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碎围岩超近煤层上行开采巷道掘进与支护
1
作者 满在山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63-66,共4页
介绍了煤矿破碎围岩超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了特殊开采条件下无法使用机械化和智能化采矿设备的情况时的特殊掘进方法,分析了掘进及顶板控制影响因素,采用非机械化的手段进行施工,使用风镐刷掘辅助爆破掘进、金属... 介绍了煤矿破碎围岩超近距离煤层上行开采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研究了特殊开采条件下无法使用机械化和智能化采矿设备的情况时的特殊掘进方法,分析了掘进及顶板控制影响因素,采用非机械化的手段进行施工,使用风镐刷掘辅助爆破掘进、金属棚+密集金属钎棍超前钎顶+金属网护顶的联合支护方式进行支护破碎顶板,创新特殊条件下巷道掘进与支护技术,成功解决了极其破碎顶板条件下的掘进问题,实现了安全高效掘进,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围岩 上行开采 掘进与支护 特殊条件
下载PDF
煤矿巷道顶板离层临界值和预警值的研究
2
作者 满在山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80-82,共3页
介绍了顶板事故对煤矿的危害以及引起顶板离层的原因,研究了判断顶板离层的方法。用支护材料延伸率和多因素法进行离层计算,确定顶板离层的临界值和预警值。通过安装在顶板上的离层仪的行程读数观测顶板浅基点和深基点的离层大小,进而... 介绍了顶板事故对煤矿的危害以及引起顶板离层的原因,研究了判断顶板离层的方法。用支护材料延伸率和多因素法进行离层计算,确定顶板离层的临界值和预警值。通过安装在顶板上的离层仪的行程读数观测顶板浅基点和深基点的离层大小,进而判断顶板破坏情况,根据顶板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达到加固顶板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通过对2种判断方法的比较,支护材料延伸率法更加直观和简便,可操作性更强,煤矿通常采用支护材料延伸率计算的方法进行巷道顶板离层值的确定。顶板离层预警值和临界值的确定,能为煤矿顶板管理提供重要帮助,为顶板支护设计提供依据,解决了顶板安全管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 顶板 离层 预警值 临界值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煤矿工业广场动态沉降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辉 陈斯涤 +4 位作者 朱晓峻 张鹏飞 王金正 王庆伟 司光亚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12,共14页
近年来,我国东部厚含水松散层矿区不断出现工业广场的沉降变形,地表建(构)筑物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工业广场沉降,以华东某煤矿为例,基于17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获取地表动态变... 近年来,我国东部厚含水松散层矿区不断出现工业广场的沉降变形,地表建(构)筑物受到不同程度损坏,严重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和正常运行。为研究长时间序列的工业广场沉降,以华东某煤矿为例,基于17景Sentinel-1A卫星影像数据,获取地表动态变形信息,结合精密水准测量,分析D-InSAR技术监测地表沉降的精度,研究工业广场时空动态沉降特征,揭示厚含水松散层矿区工业广场变形规律。研究表明:(1)D-InSAR监测与26个水准监测点沉降量的最大误差为5.95 mm,平均误差为2.18 mm,满足工业广场沉降监测需求。(2)随着工作面持续推进,6个月监测期内工业广场平均沉降量为16 mm,最大沉降点沉降量为36 mm,位于工业广场西南角偏向工作面一侧;最大倾斜值为0.31 mm/m,最大曲率值为0.016 mm/m^(2),在监测时段内,工业广场地表建(构)筑物破坏远小于Ⅰ级损坏值。(3)GIS空间分析表明,沉降量在0~20 mm的区域面积占比93.10%;最大下沉点的动态下沉量与其至采空区中心的距离呈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关系,随着采空区中心逐渐向工业广场推进,其下沉量逐渐增大。(4)工业广场沉降由开采引起的覆岩整体沉降和含水层失水固结沉降2部分组成,根据最大下沉点的动态沉降量,工业广场沉降分为2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疏水沉降尚未显现,第二阶段以失水固结沉降为主。(5)工作面开采对工业广场沉降基本没有影响,应是底部含水层失水固结导致地表沉陷的范围增大,进而影响到工业广场。上述结果为今后类似条件下工业广场沉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广场 D-INSAR技术 Sentinel-1A卫星 地面沉降 水准测量 厚含水松散层
下载PDF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文昭 刘国磊 +4 位作者 郑寓超 王峰 孟圣师 崔嵛 马秋峰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7-138,共12页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集中明显,工作面液压支架撤离,上覆岩层压力向工作面前方转移,局部超过极限载荷可能发生高静载加载型冲击,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产生动载,可能诱发动静载叠加型冲击;根据回撤前矿压数据,前方岩层活动较为剧烈,工作面微震预警事件发生前后支架阻力升高,存在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可能,冲击风险较高。基于回撤致冲机理提出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即通过弱化高静载影响,降低动载产生可能性,辅助提高顺槽支护强度、控制工作面顶板降低回撤期间冲击风险;工作面回撤期间矿压监测数据无明显升高,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构造区 大倾角工作面 工作面回撤 致冲机理 冲击地压防治
下载PDF
孤岛工作面开采顶板深孔预裂减冲机制及微震响应特征
5
作者 刘国磊 梁文昭 +3 位作者 孟圣师 田利华 郑寓超 崔嵛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154,共14页
孤岛工作面开采具有较高冲击风险,顶板预裂是一种有效的减冲技术。以高庄煤矿3上1105孤岛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了孤岛工作面冲击致灾机理、顶板预裂减冲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侧采空... 孤岛工作面开采具有较高冲击风险,顶板预裂是一种有效的减冲技术。以高庄煤矿3上1105孤岛工作面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手段,研究了孤岛工作面冲击致灾机理、顶板预裂减冲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侧采空区覆岩形成的多拱结构传递压力及“砌体梁”结构失稳诱发强动载是孤岛工作面高冲击风险主要原因;建立了局部压力拱结构力学模型,分析局部压力拱力学特性,给出了局部压力拱失稳判据;顶板预裂爆破方法减冲机制为通过破坏形成局部压力拱的“砌体梁”结构,阻断压力传递路径,降低高支承压力场,减小开采期间“砌体梁”失稳诱发强动载风险。现场微震实测数据表明,顶板预裂减冲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冲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岛工作面 多压力拱结构 顶板深孔预裂 减冲机制 微震响应特征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钻进预测实验研究
6
作者 郝建 刘河清 +3 位作者 刘建康 吕家庆 郑义宁 刘建荣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06-1424,共19页
为了研究钻进振动信号与岩体地质力学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准确、快速地感知、预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展基于钻进振动信号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预测研究。以室内钻取花岗岩、石灰岩、砂岩和煤四类原岩(煤)试件实验为基础,结合傅里叶变换... 为了研究钻进振动信号与岩体地质力学参数之间的响应关系,准确、快速地感知、预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开展基于钻进振动信号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预测研究。以室内钻取花岗岩、石灰岩、砂岩和煤四类原岩(煤)试件实验为基础,结合傅里叶变换和振动信号降噪方法构建GA-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比分析降噪前后以及不同降噪方法模型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钻进振动信号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之间有响应关系,应用钻进振动信号可预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采用Adobe Audition软件对振动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为0.838,均方根误差为7.063 MPa,平均绝对误差为5.347 MPa,其结果优于原始预测模型和一般降噪方法预测模型;与原始预测模型相比,最优降噪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提升了6.3%,均方根误差减小1.954 MPa,平均绝对误差减小1.621 MPa;同一预测模型中不同岩性的预测效果存在一定差异。降噪信号GA-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单轴抗压强度有较优秀的预测能力,所用方法可为在岩体地质力学参数随钻测量方面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钻进振动信号 单轴抗压强度 傅里叶变换 信号降噪 人工神经网络
原文传递
郭屯煤矿副井破裂井壁卸压槽法治理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其杰 王金正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1-5,11,共6页
针对山东巨野矿区厚表土薄基岩条件下深立井井筒破损情况,以郭屯煤矿副井井筒为例,在分析井筒压缩破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卸压槽”法的治理原则,提出壁间/壁后注浆止水、槽钢井圈加固、高强混凝土补强、双层木砖卸压为一体的破裂井壁... 针对山东巨野矿区厚表土薄基岩条件下深立井井筒破损情况,以郭屯煤矿副井井筒为例,在分析井筒压缩破损原因的基础上,根据“卸压槽”法的治理原则,提出壁间/壁后注浆止水、槽钢井圈加固、高强混凝土补强、双层木砖卸压为一体的破裂井壁不停产综合治理技术,并结合现场具体实施情况,给出其中关键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根据新建卸压槽受力变形在线监测系统的长期监测结果显示,双层木砖卸压槽竖向压缩量和上覆压力在治理后均随时间逐步增大,表明井筒的压缩变形和内力得到有效控制和释放,避免了进一步的破坏。该研究可为同类深立井井筒破损修复治理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损井筒 卸压槽 修复治理 在线监测
下载PDF
4310工作面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8
作者 马会勇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9期12-16,共5页
针对彭庄煤矿4310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剧烈、围岩变形严重,沿空巷道维护困难,严重影响高效安全工作面的建设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小煤柱合理宽度进行确定,优化沿空掘巷支护参数。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彭庄煤矿4310工作面沿空掘巷矿压显现剧烈、围岩变形严重,沿空巷道维护困难,严重影响高效安全工作面的建设问题,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结合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对小煤柱合理宽度进行确定,优化沿空掘巷支护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整小煤柱宽度为15 m,能有效降低围岩应力集中,减少巷道围岩变形量,能有效保障巷道整体稳定性;支护方案优化后,采用Φ20 mm×2500 mm锚杆和Φ21.8 mm×9600 mm锚索,能够显著提高巷道围岩的稳定性。4310运输顺槽沿空掘巷采用15 m小煤柱及以上支护方案进行工业性试验,巷道表面位移和锚杆受力监测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变形量控制在较小范围,支护系统能充分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煤柱 沿空掘巷 围岩变形控制
下载PDF
深井中厚煤层顶板分区切顶留巷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现刚 端木令蒙 +3 位作者 郑俊岭 曾庆运 夏秋龙 周波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60-64,共5页
针对山东矿区深部冲击性矿井留设煤柱带来的矿压显现严重、煤柱资源浪费、掘巷与支护成本费用较高等问题,以郭屯煤矿4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轨道顺槽进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依据工作面中厚煤层情况,将轨道顺槽切顶留巷顶板划分为... 针对山东矿区深部冲击性矿井留设煤柱带来的矿压显现严重、煤柱资源浪费、掘巷与支护成本费用较高等问题,以郭屯煤矿4306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工作面轨道顺槽进行切顶卸压沿空留巷。依据工作面中厚煤层情况,将轨道顺槽切顶留巷顶板划分为3段,Ⅰ段为0~300 m,Ⅱ段为300~473 m,Ⅲ段为473~778 m;对切缝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矿压监测和围岩变形监测分析了留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顶板分区,合理的切缝钻孔深度是Ⅰ段为8.5 m,Ⅱ段为7 m,Ⅲ段为8.5 m,切缝孔距巷道帮100 mm,与铅垂线夹角为15°,孔间距500 mm;切顶留巷支架平均压力和最大压力显著降低,与小煤柱沿空掘巷相比可节省300多万元,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类似深部冲击性矿井开展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中厚煤层 切顶留巷 顶板分区
下载PDF
煤矿矿山安全现状及标准化管理建设路径
10
作者 李自玲 王晓燕 刘营营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7期97-99,共3页
本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某煤矿为例,对矿山安全管理项目展开深入分析和讨论。考虑到该煤矿面积广阔、地质条件复杂以及存在安全管理隐患和设备老化问题,本项目提出一系列标准化管理建设措施,旨在提高矿山安全性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 煤矿 矿山安全 安全现状 标准化管理
下载PDF
郭屯煤矿智能化工作面建设与应用
11
作者 孔德彪 夏秋龙 《晋控科学技术》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为实现智能智慧矿山少人化、无人化目标,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郭屯煤矿在2303工作面开展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践。2303智能化工作面主要由智能集控中心、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支护系统、智能运输系统、供液供电系统等部分组... 为实现智能智慧矿山少人化、无人化目标,山东能源集团鲁西矿业有限公司郭屯煤矿在2303工作面开展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实践。2303智能化工作面主要由智能集控中心、采煤机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支护系统、智能运输系统、供液供电系统等部分组成。现场应用表明,2303工作面形成了以“设备智能控制为主、远程干预控制为辅”的智能化生产模式,采煤机自动割煤率达到89.3%,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井下作业人员,提升了煤矿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厚煤层 综放工作面 集控中心
下载PDF
断层构造区域煤岩应力分布数值模拟及微震监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闫宪洋 孟圣师 高振 《现代矿业》 CAS 2023年第8期92-97,共6页
针对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区煤层应力异常及巷道变形破坏等问题,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区煤体应力及位移分布演化规律。借助现场微震数据分析及震动波反演,分析了现场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赋存区微震活动规律、... 针对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区煤层应力异常及巷道变形破坏等问题,首先基于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了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区煤体应力及位移分布演化规律。借助现场微震数据分析及震动波反演,分析了现场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赋存区微震活动规律、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微震信号特征等,提出了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作用下煤体应力场分布及变形失稳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采掘活动前,断层及向斜轴部存在明显的应力集中,且受断层拉伸和向斜挤压叠加应力作用,断层与向斜轴部之间煤体应力水平较高;受正断层走向拉伸作用,采掘揭露断层时,煤体变形量、微震频次及能量均出现明显降低,但煤体应力值较高;断层与向斜构造叠加区水平应力受采掘扰动较垂直应力明显,且该区域煤岩体变形破坏最严重,主要以剪切破坏为主,这与正断层拉伸应力和向斜构造挤压应力叠加有关;受采空区、断层及向斜构造叠加影响,工作面集中应力及应力梯度高值主要分布在断层与向斜叠加区,造成煤岩体明显破坏,与数值模拟及现场观测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构造 向斜构造 叠加作用 变形失稳 波速反演
下载PDF
煤巷掘进过断层破碎带超前支护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东起 孙谦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2年第9期148-150,共3页
11036运输顺槽过F7断层前巷道变形严重,为解决该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过断层围岩位移场分布云图,制定了超前措施,改善围岩性质和超前支护,对超前措施进行效果考察,结论如下:(1)数值运算结果显示F7断层上盘竖向10m范围内均为破碎... 11036运输顺槽过F7断层前巷道变形严重,为解决该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巷道过断层围岩位移场分布云图,制定了超前措施,改善围岩性质和超前支护,对超前措施进行效果考察,结论如下:(1)数值运算结果显示F7断层上盘竖向10m范围内均为破碎岩层;(2)超前支护措施为构造区域超前注浆和巷道周边管棚支护;(3)效果考察结论:顶板深部最大位移量75mm,支护效果良好。研究和研究方法对于其他类似矿井巷道掘进具有一定指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掘进 断层构造 数值模拟 超前支护 效果考察
下载PDF
彭庄煤矿井下采矿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帅 李涛 王凯永 《冶金管理》 2023年第17期50-52,共3页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对以往开采作业经验的分析,要想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加强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以彭庄煤矿为例,分析煤矿井下采... 煤矿井下开采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过对以往开采作业经验的分析,要想提升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加强技术创新是非常重要的。以彭庄煤矿为例,分析煤矿井下采矿技术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应急措施,以提升井下采矿技术水平,满足当前采矿工作的需要,全面提升采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庄煤矿 矿井开采 采矿技术
原文传递
综掘面过断层冲击地压监测及解危卸压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万里 《山东煤炭科技》 2023年第6期190-192,共3页
为降低掘巷过断层期间冲击地压诱发风险,以郭屯煤矿3305轨道顺槽过DF55断层构造区为背景,分析了掘巷过断层期间的冲击危险性,采取了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区域监测、钻屑法和应力在线监测的局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大直径钻孔卸压和爆... 为降低掘巷过断层期间冲击地压诱发风险,以郭屯煤矿3305轨道顺槽过DF55断层构造区为背景,分析了掘巷过断层期间的冲击危险性,采取了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区域监测、钻屑法和应力在线监测的局部监测预警技术,提出了大直径钻孔卸压和爆破卸压解危措施,保证了巷道顺利通过DF55断层影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危险性 监测预警 解危措施
下载PDF
供电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会勇 《应用能源技术》 2023年第7期9-14,共6页
供电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是为了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该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监控系统对井下供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该技术具有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故障诊... 供电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是为了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效率。该技术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监控系统对井下供电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该技术具有实时性强、自动化程度高、故障诊断能力强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设备的高成本、技术的复杂性和维护难度等。因此,文中围绕供电自动化监控技术在煤矿井下的应用展开了研究,进一步提高煤矿井下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监控 煤矿井下 监测分站 供电系统
下载PDF
厚松散层薄基岩下开采地表变形规律——以鲁南矿区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辉 李玉 +6 位作者 苏丽娟 朱晓峻 张鹏飞 姚明明 王金正 王庆伟 司光亚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3,共13页
我国东部厚松散层薄基岩矿区开采地表沉陷普遍具有下沉量大、移动范围广、稳沉时间长等特征。本文以鲁南矿区某煤矿为例,探讨了不同松散层与基岩厚度比条件下煤层开采的地表变形参数变化规律,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 我国东部厚松散层薄基岩矿区开采地表沉陷普遍具有下沉量大、移动范围广、稳沉时间长等特征。本文以鲁南矿区某煤矿为例,探讨了不同松散层与基岩厚度比条件下煤层开采的地表变形参数变化规律,在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技术,建立不同松基比(0.25~5.00)条件下煤层开采的地表变形计算模型,研究了地表变形特征,分析了松基比对概率积分法参数的影响,并从开采沉陷的角度对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进行了定量分析与探讨。研究表明:(1)在开采厚度相同条件下,当松基比不断增大时,地表变形量呈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特征,在松基比达到某一限值后,地表变形趋于稳定;(2)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和主要影响角正切均随着松基比增大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关系,松基比拐点分别为1.75、1.25和1.25;(3)松散层厚度在平均采深中所占的比例对移动角、边界角具有较大的影响,边界角、移动角随着松基比的增大逐渐减小。基于上述研究,提出将松基比为1.25~1.75作为厚松散层薄基岩条件的临界值,为我国东部典型厚松散层薄基岩矿区地表变形预计和开采沉陷灾害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松散层 薄基岩 地表变形 概率积分法 沉陷 松基比
下载PDF
煤矿井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彭龙顺 孙建 姜申 《冶金管理》 2023年第21期25-27,共3页
在煤矿井下作业环节,通过应用电气设备系统,能够为煤矿生产提供切实保障,但由于井下电气设备系统结构复杂,采取传统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要求,有必要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电气设备的控制效果。基于此,在阐述煤矿电气设备自动... 在煤矿井下作业环节,通过应用电气设备系统,能够为煤矿生产提供切实保障,但由于井下电气设备系统结构复杂,采取传统的控制方式无法满足要求,有必要加强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以提升电气设备的控制效果。基于此,在阐述煤矿电气设备自动化内涵的同时,对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煤矿井下中的应用要点进行探讨,希望给相关人员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井下作业 电气设备 自动化控制
原文传递
彭庄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恩贤 王凯永 李涛 《冶金管理》 2023年第21期55-57,共3页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工业、电力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煤矿采矿作业水平日益提升,采矿效率和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煤矿采矿环... 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工业、电力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煤矿采矿作业水平日益提升,采矿效率和安全性得到大幅提高,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也得到了保障。在煤矿采矿环节,机电设备非常重要,对于提高运行的安全性、促进煤矿开采效益的全面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基于此,从彭庄煤矿的角度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技术措施,希望可以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总体水平,以满足煤矿开采的效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庄煤矿 机电设备 设备管理 故障诊断技术
原文传递
矿山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燕 李自玲 刘营营 《中国金属通报》 2023年第21期189-191,共3页
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采和经济发展基础,其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矿山信息化和自动化采矿技术成为提高矿业生产效益、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关键途径。然而,当前矿山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 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采和经济发展基础,其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矿山信息化和自动化采矿技术成为提高矿业生产效益、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关键途径。然而,当前矿山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技术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环境、技术、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矿山信息化及自动化采矿技术,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信息化 自动化采矿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