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58
1
作者 孙聚友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3-67,共5页
儒家大同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对于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现代中国对于当今世界进步发展的理想追求,二者之间有着历史的相联,观念的相通,更有着价值上的相融。这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具有着... 儒家大同思想是古代思想家对于人类美好社会的理想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现代中国对于当今世界进步发展的理想追求,二者之间有着历史的相联,观念的相通,更有着价值上的相融。这具体表现为,儒家的大同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具有着"天下为公"的价值共识,贯穿着"公平正义"的治理理念,蕴涵着"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继承发扬儒家的大同思想,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展示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自信,承载了对人类命运的现实思考,它对于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问题,推进人类的和平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大同 人类命运共同体
原文传递
论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旅游创新发展 被引量:35
2
作者 赵迎芳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22,共9页
旅游促进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博物馆则提升旅游品位,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博物馆旅游已有多种开发模式,但整体看来,还存在博物馆旅游融合程度偏低、产品缺乏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不尽完善等问题。总结国内外博物馆旅... 旅游促进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博物馆则提升旅游品位,二者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我国博物馆旅游已有多种开发模式,但整体看来,还存在博物馆旅游融合程度偏低、产品缺乏创新、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不尽完善等问题。总结国内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实践,我国博物馆旅游业要想实现创新发展,应强化市场意识,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让精品展览、文化活动、创意产品成为更具吸引力的旅游之选,同时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宣传营销,如此才能做到公共文化与旅游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旅游业 文化传播 创意产品
原文传递
中小出版社主题出版之道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永凌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22-25,共4页
在主题出版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主题出版之路?在量体裁衣、未雨绸缪、保证权威的同时,创意推陈出新,形式不断创新,抓住地域优势做足文章,无论是否实现预期效果,都及时总结成败原因,并不断在自身内部管理机制... 在主题出版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小出版社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主题出版之路?在量体裁衣、未雨绸缪、保证权威的同时,创意推陈出新,形式不断创新,抓住地域优势做足文章,无论是否实现预期效果,都及时总结成败原因,并不断在自身内部管理机制上下功夫,唯有如此,中小出版社才能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主题出版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出版社 主题出版 基本思路 良性机制
下载PDF
马克思人的再生产理论对破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启示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永凌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3-140,共8页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基于此,我国逐渐放宽生育政策,但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再生产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人口再生产问题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依托物质生产...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老龄化现象逐渐加重,基于此,我国逐渐放宽生育政策,但政策实施后的效果并不明显,人口再生产问题并没有得到改善。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人口再生产问题的逻辑出发点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依托物质生产进行实践活动的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制约和决定着人口本身的再生产。人口再生产问题的逻辑支撑点是现实的社会,在社会中劳动受资本逻辑统摄,如果劳动仅仅成为劳动者维持生存、保证生活的一种手段,处于异化性质,必然影响人口持续生产。马克思的人口再生产理论要求必须从现实的人出发,根据物质生产的逻辑,尊重劳动,展现劳动价值,才能解决人的再生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生育率 物质生产 资本逻辑 异化 劳动收入
下载PDF
从《实践论》和《矛盾论》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永凌 李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18,共8页
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于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实践的现实需要是区别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传统文化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好与... 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实践论》和《矛盾论》对于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实践的角度而言,实践的现实需要是区别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根本标准,传统文化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好与坏,也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建构起文化自觉前提下的“文化免疫”。从矛盾的角度而言,应辩证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统一性是矛盾主要方面,对立性是矛盾次要方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应努力超越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特殊性”界限,建构具有世界“普遍性”意义的新生活样态,以此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 《实践论》 《矛盾论》
原文传递
荀子:“心伪”与“大本”——从清儒荀学研究的不足看当下荀学复兴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 被引量:9
6
作者 路德斌 《邯郸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2-22,共11页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 清代荀学复兴运动之失败,根本的原因是未能从根本上动摇并解构宋儒关于荀学"大本已失"之基本论定。"性"和"伪"是荀子哲学的两大法眼,对二者的误读和误解,在导致宋儒得出错误论定的同时,也将荀学推向了一个千年衰微不振的困顿境地。事实上,荀学与孟学一样,皆乃"大本"得立之学,只是与孟子不同的是,荀子的工作不是通过"性"概念而是通过"伪"一概念来完成的。透过"伪"之概念,荀子确立起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知性主体,同时也是一个道德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学复兴 心伪 大本
下载PDF
“自由儒学”导论——面对自由问题本身的儒家哲学建构 被引量:9
7
作者 郭萍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32,共13页
如何面对现代自由是当代儒学无法回避的一项思想课题,"自由儒学"就是笔者为此而提出的一种儒家哲学建构,其意旨在于克服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紧张,同时避免西方自由主义的弊端,为发展现代自由开辟更稳健的道路。因此,&qu... 如何面对现代自由是当代儒学无法回避的一项思想课题,"自由儒学"就是笔者为此而提出的一种儒家哲学建构,其意旨在于克服传统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的紧张,同时避免西方自由主义的弊端,为发展现代自由开辟更稳健的道路。因此,"自由儒学"将直接面对自由问题本身,也即"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展开思考,通过厘清"自由"概念的儒家话语,追溯自由的存在本源(本源自由),由此重建儒家超越性的形上自由(良知自由),进而建构起儒家现代性的形下自由(政治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儒学 本源自由 良知自由 政治自由
原文传递
“自由儒学”纲要——现代自由诉求的儒家表达 被引量:8
8
作者 郭萍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1-104,共14页
中国人对现代自由的诉求,亟需一种民族性的表达。然而,当代儒家往往错把前现代的"传统儒学"当作"儒学传统",导致至今还存在着儒学与现代自由的紧张。事实上,"传统儒学"是复数的,包含着各种不同形态的前... 中国人对现代自由的诉求,亟需一种民族性的表达。然而,当代儒家往往错把前现代的"传统儒学"当作"儒学传统",导致至今还存在着儒学与现代自由的紧张。事实上,"传统儒学"是复数的,包含着各种不同形态的前现代儒学理论,其中并没有现代自由观念,尤其是皇权时代的儒学与现代自由之间存在着紧张;而"儒学传统"是单数的,是一以贯之、代代相传的一套儒学原理,其本身逻辑地蕴涵着现代自由。有鉴于此,"自由儒学"的路径选择是:批判地借鉴西方自由主义,同时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理论。进而,"自由儒学"将通过追溯自由之源,重建儒家超越性的形上自由,建构儒家现代性的形下自由,由此呈现为"本源自由(自由之源)→良知自由(形上自由)→政治自由(形下自由)"的三层观念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儒学 现代自由 传统儒学 儒学传统
下载PDF
孟子“四心”“四端”与“四德”的真实逻辑 被引量:8
9
作者 涂可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9,共16页
两千多年来,对孟子言说的“四心”“四端”与“四德”三者逻辑关系的诠释,主要形成了两条路线:一是认为“四心”是“四德”的外用、萌芽或体现,不妨称为“四心萌芽说”;二是主张“四心”为“四德”之体,是“四德”的情感本源,不妨概括... 两千多年来,对孟子言说的“四心”“四端”与“四德”三者逻辑关系的诠释,主要形成了两条路线:一是认为“四心”是“四德”的外用、萌芽或体现,不妨称为“四心萌芽说”;二是主张“四心”为“四德”之体,是“四德”的情感本源,不妨概括为“四心本源说”。实际上,无论是总体而言还是在具体上,仁义礼智既是德性,也是德心,更是人应当履行的责任伦理(德行);“四心”并非“四德”的萌芽、体现,它不但与“四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更是构成“四德”的心理本源,为“四德”奠定情感根基。这是因为:一是“端”具有始基、原因的义项;二是孟子肯定了“四心”与“四德”是人的才质;三是“四心”为“四德”奠定了情感基础;四是虽然孟子承认“四心”和“四德”是内在的并凸显仁义内在的一面,但是他有时也肯定“四德”的外在性;五是最重要的,孟子明确指明过“四心”是“四德”的根源;六是把“四心”理解成为成就“四德”提供心性基础,更能彰显孟子对儒学的创造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四心” “四端” “四德”
下载PDF
儒家君子理想人格的八大社会气象解读 被引量:6
10
作者 涂可国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24,共10页
儒家塑造了君子理想人格的社会气象,它是儒家人学及其人格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对儒家来讲,君子气象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忠恕君子。儒家认为作为具有较高才智、德性和能力的君子,要模范遵循关爱他人的忠恕之道。二是宽厚君子。儒... 儒家塑造了君子理想人格的社会气象,它是儒家人学及其人格思想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对儒家来讲,君子气象表现为八个方面。一是忠恕君子。儒家认为作为具有较高才智、德性和能力的君子,要模范遵循关爱他人的忠恕之道。二是宽厚君子。儒家言传的君子,呈现出厚德载物、不知不愠、求诸自己、宽以待人和赦人之过的博大胸怀。三是仁德君子。儒家主张作为仁智兼具的君子,要重仁、近仁、向仁和行仁,做到以仁制欲和事君志于仁。四是情义君子。儒家所倡导的君子,是那种能够坚持义以为上的原则、能够坚守人间大义和重义轻利的人。五是谦谦君子。对儒家来讲,君子应当如同英国古代的绅士那样,讲究礼貌谦逊、行为文明,做到举止彬彬有礼。六是诚信君子。在儒家看来,君子是一个讲求诚信伦理的人,表现出讷言敏行、口惠实至和能为可信的气度来。七是中和君子。儒家从贵和尚中的理念出发,要求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不争不斗。八是亲民君子。儒家强调作为有德有位的君子,应当坚持“以民为本”,展现出爱民、为民、利民、利国和心忧天下的利他主义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君子 理想 人格 社会 气象
下载PDF
荀子与法家:援法入儒及理念分合——兼论荀子与韩非、李斯之关系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峻岭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11,共9页
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之上吸纳法家的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他的"礼以养欲""明分使群"和"重法尊君"的观点皆对前期法家有所吸纳,却与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荀子与其弟子韩非、李斯是"道"不同"... 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之上吸纳法家的思想对儒学进行改造,他的"礼以养欲""明分使群"和"重法尊君"的观点皆对前期法家有所吸纳,却与法家有着本质的不同。荀子与其弟子韩非、李斯是"道"不同"术"亦相异,因此才有了"焚书坑儒"的发生;荀子以礼统法,韩非则法即为道;荀子由"霸道"上升为"王道",韩、李则由"霸道"下坠为武力强权。秦虽然实现了政治的大一统,却没有做到荀子所提出的"节威反文",竟至二世而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法家 韩非 李斯 节威反文
下载PDF
儒学现代转型的“引桥”——宋明儒学的时代性再认识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萍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72,共8页
儒学的现代转型,根本上是从传统儒学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种思想趋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宋明儒学的时代性,即一方面它是前现代的帝制儒学,但另一方面,它自发地孕育了现代性的根本观念——个体观念,因此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 儒学的现代转型,根本上是从传统儒学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一种思想趋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宋明儒学的时代性,即一方面它是前现代的帝制儒学,但另一方面,它自发地孕育了现代性的根本观念——个体观念,因此成为儒学现代转型的一座"引桥"。按其逻辑推进,宋明儒学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逐步深入地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型:前段,周敦颐提出"立人极",为个体价值的确立作了最初的理论铺垫;中段,程朱理学以"格物穷理"高扬了个人的经验认知,在客观上启发了个体主体意识的觉醒;后段,陆王心学提出"心即理",从理论上打开了个体价值消融天理权威的通道。当前,深入推进儒学的现代转型,需要基于现代生活批判地发展宋明儒学中所孕育的主体自觉意识,实现儒家主体观念的自我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儒学 现代转型 时代性 个体观念
原文传递
儒家为何重礼 被引量:5
13
作者 涂可国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7-148,160,共13页
礼之所以为大,儒家之所以重礼,固然是因为儒家之礼内涵极为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从总体上使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有所遵循,确保人合理地待人处世,培植中国人向上向善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并保障中国传统社会有序运转。在当前儒学界,对儒家礼学... 礼之所以为大,儒家之所以重礼,固然是因为儒家之礼内涵极为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从总体上使传统中国人的行为有所遵循,确保人合理地待人处世,培植中国人向上向善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并保障中国传统社会有序运转。在当前儒学界,对儒家礼学存在不少误读误解,缺乏对儒家礼规功能的系统诠释。从功能主义角度说,儒家阐发和推崇的礼规具有社会表达功能、社会化导功能、社会激励功能、社会定位功能、社会调控功能和社会规范功能。礼既要保留、传承,又要损益、变革,以建立良好的礼治秩序,问题在于要保留、传承和损益、变革哪些礼,以及如何保留、传承和损益、变革礼?解决这两大问题,应当遵循礼义结合原则、仁义结合原则与智义结合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礼规 社会功能 传承 变革
原文传递
儒家的契约观念——基于“自由儒学”的解读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萍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15,共11页
现代契约观念与现代自由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儒家需要在回应现代自由问题过程中,对契约观念作出相应的阐释。根据汉语"契约"一词的基本涵义,可以表明儒家的契约观念具有自愿协议、责权对等的一般特质。对此,从政治哲学的层面... 现代契约观念与现代自由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儒家需要在回应现代自由问题过程中,对契约观念作出相应的阐释。根据汉语"契约"一词的基本涵义,可以表明儒家的契约观念具有自愿协议、责权对等的一般特质。对此,从政治哲学的层面看,契约观念作为证成自由的工具性观念,是为现实地维护社会主体的价值。"自由儒学"认为,这种关系不仅存在于西方社会,而且也贯穿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契约观念与自由观念一样,总是随着社会主体的转变而转变;不过,儒家契约观念始终保持着契约的一般特质,这是因为其背后依据着"诚—义—知—信"的儒学原理,揭示这一原理可以从学理上启发儒家现代契约理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原理 契约 自由儒学 自由
下载PDF
国学热语境中的鲁迅反传统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明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在狭隘的"正统-异端"眼界下,鲁迅对中国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与革新的思想,长期以来被遮蔽了。尤其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至今仍然被简单定性为文化激进主义,认为是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进而被有些人指... 在狭隘的"正统-异端"眼界下,鲁迅对中国精神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与革新的思想,长期以来被遮蔽了。尤其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反思,至今仍然被简单定性为文化激进主义,认为是彻底否定传统文化,进而被有些人指责为造成传统的断裂。事实上,鲁迅从早年的"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到晚年的"拿来主义",都是主张以开放的心态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以达到存续民族文化血脉的目的。他的批判性言论,并非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而是首次使中国文化传统具备了一种严肃的自我批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儒学 反传统 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鲁迅民俗观论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春茂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101,共7页
鲁迅在早期论文《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偏至,另一方面则肯定了民俗存在的价值,提出了独特的民俗观。它的形成根源可以追溯到鲁迅儿童时代参与民俗活动的经验与记忆,其中... 鲁迅在早期论文《破恶声论》中提出"伪士当去,迷信可存"的观点,一方面批判了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偏至,另一方面则肯定了民俗存在的价值,提出了独特的民俗观。它的形成根源可以追溯到鲁迅儿童时代参与民俗活动的经验与记忆,其中既有温暖明亮的一面,也有幽暗深沉的一面。绍兴地方戏中"无常"和"女吊"的形象在鲁迅的精神发展历程中不断生长、升华,成为最能概括其思想内核的象征物。虽然经过西方新学洗礼后成长为启蒙者,但是鲁迅仍将自己置于旧时代过来人的位置上,在文学创作中着力描绘他所熟稔的故乡风俗与底层人物,展示了启蒙理想难以实现的时代困境。在面向未来的文化建设、民俗革新的问题上,鲁迅采取开放的"拿来主义"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民俗 童年经验 《破恶声论》
原文传递
情感与自由——蒙培元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4
17
作者 蒙培元 郭萍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共4页
儒学与现代自由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儒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建构了"情感儒学"的蒙培元先生对这一问题也颇为关注。他基于"情感儒学"的立场,指出情感是一切价值之源,自由作为一种价值正是由情感决定的,而不是由认知... 儒学与现代自由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当代儒学研究的一个焦点,建构了"情感儒学"的蒙培元先生对这一问题也颇为关注。他基于"情感儒学"的立场,指出情感是一切价值之源,自由作为一种价值正是由情感决定的,而不是由认知决定的。仁爱之情表现为知情合一之时,便是个体化的精神自由,而发挥到在社会政治层面便是政治自由。精神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基础,当今社会需要弘扬精神自由,发展政治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儒学 仁爱情感 精神自由 政治自由
下载PDF
中西文化共铸天下大同——对十九大报告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4
18
作者 石永之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0,共8页
十九大报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表明中国在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开拓。这就需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需要中西文化共同铸造新的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天下主义需要吸收西方国家主义注重现实的长处,与... 十九大报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表明中国在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开拓。这就需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需要中西文化共同铸造新的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天下主义需要吸收西方国家主义注重现实的长处,与各种世界主义求同存异,重新阐释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对天下大同之起点的重新阐释就是,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大同乃是爱的大同。在当今世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在此起点处凝聚中西文化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主义 国家主义 世界主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天下大同
原文传递
“自由儒学”简论--走出自由困惑的一种理论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萍 《人文天下》 2017年第1期40-44,共5页
“自由儒学”是以探讨现代自由问题为核心的当代儒学理论,旨在对现代自由的诉求提供一种儒学的阐释,也为进一步发展现代自由提供一种儒学的方案。自近代始,中国的各种思潮和社会革命无不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而儒学作为与时偕行的入世之... “自由儒学”是以探讨现代自由问题为核心的当代儒学理论,旨在对现代自由的诉求提供一种儒学的阐释,也为进一步发展现代自由提供一种儒学的方案。自近代始,中国的各种思潮和社会革命无不与自由问题密切相关,而儒学作为与时偕行的入世之学,需要对这一时代课题做出理论上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新儒家 内圣 西方自由主义 与时偕行 外王 先立乎其大 徐复观 现代性 牟宗三 张君劢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新自由主义生态危机批判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永凌 李连波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8,共7页
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生态危机的可能性自人类社会出现后就产生了,但全面的生态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阶段才具备了现实性。作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的新自由主义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新自由主义以市场机制为... 生态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虽然生态危机的可能性自人类社会出现后就产生了,但全面的生态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阶段才具备了现实性。作为资本主义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的新自由主义则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新自由主义以市场机制为中心的解决方案无法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有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反而受资本逻辑的束缚为资本逐利开辟了新的空间。虽然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唯一出路,但当前我们需要认清现实情况的制约,以便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前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新自由主义 生态危机 资本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