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联合DBM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治疗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9
1
作者 颜廷卫 孙雪生 王朝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958-1962,共5页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联合DBM(脱钙骨基质)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治疗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53例(82髋);年龄23~59岁,平均36.3岁... [目的]探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联合DBM(脱钙骨基质)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治疗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3年12月期间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53例(82髋);年龄23~59岁,平均36.3岁;男61例,女21例。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改良的游离腓骨切取方法及髋关节前外侧小切口,股骨颈前方开窗,结合大转子下经皮技术用专用器械清除股骨头死骨至软骨下骨板,Ⅲ期患者行股骨头成形。DBM与减压所得自体松质骨颗粒(直径5 mm)制备成混合物[比例(2~4)∶1],植入到软骨下骨板下面,夯实。将切取的游离腓骨移植,腓骨远端与股骨颈后侧以1枚直径3.5 mm的可吸收钉固定,吻合旋股外侧动静脉与腓动静脉近端(动静脉比例1∶2为宜)。腓骨吻合完毕后将20 ml骨髓制备的自体多能干细胞注入头内,剩余的DBM与自体骨粒混合物填充腓骨与头颈腔隙。B组仅行吻合血管腓骨移植。[结果]53例(82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2年(2年~7年2个月)。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A组41髋,优15髋,良22髋,可4髋,差0髋;B组41髋,优3髋,良19髋,可15髋,差4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X线片影像学评价。其中:A组放射学成功38髋,B组放射学成功20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A组3例,B组4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血管腓骨移植联合DBM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治疗ARCOⅡ~Ⅲ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效果肯定,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能够阻止或延缓疾病进展。联合DBM及自体多能干细胞混合性植入既节约了自体骨用量,又促进骨的修复。该方法适于青壮年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ARCOⅡ~Ⅲ期,Ⅲ期宜行股骨头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腓骨 骨移植 脱钙骨基质 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闭合腓总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阳 朱涛 王云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16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比较2... 目的探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闭合腓总神经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比较2组治疗前后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分级、FMA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胫骨前肌及腓骨长短肌MMT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FMA评分(26.03±5.90)较对照组高(16.03±4.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较对照组高(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治疗方法较常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腓总神经损伤 早期神经探查松解修复术 MMT分级 FMA评分
下载PDF
急慢性骨髓炎行钻孔或开窗引流的护理
3
作者 董永华 《当代医学》 2008年第20期-,共2页
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08年2月收治18例骨髓炎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10~65岁,平均36,3岁。本组患者均于发病后1~2周内入院,入院时患肢局部有红肿,有的可见窦道并有分泌物流出,还有的伴有发热。
下载PDF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绪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8期23-25,共3页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相关因素。结果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率不断增高,焦虑、长期服药史、敏感性格、长期紧张状态、酗酒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中西医结合治疗,配合科学的饮食指导和心理健康干预,对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疗效。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针对独立危险因素采取对应干预对策,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相关因素
下载PDF
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郑亮 杨昆 《工企医刊》 2006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多西紫杉醇 临床观察 治疗 顺铂 晚期NSCLC 毒副反应
下载PDF
痛点注射功能锻炼在治疗肩周疼痛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谷增泉 孙雪生 +1 位作者 吕伯实 朱涛 《颈腰痛杂志》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从临床解剖学角度 ,探讨肩周疼痛发病机理 ,提供简捷高效治疗手段。方法 通过研究新鲜标本肩关节肌腱韧带及滑囊的解剖特点 ,在门诊无菌治疗室 ,采用痛点注射利多卡因+确炎舒松 -A +NS的低浓度复合稀释液 ,配合患肢功能锻炼 ,治... 目的 从临床解剖学角度 ,探讨肩周疼痛发病机理 ,提供简捷高效治疗手段。方法 通过研究新鲜标本肩关节肌腱韧带及滑囊的解剖特点 ,在门诊无菌治疗室 ,采用痛点注射利多卡因+确炎舒松 -A +NS的低浓度复合稀释液 ,配合患肢功能锻炼 ,治疗非感染非肿瘤性肩周疼痛 2 1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5年 ,优良率 90 %。结论 肩周疼痛系多种解剖组织病变所致 ,准确定位激痛点 ,针刺局封配合简便有效的功能锻炼确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点注射 功能锻炼 肩周疼痛 发病机理 解剖组织病变
下载PDF
影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秀芹 王丽辉 +4 位作者 许春红 孟昭昀 张娜 朱立华 司君增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相关因素,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18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和康复训练等治疗,对其中无效的24例患...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疗效相关因素,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189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脑保护,控制血压、血糖和康复训练等治疗,对其中无效的24例患者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血压、血糖、血脂、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IGF-1、颈动脉内粥样斑块、基础疾病是影响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疗效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只要充分做好围治疗期工作,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才能提高急性进展性脑梗死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紫外线照射影响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1 位作者 孙雪生 王玉明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紫外线照射后刨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创面愈合各时期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创面愈合早期高表达,在紫外线组的... 目的探讨紫外线促进创面愈合的分子学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紫外线照射后刨面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创面愈合各时期中VEGF的表达。结果VEGF在创面愈合早期高表达,在紫外线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结论紫外线照射创面后通过促进组织高表达VEGF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创面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一期内置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 被引量:7
9
作者 蔺楚 朱涛 +3 位作者 王朝亮 康颂科 申立林 张宁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1139-1140,1145,共3页
目的探讨内置封闭负压吸引(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并原位缝合法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效果。方法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23例四肢皮肤撕脱伤一期手术清创后皮下创面内置封闭负压吸引并原位缝合,术后吸引3~7d,待皮肤一期... 目的探讨内置封闭负压吸引(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并原位缝合法治疗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效果。方法我科于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对23例四肢皮肤撕脱伤一期手术清创后皮下创面内置封闭负压吸引并原位缝合,术后吸引3~7d,待皮肤一期成活后去除VSD。结果 23例患者经3~7d内置封闭负压吸引治疗后,除1例术后8 h观察有活动出血而行再次手术探查、1例撕脱皮肤大部坏死行延期二次手术植皮外,余21例患者撕脱皮肤一期原位成活,创面愈合良好,无一例感染,全部避免了再次修复手术。结论一期手术内置封闭负压吸引并原位缝合法通过充分接触、高效引流、封闭清洁环境、刺激毛细血管增生、改善血运,为撕脱皮肤一期成活、创面早期愈合提供了良好条件,且操作简单,是适于基层医院开展使用的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 负压吸引 治疗 撕脱伤
下载PDF
吻合皮神经腓肠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被引量:7
10
作者 谷增泉 孙雪生 +4 位作者 吕伯实 朱涛 王加利 申立林 蔺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36-737,共2页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伤足长度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筋膜皮瓣 皮神经 前足 撕脱伤
下载PDF
仰卧位关节镜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廷卫 孙雪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812-1815,共4页
[目的]探讨仰卧位关节镜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21例合并膝关节内病变的继发腘窝囊肿患者,采用仰卧位关节镜囊内切除腘窝囊肿。术中首先处理关节内病变,而后于膝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 [目的]探讨仰卧位关节镜治疗继发性腘窝囊肿的技术及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3月~2014年3月对21例合并膝关节内病变的继发腘窝囊肿患者,采用仰卧位关节镜囊内切除腘窝囊肿。术中首先处理关节内病变,而后于膝后内侧室扩大腘窝囊肿与关节腔的连通口,由内而外切除囊壁。采用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Lysholm膝关节评分、疼痛VAS评分及磁共振进行手术前及随访时的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2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4~36个月,平均25个月。Rauschning和Lindgren腘窝囊肿分级除1例外均有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术前7.95分减低至随访时1.95分,而Lysholm膝关节评分术前34.5分增加至随访时82.6分。术后磁共振发现1例巨大腘窝囊肿复发。[结论]单一体位全内镜技术微创治疗腘窝囊肿操作简单、微创,临床效果肯定,恢复快,复发率低;并且术中不用二次翻身,手术时间短,刀口感染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腘窝囊肿 关节镜 囊内切除 微创 仰卧位
原文传递
舒血宁缩短腹部皮瓣断蒂时间及改善皮瓣血运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芳 张俊华 +2 位作者 吕建民 孙雪生 王朝亮 《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6期-,共3页
目的 观察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应用舒血宁静脉滴注改善皮瓣血运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外伤后四肢创面行腹部皮瓣创面修复的64例患者,伤前均无明显的全身疾患及血管病变等.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 目的 观察腹部皮瓣修复创面术后应用舒血宁静脉滴注改善皮瓣血运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外伤后四肢创面行腹部皮瓣创面修复的64例患者,伤前均无明显的全身疾患及血管病变等.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术后给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比较.观察两组皮瓣成活率,毛细血管反应情况.两组治疗前后检测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术后2周断蒂,对照组术后3.7周断蒂;断蒂后治疗组3d内皮瓣毛细血管反应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4%;皮瓣血管危象发生率6.25%、术后1周皮瓣边缘坏死率3.13%均低于对照组(40.63%、2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两组分别为96.8%,71.8%,治疗组好于对照组(x2=7.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体积、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7d后治疗组全血高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沉降率[(4.31±0.72)、(10.11±1.25)、(1.21±0.13) mPa.s、(2.14±0.16) g/L、(22.64±5.34) mm/1 h]低于对照组[(5.87±1.16)、(12.37±1.82)、(3.14±0.37) mPa.s、(3.13±0.24) g/L、(39.27±5.46) mm/1 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46、5.79、27.83、19.41、12.32,P均<0.01).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通过降低血液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皮瓣血运,缩短腹部皮瓣断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血宁 创面修复 腹部皮瓣 皮瓣血运
原文传递
偏振近红外线刺激星状神经节影响指动脉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2 位作者 孙雪生 朱涛 李新霞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偏振近红外线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指动脉功能的影响,探寻无创性缓解指动脉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用疼痛科非肢体疾病患者38例为对照组(A组)、随机选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35例为再植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两组患者均以波... 目的探讨偏振近红外线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指动脉功能的影响,探寻无创性缓解指动脉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选用疼痛科非肢体疾病患者38例为对照组(A组)、随机选用断指再植术后患者35例为再植后星状神经节阻滞组(B组)。两组患者均以波长0.8-1.6μm、功率1260-1800mW、焦点直径7mm、时间30min的偏振近红外线,照射胸锁关节上星状神经节最近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对两组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前后指动脉管径、血流参数、指端氧分压监测并分析结果。结果A组、B组患者星状神经节阻滞后同侧肢体指动脉口径变大、血液平均流速增加、阻力指数下降。B组治疗前指动脉管腔内径为(1.08±0.13)mm,治疗后为(1.91±1.36)mm;血液平均流速治疗前为(9.97±0.34)cm/s,治疗后为(16.25±1.12)cm/s,阻力指数治疗前为0.61±0.11,治疗后为0.27±0.11;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偏振近红外线刺激星状神经节能有效缓解同侧肢体的指动脉痉挛,增加指体血流量,增加指体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指动脉 血流
下载PDF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14
作者 蔺楚 申立林 王加利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腓肠神经 外科皮瓣 软组织缺损 儿童
下载PDF
83例皮肤软组织撕脱伤的治疗体会
15
作者 毕怀年 孙雪生 王朝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913-1914,共2页
关键词 皮肤软组织撕脱伤 治疗 临床资料 四肢骨折 车祸伤 碾压伤
下载PDF
复杂性双侧并指多指并趾畸形一家系五例
16
作者 王朝亮 黄素芳 孙雪生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3-64,共2页
先证者,男,7岁。因双手双足先天畸形入院。身体检查:神志清,智力正常,头面部,胸腹部及脊柱未见异常。左侧隐睾。右手中、环、小指并指畸形,小指多一赘生指。左手中、环指并指畸形合并小指多一赘生指。双足五趾并趾畸形。
关键词 并趾畸形 并指多指 复杂性 家系 双侧 足先天畸形 身体检查 并指畸形
原文传递
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0例疗效分析
17
作者 鹿军 李传翠 玄菲 《中国医药》 2007年第7期414-415,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及小剂量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初治的APL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维甲酸和维甲酸+亚砷酸+小荆量柔红霉素治疗,判断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采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 目的探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及小剂量柔红霉素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30例初治的APL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维甲酸和维甲酸+亚砷酸+小荆量柔红霉素治疗,判断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采用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93.7%,较单用维甲酸组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CR中位时间30 d,与单用维甲酸组的58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结论维甲酸联合亚砷酸、小剂量柔红霉素治疗APL完全缓解率明显升高,达CR时间明显缩短。维甲酸所致的毒副作用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亚砷酸 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PI与PE方案治疗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18
作者 王青蓝 郭本成 邹淑芬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2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DDP+CPT-11及DDP+VP-16两种方案分别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方法PI组30例患者,DDP60mg/m2静脉滴注,d1;依利替康60mg/m2,静脉滴注,d1、8、15。PE组20例患者,DDP60mg/m2,静脉滴注,d1;Vp-16100mg/m2静脉滴... 目的研究DDP+CPT-11及DDP+VP-16两种方案分别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质量。方法PI组30例患者,DDP60mg/m2静脉滴注,d1;依利替康60mg/m2,静脉滴注,d1、8、15。PE组20例患者,DDP60mg/m2,静脉滴注,d1;Vp-16100mg/m2静脉滴注,d1~5。两种方案均为28d为1个周期,连续治疗2~3个周期。结果PI组1年生存率为58.2%,2年生存率为18.7%;PE组1年生存率为37.5%,2年生存率为6.3%。结论PI组临床疗效、生存质量优于PE组,是临床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药物疗法 顺铂/投药和剂量 依利替康/投药和剂量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 被引量:13
19
作者 蔺楚 孙雪生 +1 位作者 朱涛 王朝亮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89,共1页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一期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7.55岁。均为外伤所致手背皮肤撕脱伤且撕脱皮肤未完全游离,仍有部分皮蒂与肢体... 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技术,一期治疗手背皮肤撕脱伤,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一般资料: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7.55岁。均为外伤所致手背皮肤撕脱伤且撕脱皮肤未完全游离,仍有部分皮蒂与肢体相连,撕脱面积约4em×3cm-15cm×12cm,1例合并指骨闭合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皮肤撕脱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引流治疗 2009年 一期治疗 撕脱皮肤 闭合骨折
原文传递
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峰 张霞 +1 位作者 王波 宋希林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09年第17期1359-1360,共2页
关键词 胃/外科学 胃残端 手术后并发症/治疗 胃排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