例分析
18
作者 王忠山 李霞 张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745-746,共2页
关键词 自发性 气胸 误诊 诊断
下载PDF
头孢菌素致迟缓发作双硫仑样反应的诊断与治疗——附25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康怀兰 成淑莲 《临床肺科杂志》 2007年第8期867-867,共1页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致迟缓发作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2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分析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25例患者均经输液、重者应用速尿和纳络酮,症状于2-6h内消失。结论迟缓发作的... 目的探讨头孢菌素致迟缓发作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观察25例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分析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结果25例患者均经输液、重者应用速尿和纳络酮,症状于2-6h内消失。结论迟缓发作的双硫仑样反应只需对证处理,重者对纳络酮和速尿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样反应 治疗方法 病例分析 头孢菌素 发作 诊断 临床表现 纳络酮
下载PDF
血管扩张成形术加溶栓治疗下肢动脉血栓患者的护理13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琪 李翠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血管扩张成形术 溶栓治疗 下肢动脉血栓 护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