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免疫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春晶 刘庆华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红 《国际免疫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89-195,共7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通常是机体被蜱虫叮咬后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多个城市及国外均有报道,研究统计其病死率可达5%~30%,春夏季节多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在病毒感...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通常是机体被蜱虫叮咬后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新发传染病,在我国多个城市及国外均有报道,研究统计其病死率可达5%~30%,春夏季节多发,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带的农村地区。在病毒感染性疾病中,机体往往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继而引发一系列异常的病理生理改变。文章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在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及骨髓检测异常改变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增加相关工作人员对本病的认识,进而促进对于本病相关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新的诊断及治疗技术的研发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T细胞 B细胞 抗体 细胞因子风暴 骨髓
原文传递
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春晶 刘庆华 +1 位作者 全传松 张红 《医学信息》 2023年第6期172-175,共4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主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常表现为多个器官受累,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症状及肺部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方面,重症患者血常规、生化酶学、凝血功能、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主要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常表现为多个器官受累,重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神经系统症状、出血性症状及肺部症状等。实验室检查方面,重症患者血常规、生化酶学、凝血功能、免疫系统和细胞因子出现明显异常,同时SFTS患者骨髓穿刺可见嗜血细胞综合征现象。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病死率较高,且该疾病缺乏特效治疗药物。因此,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降低病死率尤为重要。本文就重症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展开综述,以期为重症SFTS患者早期识别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高热 实验室检查
下载PDF
含砷剂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冯 贾海鹏 段衍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1期61-64,7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含砷剂及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及成本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治的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例,依据诱导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5例),观...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予以含砷剂及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及成本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初治的成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27例,依据诱导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5例),观察组予以含砷剂方案、对照组予以非砷剂方案,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成份血用量、诊疗费用的差异。结果两组完全缓解率,获得CR所需时间,2年总生存率,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用量及诊疗时长、诊疗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诱导治疗采用含砷剂方案与非砷剂方案的疗效和成本相似,仍需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诱导方案 砷剂 治疗 成本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在产科和儿科遗传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田海英 罗真真 +2 位作者 汪琳琳 张红 刘庆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早产儿、高危儿、先天畸形及不明原因发育迟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12月泰安地区287例羊水穿刺和流产组织标本,118例早产儿、高危儿、先天畸... 目的探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CMA)在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早产儿、高危儿、先天畸形及不明原因发育迟缓患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20年12月泰安地区287例羊水穿刺和流产组织标本,118例早产儿、高危儿、先天畸形及不明原因发育迟缓患儿的外周血标本,并进一步收集其中25例患儿父母外周血标本的CMA检测结果,分析检出率。结果在287例产前诊断标本中包括270例羊水穿刺标本和17例流产组织标本,共检测出73例确诊病例,异常检出率为25.4%。其中大片段异常(≥10 Mb)确诊病例59例,小片段异常(1~10 Mb)确诊病例12例,检出率为16.4%,CMA可检出2.7%(2/73)的微小片段异常确诊病例。在118例患儿外周血标本中,共检测出58例确诊病例,检出率为49.15%,并进一步检测了25例患儿父母的外周血标本,其中8例与患儿在相同区域发现染色体异常。结论CMA能够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为不明原因的发育迟缓患儿提供明确的病因诊断,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微阵列技术 产前诊断 发育迟缓 遗传咨询
下载PDF
从厥阴证角度谈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姜玉婷 张莉 杨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第17期120-122,126,共4页
探讨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作用机理。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干预乳腺癌的理论基础,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当前有相关研究表明,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有相关理论基础及试验基础,有相... 探讨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作用机理。通过查阅文献等方式,总结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干预乳腺癌的理论基础,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当前有相关研究表明,从厥阴证角度运用乌梅丸治疗乳腺癌,有相关理论基础及试验基础,有相关研究结果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证 乌梅丸 乳腺癌 作用机理
下载PDF
套细胞淋巴瘤伴淋巴细胞血小板卫星现象1例
6
作者 李真 张红 +2 位作者 许会彬 李和楼 刘庆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7期3852-3854,共3页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一种,它是指血小板在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周围形成玫瑰花结的体外现象。本例患者男,64岁,因“胸闷、心慌”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 血小板卫星现象是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的一种,它是指血小板在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周围形成玫瑰花结的体外现象。本例患者男,64岁,因“胸闷、心慌”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血常规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在外周血涂片复检中发现了罕见的淋巴细胞周围血小板卫星现象。将该现象与其他临床查体结果结合判断,考虑与淋巴瘤有关,以此为依据建议患者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改变患者的诊断方向。完善血液病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套细胞淋巴瘤。应用R-CHOP方案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病情控制良好,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外周血涂片血小板卫星现象消失,为患者的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卫星现象 套细胞淋巴瘤 血小板假性减少 血涂片复检
原文传递
以效能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杨玲 韩焕美 +4 位作者 周丽华 张涛 胡浩敏 张志芳 刘新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3期3487-3491,共5页
目的探究以效能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8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探究以效能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为随机对照试验。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3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收治的98例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53.42±6.41)岁;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年龄(53.29±6.47)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效能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两组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CDSES)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护理后,观察组CDSES中的完成自我管理、一般自我管理、达成效果及应对问题评分分别为(5.92±1.23)分、(6.15±1.20)分、(5.64±1.29)分、(5.78±1.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34±1.21)分、(5.62±1.19)分、(5.03±1.31)分、(5.12±1.4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19;t=2.195,P=0.031;t=2.323,P=0.022;t=2.245,P=0.027);护理后,观察组APACHEⅡ、SPBS评分分别为(18.22±1.95)分、(21.15±3.3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9.14±2.11)分、(22.66±3.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41,P=0.027;t=2.198,P=0.030);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16%(4/49),低于对照组的24.49%(1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0,P=0.029)。结论将以效能理论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合并肾衰竭患者的护理中,能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的健康情况和自我感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肾衰竭 效能理论 护理措施 自我效能 并发症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下载PDF
ELANE基因突变导致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1例
8
作者 刘新新 董静 +2 位作者 李杰 刘庆华 张红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87-787,共1页
患者,男,23岁,因"反复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20余年"入院。患者出生后2周即出现脐炎,后伴支气管肺炎、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0~12次),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患者因反复口腔感染,牙齿逐渐脱落。曾查血常规发现WBC... 患者,男,23岁,因"反复感染伴中性粒细胞减少20余年"入院。患者出生后2周即出现脐炎,后伴支气管肺炎、口腔溃疡、肛周溃疡反复发作(每年发作10~12次),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患者因反复口腔感染,牙齿逐渐脱落。曾查血常规发现WBC 4.87×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19×10^(9)/L,HGB、PLT正常;当地医院考虑中性粒细胞缺乏症,间断予以G-CSF升白细胞治疗,效果不理想。1年前因化脓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术后切口迁延不愈遂就诊于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阑尾炎 口腔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腹腔镜手术 支气管肺炎 反复感染 术后切口 口腔溃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