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37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马新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235-123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7例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临床均给予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变化进行评价;利用生... [目的]探讨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37例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临床均给予脊柱截骨矫形技术治疗。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变化进行评价;利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量表)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量表)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测量术前、术后脊柱相关影像学参数变化和矢状面平衡等相关参数变化;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手术用时225~521 min,平均356 min;术中出血量950~1150 ml,平均1 100 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1年,患者ODI评分、VAS、SF-36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术后1年,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胸腰段前凸Cobb角、腰椎前凸Cobb角、最大后凸Cobb角、C7PL-CSVL和SVA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无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螺钉置钉不良、1例老年患者因意外损伤导致骨折,并发症发生率为5.4%。[结论]脊柱截骨矫形手术治疗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能够有效缓解疼痛,重建脊柱序列及三维立体面平衡,矫正脊柱生理弯曲,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截骨 矫形技术 成人复杂脊柱侧后凸畸形
原文传递
MRI对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焕珍 关涛 +1 位作者 赵青修 郭浩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对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评价。方法 :观察中药治疗前后60例(72髋)ANFH的MRI表现,比较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72个髋关节)早期ANFH经中药治疗后,MRI示58个髋关节积液消失,20个骨髓水肿消... 目的 :探讨MRI对中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疗效的评价。方法 :观察中药治疗前后60例(72髋)ANFH的MRI表现,比较不同病因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72个髋关节)早期ANFH经中药治疗后,MRI示58个髋关节积液消失,20个骨髓水肿消失,39个"双线征"消失;另有5个髋关节在MRI复查时未见明显变化。外伤所致早期ANFH的治疗结局优于非创伤性患者(P<0.05)。结论:MRI能客观、有效地评价中药治疗ANFH的效果,中药治疗因外伤所致早期ANFH效果优于非外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磁共振成像 中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与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忠河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3期38-41,共4页
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及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 目的:比较显微腰椎间盘切除术(MSLD)及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抽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单节段LDH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采取MSLD术式治疗;观察组39例,采取PELD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手术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切口长度更小,住院及恢复工作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VAS评分为(0.89±0.32)分,低于对照组的(1.34±0.41)分,P<0.05;但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改良MacNab标准判定,观察组优良率为97.44%(38/39),对照组为94.87(37/39),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LD、PELD两种术式治疗单节段LDH的疗效相当,但PELD术式的切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疼痛更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显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疗效不佳再次手术1例
4
作者 陈文祥 孙宇航 +6 位作者 陶业伟 马新强 蔡军 郭海涛 张晓卫 周占国 关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72-175,179,共5页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严重影响缓解生活质量,椎体成形术在本病的治疗中已经非常广泛,多数患者疼痛症状能够得到缓解,早日下床活动,但也会遇到一些术后疗效欠佳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腰椎骨...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是骨科常见病,这种疾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严重影响缓解生活质量,椎体成形术在本病的治疗中已经非常广泛,多数患者疼痛症状能够得到缓解,早日下床活动,但也会遇到一些术后疗效欠佳的病例。本文介绍1例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治疗过程,第一次手术疗效欠佳,患者腰痛未缓解,后经复查MRI,发现部分骨水泥未弥散到的部位仍然有水肿信号,考虑疗效不佳的可能原因为骨水泥充盈弥散部位不佳。经过讨论后再次行相同椎体的对侧椎弓根穿刺并骨水泥注射治疗,结果第二次术后患者腰部疼痛缓解。该病例治疗过程提示仅凭术中C臂机透视观察骨水泥分布,因为X线一般仅透视正侧位,可能会造成误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再次手术 骨水泥充盈弥散
下载PDF
补气益肾活血法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血浆及血清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蔡军 岳海振 +1 位作者 周占国 关涛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2期1710-1713,1718,共5页
目的:研究补气益肾活血法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6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观察... 目的:研究补气益肾活血法对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60只SD大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以及观察组。模型组与观察组制作股骨头坏死模型,成功后,观察组另实施补气益肾活血法治疗。比较3组股骨头密度,血清磷、钙水平,血浆PT、t-PA,血清VEGF、TCH、LDL。结果:模型复制后模型组股骨头密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复制后模型组血清磷、钙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模型复制后模型组血浆PT、t-PA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高于模型组(均P<0.05)。复制后模型组血清VEGF低于对照组,而TCH、LDL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VEGF高于模型组,而TCH、LDL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补气益肾活血法可显著改善股骨头坏死模型大鼠的股骨头密度,同时可改善血浆PT、t-PA及血清VEGF、TCH、LDL,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大鼠模型 补气益肾活血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晓卫 岳海振 蔡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17年第18期2-4,共3页
目的:分析与研究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患者48例,采用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手术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专业评分法评价... 目的:分析与研究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患者48例,采用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手术治疗前和末次随访时采用专业评分法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应用相应标准判断植骨融合率.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后跟随采访6-18个月.48例患者手术平均时间为78±10分钟,手术中失血量为175.5±32.5ml,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3±0.4天;末次跟随采访时满意度与术前相比,明显高于术前.手术术后患者的腰椎功能优良率为95.8%,植骨融合率为87.5%,植骨愈合时间5.8±3.3个月.无继发临近节段退变现象出现.结论: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特点,是治疗腰椎退行性不稳定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钉棒固定椎间植骨融合 短节段退行性腰椎不稳定 效果
原文传递
局部加压下留置引流管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晓卫 蔡军 +1 位作者 周占国 关涛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加压下留置引流管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科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7例;年龄33-72岁,平均56岁。术后采取脚高头低位,切口处加厚敷料覆盖...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加压下留置引流管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本科腰椎术后发生脑脊液漏1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2例,女7例;年龄33-72岁,平均56岁。术后采取脚高头低位,切口处加厚敷料覆盖,并应用腹带加压捆绑;延长留置引流管,并定期夹闭;待24h引流量〈50mL时,拔除引流管,打结闭合引流口,切口局部继续加厚敷料加压覆盖;术后半流质饮食。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12例术后第5天拔除引流管,5例术后第6天拔除引流管,2例术后第7天拔除引流管,所有病例拔除引流管后切口处均无渗出,4例引流切口处出现渗出,3d后消失。18例切口Ⅰ/甲愈合,1例Ⅰ/乙愈合,平均拆线时间16.4d.本组患者均无感染。结论:局部加压下留置引流管治疗腰椎术后脑脊液漏能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手术 脑脊液漏 留置引流 局部加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