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梁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1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86例经CT和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卒中病灶的部位、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 (1)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5.2%;(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186例经CT和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与对照组比较。根据卒中病灶的部位、病程、肢体肌力与非抑郁组对照比较。结果 (1)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45.2%;(2)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3)病程在3~6月时更易发生抑郁;(4)脑卒中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与肌体肌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状为脑卒中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与卒中部位、病程、肌体肌力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相关因素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联合疏血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宋方禹 陈翠玲 王翠兰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年第13期49-51,共3页
我们应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2008-07~2009-06住院脑梗死患者68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 我们应用红花黄色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均来自2008-07~2009-06住院脑梗死患者68例,均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男43例,女25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5岁;发病到开始治疗(2.4±1.6)d;肌力0级46例,Ⅰ级18例,Ⅱ级4例;其中多发性脑梗死27例,基底节区梗死12例,丘脑梗死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红花黄色素 疏血通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白介素-18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翠 高波 +1 位作者 谭兰 亓勤德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关系,探讨IMT增厚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6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研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关系,探讨IMT增厚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6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择30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其颈动脉IMT值,并分为IMT<1.0mm亚组和IMT≥1.0mm亚组。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3组的血清IL-18水平,并对IMT与IL-18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TIA组和ACI组所有IMT≥1.0mm患者血清IL-18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A组、ACI组IMT≥1.0mm亚组患者血清IL-18含量比IMT(1.0mm亚组患者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TIA组、ACI组IMT≥1.0mm亚组患者IMT与血清IL-18含量呈明显正相关(r=0.549,P(0.01)。结论TIA组、ACI组IMT增厚的患者血清IL-18的水平是升高的。IMT的增厚与血清IL-18含量呈明显正相关。IL-18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白介素-18
下载PDF
微创术治疗脑室出血后脑积水21例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宋方禹 陈翠玲 +2 位作者 高龙飞 吕立峰 李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4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YL-1型血肿粉碎穿刺针 脑室出血 脑积水
下载PDF
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立峰 高龙飞 +1 位作者 亓勤德 王爱兰 《工企医刊》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TIA患者61例,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发组和非频发组,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2组患者狭窄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率。结果:(1)61例中85.2%(52...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颅内外血管病变特点。方法:选择颈动脉系统TIA患者61例,根据发作频率分为频发组和非频发组,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析2组患者狭窄血管的分布及狭窄率。结果:(1)61例中85.2%(52/61)存在颅内外动脉狭窄,频发组92.3%(36/39),非频发组72.7%(16/22),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2)颅外动脉狭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最多占58.3%(28/48),而颅内动脉狭窄则以大脑中动脉最多占47.1%(32/68),颅内、外动脉狭窄比约为1.42:1(68/48);(3)频发组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76.9%(30/39),非频发组40.9%(9/22),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颅内—外动脉狭窄是发生TIA的重要因素,频发TIA的患者应积极行DSA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外动脉狭窄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患者 颈动脉系统 病变特点 频发TIA 颈内动脉颅外段
下载PDF
脂肪基质细胞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孟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观察脂肪基质细胞(ADSCs)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前后血清酶学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06~2011-06莱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DMD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例;年龄1~20岁,平均年龄13.3岁。阳性家族史22例。经莱芜市人... 目的:观察脂肪基质细胞(ADSCs)移植治疗杜氏型肌营养不良(DMD)前后血清酶学变化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06~2011-06莱芜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DMD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例;年龄1~20岁,平均年龄13.3岁。阳性家族史22例。经莱芜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征求患者本人及家人签字同意后,进行自体ADSCs移植治疗,设自身治疗前后血清酶学变化对照方法进行疗效观察,应用四肢肌内注射的方式进行ADSCs移植。结果:ADSCs移植治疗12个月肌力增加者占患者总数的64.8%。血清肌酸激酶(CK)降低率80.4%,血清乳酸脱氢酶(LDH)降低率78.4%。结论:ADSCs移植治疗DMD,对肌肉组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使DMD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肌力有所提高,血清酶学较移植前下降。ADSCs移植无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好,是治疗DMD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型肌营养不良 脂肪基质细胞 血清酶学 细胞移植 细胞治疗
下载PDF
三七通舒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方禹 陈翠玲 《工企医刊》 2010年第2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疗效观察 治疗 三七 神经系统疾病 生活质量 常见病 致残率
下载PDF
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宁 许景景 冯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20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干预对策,以减少临床脑卒中肺部感染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严重损伤。方法选择2011-02—2013-02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将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SAP组,未发生脑卒中...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干预对策,以减少临床脑卒中肺部感染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严重损伤。方法选择2011-02—2013-02我院收治的126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将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SAP组,未发生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为非SAP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神经功能、影像学及治疗相关措施。结果本组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73例,发生率57.94%;SAP组NIHSS评分、意识障碍发生率及吞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SAP组;2组年龄、营养状况、糖尿病、脱水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侵入操作、死亡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症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较未发生肺炎患者更严重,需采取干预措施预防脑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肺炎 神经功能
下载PDF
抽搐 记忆力下降 低血钙——思考病例(114)讨论部分
9
作者 朱峻岭 梁燕 +1 位作者 谷晓林 亓勤德 《新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35-636,共2页
关键词 抽搐 记忆力 低血钙 诊断 治疗 神经内科
下载PDF
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55
10
作者 谷晓林 魏丽萍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神经传导速度、氧化应激的影响,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2月莱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符合入组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按收治顺序随机分为甲钴胺组(35例)、α-硫辛酸(35例)、甲钴胺联合α-硫辛酸组(35例),甲钴胺组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次,1次/d;α-硫辛酸组静脉滴注α-硫辛酸,600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静脉滴注甲钴胺,500μg/次,1次/d,静脉滴注α-硫辛酸,600 mg/次,1次/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症状评分,用肌电仪测定神经传导速度,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评价3组临床疗效。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烧灼感和感觉异常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疼痛、麻木、烧灼感和感觉异常评分明显低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组患者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明显高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α-硫辛酸组、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SOD活力明显高于甲钴胺组和α-硫辛酸组,α-硫辛酸组治疗后MDA水平明显低于甲钴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周围神经病变 甲钴胺 Α-硫辛酸 神经传导速度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44
11
作者 高波 吕翠 +1 位作者 王学建 马效德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探讨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PRES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为子痫/先兆子痫,2例为高血压脑病,1例为环孢菌素A(CSA)的神经毒性。12例均行MRI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 目的探讨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PRES病人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9例为子痫/先兆子痫,2例为高血压脑病,1例为环孢菌素A(CSA)的神经毒性。12例均行MRI检查,其中7例同时行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增强扫描,4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3D-TOFMRA)检查,1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7例行CT平扫检查,2例行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MRI显示病灶基本上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顶、枕叶脑实质内,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像显示皮层和皮层下白质明显高信号影,较T1WI、T2WI更加清楚。注射Gd-DTPA后多无明显异常对比增强。1例DWI显示双侧顶、枕叶及额叶皮层内弥散受限呈高信号,ADC图显示邻近的皮层下白质呈高信号。4例CT显示双侧顶、枕叶及额叶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CT未见异常。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灶几乎完全吸收消失。结论PRES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应作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2
作者 司君增 魏丽萍 +1 位作者 吴孟海 亓勤德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单独应用盐...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照组单独应用盐酸多奈哌齐。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各进行1次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及P300检测,并检测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MMSE的评分显著提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300波幅均上升,潜伏期均有所缩短,但观察组变化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与单用盐酸多奈哌齐相比效果更为显著,能有效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部活动状态以及患者认知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盐酸多奈哌齐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脑病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3
作者 董建军 高波 +4 位作者 吕翠 沈桂权 王学建 刘奉立 苏续清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6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和CT、MRI表现。结果: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及意识障碍,其中17例为急性起病,13例为亚急性起病,6例为慢性起病。36例均有不同程度脑...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临床和CT、MRI表现。结果:3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及意识障碍,其中17例为急性起病,13例为亚急性起病,6例为慢性起病。36例均有不同程度脑皮质萎缩,8例小脑萎缩,8例表现为脑白质脱髓鞘,10例符合胼胝体变性,6例符合韦尼克脑病,4例符合桥脑中央髓鞘溶解症。结论: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有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MRI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酒精中毒 脑萎缩 胼胝体变性 髓鞘溶解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帕罗西汀联合丁苯酞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司君增 李梅 +1 位作者 吴孟海 亓勤德 《中华全科医学》 2013年第4期558-559,共2页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卒中后患者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HAMD、CSS、MBI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CSS、M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两药合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丁苯酞软胶囊 卒中 抑郁
原文传递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诊断(附15例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马效德 高波 +1 位作者 吕翠 李庆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 (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V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 ,8例行脑静脉MRA检查 ;12例曾行CT检查 ,其中 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上矢状窦受累 12例合并横... 目的 :探讨MRI对脑静脉窦血栓 (VST)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VST患者的完整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行MR检查 ,其中 9例行增强扫描 ,8例行脑静脉MRA检查 ;12例曾行CT检查 ,其中 4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上矢状窦受累 12例合并横窦血栓 11例 ,窦汇 7例、乙状窦 6例、下矢状窦、直窦受累 6例 ,海绵窦受累 1例。血栓在T1WI上均呈等、高不均匀信号 ,并出现脑组织肿胀 ,脑沟变浅 ,脑回模糊 ,在T2 WI上信号因发病时间不同而有所不同 ,8例T2 WI脑实质无异常信号 ,7例T2 WI脑实质出现异常信号。增强扫描 9例全部出现静脉异常强化。MRA表现为受累静脉窦信号较淡、边缘模糊且不规则的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12例CT检查中 2例见“空delta征” ,4例表现为梗塞、出血等不典型改变。结论 :MRI是诊断VST的首选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MRI 诊断 磁共振成像 影像诊断
下载PDF
子痫性脑病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波 吕翠 王学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子痫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9例行MRI检查,6例行CT,且都行CT或MRI复查.结果: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MRI显示病灶... 目的:探讨子痫性脑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子痫性脑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9例行MRI检查,6例行CT,且都行CT或MRI复查.结果:3例CT显示双侧额叶、顶叶及枕叶皮层及白质内对称性斑片状低密度影,3例未见异常.9例MRI显示病灶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多数病灶位于旁正中矢状位、顶枕叶脑实质内;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早期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严重者表现为脑室、脑池受压、变小或闭塞;增强扫描多数病灶无明显异常强化;经对症处理后复查示所有病变几乎完全吸收消失,临床症状也在2周~3月内部分改善或痊愈.结论:子痫性脑病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正确认识子痫性脑病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脑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8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8
17
作者 吕翠 高波 亓勤德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以64例ACI患者作为ACI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吸附法(ELISA)分别...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关系。方法以64例ACI患者作为ACI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利用放射免疫法(RIA)和酶联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其血清IL-6和IL-18水平.分别测量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值并分为IMT〈1.0mm和IMT≥1.0mm两个亚组。结果ACI组中IMT≥1.0mm者IL-6、IL-18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MT〈1.0mm者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ACI组中IMT≥1.0mm者IMT与IL-18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549,P=0.001),与IL-6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ACI患者IMT增厚者血清IL-6、IL-18水平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白介素-6 白介素-18
原文传递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清白介素-6、白介素-18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吕翠 高波 +1 位作者 谭兰 亓勤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8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6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其颈动脉IMT值,并分为IMT<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IL)-6、IL-18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TIA组)、64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AC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分别测量其颈动脉IMT值,并分为IMT<1.0mm亚组和IMT≥1.0mm亚组。利用液相平衡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测定3组的血清IL-6和IL-18水平,并对IMT与IL-6、IL-18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TIA组和ACI组所有IMT≥1.0mm患者血清IL-6、IL-18含量[TIA组分别为(141.61±27.86)pg/ml和(212.42±51.88)pg/ml;ACI组分别为(157.94±27.98)pg/ml和(224.99±59.56)pg/ml]比正常对照组[(101.41±35.56)pg/ml和165.87±29.89)pg/ml]升高(P<0.05~0.01);TIA组、ACI组IMT≥1.0mm亚组患者血清IL-6、IL-18含量和IMT<1.0mm亚组[TIA组分别为(141.61±27.86,212.42±51.88)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内中膜厚度 白介素-6 白介素-18
下载PDF
脑结核瘤的MRI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波 吕翠 +1 位作者 来洪建 赵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9期641-644,共4页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 (MRI)对脑结核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为脑结核瘤病人的MRI及其临床资料。采用 0 .3T低场永磁型设备 ,行常规SET1WI、FSET2 WI,其中 11例行钆喷替... 目的 :研究磁共振成像 (MRI)对脑结核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例经手术、病理或抗结核治疗随访证实为脑结核瘤病人的MRI及其临床资料。采用 0 .3T低场永磁型设备 ,行常规SET1WI、FSET2 WI,其中 11例行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增强扫描。 10例行CT检查 ,其中 6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本组 12例共发现病灶 32个 ,单发 7例 ,多发 5例 ,其中 1例合并粟粒性结核瘤。将脑结核瘤的MRI表现不同分为 2种类型。T1WI呈等或略高信号、T2 WI呈等或略低信号 ,明显结节样强化或不均匀环状强化是脑结核瘤较具特征性的MRI表现 ,环内核心部分呈T2 WI低信号对诊断更有价值。针对脑结核瘤的不同类型采取抗结核药物或手术切除等不同的治疗方法。结论 :脑结核瘤有较特征性的MRI表现 ,并可指导临床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瘤 脑疾病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强 刘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62-765,共4页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防治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5例脑梗死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并积极治...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防治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105例脑梗死患者并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脑梗死基础治疗,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连续服用3个月。在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末、治疗3个月后采用脑循环血流动力学检测仪检测患者左、右颈总动脉流速及压力波形,采用专用软件计算出脑循环动力学相关指标,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对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进行评价,并根据NIHSS评分改变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脑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周末、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平均血流速度(Vmean)、平均血流量(Qmean)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明显升高,外周阻力(R)、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管壁弹性波波速(Wv)、动态阻力(DR)、临界压力(CP)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2周末、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25%,对照组为55.7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