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体质类型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特点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海军 董晓蕾 +2 位作者 蔺萃 房有福 张洪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支原体肺炎儿童的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的特点,探讨中医辨“质”论治的机制。方法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中医体质类型标准分为平和质组、阴虚质组、阳虚质组、气虚质组、痰湿质组、湿热质组,比较各组...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体质类型支原体肺炎儿童的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的特点,探讨中医辨“质”论治的机制。方法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中医体质类型标准分为平和质组、阴虚质组、阳虚质组、气虚质组、痰湿质组、湿热质组,比较各组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例数、发热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喘息例数、湿啰音例数和湿啰音消失时间)及Th1/Th2免疫应答指标(包括IL-2、IFN-γ和IL-4)。结果与平和质组比较,痰湿质组湿啰音发生比例增加,IL-4水平升高,咳嗽缓解时间和湿啰音消退时间延长(P<0.05);湿热质组出现发热、湿啰音比例增加,IL-4水平升高,发热消退时间及湿啰音消退时间均延长(P<0.05);阴虚质组、阳虚质组及气虚质组IL-2、IFN-γ水平降低(P<0.05),阴虚质组IL-4水平升高(P<0.05)。5组偏颇体质比较,湿热质组、阴虚质组发热例数多于阳虚质组(P<0.05),湿热质组发热消退时间长于其余4组(P<0.05);痰湿质组、湿热质组湿啰音例数高于其余3组(P<0.05),阴虚质组、阳虚质组及气虚质组IL-2、IFN-γ水平低于其余2组,阴虚质组、痰湿质组及湿热质组IL-4水平高于其余2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支原体肺炎患儿在临床表现及Th1/Th2免疫应答上存在差异,为辨“质”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类型 支原体肺炎 临床表现 TH1/TH2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海军 董晓蕾 +2 位作者 蔺萃 房有福 张洪玉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66-1169,共4页
目的总结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改变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寻找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MPP的住院患儿230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功能改变将患儿分为异常组(50例,包括通气功能障碍38例,肺弥散功能异常1... 目的总结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肺功能改变的不同类型及特点,寻找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期间确诊为MPP的住院患儿230例,根据是否发生肺功能改变将患儿分为异常组(50例,包括通气功能障碍38例,肺弥散功能异常12例)和正常组(180例)。分析异常组患儿肺功能改变的类型及特点,比较2组患儿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肺功能变化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异常组在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呼吸音减低比例及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等方面均高于正常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热(OR=2.276,95%CI:1.658~3.125)和住院(OR=1.976,95%CI:1.478~2.642)时间延长、CRP升高(OR=1.112,95%CI:1.056~1.170)是MPP发生肺功能改变的危险因素。结论MPP患儿肺功能改变以通气障碍为主,但也存在一部分弥散功能障碍;长期发热、住院时间延长及急性期CRP升高是导致MPP患儿肺功能改变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儿童 通气不足 危险因素 肺功能
下载PDF
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琳 武荣霞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对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患者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C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对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患者临床症状、颈椎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12例CV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运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右椎动脉(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左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平均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RVA、L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联合运动疗法可显著改善颈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颈椎功能,增加颈部血流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 运动疗法 颈性眩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